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监测》课件_第八讲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环境化学第三章2

层状硅铝酸盐,代表性矿物有水云母、蒙脱石、高岭石等。
粘土矿物的粒径比原生矿物小得多,是一种凝胶。
第四节
水中胶体物质及其吸附作用
2.金属水合氧化物
铝、铁、锰、硅等金属的水合氧化物在天然水中以无机高
分子及溶胶的形态存在。
3.腐殖质和有机胶体 腐殖质是一种天然的带负电的有机胶体。藻类、细菌及病 毒是一类天然的生物有机胶体。排入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 与泄漏在水中的油滴、憎水有机物质形成的乳浊液也类似 于有机胶体。
第四节
水中胶体物质及其吸附作用
半径在 0.1~1 nm 的颗粒的许多性质与胶体相类似,一般也
将其归为胶体物质。下面分别叙述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的 类别。 1. 矿物微粒和粘土矿物 天然水中常见矿物微粒一般为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 石、云母类矿物,这类矿物颗粒较粗,构成了水中颗粒物 的主要部分。粘土矿物为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而成的
第四节
水中胶体物质及其吸附作用
一、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
水环境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有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无
机 — 有机复合胶体。这些物质根据它们的半径的不同而呈
现为凝胶或溶胶的形式,有些胶体物质通过静电聚合作用
凝聚在一起,可形成颗粒物。 对分散系的划分大致为:溶解半径 < 1 nm溶质的溶液称 为真溶液;溶解粒子的半径 > 1 nm属粗分散系统。其中半 径在1~100 nm 的为胶体分散系统,对应大小的固体超细粉 料即为所谓的纳米材料。
Ka1 Ka2 +H NRCOOH === +H NRCOO- === H NRCOO3 3 2
低pH 中等pH 高4.胶体的双电层 胶体表面存在电荷,使溶液中固液界面区域内电荷分布被扰 乱而形成局部的不均等分布,由此构成胶体的双电层。根据 一系列的由于静电吸引作用和热运动两种效应,所以在溶液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环境化学第三章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3、相互结合的离子半径差别愈小,其离子化合物愈牢固, 即难溶解。 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水的物质叫做“难溶物” 地表水和沉积物的孔隙水中主要阴离子Cl-、SO2-4、HCO-3
还原条件下有H2S衍生的HS-与S2-,碳酸盐、氢氧化物、硫 化物难溶。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一、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有多种形态,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差
别很大。氧化物可看成是氢氧化物脱水而成。金属氢氧化 物的沉淀溶解平衡可以用化学反应的通式表述:
Me (OH)n(s) ==== Me n+ + nOH¯ Ksp = [Me n+][OH–]n [Me n+]= Ksp/[OH–]n = Ksp[H+]n / Knw
pc = ( pKsp – npKw ) + npH (3-1)
第一节
水环境中的沉淀溶解反应
1、pc 与pH成直线关系,即在一定的pH的范围内, pH 越高,金属离子的浓度越低;
2、金属离子的价数就是浓度随pH变化的斜率,其中
lg[Men+] 与pH的关系,斜率分别为 -1、-2、-3。 Ag+、Hg+ 的斜率为 1; Ca2+ 、 Mg2+ 、 Fe2+ 、 Mn2+ 、 Zn2+ 、 Pb2+ 、 Cu2+ 、 Hg2+ 、 Ni2+ 、 Cd2+ 、 Co2+ 的斜率为 2; Al3+、Fe3+、Cr3+ 的斜率为 3; 3、当pc = 0时(-lg[Men+] = 0 即 [Men+] = 1 mol/L), 直线在横轴上的pH值为截距 , 用下式计算: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

表面张力 溶解能力 介电常数 电离度 密 度 透明度 热传导 氢键 偶极矩 存在状态
2. 3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2.3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一、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环境质 量标准就是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法律效力的限量。包括 环境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两大类。前者又分为饮用 水质标准、渔业用水质标准,工业用水质标准等多种; 后者如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等。理论上讲,排放标准 首要应当以保障环境水质标准为基本目标。 水质标准的确定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为目的, 用客观的科学数据表示各污染物在适合于一种较高要求 的生态系统生存的水体中所允许的限量。同时还要考虑 具体的自然条件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所以各 国的水质标准有明显的差异
凝固点 (摄氏度) 沸 点 (摄氏度) 偶极矩 (德 拜 ) 汽化热 (千焦/摩) 融化热 (千焦/摩) 生成热 (千焦/摩)
化合物
H2O H2O推测 H2S H2Se H2Te
0 (-95) -85.2 -65.7 -51
100 (-80) -60.3 -41.3 -2.2
1.84 (2.58) 1.10 0.40 <0.20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一、天然水的分布 二、水循环
三、我国水资源状况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全 球 水 量 分 布 比 例
2.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水循环
表2-1 地球上各种水的储量
序 号 类 别 水储量 (万亿m3)
1338000 23400 12870 10530 16.5 24064.1 300.0 176.4 85.4 91.0 11.47 2.12 1.12 12.9 1385984.61 35029.21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第四章 大气环境和性质

中毒情况
数千人发病60人死亡,咳嗽、呼 吸短促、流泪等 4天内6000人患病,17人死亡, 咳嗽、喉痛、胸闷 5天内4000人死亡,已发生12次 死近万人,胸闷、咳嗽、喉痛 400人死亡,多数人患病,刺激 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
原因
SO2转化为SO3进入 肺部 SO2同烟尘作用生成硫 酸盐,吸入肺部 粉尘中Fe2O3使SO2转为 硫酸,吸入肺部
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
使用含镉米和含镉水 有毒重金属颗粒及 SO2吸入肺部 食用含有多氯联苯的 米糠油
第一节 60年代后
大气污染化学概述
酸性降水在北美、北欧的出现,人们便开展了酸
雨形成机制的研究,并发现了酸雨的前体物(SOx和NOx)以 及几种氧化致酸的途径和作用。(发展了液相和多相化学)
70年代后 由于南极上空“臭氧洞”的发现以及温室效应对气
增加而降低。
第二节 天然大气环境特征及化学组成
2、电离状态------ 60km以上为电离层,离子密度大, 60~90km主要为NO光解离; 90~120km主要为O2光解
大气的总质量约为5.2×1015吨,仅占地球质量的106分之一。其中90%集中
在地球表面30km以内。
第二节 天然大气环境特征及化学组成 一、大气的范围及结构 根据大气在铅直方向上的温度、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大气
圈可分为若干层次。
●按大气中化学组成的分布,大气圈可分为均质层(90km 以下)和非均质层(90km以上); ●按大气的电离状态分布,可将在大气分为电离层(60km 以上)和非电离层(60km以下)。
候变暖的作用,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并研究 氯氟烃(CFCs)等痕量气体对平流层O3的耗损, 及CO2、CH4增多而造成的地球温室效应。 (平流层化学迅速发展)(目前臭氧洞已达2800万平方公里).
环境监测课件-69页精选文档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4、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噪声的叠加
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声的叠 加。
声能量可以进行代数相加。
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总声功率为: W总=W1+W2
设: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分布为I1和I2,总声强: I总=I1+I2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环境噪声的来源
交 通 噪 声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建筑施工噪声
工
生
厂
活
噪
噪
声
声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1、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 声音的发生:物体在空气中振动,使周围空气发生疏、密交替变
化并向外传递,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人耳可以感觉,称 为可听声,简称声音。
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设:两个声源的声压分别为P1和P2,总声压为:
p总 p12 p22
则,总声压级为:
Lp
10lgp12p02p22
Lp1
Lp2
10lg1(0101010)
当二个声源声压级相等,Lp1=Lp2时,总声压级为:
Lp=Lp1+10lg2=Lp1+3(dB)
∆Lp /dB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声压(p):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强增值,单位
为Pa。
p2 I
c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3、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分贝: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 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以符号 “dB”表示,无量纲。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模拟题及答案(2套)

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词4 分, 共32分)K) 4 放射性活度1 PTS2 环境效应3 标化分配系数(oc5 有害废物 6土壤盐基饱和度 7阈剂量(浓度) 8 Bioaccumulation二简答题(每题6分, 共36分)1 什么是环境问题?请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2 Describe the major soil compon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3 什么是毒物的联合作用及其主要分为哪几类?4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5叙述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的源和汇。
6为什么水体pH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三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下列问题(10分+11分+11分, 共32分)1 下图是C3H6、NO、空气(O2、N2)混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时间成分关系图。
从图中可知,随NO和C3H6等初始反应物的氧化消耗,NO2和醛量增加;当NO耗尽时,NO2出现最大值。
此后,随着NO2的消耗(浓度下降),O3和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产生了。
试利用大气环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现象,并阐述其机制。
2 假设你的朋友在深圳某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投资了一个果园种植项目,但是产量一直不好,初步检测发现土壤呈明显酸性,收获的产品重金属含量过高,请你用所学的环境化学相关知识为你的朋友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
3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
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
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
模拟题一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词3 分, 共24分)1 PTS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PTS ):是指一类具有很强的毒性,在环境中难降解,可远距离传输,并随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累积、放大,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污染物,包括POPs 和某些重金属污染物。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化学》课件_第六章_土壤环境化学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蒙脱石的特点
两个四面体片夹一八面体片组成 一个晶片,八面体片中,部分Mg 取代Al而使层片带负电,多余电 荷由层间阳离子中和。水化时膨 胀严重。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其他2:1型矿物
• 根据同晶置换与层间结合不同可分为
– 叶蜡石——范德华力连结 – 蒙脱石——Mg-Al,钠作为补偿离子 – 蛭石——Al-Si,Mg、Fe-Al,水合镁离子作为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 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成土母质的风化-土壤的形成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石英、长石类、云母类、
原 生
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矿
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
物
黄铁矿……
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等)、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结构模型
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 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特性
由于土粒大小不同,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也不同各粒级的 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特征相差很大。
(1) 石块和石粒:多为岩石碎快,直径大于 1 mm,不利于 保持水分和养分。
(2) 砂粒:主要为原生矿物,大多为石英、长石、云母、 角闪石等。粒径为1-0.05 mm,土壤含砂粒多时,通气 和透水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弱,营养成分含量少。
疏松的枯枝落叶层,未经分解
A0 暗色半分解有机质层
A1
暗色的腐殖层
A2 灰白色的灰化层
A3 向B层过渡层,多似A层
B1 向A层过渡层,多似B层
B2
棕色至红棕色的淀积层
B3 向C层过渡层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研真题和答案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研全套内容简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环境化学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环境监测考研真题汇总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 8年研]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声级:/Sound level
• 1. 声压: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变化量。用p表示,单位: 帕斯卡(牛顿/米2);人耳的闻阈210-5Pa;痛阈20Pa。
• 2. 声功率:单位时间内由声源辐射的声能量。用W表 示,单位为瓦(W)。 • 3. 声强:单位时间内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 所通过的声能量。用I表示,单位为瓦/米2(W/m2)。 I=W/S
• 1. 声压级、声功率级、声强级,其含义及其 表示方法为: • / Sound pressure level, sound power level, sound intensity level, its meanings and representation:
声压级 Lp=20lgp/p0 Po=2×10-5Pa 声功率级 Lw=10lgw/wo Wo=10-12W 声强级 LI=10lgI/I0 Io=10-12W/m2
三、分类(215)/Classification
• 1.按声源分:交通、工业、施工、社会 生活噪声。 • /Sound source: traffic, industry, construction, noise of social activity. • 2.按对人类影响分:甚响、妨碍声、不 愉快声、无影响声。 • /Effect on human being: extreme sound, disturbing sound, sharp sound, natural sound.
/Sound pressure level /Sound power level /Sound intensity level
级的叠加
响度级:响度级的单位为方(phone),以1000Hz纯音的声 压级为基准。某一声音听起来与xdB的1000Hz纯音一样响, 那么这个声音的响度级为x方。
五、声级:/Sound level
第八讲 噪声污染监测
Noise pollution monitoring
一、噪声的定义:
• 使人讨厌的、无价值的、不需要的、 致害的声音的总称。 • 从物理特征:强度和频率无规则变 化的声音。 • /Annoying, worthless, needless or harmful sound, or the sound that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change irregularly in view of physical character.
四、危害/Harmful
• 3 .心血管系统损伤:长期接触大于 8090dB(A)的环境噪声。 •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pairment: contact environmental noise which sound level goes beyond 80-90dB(A) for a long term. • 4.其它,如影响消化系统、视觉系统、 平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 • /Others: effect on normal func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vision system, balance system etc.
• 声压与声强的关系:I=p2/ρc
五、声级:/Sound level
• 描述声音物理量度的对数标度 — 级来量度声压、声功 率、声强。单位为分贝,符号为dB。
• /The logarithmic scale that describes sound physical quantity (sound pressure, sound power, sound intensity). Its unit is decibel, dB.
方 /Phone 响度 /Soundness 声级 /Sound level 40 低 /Low A 70 中 /Middle B 100 高 /High C
五、声级:/Sound level
• 其中,A声级的响度与人耳有相关性,故 作为评价噪声的标准,用表示 LA ,单位 为 dB(A) ; B 声级不常用; C 声级只作总 声压级读数用。 • /Loudness of sound level A relates to human ears, so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standard to evaluate noise. The unit is dB(A); Sound level B is used seldom; Sound level C is used as total sound level.
四、危害/Harmful
• 1.听力损伤:80-85dB(A):造成轻耳聋, 大于90dB(A):听力损伤。 • /Hearing impairment: 80-85dB(A) : bring on light deafness; >90dB(A) : hearing impairment. • 2.神经系统损伤:长期接触大于 80dB(A)的环境噪声。 • /Nerve system impairment: contact environmental noise which sound level goes beyond 80dB(A) for a long term.
• 其含义及表示方法为:贝尔(B), LE=lgE/Eo,单位 分贝LE =10lgE/Eo dB • /its meanings and representation: bel(B), LE=lgE/Eo, unit decibel LE =10lgE/Eo dB
五、声级:/Sound level
二、特点:/character
• 1.感觉性:因人、时、地而异的感 觉环境公害 • /Sensuality: social effects of pollution • 2. 暂时性:能量污染 • /Temporary: energy pollution • 3. 局地性:/Local • 4. 分散性:/Dispers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