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白加黑工艺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摘要: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是新时期道路修复的一项新型技术,能够改善旧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评价情况和路面整治方案的选择,对“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在混凝土路面修补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类似的工程探讨提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改造;修补;加铺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行业等到进一步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数量日益增加。

但由于设计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和载重量的增加及道路维护不力等原因,我国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满足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并且这些病害影响到城市道路的行车速度、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开展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和修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自通车以来,在该市城市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的高速发展,该道路设计为双向10车道的快速路,呈闭合环状,道路路线总长约51km,设计车速为80km/h。

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为24cm。

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道路上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剧增,超出了预定设计的流量。

超载现象也越来越多。

从检测及调查情况来看,道路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继续增长的交通流量要求,其表现在:(1)路面损坏严重。

车道按损坏状况由轻至重为:内侧辅道,外侧辅道,内侧快车道,外侧快车道。

(2)承载力不足。

道路外侧快车道承载能力相对较差,路面弯沉较大, 也相对较小,比较均匀。

(3)接缝传荷能力。

道路快车道接缝传荷情况较差,内、外快车道的次差率分别为18.0%和21.7%,还分别有23.8%和22.5%中等率,优良率均不足60%,其中内侧快车道的情况相对更差。

内侧辅道的接缝传荷能力较好,次差率为8.6%,优良率为72.7%;而外侧辅道情况相对较差,次差率为14.1%,优良率为61.6%。

(4)板底脱空状况。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白加黑工艺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白加黑工艺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白加黑工艺作者:杜改涛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2期[摘要]:采用白加黑工艺对路况质量下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以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路面的通车质量。

本文结合白加黑工艺的特点,从基层处理、隔离层施工、面层摊铺与压实等环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处理的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沥青隔离层摊铺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109 -011引言白加黑工艺就是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在路面上部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一种技术。

其施工工艺一般是先对板块的弯沉值进行测试,确保相邻路面间的平整度,然后对原有水泥板块缝重新灌缝,并在板块缝之间增设防裂贴,最后再在土工格栅上铺设一层沥青层面。

为了避免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开裂,通常会在经过平衡处理后的板块面上铺设土工布和土工格栅。

这种技术在原有道路的改造中应用较为广泛,采用本工艺对路面处理,不但保证了施工速度,而且工程造价较低,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基层处理施工前首先要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一般每一千米绘制一组板块平面布置图,划分板块并对版块逐一编号,根据调查所得的路面板块损坏状况,绘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平面分布图。

按照设计要求对有缺陷的水泥混凝土板块逐一进行修复处理。

采用直接式加铺层的路段,其板面应基本完好、平整。

原有混凝土面板局部出现裂缝的地方加铺混凝土,并利用钢筋网片加固补强。

一般将钢筋网片覆盖在路面裂缝的上面,其大小以超过裂缝位置50厘米以上为宜,网片设置于加铺层的底部,但距板底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厘米。

如果板块有脱空现象,可采用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处理;针对版块的破碎、角隅断裂、沉陷、掉边、缺角等病害可利用液压镐或风镐挖除,清除水泥混凝土碎渣,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公路维修工程“白加黑”技术与工程应用

公路维修工程“白加黑”技术与工程应用

公路维修工程“白加黑”技术与工程应用摘要我国早期修建的公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随着时代发展,大部分路面已经达到设计年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即“白加黑”)是现阶段水泥路面维修改造的主流工艺。

本文以省道十永线蔡甸城关至永安段大修改造工程为依托,对公路维修工程“白加黑”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十永西公路维修工程“白加黑”方案,最终确定以碎石化为主,部分原路况较好且不适合碎石化的路段采用设置应力吸收夹层的加铺方案。

同时,研究了反射裂缝的防治问题,论证了依托工程采用的防治反射裂缝措施的合理性。

关键词:公路维修;沥青罩面;反射裂缝一、工程基本情况省道十永线蔡甸城关至永安段(桩号:K19+590~K35+830,简称十永西)起于蔡甸区蔡甸大街,止于汉宜高速下穿通道,全长约16.24km。

原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路幅宽度18m,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项目路段是1995年由老汉沙公路改扩建成的,已达到设计年限。

本文依托该工程,研究探讨了沥青罩面设计以及实际效果检测问题。

二、加铺方案设计(一)设计原则根据十永西原水泥路面路况的检测评价结果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结合十永西交通量、自然条件,以及当地施工技术、养护水平,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设计原则如下:1、必须考虑反射裂缝对加铺罩面的影响;2、加铺方案应该根分地段、分片区合理制定,同时参考武汉市近年来成功经验,确保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设计时合理考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二)罩面层方案比选本项目设计方案主要根据原路面的破损状况合理选用。

方案一:设应力吸收夹层。

即水泥路面病害处治后加铺沥青层,这种方法适用于原路面破损不严重路段。

设应力吸收夹层主要是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方案二:碎石化方案。

即旧水泥面板全部打碎后作为路面底基层,再加铺基层和面层。

根据武汉市类似地区使用经验,两种加铺方案设计对比情况见表 2.1。

“白加黑”道路改造技术探讨

“白加黑”道路改造技术探讨

“白加黑”道路改造技术探讨摘要: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道路综合改造(俗称“白加黑”),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种复合结构涉及刚性、柔性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在沥青加铺层中出现反射裂缝就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本文结合三峡专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对如何确保此类工程质量进行阐述。

关键词:反射裂缝结构层设计旧板处治控制重点特殊结构层由于使用年限及交通量的急剧增加,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日益增加,各地大量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综合改造。

该方法可以分幅、分段封闭施工,面层摊铺后即可开放交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同时摊铺的柔性路面可以大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但由于是在刚性面层上加铺柔性路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通车后发生反射裂缝。

现结合三峡专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谈谈如何确保道路“白加黑”工程质量。

一、工程概况三峡专用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的山岭区准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60km/h。

整体式路基宽1 9.0 m,分离式路基宽1 0.0m,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25m,最大纵坡6%,设计荷载:汽车一36级(三峡工程特种荷载标准)。

路面采用40号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5MPa,抗折弹性模量3.1 x 10m4MPa。

该路的建成通车对三峡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条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重要公路。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旅游需求,该路交通量逐年增大,加之超载、重载车辆增多,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出现了坑槽、裂缝、断板、错台、唧泥等病害:桥涵也部分出现伸缩缝破损、桥头跳车、梁底及腹板裂缝等病害;隧道部分出现砼施工缝、麻面区及各种裂缝处渗水现象。

二、路面改造结构层设计方案1、表面层路基段落采用5cm厚SMA-16,特大桥面为减轻荷载,采用2cm 厚Novachip超薄磨耗层,隧道路面为增强抗滑、降噪、排水、防火阻燃功能,采用5cm厚OGFC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阐述白加黑路面施工质量的掌控

阐述白加黑路面施工质量的掌控

阐述白加黑路面施工质量的掌控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磨损及取材方便等特点,因此在早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水泥路面行车舒适性差、维修周期长、耗用资源多等缺点被逐步放大,取而代之,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广州的路网改造大多采取“白加黑”改造技术,而如何更好提升工程改造的实用效益,成为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1.道路“白加黑”技术的发展早期,道路“白加黑”通常仅在白色路面之上浇筑一到两层沥青混合料,这样简易施工的结果经常导致路面使用不久就出现开裂、沉陷等病害,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经过发展,各方对白加黑路面的反射裂縫问题有了深入认识。

较流行的方式就是破碎旧路面板,解决板缝处出现的应力集中,进而避免反射裂缝破坏新铺路面。

常能看到改造项目使用振动破碎头把许多尚完好的水泥板完全振捣碎。

这又引发新的问题,振捣碎的旧路面不一定有安全的路基,直接铺设沥青是不能达到预期的。

因此,又出现了在破碎路面上重新铺设水泥稳定基础,再在其上铺设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造成浪费,还提升原有路面的高程,不利于道路的使用,对排水等设施有着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对白加黑道路改造的特点进行研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掌控。

2.白加黑路面施工质量的掌控修筑路面要重点进行三方面的掌控:一是路面补强及其配合比设计;二是对摊铺质量的严格掌控,三是水损害的预防。

2.1路面补强及其配合比设计2.1.1路面补强在作业前,对旧路面开展路况调查,先对全部的旧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弯沉检测,对有明显弯沉的板块采取板底灌浆的方式进行补强,继而进行复测,确保混凝土面板均达到设计标准。

同时,要及时清运破碎的混凝土板,清理平整夯实基础后,及时回填铺筑材料,以避免雨水侵害基层。

2.1.2隔离层铺设为了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出现,在铺筑沥青混凝土前,要在旧水泥路面上预先铺设一层隔离层,目前常用土工布或防裂贴,以此来缓解混凝土板缝对上层结构的影响。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白改黑施工控制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白改黑施工控制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白改黑施工控制摘要:通过对隧道路面白改黑的工程(中修)项目,介绍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了渗水排水处理、旧路病害处治、其他施工、铣刨处理、沥青罩面工程。

关键词:渗水排水处理旧路病害处治其他施工铣刨处理沥青罩面工程0引言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流量,车辆轴载重型化不断增加,以及天气环境影响等原因,很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破损,特别是是隧道路面因地形结构原因,更容易出现路面破损,因而需进行路面中大修。

在各种维修改造技术中,“白改黑”能有效地改善旧路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服务水平。

它以其造价适中,行车舒适,施工周期短,交通开放较早等优点,在公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仅针对本地区气候湿热的条件,结合已有施工经验,探讨隧道路面白改黑,供同行参考。

1工程简介炎汝高速公路指湖南省炎陵至汝城的高速公路。

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 80 公里,路基宽 24.5 米,2013 年 12 月 30 日建成通车。

炎汝高速郴州段有三个隧道:红军隧道、寒岭界隧道、乐湾隧道。

其路面为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

据现场调查、定检报告,发现这三座隧道水泥路平整度较差,抗滑性能不足,局部有裂纹、沉降,对过往车辆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

因此,2019年8月,有关方面决定对三个隧道路面进行中修”白改黑”,以恢复、提升路面的结构和使用性能,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舒适的交通运输条件。

本次”白改黑”中,通过对多种施工方案的分析比较,决定实施如下施工方案。

主要为:旧路面处治,精铣刨 1cm 水泥板面层,加铺 1cm 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加铺 5cmSMA-16 沥青层。

为提高沥青路面的阻燃性能,在沥青中加入阻燃剂。

同时,添加温拌剂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压实性能。

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防排水处理→原路面病害处置(包括脱空板注浆、换板等)→铣刨施工(含裂缝处治)→粘层油→碎石应力吸收层→5cmSMA-16 沥青层。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的运用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的运用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6月下 79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的运用刘定仕 陕西建工第十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安康 725000摘 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市政道路一种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舒适度、美观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受到大众青睐。

“白加黑”施工技术在道路改建加铺中应用广泛,同样在原有混凝土路面拓宽加铺方面备受青睐。

本文以安康高新区高新七路拓宽改造工程为依托,结合具体施工案例,对“白加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论述,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 Application of Municipal Road “White Plus Black”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Liu Ding-shiSCEGC No. 12 Group Co., Ltd., Ankang 725000, Shaan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s a major pavement structure form of municipal roads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eople have higher pursuit of pavement use performance, comfort, aesthetics and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s more favored by the public. The “White Plus Bl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paving, and is also favored in the fields of widening and addition of the original concrete pavement. Based on the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Gaoxin 7th Road in Ankang High-tech Zo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hite Plus Bl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construction cas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White Plus Black;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 市政道路改造的意义及“白加黑”改造优势分析1.1 市政道路改造的意义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大,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频率的汽车碾压,还有一些超载、超重的货车频繁在路面上行驶,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诸如开裂、沉降、脱空等质量问题[1]。

浅析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摘要】交通运输量逐渐增加,交通拥挤以及道路路面损坏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成为改善城市交通工程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由于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改造和日常维修方便,对行车影响小,路容美观等多种优点,因此在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对当前市政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可以有效改善其使用性能,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白加黑改造引言“白加黑”是指对原旧水泥路面进行修复处理,使原旧路面满足一定的指标和参数要求,再在旧水泥路面设置夹层后直接铺筑沥青面层。

该类加铺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改造方式,该方式对于有效防止旧路面的反射裂缝产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所有的措施仅仅是减缓了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时间,而不能彻底的消除反射裂缝。

1市政道路旧路面病害处理措施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建设时间较久,利用程度也较深,所以路面被破坏的范围较广,形成总体上的路面坑洼,所以要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技术就必须要将对于旧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把治理措施进行分配,具体措施如下:1.1坏板的处理对坏板,根据破损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板块破损不严重,只有裂缝的不予拆除。

采用切割机沿裂缝切割,清理干净,并在缝中灌注沥青玛蹄脂。

混凝土板块破损严重无法利用的,给予全部拆除;对原路面“坑洞”无混凝土的拆除。

以上拆除部分的路基应进行弯沉值检测,合格的直接浇筑与旧路面强度一致的新混凝土板块;不合格的进行路基处理到合格后,浇筑与旧混凝土强度一致的新路面板块。

1.2错台部分的处理错台较小时,采用人工凿除错台较高部分的板块;当错台较大时,按周边混凝土板块高程,将错台高于周边混凝土板块部分凿除;在错台低于周边混凝土板块部分,用乳化沥青透层油加铺一层细沥青砂混合料的方法垫高,以使两板块与周边板块,符合道路路基设计水平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白加黑工艺
摘要: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道路综合改造(俗称“白加黑”),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种工艺对路况质量下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以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路面的通车质量。

本文结合白加黑工艺的特点,从基层处理、隔离层施工、面层摊铺与压实等环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处理的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也简单的介绍了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重点
关键词:混凝土;沥青隔离层;摊铺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多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降低行车时的噪声、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养护维修方面也比较快捷经济,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由于使用年限及交通量的急剧增加,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日益增加,各地大量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综合改造。

该方法可以分幅、分段封闭施工,面层摊铺后即可开放交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同时摊铺的柔性路面可以大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但由于是
在刚性面层上加铺柔性路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通车后发生反射裂缝。

现结合
三峡专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谈谈如何确保道路“白加黑”
工程质量。

1基层处理
施工前首先要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一般每一千米绘制一组板块平面布置图,划分板块并对版块逐一编号,根据调查所得的路面板块损坏状况,绘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平面分布图。

按照设计要求对有缺陷的水泥混凝土板块逐一进行修复处理。

采用直接式加铺层的路段,其板面应基本完好、平整。

原有混凝土面板局部出现裂缝的地方加铺混凝土,并利用钢筋网片加固补强。

一般将钢筋网片覆盖在路面裂缝的上面,其大小以超过裂缝位置50厘米以上为宜,网片设置于加铺层的底部,但距板底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厘米。

如果板块有脱空现象,可采用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处理;针对版块的破碎、角隅断裂、沉陷、掉边、缺角等病害可利用液压镐或风镐挖除,清除水泥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