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大纲_复旦大学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2017中医综合大纲考研已公布,新增临床医学人文精神考点: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一)医学职业素养
1.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十项专业责任。

(二)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性质。

2.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3.医生的权利和义务。

4.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

(三)临床伦理
1.临床医疗的伦理原则及应用。

2.临床试验的伦理原则及应用。

(四)卫生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西医综合考研成为了许多医学学子晋升的重要通道。

为了更好地做好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的准备工作,以下就是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试内容1. 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临床医学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等多个临床学科。

3. 医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考察考生对医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基础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1. 笔试: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试卷中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回答问题,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2. 实践操作:根据考核内容,考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

考生在实践操作中需按要求独立完成,并能逻辑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分析。

三、备考建议1. 系统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对每个考试科目逐一进行系统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高效地利用时间,保证知识的全面掌握。

2. 重点突破: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对疑难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参考相关书籍、资料和学术期刊,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3. 制定备考计划:制定每天的备考计划,并确保时间的合理分配。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将效率较高的时间段用于重点科目的学习。

4. 多做模拟题:通过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考试能力和问题所在,并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形式。

同时,模拟题也是巩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5. 注意身体健康:备考阶段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压力,保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约13%中医诊断学约13%中药学约13%方剂学约13%中医内科学约28%针灸学约14%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Ⅳ考查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参考

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参考

复旦大学考研分数线参考复旦大学2017年考研查分方式公布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017年2月16日上午10:00后公布(如有变动,以最新通知为准),现将初试成绩查询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初试成绩查询查询途径1:考生可直接登录网址查询初试成绩、打印成绩单(学校不另行寄发),网上查询初试成绩需输入准考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查询途径2: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用户登录>>硕士研究生报考(含网上确认)>>初试成绩,查询初试成绩、打印成绩单(学校不另行寄发)。

二、成绩复核申请1、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复核申请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受理。

申请方式:登录“上海招考热线参见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相关通知。

统考及联考科目(报考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单考英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

2、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申请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受理。

申请方式: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现场申请;受理时间:2017年2月17日、18日,每天8:30—11:30,13:30—16:30;受理地点: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邯郸路220号8号楼115室)。

考生若无法至现场,可在上述受理时间段内,将身份证、准考证复印件及本人基本信息(下载打印下表,联系方式请务必提供考生本人手机号)传真至021-********或Email申请复核。

3、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

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2
2016年与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对比(内科学)
3
2017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比(生理学)
4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分析(生物化学)
5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外科学)
6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新增内容(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7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
考研频道整理
下面对比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各科目大纲与2016年考纲的变化其中新增和有变来自的考点是同学们接下来复习的重点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试性质)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查目标)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查内容【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生理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生物化学
2017西医综合考试大纲原文:病理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内科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外科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A型题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B型题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X型题
今年的新大纲与去年相比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下面对比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各科目大纲与2016年考纲的变化,其中新增和有变动的考点是同学们接下来复习的重点。
1
2016年与2017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比

2017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文字版

2017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文字版

2017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文字版Ⅰ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普通化学》考试大纲_复旦大学考研大纲

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普通化学》考试大纲_复旦大学考研大纲

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普通化学》考试大纲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
1.1反应热的测量
1.2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2.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2.2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化学平衡
2.3化学反应速率
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
3.1溶液的通性
3.2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3.3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3.4胶体与界面化学
第4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4.1原电池
4.2电极电势
4.3电动势与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
4.4化学电源
4.5电解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
5.1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5.2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分布方式和周期系
5.3化学键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5.4晶体结构
第6章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
6.1单质的物理性质
6.2单质的化学性质
6.3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6.4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6.5配位化合物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复旦大学考研网。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考试性质:明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重要性。

2. 考查目标:说明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以及考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规定考试的形式(如闭卷、笔试等)、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答题方式等。

4. 试卷内容结构:详细说明试卷中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和分值分配,包括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病例分析等。

5. 试卷题型结构:列举各类题型的题目数量、分值和难度,如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根据考查目标,详细说明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等。

7. 参考书目:提供考试所涉及的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方便考生备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者相关网站查询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2017年硕士《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大纲Ⅰ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Ⅱ答题方式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Ⅲ试卷内容结构(1)基础医学:40%,包括生理学20%,生物化学20%;(2)临床医学:60%,包括内科学(含诊断)35%,外科学25%。

Ⅳ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1~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60分,单选题;X型题131~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题。

V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载体、通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影响因素,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凝集原和凝集素,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6.肺牵长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6.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7.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8.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9.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0.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1.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特殊感觉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2.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3.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反应。

(十一)内分泌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和分娩。

二、生物化学(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L-α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和分类、组成体内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符号,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紫外吸收等理化性质。

肽肽链与肽键,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

蛋白质的分类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链局部的空间排布、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模体、锌指结构、分子伴侣。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的三维空间排布、次级键、结构域。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之间的三维空间排布。

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对空间结构和蛋白质功能的决定性、一级结构与物种进化、一级结构变异与分子病。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结构特征,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正协同效应理论,变构效应。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等电点、溶液中蛋白质胶粒稳定的因素,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

(二)酶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与结合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全酶、辅酶与辅基。

(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与活性中心、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

2.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1)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的效率、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可调节性。

(2)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与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3.酶促反应动力学(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曼氏方程式、Km、Vmax的意义及测定。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

(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pH。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性抑制与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区别。

(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必需激活剂、非必需激活剂。

(7)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酶活性测定的要求、国际单位。

4.酶的调节(1)酶活性的调节酶原激活、变构调节、共价修饰。

(2)酶含量的调节酶蛋白合成的诱导和阻遏、酶的降解速度。

(3)同工酶的概念、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组织分布、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5.酶的命名与分类(1)酶的命名系统名称、习惯名称、推荐名称。

(2)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6.酶与医学的关系(1)酶与疾病的关系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的关系。

(2)酶在医学上的应用酶在临床检验、治疗、科学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固定化酶、抗体酶的概念。

(三)糖代谢1.糖的无氧分解(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糖酵解途径与糖酵解的概念、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转变成乳酸的步骤及底物水平磷酸化。

(2)糖酵解的调节糖酵解途径的3个调节点(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的ATP产出、效率及对肌肉收缩的重要性。

2.糖的有氧氧化(1)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2)有氧氧化生成的ATP有氧氧化的ATP产出、效率。

(3)有氧氧化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4)巴斯德效应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及其解释。

3.磷酸戊糖途径(1)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2)磷酸戊糖途径调节。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提供核糖及NADPH.。

4.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糖原的合成代谢糖原存在的意义、UDPG、糖链的延长和分支。

(2)糖原的分解代谢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葡萄糖-6-磷酸酶的组织分布。

(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的磷酸化修饰。

(4)糖原累积症性质、特点及分型。

5.糖异生(1)糖异生途径概念,糖酵解途径中3个不可逆反应的解决。

(2)糖异生调节2个底物循环的调节。

(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恒定,补充肝糖原,调节酸碱平衡。

(4)乳酸循环。

6.血糖及其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血糖浓度及血液中葡萄糖的进出平衡。

(2)血糖水平的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理。

(3)血糖水平异常低血糖及糖尿病。

(四)脂类代谢1.脂类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酶类、混合微团、乳糜微粒、甘油一酯合成途径2.甘油三酯的代谢(1)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基本过程。

(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动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能量生成、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酮体的生成及利用酮体的定义、酮体的生成、酮体的利用、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和酮体生成的调节。

(3)脂酸的合成代谢软脂酸的合成合成部位、合成原料、脂肪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脂肪酸碳链的加长、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脂肪酸合成的调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

(4)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恶烷及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的化学结构及命名、PG、TX及LT的合成、PG、TX及LT的生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