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喘息、咳嗽,严重者可能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致命性的呼吸衰竭。

要想有效地治疗重症哮喘,需要首先快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重症哮喘的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喘鸣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2.呼吸频率和心率:一般来说,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心率超过每分钟120次,都属于病情危重。

3.肺活量和呼气峰流速: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50%、呼气峰流速低于预计值的50%或PEF(峰流量)降至预计值的30%以下,则属于病情危重。

4.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患者血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从而指导治疗。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治疗措施1. 支气管舒张剂:这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手段,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气道抗胆碱药物等。

重症哮喘患者需要采用雾化给药或静脉给药的方式,以便快速缓解气道痉挛。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也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等。

重症哮喘患者需要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的目的。

3. 氧疗:氧疗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措施,用于维持患者的氧合水平。

重症哮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高浓度的氧气治疗。

4. 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呼吸肌训练、呼吸支持、痰咳管理、液体管理等。

三、预防措施重症哮喘的发作往往是由触发因素引起的,因此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1. 避免过敏原:过敏原包括花粉、灰尘、宠物毛发、霉菌等,需要避免接触。

2. 避免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能成为哮喘患者发作的诱因,因此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在人群拥挤的地方久留、注意室内通风等。

3. 合理用药: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必须在医生的治疗下使用。

总之,重症哮喘的诊治需要全面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加强预防工作,以便尽早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哮喘及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

哮喘及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

5
6
过去1年内曾接受全身激素干预治疗的患者比例为100%,而足量布地奈德治疗患者不需全身激
素干预比例为54%
Zeiger RS, et al. Daily or Intermittent Budesonide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Wheezing. N Engl J Med, 2011,365:1990-2001.
次研讨,斟酌修改,拟定并完成了《成人慢性气道
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这是我国有关雾化疗法的第一篇指南、标准
、共识性质的文献,为我国呼吸医师雾化治疗的临
床实践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指导。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治疗的专家共识的参与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
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最主要治
疗措施之一
主要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万托林) &特布他林(博利康
尼)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爱全乐)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目前不常用)
复方异丙托溴铵(可必特)
洪建国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4): 265-269.
15
20
25
30
35
哮喘急性加重可显著增加治疗费用
2006 GINA指出,
• 哮喘的治疗费用取决于患者的哮喘控
制水平及其对哮喘急性加重的预防情

• 哮喘的急诊治疗费用远高于计划的治
疗费用
• 因此“虽然控制哮喘的费用看似很高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具有可变性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抗炎治疗和实施有效的管理,疾病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

重度哮喘由于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病理生理特点,表现为临床控制水平差,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疾病未来风险,同时也动用了额外的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社会经济负担,是哮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因此,提高重度哮喘的诊治和管理水平对改善哮喘的整体控制水平和疾病预后以及降低医疗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哮喘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参考国际上相关指南和共识文件以及近年发表的有关重度哮喘的重要文献,在2010年发表的《难治性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和2017年《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再次修订。

希望能在重度哮喘的定义、诊断、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更新认识,特别是结合近些年有关2型炎症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个体化的生物治疗方案,以推动哮喘精准化治疗的开展。

一、定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重度哮喘的定义尚不统一。

曾有许多与重度哮喘有关的术语,如severe asthma、refractory asthma、difficult to control asthma、poorly controlled asthma、drug-resistant asthma、severe treatment-resistant asthma、severe and difficult-to-treat asthma、corticosteroid-insensitivity asthma、corticosteroid-dependent and/or resistant asthma、brittle asthma、irreversible asthma,相应的,国内文献则使用重症哮喘、重度哮喘、难治性哮喘、难控制哮喘、未控制哮喘、药物抵抗哮喘、重度治疗抵抗哮喘、重症难治性哮喘、激素不敏感哮喘、激素依赖和(或)抵抗哮喘、脆性哮喘、不可逆哮喘等名称。

2020年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① 有效减少或避免接触变应原
A. 屋尘螨 B. 带毛动物 C. 蟑螂 D. 室外花粉和霉菌 E. 室内霉菌 F. 职业性致敏原
② 减少或避免接触空气中有害剌激因子
A. 氮氧化物 B. 臭氧 C. SO2 D. 酸性气溶胶 E. 甲醛 F. 生物污染物(如内毒素)
③ 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
n应鼓励每一位有戒烟意向的吸烟者接受咨询和必要 的药物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重症哮喘的发病率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p2014年ERS和ATS:重症哮喘占哮喘患者的5%~10%
n中国哮喘患病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CARE)结果显示
p我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4% p重症哮喘占5.99%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前一年需要2次或以上连续使用全身性激素(每次3d以上)
2、步骤:明确是否属于重症哮喘
C. 严重急性发作: 前一年至少1次住院、进入ICU或需要机械通气
D. 持续性气流受限: 尽管给予充分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仍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FEV1占预计值%<80%,FEV1/FVC<正常值下限)
E. 高剂量ICS或全身性激素(或其他生物制剂)可以维持控制, 但只要减量哮喘就会加重
n气道重塑出现更早也更为严重 n其上皮层及平滑肌层明显增厚 n其外周血中成纤维细胞数量也明显增高 n气流受限持续甚至不可逆 n气道高反应性持续
2、严重气道重塑
3、与遗传因素相关
n存在遗传易感性
pIL-4受体α 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持续性气道炎症、重症哮喘急性加重 及黏膜下肥大细胞浸润相关
pIL-6受体突变与肺功能降低和哮喘严重程度相关
n重症哮喘患者住院和急诊就医频率明显增加,导致疾病诊治过程中 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巨大

2017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2017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3
临床表型
临床表型
哮喘表型的概念仍缺乏确切定义及一致的标准,由于不同患 者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反应性存在差异,区别不同的哮喘临 床表型,有助于重症哮喘个体化治疗。依据患者临床表现, 结合病理生理学、影像学等特征,日前针对于重症哮喘提出 以下几种可能的临庆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2.晚发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性哮喘 3.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4.持续气流受限性哮喘 5.肥胖相关性哮喘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临床表型
临床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起病年龄是成人哮喘表型的良好识别标志。早
发过敏性哮喘虽然缺乏确切年龄截断值,但儿童期 起病的成人哮喘患者多属于此表型。患者一般多有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皮肤点刺试验阳性。
本表型患者一般对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反应性 。Th2炎症因子如IL-4、IL-5、IL-13水平及Th2炎症 生物标志物如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总IgE及骨膜蛋自水平升高,提示此表型患者 应用针对炎症的特异性靶向治疗可能获益。
解读2017 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 专家共识
2018年1月9日
关于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哮喘联盟的专 家共同制定的《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共识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病理和病理生理学、 影响因素、临床表型、诊断和评估、处理、新的治疗药物和 方法评估,共8部分。
1
定义
定义
本共识参考2014年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学会(ESR/ATS)指 南,将重症哮喘定义为:在过去的一年中,需要使用全球哮 喘防治创议建议的第4级或第5级哮喘药物治疗,才能够维持 控制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喘。

难治性哮喘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共65页

难治性哮喘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共65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 共识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诊治,重症哮喘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就重症哮喘的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1. 诊断标准重症哮喘通常诊断标准是: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钟、氧饱和度低于92%、过度呼吸和胸骨上端凹陷。

患者可能无法说话,无法进行大量运动,吃饭和饮水也会受到影响。

2. 确定病因确定重症哮喘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的病因包括过敏、感染、气候变化、情绪激动、药物等。

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以确定可能的病因。

例如,如果患者与宠物接触后出现哮喘症状,可能是与宠物毛发过敏有关。

此时需要对宠物过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 给予氧气 therapy轻度哮喘患者可以靠自身的呼吸道弹性来呼吸。

但是,在重症哮喘病例中,肺部感染和炎性损伤导致氧气不足,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氧气therapy来帮助呼吸。

提供氧气通常通过面罩等设备进行。

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氧气浓度变化,调整吸入的氧气浓度。

4. 支持性治疗呼吸急促和缺氧状态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很常见。

支持性治疗,例如维持患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和适当的营养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患者有口渴和口干的感觉,可以喝水、进食水果、面包和饼干。

5.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支气管扩张剂作用于肺部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通过吸入治疗。

吸入剂在哮喘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哮喘患者可以通过吸入剂快速吸收药物,并且相对少有副作用。

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β2-激活剂通过刺激肺部β2-受体来扩张支气管。

这种治疗通常是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发挥明显疗效的。

6. 口服激素口服激素一般用于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这些激素通过减少气道炎症和拮抗炎性物质的释放等机制,起到防止哮喘加重的作用。

口服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定制。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存在哮喘共患病是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因素之一。

为提高我国儿科医师对哮喘共患病的认知度,规范哮喘临床诊疗中相关共患病的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涵盖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声带功能障碍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胃食管反流病和咽喉反流、肥胖、食物过敏等非呼吸系统疾病,也涉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和鉴别。

以期为儿童哮喘共患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进而提高我国儿童哮喘总体控制水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3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分别为1.09%、1.97%和3.02%[1]。

近期国内成人哮喘问卷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现患率已达4.2%[2]。

据此推测,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可能高于2010年的水平。

哮喘的管理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有效控制,但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20%的城市哮喘患儿未达到良好控制[3],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儿童哮喘的未控制率可能更高。

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临床医师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儿及家长教育不足、用药依从性差、未有效回避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存在哮喘共患病等。

在儿童哮喘尤其是难治性或重症哮喘的临床诊疗中,共患病的评估和合理治疗是有效控制哮喘的关键之一。

本专家共识涉及的哮喘共患病主要是指在哮喘人群中其患病率通常高于健康人群且可影响哮喘的表型、治疗反应、控制水平或严重程度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BA/LAMA/ICS的三药复方吸入剂(布地 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已经在一些国家 用于哮喘治疗,其他三药复方吸入剂,如布地 奈德/福莫特罗/格隆溴铵、莫米松/茚达特罗/30
药物治疗
4. 茶碱: 对于重症哮喘患者,茶碱联合ICS治疗可
使哮喘容易控制。对于吸烟伴激素不敏感的哮 喘患者,茶碱联合低剂量ICS可明显提高呼气 峰流速和哮喘控制程度。但该药在重症哮喘中 的地位尚无研究报道。
• 中国哮喘患病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survey, CARE)结果显示,我
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
24%,其中重症哮喘占5. 99% 。
6
3
临床表型
7
临床表 哮型喘表型的概念仍缺乏确切定义及一致的标
诊断和评估
3. 明确共存疾病和危险因素: 在评估这些因素之前,首先应当评估患
者的依从性和吸入技术。可通过测定血清皮质 醇和茶碱浓度评估对口服药物的依从性,采用 带有电子计数器或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的吸入 装置评估对吸入药物的依从性。对于不依从的 患者,需进行深入的沟通,制定个体化的管理 策略。
除依从性外,与重症哮喘有关的共存疾病 20
26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3)肌内注射长效激素:文献报道肌内注射长 效激素曲安西龙3 ml可用于激素不敏感性重症 哮喘患者的治疗。但是,其不良反应包括抑制 肾上腺皮质和使患者易于产生依赖性,应避免 滥用。
27
药物治疗
2. β2受体激动剂: 许多重症哮喘患者尽管接受ICS联合短效
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或)长效β2受体 激动剂(LABA)治疗,仍存在持续的慢性气流 阻塞。在联合LABA的基础上逐步增加ICS剂量 可能进一步改善哮喘的控制。不联合ICS,仅 单独应用过多β2受体激动剂(SABA、LABA) 则可能导致哮喘恶化。
诊断和评估 4.区分哮喘的表型:
哮喘的表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不同哮喘表型对不同治疗方法的 反应有很大的差异,区分哮喘的表型有助于对 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21
诊断和评估 重症哮喘的诊断和评估的流程图
22
5
药物治疗
2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
1. 糖皮质激素 2. β2受体激动剂 3. 抗胆碱能药物 4. 茶碱 5. 白三烯调节剂
34
6
治疗新进展
35
治疗新进展
生物靶向药物 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主要是由Th2免疫反
应过度增强所驱动。Th2反应过度增强的表现 有体内IL-4、IL-5、IL-13、IgE水平升高和气 道内嗜酸性细胞 增多等表现。但近年也发现 部分哮喘患者体内Th2细胞因子水平不高。
因此,根据Th2 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
当单独使用超过推荐剂量的β2受体激动 剂时,可能使哮喘的病死率增高。皮下注射特
28
药物治疗
重症哮喘的治疗中,LABA(沙美特罗或 福莫特罗)联合ICS的复方吸人制剂的疗效明 显优于单药。
目前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ICS和LABA的 复方吸入制剂包括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 卡松/沙美特罗和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一 些每日仅需1次给药的 LABA,例如茚达特罗、
14
临床表型
5.肥胖相关性哮喘: 肥胖被认为是哮喘的危险因素,其影响
哮喘气道炎症及控制水平。在重症哮喘,肥胖 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者,肺功能如用力肺活量 (FVC)下降,更容易合并湿疹、胃食管反流病, 而少有鼻息肉病史。随着体重指数升高,血清 总IgE下降。
肥胖患者对全身激素及日需短效β2受体 激动剂的药物依赖性更强。
1
目录
1 定义 2 流行病学 3 临床表型 4 诊断和评估 5 药物治疗 6 治疗新进展
2
1
定义
3
定义
本共识参考2014年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学会 (ESR/ATS)指南,将重症哮喘定义为:在过 去的一年中,需要使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建议 的第4级或第5级哮喘药物治疗,才能够维持控 制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 喘。
此类患者经常表现出“激素抵抗”,但 给予全身激素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 肺功能仍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应用糖皮质激素
11
临床表型
3.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急性发作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常见,不同 哮喘患者会经历不同次数的急性发作。频繁急 性发作患者,多为吸烟、更差的哮喘控制水平、 更低生活质量、高FeNO水平、高痰嗜酸粒细 胞水平、更快的肺功能减损及更多吸人糖皮质 激素(ICS)使用。关注此类患者,在哮喘病情 监测、减少未来急性发作风险及预后判断方面 具有一定意义。
12
临床表型
3.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此种表型即以往所提的脆性哮喘,一般 可以分为两种类型。I型一般是指在尽管应用 大剂量ICS但仍存在较大的呼气峰流速变异率 (PEFR>40%),常见于15一55岁女性患者,多有 过敏疾病病史及皮肤点刺试验阳性。II型一般 是指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无明显先兆突 然急性发作,并迅速进展、威胁生命。
• 重症哮喘分为以下2种情况:
1.第4级治疗能够维持控制,但降级治疗会失去控制;(单纯重症哮喘) 2.第4级治疗不能维持控制,需要采用第5级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 4
2流行病学5流病学• 重症哮喘的发病率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无明确的 流行病学资料。2000年ATS制定的难治性哮喘 共识指出,难治性哮喘占哮喘患者的比例<5% , 2014年ERS和ATS制定的关于“重症哮喘的定义、 评估和治疗指南”指出,重症哮喘占哮喘患者 的5%-10% 。
25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2)口服激素:已经使用大剂量ICS维持治疗, 哮喘症状仍未控制的重症哮喘患者,常需加用 口服激素作为维持治疗。对于激素依赖性哮喘 患者,应确定最低维持剂量,长期口服糖皮质 激素。有文献报道,每日给予≤7.5 mg的泼尼 松或其等效剂量对成人重症哮喘有效。 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与骨折和白内障 风险增加相关。全身激素应用后的体重增加不
31
药物治疗
5. 白三烯调节剂: 多项关于未使用LABA的中-重症哮喘患者
中的研究结果显示,ICS联合白三烯调节剂对 改善肺功能具有一定疗效。但阿司匹林过敏个 体与非阿司匹林过敏者相比,是否对白三烯调 节剂的反应性更好,目前尚无定论。
32
药物治疗
6. 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药物: 临床试果显示,甲氨蝶呤可以显著减少
关于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哮喘联盟的 专家共同制定的《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发 布,共识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病理和病理生 理学、影响因素、临床表型、诊断和评估、处理、新的治 疗药物和方法评估,共8部分。
本文对共识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就定义、流行病学、 临床表型、诊断和评估、药物治疗、治疗新进展部分进行 整理,供大家快速领会。
治疗新进展
奥马珠单抗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血清 IgE 水平及体重来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和频率。 每次给药的剂量为70 - 600 mg皮下注射治疗, 每2-4周注射1次。长期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 安全性良好,也不增加注射后发生恶性肿瘤的 风险。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 需要重视的是注射后的过敏反应,有个别报道
口服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口服激素的剂量。连 续治疗4-5个月后,可使口服激素剂量平均减 少50%。
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只能在 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属于此类的其他药物包 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氨苯砜、秋水仙碱、 羟氯喹和环抱素A等。由于缺乏高级别循证医 学研究证据,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
33
18
诊断和评估
2. 明确是否属于重症哮喘:
哮喘控制的标准应按照GINA的标准进行 综合、全面的评估,以下几点为重症哮喘未控 制的常见特征:
(1)症状控制差: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 1.5,哮喘控制测试 (ACT)评分< 20,或符合GINA定义的未控制;
(2) 频繁急性发作:前一年需要2次或以上连续使用全身性激素(每 次3 d以上);
准,由于不同患者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反应性
存在差异,区别不同的哮喘临床表型,有助于
重症哮喘个体化治疗。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结
合病理生理学、影像学等特征,日前针对于重
症哮喘提出以下几种可能的临庆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2.晚发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性哮喘
8
临床表型
9
临床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起病年龄是成人哮喘表型的良好 识别标志。早发过敏性哮喘虽然缺乏 确切年龄截断值,但儿童期起病的成 人哮喘患者多属于此表型。患者一般 多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 性疾病史及家族史,皮肤点刺试验阳 性。
深入识别两类哮喘患者,在有效判断哮 13
临床表型
4.持续气流受限性哮喘: 此种表型的哮喘患者肺功能损害更显著,
部分患者可逐渐发展成“固定的”或“持续存 在的”气流受限。其危险因素包括:成年起病、 男性、吸烟、职业接触等环境暴露,哮喘急性 加重而缺乏充分的ICS治疗。FEV1基线水平低, 慢性黏膜高分泌状态,以及持续的血、痰嗜酸 粒细胞炎症,同时,炎症生物标志物如痰液中 高骨膜蛋自水平可能与之相关。
本表型患者一般对糖皮质激素具
10
临床表型
2.晚发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性哮喘:
持续的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多见于晚发 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哮喘表型,此类患者成人 晚发起病,起病时往往病情较严重,多合并鼻 窦炎、鼻息肉病史。虽然缺乏过敏性疾病病史, 但IL-5、IL-13、FeNO等Th2炎性介质水平可有 升高,多与鼻息肉等合并疾病相关。
36
治疗新进展
1. 抗IgE单抗: 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是第一个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