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做好高中物理选择题的技巧

做好高中物理选择题的技巧

做好高中物理选择题的技巧1.识记水平类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1)组合型(2)填空型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3)判断型此题型要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的选项.(4)比较型此题型的题干是两个物理对象,选项是对题干中的两个物理对象进行比较后的判断.考生只要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区别相似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就能进行正确地比较,并从比较中识别各个研究对象的特征,得出正确的选项.2.理解水平类这是选择题中中等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等.主要题型有:(1)内涵型此题型的题干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物理现象,选项则是对题干的理解.它要求考生理解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2)发散型此题型要求选项对题干的内容做多侧面、多角度的理解或说明,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因果型此题型要求考生回答物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于是“果”、选项是“因”,或者题干是“因”、选项是“果”.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运用水平类这是选择题中高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题型有:(1)图线型此题型的题干内容为物理图象和对该图象的语言描述,要求考生利用相关知识对图象中的图线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其中,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以及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和交点等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信息型此题型的题干内容选自于现实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有关材料,或者是与高科技、现代物理前沿理论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分析、思考并正确回答信息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或运用物理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解答该题型的关键是,先建立与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语句对应的物理模型,然后再运用与之对应的物理规律来求解.(3)计算型此题型其实就是小型的计算题,它将正确的和错误的计算结果混在一起作为选项.其中,错误结果的产生一般都是对物理规律的错误运用、对运动过程的错误分析或由于运算中的疏漏所造成的.此类题型利用正确的物理规律通过规范的解题过程和正确的数字运算即可找出答案.[解答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审题干.在审题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正向选择一般用“什么是”、“包括什么”、“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这表明”等表示;逆向选择一般用“错误的是”、“不正确”、“不是”等表示.其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句--――题眼。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和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和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和方法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选择题往往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很多时候,学生在面对一道选择题时可能感到困惑,尤其在蒙题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错。

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蒙题技巧和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有所帮助。

1. 熟悉题型首先,要了解高中物理选择题的常见题型,比如计算题、概念题、分析判断题等。

针对不同题型,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各种选择题。

2. 理解题意在做选择题时,一定要全面理解题意,尤其是涉及到物理概念的问题。

如果对题目描述不清楚或者有疑问,可以先将题目再读几遍,确保自己理解准确。

3. 排除错误项在面对选择题时,往往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减少选择的范围,增加猜对的概率。

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仔细比较剩余选项之间的差异,做出更准确的选择。

4. 利用排列组合原理有些选择题会考察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原理来解决。

例如,对于电路题目中的串并联电路,可以利用排列组合原理来分析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5. 注重细节在高中物理选择题中,有些问题可能会在细节上进行考察。

因此,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尤其是数值计算和单位换算等方面,避免因为疏忽而做错题。

6. 多练习最后,多做选择题练习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不断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和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题型,理解题意,排除错误项,利用排列组合原理,注重细节和多练习。

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和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5篇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5篇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5篇高中物理解题技巧1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2、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网上阅卷需要进行扫描,要求考生字迹大小适中清晰。

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版面,不要因超出方框而不能得分。

切记:所有物理量要用题目中给的。

没有的要设出,并详细说明。

切记:物理要写原始公式,而不是导出公式;既然是计算题就不要期待一步成功。

分布写,慢慢写,别着急带数据;要建立模型,高中物理计算无非就是:运动学、牛顿定律、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而已;将几个过程拆分。

各个击破;实在不会做,那么将题中可能用到得公式都写出来吧,不会倒扣分的;注意单位换算,都是国际单位吧。

不过,用字母表示的答案千万不要写单位;要特别留意题中()的文字。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2(一)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速率。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

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

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及口诀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及口诀

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及口诀姓名:学校:专业:学号:高中物理选择题蒙题技巧及口诀高中物理选择题怎么蒙题排除法。

对于单选题,能排除三个是最幸运的了,就算不能排除三个,也可以提高猜对的概率;对于多选题,如果能排除两个,另两个一定都是正确的。

数据验证。

对于给出的表达式,可以给换成数字,进行验证。

特殊值法。

可以取各种边界值,例如取0、取最大值、取哪两个量相等……如果对特殊值不成立,这个选项不成立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选项关联。

对于单选题,如果能确定假设A对B也一定对,那么AB肯定都不能选;如果是两个相反的选项,则正确的选项一定在这两个之中。

多选题,也可用这个方法提高猜对的概率。

整体选项分布。

一般来说,整卷每个选项被选中的比例差不多,如果剩下最后一个题,综合前面各题来看,某个选项被选中的次数比较少,这个选项正确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

(这个方法最不可靠了)高中物理选择题怎么考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

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提高物理选择题成绩有哪些方法秒杀是基于对知识的精确掌握,比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如果你看到A,有绝对把握是对的,后三个可以不看了,你速度就起来了。

高中物理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归纳及解题技巧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归纳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题型,并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中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它要求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解决选择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分析选项并进行排除。

1.单选题: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解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然后逐个比较选项与题目要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2.多选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解题时同样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逐个比较选项与题目要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如果不确定某个选项是否正确,可以通过推理、估算或排除法来进一步判断。

二、计算题计算题要求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得出数值结果。

解决计算题的关键是理解物理公式、运用数学方法和注意单位换算。

1.物理公式的运用:掌握常见的物理公式,并能根据问题的要求正确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公式。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带入公式,并进行必要的代数运算。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复杂的计算题,可以运用代数、几何、三角等数学方法来简化问题或求解方程。

熟练掌握数学工具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3.单位换算:物理计算中常常涉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量转化为相同的单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图表分析题图表分析题要求根据给定的图表、曲线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决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表、掌握分析方法和进行合理推断。

1.图表观察:在解答图表分析题前,要仔细观察图表的标题、坐标轴、刻度、标注等内容,了解图表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实验结果。

2.分析方法:根据图表的形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于直线图,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对于曲线图,可以通过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来推测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物理不定项选择题解题方法与得分技巧

【高中物理】物理不定项选择题解题方法与得分技巧

【高中物理】物理不定项选择题解题方法与得分技巧选择题是中学阶段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

特别是今年高考物理部分增加了不定项选择题,更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辅导学生的感受,认识到选择题失分较多除基础的原因外,主要是方法的训练起步太晚,方法重要,但掌握方法需要训练,训练需要时间。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就选择题的分类思想及解题方法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解题关键词:一定,可能将,……时,……过程中,相同,成正比,若……则,如果……就,由于……才,减小、减小至,增大、增大至,增高、增高至,减少、减少至。

这些关键词就是审题的重点突破口,可能将出现的现象不是一定会出现;时刻对应物理状态,过程对应一段时间;物理矢量的相同就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一样,成正比则仅仅指大小成正比;……等等这些,都就是审题所必须特别注意的。

二、选项分类1.统一型选项:四个选项必须表明的就是同一个问题。

大多发生在图象图表型和排序型选择题中。

此类选项中习惯采用关键词“一定”、“可能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知建议精确、全面,选项将从相同角度表明同一问题。

2.发散型选项:四个独立选项,分别考查不同的概念、规律和应用,知识覆盖面广。

各种类型的选择题都可以是该类选项。

3.分组型选项:选项可以分成两组或三组。

大多发生在概念推论型、现象推论型、信息应用型和类比推理型中,以类比推理型为最少。

三、选择题的题型分类:1.定性推论型:为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控、认知和应用领域而预设。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必多说道。

对物理基本概念必须从概念的叙述、物理量的定义和定义式、物理量的排序式、单位等角度回去认知;物理基本规律就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我们必须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规律中牵涉至的物理概念、规律的设立或适用于条件、与规律有关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规律、概念、模型串联成完备的科学知识系统,并将物理规律之间并作纵向比较,构成合理、最优的解题模式。

高中物理的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高中物理的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

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

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高中物理15种选择题类型(含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15种选择题类型(含解题思路)
题型10:电容器问题
题型概述: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思维模板:
(1)电容的概念:电容是用比值(C=Q/U)定义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也是确定的(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3)运动时间的确定:t=φT/2π或t=s/v,其中φ为偏向角,T为周期,s为轨迹的弧长,v为线速度。
题型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
(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在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垂直,则做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在叠加场中所受合力为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时做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时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两个力平衡,如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
(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

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一般都能做到选题典型、重视分析思路的引导、语言精炼准确,解题方法技巧的传授等。

物理习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结论法、分析法、计算法、整体法、作图法、图像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累积法等等。

求解问题时,灵活地选取解题方法,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时间,还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择题具有题目较小,检查面宽,只要结论,不要过程,解法灵活,答卷简单,评分客观,批阅方便等优点。

选择题的编拟一般都是针对受试者在掌握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某个环节上常见的错误设计出的一些具有逻辑性的是似而非的选择支。

受试者往往由于掌握知识不牢,概念理解不清,或者思考问题不全面而掉进“陷阱”;也有些选择题的编拟是为了测试受试者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的,这些题目往往使受试者由于解题的技巧、思维能力和速度的差异而拉开距离。

选择题事先给出一些结论,这一点类似于证明题,但又没有明显的结论,解答时就不一定要用常规的解题方法,可以解无定法,既要提高速度,更主要的是提高解题质量。

为此,本文主要以力学选择题为例,列举了一些物理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1.结论法直接应用推导出的公式或结论解题的方法。

例1: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运动的图线,如图1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12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 t -图线B.1t 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030C.1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12D.12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060 图1解析:图线2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线,也就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图线,A 对; 1t 时刻,两分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则tan 1α=(α为速度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又tan 2tan αβ=(β为实际位移和水平分位移的夹角),那么此时,1tan 2β=、045α=,B 错C 对; 12t 时刻时,竖直分速度为水平分速度的两倍,则,,tan 2,tan 1αβ==,12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045,D 错。

此题直接应用了平抛运动的结论tan 2tan αβ=(α为速度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β为实际位移和水平分位移的夹角)。

结论法在电学中应用的更广泛。

2.分析法不需要进行定量计算,直接通过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就能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2:如图2所示,小车M 在恒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图2解析: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 ,再分析弹力,由于F 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则A 错;F 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则一定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存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作用,B 错;若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和F 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 、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则C 对;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 作用或受重力、力F 、地面摩擦力作用,选项D 正确。

此题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是一道理论分析题。

在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在几种常见的力中,重力是主动力,而弹力、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中弹力存在又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

3.计算法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的方法。

例3:如图3-1所示,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对小球再施加一个力,使绳与竖直方向成β角并绷紧,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此力最小为 ( )A.sin mg βB.cos mg βC.tan mg βD.cot mg β 图3-1 图3-2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则小球受重力mg 、绳的拉力T F 、施加的外力F ,应有F 与T F 的合力与mg 等大、反向,即F 与T F 的合力大小为,G mg =。

如图3-2所示,在合力,G 一定,其一分力T F 方向一定的前提下,另一分力的最小值由三角行定则可知F 应垂直于悬线,故sin F mg β=,选A.根据已知的数据进行计算,是定量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

解定量计算选择题不能“小题大做”否则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本题同时也是一道极值求解的计算题,关键是分析清对应的临界状态,再列示求解。

4.整体法和隔离法选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物理规律求解的方法叫做整体法。

选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中的某个物理,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物理规律求解的方法叫做隔离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往往结合着使用。

例4: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放置,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有一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4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F 和细绳上的拉力T F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F 不变,T F 变大 B.N F 不变,T F 变小C.N F 变大,T F 变大 C.N F 变大,T F 变小解析:设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对P 、Q 环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2N F mg =不变;对Q 环在竖直方向上有:cos T F mg θ=,P 环左移,θ减小,T F 变小, 图4故选B 。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对多个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

运用此种方法时,关键是找准研究的对象,分析清所研究的对象收到的外力,再列式求解。

5.图像法应用物理规律(公式),建立有关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像,再利用图像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

例5:如图5-1所示,在倾角为0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质量,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里F 的作用。

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0t =时速度为零,若用1S 、2S 、 3S 、4S 分别表示上述四种情况下物体在3s 内的位3S 3S 移,则这四种情况下位移最大的是 ( )图5-1解析:本题中如果斜面光滑,力F 就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如果斜面不光滑,力F 可理解为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而物体还始终受到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0sin 300.5mg mg =作用。

根据力的合成和牛顿第二定律,画出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5-2所示,依次为A 、B 、C 、D ,再根据v t -图像和坐标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得A 正确。

图5-2利用图像法求解此题,另人一目了然,当然还可以运用解析法求解,但要复杂的多,而且很容易出错。

6.作图法通过作图获得对问题的求解的方法。

例6:半圆柱体P 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

如图6-1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

若用外力是MN 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 、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图6-1解析:Q 受力如图6-2所示,1F 表示P 对Q的弹力,2F 表示MN 对Q 的弹力,2F 的方向水平向左保持不变,1F 的方向顺时针旋转,由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变化可知:1F 与2F 都是逐渐增大。

故选B. 图6-2用作图法分析力的动态变化,具有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它一般适用于研究对象受三个力的作用,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应用时注意明确哪个力大小、方向不变,要把它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哪个力方向不变;哪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且它的变化范围。

7.类比法对于一些陌生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或运动特点,再与我们所掌握的熟悉的物理模型加以比较的方法。

例7:如图7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 点系一长为L 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球。

当沿细线方向加上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0v 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若0v 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为 ( ) A.L g π B. /L Eq m g π+ C.mLEq π D. 界于/L Eq m g π+ 和 L g π之间 图7 解析:由于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对小球运动的快慢没有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绳的拉力、电场力,且电场力是恒力,这与重力场中单摆的受力情况相类似,所以我们可把该装置类比于重力场中单摆模型,由单摆的周期公式2L T g π=可知,g 在这里应该等效为Eq m ,代入公式得mL T Eq =可见,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用的时间为2T mL t Eq π==。

有些物理问题,看似陌生,但通过分析可发现它与我们所熟知的物理模型往往是同根生,加以类比很容易发现其规律。

8.比较法对于两个或多个物理过程,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获得对问题的求解的方法。

例8:如图8所示,一物体从曲面上的A 点无摩擦地下滑,再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BC 后落到地面上的D 点。

若使传送带随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仍使该物体从A 点无摩擦地下滑,那么 ( )A.它将落到D 点的左边B.它将落到D 点的右边C.它仍落在D 点D.它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图8解析:第一次,物体在BC 段受摩擦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从C 点以速度ν平抛出去;第二次,皮带逆时针运动,物体在BC 段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和大小仍与第一次相同,物体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BC 到达C 点时被以同样的速度抛出,故落地点不变。

此题是比较两个不同的运动过程,在应用比较法求解问题时,要把握不同物体或不同运动过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9.实验法通过实验获得对理论上较繁或理论上计算推导正确,但学生依然是半信半疑问题的求解方法。

例9: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齿轮A 、B ,A 固定不转,B 围绕A 顺时针转动,当B 在A 的右侧时,B 上的标志箭头刚好竖直向上,如图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