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三心肌病

合集下载

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2)

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2)

心包是包绕于心脏及大血管根部之外的
纤维浆膜囊,分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 部分.纤维性心包在心包最外层,由致密厚实 而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伸缩性较小.
浆膜性心包较薄而光滑,其壁层衬于纤维 性心包的内面,并覆盖于心脏外表面形成脏 层(心外膜),心包脏层,壁层之间的腔隙称心 包腔,内含10ml-30ml液体,起润滑作用.
身体各处恶性肿瘤均可经血循环或淋巴
循环转移至心脏,但以支气管,肺,乳腺,纵膈, 胃,食道等为主要原发部位.心房,心室及心包 都可受累,似以右侧更为多见.
转移性肿瘤首先侵犯心外膜(心包脏层), 致心包脏层,壁层凹凸不平,回声不均匀,可见 大小不等的回声不均光团突入到心包脏,壁 层之间.侵及心包的肿瘤可引起心包积液,随 着心包积液的增加,可致心腔扩张受限.
2.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上及瓣下狭窄, 主动脉缩窄均可引起室间隔,邹室壁增厚,但 此类患者必有瓣膜或瓣上,瓣下器质性改变, 不伴体循环血压增高,可资鉴别.
心脏肿瘤分为原发性与转移性两大类.原 发性心脏肿瘤较少见,与转移性心脏肿瘤之 比为1:13-1:39.原发性心脏肿瘤又分为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②心绞痛型;
③心肌梗塞性;
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⑤猝死型.

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支,分别起始于左,右 冠状窦内.左冠状动脉总干长1cm-3cm,壁厚 0.1cm-0.2cm,开口处外内径0.4cm-0.5cm,随左右心室前壁部分,室间隔 前上2/3及二尖瓣前外乳头肌等.冠状闭塞既 血管内径狭窄超过50%-75%时可引起左室前 壁,部分室间隔相应心肌坏死.回旋支供血给 左心房左心室前壁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后壁 的一部分及后内乳头肌,闭塞时可引起左室 外侧壁等处心梗.
瓣膜继而纤维增厚,坏死,形成缺损或发生 穿孔.累及腱索,乳头肌,可导致腱索,乳头肌 断裂,两者多可造成瓣膜关闭不全,累及主动 脉壁者产生主动脉瘤.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短篇论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张晓丽李天亮胡新玲畅芳叶高明兰刘达怡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 )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RT 3DE 技术获得左心室达到16节段、12节段和6节段的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 m sv16SD 、Tmsv 12SD 、Tm sv6SD)和最大差值(Tmsv 16Dif 、T m sv12D if 、T m sv6D if),同时获得其标化值(T m sv16SD %、T m sv12SD %、Tm sv6SD %、T m sv16D i%f 、T m sv12D i%f 、Tm sv 6D i%f )。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即标准差(Tm sv16SD 、T m sv12S D 、T m sv6SD )和最大差值(T m sv16D if 、Tm sv12D if 、Tmsv 6D if)及其标化值(T m sv16SD %、Tm sv12SD %、T m sv6SD %、T m sv16D i%f 、T m sv12D i%f 、T m sv6D i%f )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快速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 rdiac resynchron i zati on therapy ,CRT)对于药物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

CRT 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 )作为一种超声检查技术对于CRT 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维超声心动图_San Wei Chao Sheng Xin Dong Tu

三维超声心动图_San Wei Chao Sheng Xin Dong Tu

三维超声心动图_San Wei Chao Sheng XinDong Tu一概述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接显示心腔的立体形态,不需要对心室腔做任何几何学假设。

也不受病变时心腔不规章的几何形态的影响,因此较二维超声测量法更加精确,三维容量测量法为三维体积法,当立体数据库建成后,确定图像的显示模式,调整图像的参考切面,然后对选择的感爱好区进行提取。

二操作方法当立体数据库建成后,确定图像的显示模式,调整图像的参考切面,然后对选择的感爱好区进行提取,选择一个起始切面,并调整出5mm 的平行的平面间隔。

用轨迹球或鼠标手动勾划心内膜面积,计算机即可计算出全部切面的容积之和。

新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选择三维图像中的5个点,即可猎取心室容积的变化曲线,以评价心脏的整体收缩功能。

三临床应用1.冠心病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判定缺血心肌节段的分布范围。

还可诊断冠心病的并发症,如显示室壁瘤、诊断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等。

2.先天性心脏病实时三维超声可模拟手术途径,对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进行直接的动态观看,对缺损的周边毗邻关系、残端大小供应明确的描述,因此可应用于选择适合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并进行术中监测、术后随访。

3.心肌病实时三维超声能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室扩大、心室功能进行影像学诊断,也能够显示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别心肌,也可用于限制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4.瓣膜病变实时三维超声能精确显示瓣膜的形态,精确测定瓣口狭窄的程度,相比之下,二维超声在测定二尖瓣狭窄时,因易受显示瓣尖部切面角度的影响,故测量精确度与操阅历有关,而实时三维超声相对不受操作因素的限制。

四临床意义1.从不同角度模拟外科手术野的三维重建,再现病变组织的三维空间,无论是对临床医生术前的理解,还是对术中应急措施的制定均有所关心,在医疗教学实践中更直观易懂,便于理解。

2.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超声显像比较,在二维基础上又多了一维空间,重建图像供应的信息量及对微小结构的辨别率远胜于二维法,易于被超声工与临床医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超声诊断的精确性与牢靠性。

最新几种常见心脏病的超声表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几种常见心脏病的超声表现-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左旋支:分出左室前支、心室后支、纯 缘支、左房支。 供血:左室前上、左室侧壁、后壁、左 房、窦房结。 2、右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窦,内径0.20.3cm,沿冠状沟右行,向后绕行。 供血:右房、右室大部、左室膈面(后 壁)、左室乳头肌、窦房结、房 室结。
右冠状动脉分支及分布:
后降支:左、右室后壁、室间隔下部 右室前支:右室前壁 右缘支:右室前壁、膈面 右室后支:右室后壁 右圆锥动脉支:动脉圆锥前壁 左室后支:左室后壁 右房支:右心房、窦房结 房室结动脉:房室结、房室束
4、室壁收缩运动延迟 局部室壁收缩运动时相延迟,与正 常节段时相不一致,M超显示。 5、室壁运动M型曲线形态异常 收缩、舒张速度减慢,上升速度> 下降速度(正常时:上升速度<下降 速度)。
二、心肌缺血的超声诊断
1、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1)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后壁运 动幅度<5mm ,室间隔运动幅度< 4mm。 (2)室壁运动不协调:异常节段及附近 室壁运动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扭动。 (3)局部室壁运动不一致:缺血部位心 肌收缩时相较正常心肌延缓,收缩 的高峰常在舒张早期。
三、心肌梗死
(一)急性心梗:
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血栓 形成或冠脉痉挛所致冠脉急性闭塞,引 起其供血局部心肌缺血、坏死。
1、超声表现
①室壁运动异常: 梗死区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周边 不运动或运动减弱,正常区运动增强。 运动不协调,扭动。 ②心梗早期: 坏死节段收缩期变薄或不增厚,坏 死心肌回声减弱,以后回声逐渐增强。
③受累节段局部心功能异常。 ④整体心功能减低: 病变范围小时,整体心功能可正常。 ⑤左房、左室大或正常。 ⑥频谱多普勒 二尖瓣下E、A峰倒置,E峰速度及减 速度减低,E/A<1。部分左房功能失代 偿,E、A呈假性正常。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要点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要点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要点心肌病是一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各种影像技术如心脏磁共振(CMR)、心脏CT和超声心动图等在心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可直观显示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室壁运动、心脏血流和功能情况,在心肌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成为心肌病检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近年来超声声学增强剂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斑点追踪成像(STI)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重要信息,结合基因检测和临床其他检查极大提高了心肌病患者的病因诊断水平。

扩张型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概述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发的由心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收缩功能障碍、无其他负荷异常(高血压、瓣膜病等)或冠状动脉病变。

二、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是DCM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X线胸片、CMR、心脏CT同样有助于诊断。

在对DCM诊断时,需要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病。

临床常用诊断标准: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cm(女性)和>5.5cm (男性)(或相对准确方法:经体表面积校正的LVEDd>2.7cm/m2,或LVEDd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2倍标准差+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和(或)左心室短轴缩短速率(LVFS)<25%;除外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1. 心脏结构改变2. 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低3. 瓣膜反流4. 左心室充盈压升高5. 心腔声学造影6.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7. 心肌机械运动的同步性指标四、鉴别诊断1. 缺血性心肌病(ICM):2.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3. 心脏瓣膜病:4. 高血压性心脏病:5. 其他原因引起的扩张心肌病病变,可根据临床及疾病特点进行鉴别诊断。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房同步性价值初探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房同步性价值初探
96 3
Taj dJ N v2 1 , o 8N 1 i i Me , o 0 0 V l3 o 1 nn
实 时三维超初探 术

摘要

郭盛兰
马 国添


梁 梅馨
王庆 荣
目的 :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 图( T 3 E) R 一 D 评价扩张型心肌病 ( C 左心房内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 D M)
关键词 心 肌病 , 张 型 扩 心 房 功 能, 左 超 声 心 动描 记 术 , 维 三 心房 颤 动 心 电描 记 术
Iia u yo a— i r e- me so a c o a do r p yi et til y c r nct nt l d f i St Re lT meTh e —Di n in l h c r ig a h L f A r n h o ii i — E n aS yn
P t nswi ltd Ca do a i t t Di e r imy p t y e h a o ah
D N a , U hn l , ut nwUJ LA GM in WA G Qnrn E GY n G OS eg n MAG o a, , I N ex , N igog a i i i
Fr f ltd opt unx d n esy N n ig 3 0 1C ia i t f i e si l sAi a H a o ag i wd U i rt ann 5 0 2 , hn fG Me v i, A src bt t a Obe te T aut te l i l i i ac fe -ie he- ie s n hcri rp y( T 3 E jcv :o vla ic g f n e a t re dm ni a e oad gah R 一 D ) i e e h c n a s ni c o rl m t ol c o

检验科常见心肌功能检测项目解析

检验科常见心肌功能检测项目解析

检验科常见心肌功能检测项目解析心肌功能检测项目是指通过不同的检验方法,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并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心肌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可以根据临床需求和医生的指引进行选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检验科常见的心肌功能检测项目。

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简便且常见的心肌功能检测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脏的工作状态。

心电图检测中,电极贴在身体表面,采集心脏电信号,然后放大并记录下来。

医生可以从心电图上观察心脏电活动是否规律,是否有异常波形、ST-T段等改变,以及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利用超声技术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在心脏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反射产生图像,可以评估心脏壁运动、心室射血分数、瓣膜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可以确定心脏正常与否,检测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并且可以发现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三、负荷试验(Exercise stress test)负荷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心肌功能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让患者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运动,如步行、跑步或骑自行车等,通过观察心电图、血压、心率的变化,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负荷试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缺血等问题,了解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心脏的耐受程度。

四、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可视化评估心脏血流情况的方法。

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然后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在心肌中的分布情况,来评估心肌血流是否正常。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有助于判断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

五、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心脏磁共振成像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损放射性影像技术,对心脏进行立体成像的一种方法。

四种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四种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四种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肌病,约占所有心肌病的70%。

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室扩大、右室扩大或全心扩大为特征,并伴有心力衰竭。

由于心室扩大,房室环也因而增大,常引起房室瓣关闭不全。

(1)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扩张型心肌病的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特点为:“一大、二小、三薄、四弱”。

“一大”指的是心腔偏大,其中以心室偏大更显著,心脏呈球形。

“二小”指的是瓣膜变开放幅度变小。

“三薄”指的是因为心腔变大,造成的室壁相对变薄,其室壁绝对厚度可能并没有减少。

“四弱”指的是各心室壁运动普遍减弱,这种普遍减弱应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局部运动减弱相区别。

另外,由于心腔扩大、运动减弱、瓣膜反流等原因,血流容易在心腔滞留,引起附壁血栓,尤其是射血分数小于30%时,更应注意观察。

(2)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有意义。

严重心力衰竭时,二尖瓣口E峰血流速度加快,充盈时间缩短,A峰减低,表现为左室顺应性明显减低,收缩期可检出二尖瓣、三尖瓣反流频谱。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DFI 主要用于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瓣膜反流的状况。

彩色反流束多以中心性反流为主,而原发性瓣膜病多为偏心性反流。

超声心动图不但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也有重要评估价值,其组织同步化显像技术(TSI)可用于评价CRT 左室同步程度,对CRT术中起搏导线位置的调整、术后左右心室起搏时间的调整有重要参考价值。

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心室肌非对称性肥厚,以室间隔肥厚多见。

肥厚型心肌病以流出道是否梗阻,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

(1)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明显肥厚,肥厚常大于1.5 cm,肥厚部位的心肌回声呈毛玻璃样增高,肥厚形态呈纺锤形。

梗阻型以室间隔基底部肥厚为主,突向左室流出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理、病理生理
病因:可能与科萨奇B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及遗 传、营养、合并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病理: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病理生理:心肌病变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从而排血 量减少,残余血量增多,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心腔 被动扩张,肺静脉与体循环淤血,同时导致房室瓣 环增大,引起关闭不全。
排血量减少。 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头昏、乏力和早发猝死。
M型
CD
前叶接触室间 隔
收缩期前向运 动
(Systolic Anterior Motion, SAM)。
CDFI:
鉴别诊断
超声表现小结
梗阻型:
室间隔增厚,常>15mm,室间隔/左室后壁>1.5 室间隔异常增厚区突向左室流出道,引起狭窄 SAM征,二尖瓣前叶接触室间隔
超声心动图 三
心肌病
重医一院超声科 蒲大容
心肌病概念
单纯由于心肌组织发生原发性病变,导 致心脏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心肌病。
分类 扩张型心肌病 最常见 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未定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病检查的意义
房室腔径大小 室壁厚度和运动状态 心内血流情况 心脏瓣膜情况 心功能测定 肺动瓣、三尖瓣口反流
二、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概述
定义:以室间隔与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缩小 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分梗阻型和非梗阻型。
特征:室间隔增厚尤为显著。 病因: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病理:心肌肥大及纤维化。 病理生理:心肌肥厚,心腔缩小,舒张功能降低,心
非梗阻型:
室间隔呈一致性增厚或仅心尖部肥厚,不引起梗阻
超声表现小结
梗阻型: 左室流出道五色镶嵌射流束信号,高速湍 流频谱
非梗阻型: 左室流出道不出现异常收缩期射流束
临床表现: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 猝死。
EPSS >10mm
钻石样改变
CDFI:二、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收缩期反流
超声表现小 结
二维超声:
大心脏 小瓣口
室壁薄
运动弱
M型超声:
房室内径扩大,室壁博幅减低 二尖瓣前叶和后叶开放幅度小,呈钻石样改变 EPSS增大,>1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