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期末复习专题.docx
机械波 专题训练

专题(一)机械波的形成于传播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是()A.有振动必有波B.有波必有振动C.有振动不一定有波D.有波不一定有振动2.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横波和纵波都存在波峰和波谷B.横波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不同,因此,这两种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C.地震中形成的彼,既有横波,也有纵波D.横渡与纵波都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3.在以下各种波中,属于机械波的有()A.水波B.光波C.无线电波D.地震波4.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介质中的质点是随波迁移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迁移C.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随波传递D.介质的质点每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较远处的人也能闻到香水味,是由于香水随声波传播的原因B.掉到池塘中心的皮球,不能通过搅动水来使它靠岸C.地震波中有横波,也有纵波,是一段时间只有根波,另一段时间只有纵波D.纵波中的疏部和密部是介质中的质点原来就分布好的,是固定不动的6.在一平静的湖面上漂浮着一轻木块,向湖中投入一石块,在湖面上激起水波,关于木块的运动情况,以下正确的是()A.因为“随波逐流”木块将被推至远处B.因不知道木块离波源的远近如何,所以无法确定木块的运动情况C.无论木块离波源的远近如何,它都不能被波推动,最多只能在湖面上做上下振动D.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与木块的质量大小和所受水的阻力的大小等情况有关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B.波动的频率等于介质中备质点的振动频率C.质点的振动方向总跟波的传播方向相同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跟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方向B.只有横波的波形图才能作成正余弦曲线的形状,纵波则不能C.波动过程是运动形式和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不立即停止运动9.下列说法中不妥的是()A.在纵波中,质点的疏部中心位移和密部中心位移均为零B.横波中,质点在波谷时动能最小C.纵波中,疏部中心质点动能最小D.机械波是波的一种形式参考答案:1.BC 2.C 3.AD 4.BD 5.B6.C 7.B 8.D 9.C二.填空题1.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的波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上的波叫纵波,不管横波还是纵波,传播时均需要.2.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波,机械波传播的只是____________,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的一种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作,波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作运动.4.是常见的横波;是常见的纵波.5.A、B、C、D、E、F、G是一条绳上的七个点,当绳子的A端振动时,向右形成如图所示的绳波.(1)在图上标出各点位移和加速度方向;(2)波刚传到G,则波源A已振动了T,绳上的C点已振动了T.6.如图所示,是沿绳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1)在图上标出B、D两点的振动速度方向.(2)点正处于波峰,它此时具有最(填“大”与“小”)的位移,最.(填“大”与“小”)的加速度,最(填“大”与“小”)的速度.(3)再经T,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7.AB为一弹性绳.设法在绳上传播一个脉冲的波,如图所示,当波从A向B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起振的速度方向是向,若波从B向A传播,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向.专题(二)机械波的图像和性质1.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渡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下列关于各质点位移的说法,哪些正确(图中O为波源)()A.B、I有相同位移B.A、B有相同位移C.A、C、H有相同位移D.E、F有相同位移2.上题图中,关于各质点振幅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B、I有相同振幅B.只有D、H有相同振幅C.只有A、C、H有相同的振幅D.所有各质点的振幅都相同3.上题图中,哪些质点与C点有相同的速度方向()A.D点、E点B.A点、H点C.B点、I点D.D点、C点4.如图为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f质点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向左传播,质点h运动方向向下B .波向右传播,质点c 的速度为零C .波向左传,质点b 运动方向向上D .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的运动方向5.如图所示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向右传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一定时刻,C 点将运动到E 点处B .M 点和P 点的振动情况时刻相同C .O 点比M 点先到达最低位置D .B .D 两点的振动步调相反6.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传播方向向左.则此时刻有( )A .各质点的位移都为5cmB .x =2m 处的质点速度沿y 轴正方向C .x =4m 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D .x =8m 处质点速度为正的最大值7.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若质点O 此时向上运动,则波的传播方向 .若波向左传播,则此时振动方向向下的质点有 。
机械波章末复习

跟踪练习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波波长 λ=4 m,选项 A 错误;T>0.5 s, 则由题图知波在 0.5 s 内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34λ,传播时间 t =34T=0.5 s,T=23 s,频率 f=T1=1.5 Hz,选项 C 正确;波速 v=Tλ =6 m/s,选项 B 正确;1 s=32T,t=1 s 时,x=1 m 处的质点处于 波谷,选项 D 错误;2 s=3T,t=2 s 时,x=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 衡位置,选项 E 正确.
质点 a 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 时 a 第一次到达最高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点(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6 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 d 处
B.在 t=5 s 时刻质点 c 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 b 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 4 s
D.在 4 s<t<6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 c 向上运动
重点突破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 一振动质点 一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波动图象 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象
物理意义
图象变化
一完整曲 线占横坐
标距离 形状
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续,但已有形态不变
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重点突破
波的干涉与波的衍射的比较
定义
现象
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条件
相同点
波的衍射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 继续传播的现象
波能偏离直 线而传到直 线传播以外
机械波复习

A B
L
· ·
·
·
析与解 若向右传播,画出波形图, S=(n+1/4)λ=0.6 v = λf=24 /(4n+1) C正确 Q Q
若向左传播,画出波形图,
S=(n+3/4)λ=0.6
v = λf=24 /(4n+3) B正确
·
·
P
·
例与练
6、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 0.25s,x=2m处的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0.75s,P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是 ( ) A.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B.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C.位移是零,速度方向向上 D.位移是零,速度方向向下
例与练
15、如图所示,O点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的波源, 从O点刚振动开始计时,经0.2s波传播到离O点距离为4m的 A点,求: (1)再经多长时间离O点距离为10m的B点第一次到达波谷? (2)在图上画出B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时的波形图。
例与练
16、如图示:空间同一平面内有A、B、C三点, AB=5m,BC=4m, AC=3m, A、C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 振动频率为1360hz,波速为340m/s,则BC连线上振动最 弱的位置有 个。
(n 1,2,3)
3 x vt 0.9m 3 4
所以波向右传播
例与练
14、如图所示,A、B、C、D、E、F、G、H、I、
J、K是均匀弹性介质的质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 是0.5m.,质点A从t=0时刻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 开始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y轴的正方向,振幅为2cm, 经过0.1s时间,A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波 恰好传到C点,求: (1)波长和波速. (2)在图中画出t=0.45s时刻的波形图.
第12章 机械波 章末总结复习

第12章机械波章末总结复习一、对波的图象的理解1.图象的物理意义波的图象是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的各质点在某一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的图象。
2.由图象获取的信息应用波动图象解题时,关键要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动图象的重复性。
要明确由波的图象可获取的以下信息:(1)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质点振动的振幅A。
(3)波长λ。
(4)若知道波速v的方向,可知各质点的运动方向。
如图中,设波速向右,则1、4质点沿-y方向运动,2、3质点沿+y方向运动。
(5)若知道该时刻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如图中,设质点4向上运动,则该波向左传播。
(6)若已知波速v的大小,可求频率f及周期T:f=1T=v λ。
(7)若已知f或T,可求v的大小:v=λf=λT。
(8)若已知波速v的大小和方向,可画出后一时刻的波形图:波在均匀介质中做匀速运动,在时间Δt内各质点的运动形式沿波速方向传播Δx=vΔt,即把原波形图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t,每过一个周期T,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λ的距离,波形复原一次。
例1.(多选)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x=2.0 m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9 s时,观测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0.5 m/sB.经过1.4 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 cmC.t=1.6 s时,x=4.5 m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 Hz练习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 m,a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t=0.02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 m/sB.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从t=0时起,经过0.04 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 mD.t=0.04 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二、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相联系的问题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相结合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相结合的最重要的一类题型.解题时要明确两个对应关系:一是波的图象所对应的时刻是振动图象横轴上的哪个时刻,二是振动图象所对应的质点是波的图象上的哪个质点.对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问题时可按如下步骤来分析: (1)先看两轴。
机械波总复习

高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总复习制作:秦霞课前学生自主预习1、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的是A 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B 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C 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D 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2、A 、B 是同频率的两水波源,如图实线是波峰、虚线是波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点此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 b 点此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为0C a 、b 、c 此时加速度都最大D b 点位移大于a 点位移A BD3、一列简谐波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甲图),乙图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某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A 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乙为A 点振动图象B 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图乙为B 点振动图象C 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图乙为C 点振动图象D 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图乙为D 点振动图象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 、B 、C 、D 、E 、F 六个质点()A .它们的振幅相同B .质点D 和F 的速度方向相同C .质点A 和C 的速度方向相同D .从此时算起,质点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AD BD课堂探究合作一、机械波形成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2、产生条件:①有振源。
②有可传播波的介质。
二、波的种类(分类标准是……)(1)横波①特征: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②波形特点:凹凸相间的波纹,又叫起伏波。
③波峰与波谷:凸起部分的最高点通常叫做波峰;凹下部分的最低点通常叫波谷。
(2)纵波①特征: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②波形特点:疏密相间的波形,又叫疏密波。
例如:水面波、绳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成份,又有纵波成份。
例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 、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的慢D 、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住例2、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A 、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传播开去B 、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C 、介质中各质点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D 、介质中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BC BCD⏹三、机械波的特点:⏹⑴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与能量,质点只在自身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期末复习(机械波)

2
y (m) 2 × 10 u
O -2 -2×10
1 2 3 4
t (s)
O
10
20
30 x (m)
(a)
(b)
严非男 2015-01-07
机械波期末复习
严非男 2015-01-07
机械波期末复习
3860一振幅为 10 cm,波长为200 cm的简谐横波, 沿着一条很长的水平的绷紧弦从左向右行进, 波速为 100 cm/s.取弦上一点为坐标原点,x轴 指向右方,在t = 0时原点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 向位移负方向运动.求以SI单位表示的波动表 达式(用余弦函数)及弦上任一点的最大振动 速度.
t 2
得: vmax = 0.1π=0.314 m/s
严非男 2015-01-07 机械波期末复习 严非男 2015-01-07 机械波期末复习
3137 如图,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传播,波动表 达式为 y A cos[2π( t x / ) ] (SI), 求(1) 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与加速度表达式.
答: 反射波 y2 A cos[2π(t x / )]
驻波 y y1 y2 2 A cos[ 2π
波腹:cos[
1 x (k ) 2 2
2π
x
2
x
2
] cos[2t
x
] 1
2π
2
2 k
]
,k = 1,2,3,…
严非男 2015-01-07
3156一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所示为该波t时 刻的波形图.欲沿Ox轴形成驻波,且使坐标原点O处出 现波节,试在另一图上画出需要叠加的另一简谐波t时 y u 刻的波形图.
机械波专题复习

机械波专题复习一. 描述机械波的若干概念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
2.波的分类:横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直线上。
3.波长: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也恰好等于波在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4.周期T: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取决于振源,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周期T、不变。
5.波速:波在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璃。
取决于介质,。
二.波动图象的物理含义及应用1.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表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一系列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2.图象能直接反映的物理量:波长、质点的振幅、及各质点的位移、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回复力方向。
3.由图象及波传播方向确定各质点振动方向:[方法一] 特殊点法:在质点P沿波传播方向附近(不超过λ/4)图象上找另一点M,若M在P上方,则P向下运动。
若M在P下方,则P向上运动。
[方法二] 微平移法:作出经微小时间(小于T/4)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这时间到达的位置,运动方向就知道了。
4.由波速方向及某时刻的波形图线画出另一时刻波形图线:平移法:算出经Δt时间波传播距离Δs = vΔt =λΔt/T,再把波形往波传播方向推进Δs即得。
5. 在解决关于波的图象问题时,应注意:①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②波图象的重复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
6.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三、波的特有现象以及声波1.叠加:两列波相遇时、分离后都能保持其原未的特性(如f、A、λ、振动方向)沿原来方向传播,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2.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
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城互相间隔。
3.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能与波长相比。
机械波复习课

机械波复习课一、基本知识1、机械波(简谐波)的形成波源质点振动,带动邻近质点振动;每个质点重复波源质点的振动,具有相同的A 、T 和起振..方向;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波向外的传播是匀速的,什么是波长、波速?传播的只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不会随波迁移。
各质点振动步调一般不同,步调相同、步调相反是什么意思?问1:有人说,步调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步调相反的质点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对吗?正确的说法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步调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等于λ的整数倍,步调相反的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λ/2的奇数倍。
问2:2、公式:V =L /t =λ/T V 、T 分别取决于介质、波源(所谓波的周期,也就是指质点的振动周期);质点振动时间是多少个周期,则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就等于多少个波长。
(其它知识通过例题复习)二、例题基本问题: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质点振动与波的波形的变化、波的传播;质点振动的周期、振幅、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已知特征质点的振动情况画波形、进而研究其它质点的振动;注意:由于质点振动的周期性和波形变化的周期性往往需要讨论作答、答案具有多样性。
例1 图为波源质点振动了6秒时在介质中形成的波形图,a 、b 、c 、d 、e 、f 、g 、h 、i 、j 、k 、m 、n 表示介质中的一些质点。
试问答以下问题:(1)试回答以下问题: A 波长、周期、波速; B 图示时刻d 质点的振动方向 C f 质点的振动方向; D 波源质点的起振方向。
(2)在图示时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质点的位移为2cm ;c 质点的位移为-2cm ;B a 质点的振幅为2cm ;b 质点的振幅为0;C a 、e 质点间的距离等于λ;D a 、c 质点间的距离为λ/2。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b 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均为4S ;B 图示时刻,a 质点的位移为正值,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C 图示时刻,b 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 质点m 的加速度正在减小而速度正在增大,质点n 的加速度正在增大而速度正在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波》期末复习专题高2015届—班姓名:__________考试要求:知识点:1.机械波的产生(1)机械振动在介质屮的传播形成机械波.(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必须要冇波源和介质.2.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肓,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疏部.3•特点(1)机械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将波源的能量传递出去.(2)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3)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4)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4.波动图象(1)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简谐波的图彖为正弦或余弦曲线.(2)区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①波动图象描述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描述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②波动图彖的横轴是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象的横轴是时间轴.③具体对比如下表:(3 )横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①微平移法:沿波的传播方向将波的图象做一个微小平移,然后由两条波形曲线来判断.如图「卩所示,虚线表示沿波的传播方向微平移波动图象后的图形,由图中可以看出,A质点运动方向向上,B质点运动方向向下.②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卜-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即“上坡下、下坡上”・如图乙所示,将波动曲线看作人行走的路径,波的传播方向看作人行走的方向, 则在A点处,人正在下坡,该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B点处,人正在上坡,该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F.③同侧法: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象的同一侧.如图丙所示,在波动图象上的A点沿水平方向作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再在竖直方向作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则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波动曲线的同一侧.(4)在波的图象上各质点振动方向的规律①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一定相同•②处于最大位移处(波峰或波谷)的质点一定将向平衡位置运动.③处于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同;处于波峰(或波谷)两侧位移都为正值(或都为负值)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反.④对于横波在最人位移两侧,哪侧附近的质点正向最大位移运动,波就向哪侧方向运动.已知某时刻的波形图和波速可以画出在时间△/前(或后)的波形图,具体方法是:(1)平移法:先算出经时间X波传播的距离A尸泌r,再把波形逆着(若顺着)波的传播方向平移Ax即可,因为波动图像的重复性,若知波长2,则波形平移说时波形不变,当= + x时,可采取去整“2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2)特殊点法:(若知周期7则更简单)在波形上找两个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利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Ar=nT + Z,由于经波形不变,所以可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分别作出两特殊点经r后的位置,然后按止弦规律画出新波形.5.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1)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小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无论在什么介质中传播,波的频率都不变.(3)波速: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人小由介质决定.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 = A/=-・6.波的现象(1)衍射①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衍射.②产牛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2)波的叠加: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于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最和.(3)干涉①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现彖.②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和同.③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某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则该点为加强点;某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羌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点为减弱点.这里的加强和减弱指的不是位移的增大或减小,而是振幅的增大和减小,即:加强的点只是振幅大了,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大;减弱的点只是振幅小了,也并非任一•吋刻的位移都小.(4)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Z间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人;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7.惠更斯原理(1)波血:一系列同相位的波峰(波谷)形成的血.振动和位和同的各点组成的曲血.(2)波线:山波源发出的,指向波的传播方向的射线为波线.(3)波前:某一时刻波动所达到最前方的各点所连成的III両.波前是最前面的波面(4)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对以看成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了波在前进方向上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基本概念】问题:【例1】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屮正确的是(ABD )A.介质小各质点都在各B的平衡位宜附近振动B.传播波的过程中相邻质点间必冇相互作用力C.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也将由近及远地迁移出去D.将相邻的两个质点比较,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例2】下列有关纵波与横波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B.振源水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C.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上下振动,这类波是横波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例3】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屮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间距离相等,其中0是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过一,质点1开始起振,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波的说法中-一■_|_■_-~J~J正确的是(ACD )A. 介质中所冇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晩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吋间都是相同的,起振位置和起振方向是不同的C. 图屮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宜或最人位移T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巧D. 只要图小所有质点都己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但如果质点1发 仝的是第100次振动,那么质点9发牛的就是第98次振动【例4】一个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中央,圆形波纹-圈圈向外传播,有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则 树叶(C )【例7】一列简谐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波长为X,在笫二种介质中传播吋波长为入2,且入2=4「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B )【例8】有一频率为0. 5Hz 的简谐波,波速为4m / s,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lm 的两个质点,它们相平面波继到达波峰的时间差为(D ) A.逐渐漂向湖心B. C.在落下的地方上下动荡D. 【例5】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反映了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C.波速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例6】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逐渐漂向湖畔 沿树叶所在的圆圈做圆周运动 B. 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D.由"=2/知,波速由频率与波长决定)B. 波的频率等于各质点的振动频率C.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可能改变D.波的频率山波长和波速决定A.4:l, 1:1B. 1:1, 1:4C. 1:1,4:1D. 1:4, 1:1波面球面波【例9】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nVs和9km/s. 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赞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A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C. H先开始振动, 農源距地震仪约36kmD. H先开始振动, 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例10】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A和B是该直线上的两点,相距1.2m.当横波刚好到达其中某一点时开始计时,已知4s内A点完成了8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其波速分别是(A )A.方向由B 向A, v=l. 5m / sB.方向由A 向B, v=l. 5m / sC.方向由A 向B, v=0. 3m / sD.方向由B 向A, v=0. 3m / s 【例11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波上A、B两质点都在平衡位査,这时两点间相距3ni,且在两点间只冇一个波峰,则这列波的波氏可能为(B )A. 2mB. 3mC. 4mD. 5m【图像】问题:【例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设U0)波传播到兀轴上的3质点,在它左边的A质丿!J、正在负最大位移处,如图所不,在t = 0.6s时, 质点A笫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B )A.该简谐波的波速等于10m/sB.r = 0.6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C.t = 0.6s时,质点C在平衡位迸处且向卜运动D.当质点E笫一次出现在正最人位移处时,质点B恰好在平衡位證且向卜运动【例13】如图所示,一列沿兀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片,巴,厶,已知片和巴Z间的距离为20cm,马和码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片的振动传到笃所需的吋间为(A )【例16】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片=0和t2 = 0.5s (T >0.5s )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 = 7.5s时波形的是图(D )【例14】如图所示的是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的图像,质点D的运动方向向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波沿兀轴正方向传播R.质点E,G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B比A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F的加速度为0【例15】如图为一简谐波在心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屮的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 Asin5nt ,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f = 0.3s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岀―•个波长)该波形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各项个能唯二硒疋的是(D )A. 波传播的速度人小B. 经过0.3s, x = 处的质点P 通过的路程C. / = 0.6s 时,x = 8m 处的质点P 的速度方向D. t = 0.6s 时的波形图【振动波动综合】问题: 【例18】下列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 弹赞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B. 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D. 单位时间内经过介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例19】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横波菜时刻的图象,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25m/s ,经过吋间1 s 后的波形为虚线所示.那么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与在这段时间内质点P (x = 0.1m )所通过的路程是(C )A.向左,10cm B.向右,30cm C. 向左,50cm D.向右,70cm【例20】如图所示,甲图为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 二0时刻的波形图,冬b 、c 、d 是这列 波上的四个质点.则乙图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像? ( B )【例21 ]如图是一列简谐波在r = 0时的波形图,介质小的质点P 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 10sin5/z7cm .关于这列简谐波,卜冽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aC. cD. d B. b振幅为8cm 的简谐振动,在/ = 0.25s 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 20 cm/s , t二2.75 s 时,位于 x 2 =45cm 的质点N 恰好第一次沿y 轴正 v/cm10 2() 3() A. 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cmB. 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5.0sC. 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5cm/sD. 这列简谐波沿兀轴正向传播【例22】一简谐机械波沿兀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I.若在x =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 = 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A )【例23】如图所示是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某吋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m/s,从此时起,图中所标的P 质点比Q 质点先回到自己的平衡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这列波一定沿x 轴正向传播B. 这列波的周期是0.25sC. 从此时起0.25s 末P 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 轴正向D. 从此时起0.25s 末Q 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 轴负|H J【例24】弹性纯沿兀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川手握住绳的左端,当/ = 0时使具开始沿y 轴做 A向通过平衡位置.【波动现象】问题:【例25】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C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例26】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止确的是(ABD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牛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牛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彖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例27】下列关于波的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两列波相遇后,振幅小的波振动减弱,振幅人的波振动得以加强B.两列波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两列波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丁两列波分別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儿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相遇时互不干扰【例28】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岀半个波①,频率振幅£ ;同时另一波源在绳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振幅力2, P为两个波源的中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魁的是(BC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町达到£ + AC.两列波和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和遇不能叠加【例29】如图所示,S「S?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11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屮所标的a、/八c、d四点,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有(A )A.d质点振动最弱,b > c质点振动最强,d的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B.a质点振动最弱,b、c、d的质点振动都最强,因而b、c、d质点的位移一定最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