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单元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 课明朝的灭亡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在位48 年,竟然有20 年不上朝,不批奏疏的皇帝是( )A.明神宗B.明武宗C.明熹宗D.明思宗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的原因是(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B.朝政混乱C.皇室贵族、宦官等疯狂兼并土地D.宦官专权3.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明朝( )A.政治腐败B.宦官专权C.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D.土地兼并严重4.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并被称为“闯王”的是( )A.陈胜B.张角C.黄巢D.李自成5.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是在起义军( )A.进入西安时B.进入中原后C.进入成都时D.进入北京时6.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是( )A.1628 年B.1643 年C.1644 年D.1645 年7.下列有关李自成起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起义军进入中原地区②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③起义军占领西安④起义军进攻北京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8.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 20 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食物短缺。
”该观点是( )A.正确的B.不完全正确的C.错误的D.不完全错误的9.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
经过 30 多年的征战,他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他是( )A.铁木真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皇太极的功绩的是( )A.1616 年,建立大金政权B.即位后,继续进攻明朝C.1635 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D.1636 年,改国号为清11.观察以下图片,图片中的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12.下列朝代、建立时间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秦朝——公元前221 年——刘邦 B.西晋——317 年——司马睿C.南宋——960 年——赵构D.清朝——1636 年——皇太极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四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改后金为清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B、多尔滚C、顺治帝D、皇太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 )(大臣坐而论道)(大臣站议时政)(大臣跪受笔录)A、生活习惯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B、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D、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A、1627年B、1636年C、1643年D、1644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A、加强中外交往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加强君主集权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
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
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设置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锦衣卫【答案】:。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九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过程中,中国的封建帝王费尽了心机。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是( )①创立皇帝这一称号②实行文字狱③废丞相,设三司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隋唐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 )A、加强皇权B、加强军权C、提高内阁地位D、加强六部实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B、民主与科学C、八股取士、文字狱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骨力裴罗D、努尔哈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习题 川教版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习题一、选择题1.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在( )A.1553年B.1616年C.1636年D.1644年2.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皇太极D.元昊3.顺治帝迁都北京前的京城是( )A.大都B.赫图阿拉C.东京D.盛京4.明朝灭亡的时间是( )A.1644年B.1636年C.1661年D.1683年5、.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明朝——八股取士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清朝——“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明朝灭亡的标志是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B.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占北京C.清军入山海关D.清朝迁都北京7.建立后金政权的是A.努尔哈赤 B.皇太极C.郑成功 D.顺治帝8.后金都城盛京是今天的A.长春 B.哈尔滨C.沈阳 D.盛京9.改国号金为清的是A.努尔哈赤 B.皇太极C.顺治帝 D.康熙帝10.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二、非选择题【古代的专制制度】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任用?(答两条)(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明朝和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BCDAB BACBD二、(1)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七年级历史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人教)同步训练及答案

《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明末民通“朝求升,符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中的“闯王”是指()A. 陈胜B. 张献忠C. 黄巢D. 李自成2.下列关于如图人物说法错误的是()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B. 建立大西政权C. 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D. 是农民起义的领袖3.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A. 吴三桂B. 李自成C. 努尔哈赤D. 皇太极4.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驻守山海关降清的明朝将领是()A. 多尔衮B. 皇太极C. 吴三桂D. 努尔哈赤5.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B. 连年混战C. 国力强盛D. 社会安定6.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7.“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
”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
文中的“他”是()A. 忽必烈B. 努尔哈赤C. 成吉思汗D. 康熙8.明朝灭亡的原因有()①政治腐败②土地兼并③农民起义④吴三桂降清。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9.“杀牛羊,备酒浆,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明朝百姓要“开了城门迎闯王”的原因是()①提出了“均田免粮”和“平买平卖”的口号;②打开官府的粮仓金库,放粮发钱,救济饥民;③与吴三桂在山海关交战;④“闯王”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10.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D. 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11.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把女真族名改为()A. 回族B. 满族C. 满洲D. 党项12.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康熙帝D. 乾隆帝二、材料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一第1题【单选题】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清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李世民C、赵匡胤D、皇太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某处的旅游景点的介绍词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明朝内阁D、清军机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加强统治,促进官员公正勤勉,各朝都有监督官员的制度,下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司隶校尉③锦衣卫④军机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下属于清朝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①废丞相②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宫大戏《甄嬛传》红遍全国。
通过许多虚构的情节,电视剧将视皇权为一切之上的雍正帝演绎得栩栩如生。
翻看历史,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形象的真实历史是( )A、设锦衣卫B、废丞相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设军机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为关押知识分子而设立的监狱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评价某官职的职能时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问”。
他评论的是( )A、唐代的六部官员B、明代的内阁首辅C、清代的八旗议政王D、清代的军机大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C、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D、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政府决策结果是( )A、长城B、大运河C、军机处D、交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清代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针对的是( )A.宦官专权B.官员贪赃枉法C.兼并土地,赋税沉重D.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2、明朝灭亡和后金改国号为清的时间分别是()A. 1664年、1635年B. 1644年、1635年C. 1664年、1636年D. 1644年、1636年3、下列政权中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是( )①隋朝②唐朝③元朝④明朝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A.皇帝疏于朝政,宦官专权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C.财政匮乏,政府因而不断加派赋税D.明末陕西北部一带连年灾荒5、明朝中后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A、政治日益腐败B、宦官专权严重C、大臣结党营私D、皇帝疏于政事6、明末民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中的“闯王”是指()A、黄巢B、李自成C、陈胜D、张献忠7、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4在西安建立政权,政权名称是( )A.大通B.大利C.大顺D.大西8、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B、平买平卖C、三年不征,一民不杀D、均田免粮9、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是( )A.1628年B.1643年C.1644年D.1645年10、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A、吐蕃族B、党项族C、女真族D、契丹族11、统一女真各部的杰出首领是()A. 朱棣B. 朱元璋C. 努尔哈赤D. 皇太极12、清军入关,占领并迁都北京,开始清朝在中国的统治是在()A、1683年B、1644年C、1636年D、1616年13、如果为努尔哈赤写一本传记,下列哪一史料不能作为参考( )A.统一女真各部B.建立后金政权C.与明军交战,接连取胜D.改族名为满洲14、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鳌拜D. 康熙15、在中国古代史上,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
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3.1616年,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4.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二、选择题5.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的原因是( B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B.朝政混乱C.皇室贵族、宦官等疯狂兼并土地D.宦官专权6.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
他是( C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明熹宗7.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A )①连年发生大旱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④宦官专权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8.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A.土地兼并严重B.皇帝昏庸腐朽C.奸臣把持朝政D.宦官徇私枉法9.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B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B.提出“均田免赋”C.不得侵占民房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10.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针对的是( C )A.宦官专权B.官员贪赃枉法C.土地兼并,赋税沉重D.皇帝疏于朝政11.导致明朝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A.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B.宦官专权C.连年天灾D.阶级矛盾激化12.“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练习题六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民主与科学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其被废除的时间是( )
A、宋朝末年
B、明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清朝末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
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依据是( )
A、“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B、军机处办事,号称“勤、速、密”
C、“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D、“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995年,江泽民出访欧洲,在同中国驻外使馆同志说话时回忆说起了扬州的一位历史英雄。
而“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楹联就是对他的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称赞。
“他”是指( )
A、史可法
B、李庭芝
C、姜才
D、韩世忠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在明清历史故事片中,一般情况下大臣朝见皇上,向皇帝奏事是在( )
A、太庙
B、社稷坛
C、故宫三大殿
D、后三宫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以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请你列举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请你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请简要评价“殖民掠夺”在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文明的民族特色?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中工作?由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进士因诗被杀,这是清朝实行什么政策的结果?清初这种做法有何影响?
上述机构的设立和政策的实施,清朝统治者是出于什么目的?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
王朝的权力中心。
”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