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4张)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2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2张PPT)

陈 圆 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 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 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 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2、概况:
(1)开始:李自成在陕北起义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 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 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 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 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 ,被称为“闯将”。后 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 袖,人称“李闯王”。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
《圆圆曲》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明末农民起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思考:明朝政治腐
败,社会动荡表现 在哪些方面呢?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荒唐、奇葩的皇帝们
明宣宗:好斗蟋蟀,史称“蟋蟀皇 帝”。 明武宗:喜好豹房,并自封将军。 明世宗:好炼丹(丹药中毒身亡)。 明神宗:懒政,史无前例(20年不上 早朝,不理朝政)。 明熹宗:擅长木工,自比鲁班第二。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内 忧外患一个不少(外有金兵的侵 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 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 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 匠。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 术很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 东西都不如他,整天的和斧子、 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北 京 景 山 崇 祯 皇 帝 自 缢 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5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共25张)

明朝的皇帝一个赛着一个昏庸,一个赛着一个 短命。尽是二三十岁,酒色过度就死了的,没有一 个活过朱元璋的。朱元璋活到71岁,明成祖65岁, 世宗嘉靖60岁,神宗万历58岁,在明朝皇帝里就算 高寿了。明武宗死了之后继位的世宗,是一个道士, 整天在宫里炼丹,一年中光炼丹用的燃料就要20多 万两白银。……他15岁即位,在位45年,大臣们几 十年都见不着他。有时国家实在有大事,首辅追问 他,他不耐烦了,递出一张手谕,没人能看得懂。 因为在他那手谕上边,几句话他能就给你写成几个 字。皇上写的是天书,你能看懂那还叫天书吗?最 后皇上服用仙丹,汞中毒,终于成仙了。
李自成起义简表
爆发 领导 口 建立 历史 地点 人物 号 政权 功绩
采取的 措施
陕 北
李 自 成
均 田 免 赋
1643 年建 立大 顺政 权
1644 年推翻
“均田免赋”;
了明朝 严明的军纪;
发放钱粮等。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
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突出的表 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 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 有的大地主占田7万顷。在朝廷,大学士徐阶一家 就占田24万亩。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 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 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的进一步加剧, 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 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处境悲惨。而徭役的名 目也日益繁多,大规模的徭役征发十分严重。激起 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起义。
1、满洲兴起
(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5张PPT)

之役,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 征蒙古喀尔喀,8月11日,努
创建“八旗制度”
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八旗制度”:所 有女真男子平时从 事生产,战时参加 战斗。
“八旗制度”是一 种军政合一的制度。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2 清兵入关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爱新觉罗·皇太极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 社会动荡
明神宗 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地 明熹宗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
时期 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并 明崇祯 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 社会动荡
农 民 流 离 失 所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者
影响
口号
秦末农民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起义
民起义
(政治平等)
黄巾起义 184年进步之张处角: 对土沉地重打的击要了东求汉作统治为苍甲一天子个已,死天口,下黄大天吉当立;岁在
隋末农民 61号1—明624确年 提李出密、,翟在让中推国翻了农隋民炀帝战的争暴虐史上诛灭是暴第隋
起义 唐末农
87一5年次—8,84 标黄志巢着农民统给斗治唐朝争统进治致入命一的打个新天补阶均段平 。
民起义 年

明末农民 1351年 起义
李自成起 1629—1645


朱元璋 李自成
消灭了割据势力,统 一长江中下游
推翻明朝统治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均田免赋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6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1616年,__努__尔_哈__赤___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__后__金__。 (2)1635年,__皇__太_极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大__清__。 2.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__吴__三__桂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 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史解释、史料实证)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3
知识梳理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1)概况:_明__代___中__后__期__,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2)表现 ①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② 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7
能力提升
6.明朝末年,陕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剥树皮而食……树皮 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材料反映明末( A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府机构瘫痪 C.边防危机四起 D.大臣结党营私 7.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 立的政权是( D ) A.辽朝、清朝 B.金朝、元朝 C.辽朝、元朝 D.金朝、清朝
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21张PPT)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是偶然的吗?谈谈 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 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 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 日上的时候,充满了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 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明 朝
表现 政治腐败与社会
2.社会动荡 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__中_央__对__社__会__的_控__制__力__不__断_下__降___, 法纪松弛,各级_官__吏__贪__赃_枉__法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兼__并__土__地__,肆 意侵占民田,致使_大__量__农__民_流__离__失__所__。
我承认我是 个好木匠, 不是个好皇
帝.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 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 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书本P85内容,请归纳明朝社会动荡的表现。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流民图》局部
材料一 材料二
明神宗时期 明熹宗时期 明崇祯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明《流民图》(局部)
问题“探究政1治:概腐述败材”料一与与“材社料二会之动间荡的关”系之?间也 是问因是果题关因探系果究。关2.系“。政明治朝腐中败后”期与的“政社治会腐动败 田,皇荡致室造使贵”大族成量、之了农宦间社民官有流、会离官什动失僚么荡所、关。地,主系人等?民疯狂生兼活并流土地离,失肆所意侵,占民 越来社越多会的矛农盾民失尖去锐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

材料二 《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天至灾十大月旱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 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恶性循环
民 心
多年以后,明崇祯帝朱 由检站在景山老歪脖子树前, 准会想起崇祯二年五月他下 令裁撤陕北驿站的那一天, 因为他的这一决定,驿卒李 自成失业了...
君,舟也;民,水也。
——唐太宗《贞观政要》
壹 明朝中后期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明宣宗 魏忠好贤斗为蟋首蟀的 (“第阉5位党皇”帝)
血腥镇压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第10位皇帝)
明世宗 好炼丹 (第11位皇帝)
顾宪成等人组成的 “东林党”
明神宗 不爱上朝 (第13位皇帝)
李自成行宫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 建的。行宫依山据险,庄重威严,远处眺望,如巨龙腾飞,雄伟壮观。行宫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 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
叁 覆水难收:
遗余响
1644年,起义 军攻陷北京,明朝 末帝崇祯自缢。
壹 明朝中后期 浑水积酿:
引动荡
大皇 臣帝 争享 权乐
明代《流民图》
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 之 瑞王家、占惠地王7阶万、级顷桂矛;王盾熹田尖宗地锐时每,人赏以赐万给 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流民 离众 失苦 所楚
壹 明朝中后期
浑水积酿:
引动荡
材料一 御史卫周胤言:“…剿练 之饷多至七百万,民怨何极。”御 史郝晋亦言:“加…派今赋加税派辽饷至九 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 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4张PPT)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4张PPT)
面的原因,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D )
A.明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明朝,推翻了明
朝统治 B.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军事形势发生变化
C.明朝政府腐败,统治力量被削弱
D.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力量无足轻重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个金政权,后人将其
分为金与后金。如果将两个政权进行比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都是女真人建立的 B. 建立政权的首领都改了族名
他继称闯王。
明朝末年,农民深受苦难,其中导致农民
流离失所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明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明神宗20多年不上朝
D
C.明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D.朝政混乱,土地兼并严重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
口号 ,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这从根 本上反映了 C( A.土地兼并严重 B.赋税负担沉重 )
B)
C.两个政权的创建者都十分有作为
D.两个政权的建立时间相距约500年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说中 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外有金 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 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国 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当木匠。
明 宪 宗 元 宵 行 乐 图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表现: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帝:
臣: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流 民 图
该图反映了明朝朝政混乱,百姓遭受重重 盘剥,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的悲惨情景。
李自成行宫及永昌通宝铜钱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
义领袖,童年时给地
主牧羊,曾为银川驿
卒,后为闯王高迎祥 部下的闯将,勇猛有
识略。高迎祥牺牲后,

部编人教版七年历史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历史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8张PPT)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课堂小结
政治腐 败与社
明 会动荡 朝 李自成 的 起义推 灭 翻明朝 亡
满洲兴 起和清 兵入关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起义原因: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闯王 口号: 均田免赋 李自成 发展: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皇太极 清兵入关: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都 城: 赫图阿拉
知识拓展
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 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 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 ,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 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 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 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 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李自成攻占北京
探 究: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 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 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农 民的拥护。
(2)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 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自成农民军,随后,
进入北京,建立起对
全国的统治。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
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











巩固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 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 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 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 的统治。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表现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政治腐败与
大臣们结党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争权夺利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崇祯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难点:分析) 2.掌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原因、经过及结果(重点) 3.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的基本史实(重点)
自学指导
❖ 一、默读教材84-86页 ❖ (1)画出导致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原
因,并划分出主要原因。 ❖ (2)画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
领导者并划分出根本原因;画出大顺政权建 立的史实。 ❖ (3)画出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 二、完成练习册74页自主初探。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 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皇 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主要原因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 臣: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 朝
社会动荡
影响
朝政的混乱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流离失所
的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1644年,明朝覆亡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1.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D )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D.陕北地区发生大旱
A.陕西饥民暴动 B.红巾军起义
C.黄巾起义
D.李自成起义
4.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B )
A. 阿骨打
B. 努尔哈赤
C. 皇太极
D. 忽必烈
当堂检测
必做题:选择题 选做题:第8题
答案 1-5、BCCBA 6-7CB 9-12CBCB
以史为鉴
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木匠皇帝明熹宗
3、宦官专权
刘瑾
魏忠贤
4.土地兼并
材料一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明《流民图》(局部)
问题探究:概述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提示:土地兼并在明代中后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家可归、无 田可种的流民。阶级矛盾也愈发激烈。
根本原因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负担加重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起义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1、均田免赋;2、严明军纪;3、顺应民心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清太祖努尔哈赤
政权:金国 史称后金
八旗制度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女真族 人。他创立了“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 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在反明战争中被 火炮击伤而死,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沈 阳市东北15千米处的东陵)。
2.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 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 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 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D )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3.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 (D)
清太宗皇太极
为争取汉族人民同情
女真族
满洲
1636年 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
后金

爱新觉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
第八子,生于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
县)。1626年即汗位后,改女真族为满
洲;1636年,建国号为清。在位期间采
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
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