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导游词解说
庐山导游解说词(精选7篇)

庐山导游解说词(精选7篇)庐山导游解说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游团的导游xxx,我很荣幸可以带着大家揭开唐代大诗人苏轼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神秘面纱。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北枕长江,南邻鄱阳湖,长约29公里,宽约16公里,景区302平方千米,海拔 1474米的汉阳峰为最高点,它以雄、奇、险、秀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区。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花径风景区。
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上为花径二字。
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
当时,白居易任江洲司马,曾于四月邀名士僧人共17人到庐山游玩,见大林寺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惊喜之下,写下这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最后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1、由于游客多,一定要紧跟导游。
2、庐山的东西都很珍贵,请不要乱踩踏花草,乱扔东西。
祝大家旅途愉快!庐山导游解说词2各位亲爱的游客:你们好!我是这次“游庐山”活动的导游——江海天,很高兴带大家一起游这个5A 级景区。
大家有不明白的尽管部我。
请各位注意以下事项:一、由于游人众多,游客们一定要紧跟导游,以免走散;二、有事先要告诉我,不要擅自行动。
我们先到这个20世纪初开辟的锦绣谷。
这里因四季花开,犹如锦绣而得名,“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请各位跟我走。
这是仙人洞,当此处云雾缭绕时,洞里会增添仙气,仿佛有仙人来临。
毛泽东主席在此留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名扬四海。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三叠泉。
三叠泉从五老峰顶流下来,潭里的水就是三叠泉水。
由于泉水流淌时,一些大岩石使泉水流动方向改变,“三叠效果”就产生了,加上泉间的云雾,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沿阶梯走出三叠泉景区,我们来到了含鄱口,含鄱口与汉阳峰形成壑口,使鄱阳湖起点定于此。
庐山导游解说词

庐山导游解说词庐山的导游解说词大家会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庐山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阅读!庐山导游解说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姓徐,你们叫我小徐好了。
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年新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
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
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
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19XX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
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
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
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
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
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导游解说词【2】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天气变化多端,苏东坡上庐山时刚好遇到的是云雾天气,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由的感叹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不过人家毕竟是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但还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
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

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1)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国家地质公园。
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
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其山体面积有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
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
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
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
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
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
江西九江庐山导游词(7篇)

江西九江庐山导游词(7篇)江西九江庐山导游词(精选7篇)江西九江庐山导游词篇1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
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
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
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
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
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
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
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
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
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
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
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第三种传说,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
庐山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庐山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庐山景点导游词讲解(1)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
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
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
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
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
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
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
庐山导游词介绍(四篇)

庐山导游词介绍亲爱的游客们,我的名字叫张雨辰,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
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又名“匡山”、“匡庐”,雄踞于长江边,紧依鄱阳湖。
全山共有____多座山峰。
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拨1473。
____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____个景观、____个景点、____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平均雾日多达____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再到这里集合。
庐山导游词介绍(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旅游胜地-----庐山,我是导游刘明宇,大家叫我刘导。
庐山位于长江边上,鄱阳湖畔,与魅力城市九江为伴。
形成名山、名湖、名江、名城为一体。
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素有春如绿、夏如滴。
秋如醉、冬如玉之说,由于水汽充足,庐山的自然奇观很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的是庐山雄浑的瀑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庐山的气候与众不同,“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说的是庐山奇特的地貌,还有有瀑布云、佛光等自然景观,由于地壳的变迁,庐山有第四季冰川峡谷,庐山还有很多人文景观,既有中外别墅群,又是佛教圣地,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现在我们先来说说仙人洞这一风景点,传说是吕洞宾修道成仙的地方,他天生在悬崖绝壁上,洞内有吕洞宾的塑像,洞内深处有一点泉,洞壁上刻着“天泉洞”和“洞天玉液”,泉水清冽,入口甘甜,据说当年吕洞宾就是饮这泉水而得道。
洞前的石壁上长着一颗石松,下面绝壁上刻着“纵览云飞”四个大字,____曾写下“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
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

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九江庐山讲解导游词(1)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国家地质公园。
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
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其山体面积有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
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
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
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
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
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
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
庐山导游词(精选15篇)

庐山导游词(精选15篇)庐山导游词1大家们!我们现在去游览庐山锦绣谷景区。
锦绣谷位于庐山西北部,花径湖畔,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
因第四纪冰川的作用,锦绣谷这块开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与平底陡壁的幽谷。
"春时发英百千种,灿烂知识,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馈",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
团友们,我们现在所走的步行道,是1979--1980年开辟的游览道路,全长有2500多米。
锦绣谷,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奇峰怒拔,有的如白发老翁,有的似跳出水面的青蛙,有的假设搏斗的双狮、扬鬃撒蹄的野马、翱翔长空的雄鹰,还有的象观音的对台梳妆……,人们给这里的峰岩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优美的传说。
加之谷内时有云雾聚落,古道九十九盘宛假设天梯,更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我们沿着游步道将依次游览天桥、险峰、采药石、人头石、谈判台、竹林寺、仙人洞等。
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谷中第一景--天桥。
请朝左前方看,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有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这就是"天桥"。
这里古称"仙人盘",曾经是庐山大林寺历代的大和尚们悟道参禅的好地方。
大家向下看,这里两边崖壁横空相互对峙,与谷底相对高度达六十多米。
相传元代末期,吴王朱元璋和南汉陈友谅的军队大战于鄱阳湖时,败逃到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只见天空中金光闪烁,一条金龙自天而降,变成了一座桥。
朱元璋顺势策马奔过,飞奔而至的陈友谅,坐骑都尸体撞上朱元璋的马尾马了,突然一个惊天霹雳,雷迅捷隆隆,天昏是暗,出现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
刹那间龙变的桥消失了,桥断后,云散日出,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
锦绣谷春夏看花和云,秋冬观石和树。
锦绣谷中奇花繁多,四季不断。
山谷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花,首推"瑞香花"。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瑞香产于庐山,原名"睡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导游词解说
庐山导游词解说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没有开始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朋友能记得苏东坡的那首诗《题西林壁》呢有谁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许说名字大家不熟悉,但内容,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许很多人都是从这两首诗中才知道庐山的,并且,“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了。
那么,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也许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庐山景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庐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
云雾弥漫。
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
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庐山的地质旅游既丰富又奇特,具有极高的美学、旅游与科学考察品位。
在长逾1400m的“江南造山带”范围内,惟独在庐山出露了一小块古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成为扬子板块东部元古宙地质的窗口。
庐山的南半部,几乎全由新元古代火山岩组成,北半部又几乎全由震旦纪砂岩组成,山之四周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
中生代,庐山地区的断裂、岩浆活动特别强烈,形成了罕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造就了庐山的雏形。
至新生代新近纪后期,庐山才以断块山的形式快速上升为一座巍峨雄峻的高山。
在第四纪大冰期来临之时,庐山在断块山的基础上,经过冰川的刻蚀及冰后期流水的冲蚀,使其地貌形态绚丽多姿、险峭绝伦,著名于世。
因此,庐山地质旅游具有久远性、系统性、完整性、品位高、内容丰富的特点。
观音桥
庐山观音桥庐山观音桥景区风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桥是我国最早的公母榫结合石拱桥,它建于宋
代(公元1014年),用107块(每块重达1吨多)花岗石砌成的。
米长的古桥横跨在庐山栖贤大峡谷之中。
观音桥又是上庐山的古道,古代名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踪迹。
唐代陆羽在桥边发现了甘甜的清泉,以此泉泡庐山云雾茶醇、香、甜,特品定为‘天下第六泉’。
黄庭坚的‘三峡涧’三个大字震撼“长江三峡不过如此也”。
明朝大画家唐伯虎铸成的《庐山图》巨作,把观音桥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国民党首领蒋介石看好观音桥的风水,在桥边建立了行宫。
大峡谷中的古桥、悬崖、碧潭、激流、冰川石和庐山最美丽的五老峰都融入了唐伯虎《庐山图》中,身入画中,犹入仙境。
观音桥的景色是庐山的一个缩影,也是庐山美丽山水的一个代表。
温泉
晋代已庐山温泉是著名的医疗温泉天地温泉。
庐山谷濂泉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建于1014年的庐山观音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无损。
十六世纪后,药物学家李时珍、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创植物志先河的吴其等也先后登上庐山,进行科学考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首先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创立了第四纪冰川学说;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骕,曾详细考察“庐山之植物社会”,首在庐山建立了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
碧龙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
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
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
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
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
潭旁建有“观瀑亭”。
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
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
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
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
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
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
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
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
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
二水萦回,四山豁朗。
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
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
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
登台眺望,山峦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
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
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
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
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
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
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
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云雾景观
庐山云雾庐山云雾景观是庐山一大奇景,庐山处于一个盆地,四面山岭耸立,南依鄱阳湖,北傍浩瀚的长江。
大江大湖蒸腾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雾涌向庐山,因为这襟江带湖的关系,庐山的水汽很盛,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
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余邵诗云:“庐山云雾景观奇,变幻无常千万姿;刚作浪涛腾汉海,又成瀑布泻天池”。
山中云气出没无常,诸峰忽隐忽现。
瞬息间云海密布,弥漫山谷,咫尺之间不能辨物。
当峡谷中向上吹的风力比水滴往下降的重力大的时候,水滴就随风往上飘了。
这种“雨自下而上”的奇特现象就出现了。
庐山云雾,四季皆有。
夏季最多,秋季较少。
夏季云雾多在山顶,冬季云雾多在山腰,这是因为冬季水气凝结的位置低于夏季,所以冬季云层的位置也就低于夏季。
春夏之交,由于水气多,季风变换,群峰经常云遮雾罩,烟霞弥漫,天气忽晴忽雨,变幻莫测,云雾也诡谲奇特,变化多端。
整个庐山隐现在虚无缥缈之间,年均雾日为190多天。
外围有:观音桥、东林寺、秀峰、白鹿洞书院、汉阳峰、小天池。
主体旅游景点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
叠泉、五老峰。
辐射景点有:狮子洞、鞋山、龙宫洞、石钟山、庐山西海(千岛湖、观音岛、鲁溪洞、神雾山、弥陀寺、太平山、茶岛、九宫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