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鼻子的故事ppt课件
幼儿园主题《鼻子的故事》ppt

鼻子的烦恼
小朋友在天气干冷的时候、在感冒的时候、或在鼻子 过敏或患鼻窦炎的时候,会因为鼻子不舒服而揉鼻子、擤 鼻涕,因而让原本就脆弱的粘膜破裂、流血。有时也会因 为有挖鼻孔的习惯,日晒过热或不小心的撞击,造成流血。
鼻子的烦恼
流鼻血了怎么办:大人让孩子采取直立坐姿,稍微 前倾,头微微朝下;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捏住孩子的 鼻翼,一般在约五分到十分钟后,血自然就会止住。 如果,上述止血方法无用,就必须向医生求救了。通 常医生会用沾有止血药的棉纱放入鼻腔内,以达到止 血的效果。
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 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 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 要特别处理。
鼻子的烦恼
流鼻涕时宝宝该怎么办: 1、鼻涕少时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涕。 2、鼻涕多时要擤出鼻涕。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 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 3、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流鼻涕了,由爸爸妈妈决定 是否吃药去医院。
鼻子的烦恼
动物的鼻子
大象的鼻子还可以画画
动物的鼻子
大象的鼻子 最适合游泳了
动物的鼻子
除了喘气还有很大的作用
动物的鼻子
狗的鼻子最灵了,他不但可以凭借自己 的嗅觉记住经过的路线,还可以帮助警 察叔叔闻出坏蛋躲藏在哪里
动物的鼻子
唉!!这个狗狗怎么随地小便呀,不讲卫生!!! 哦…………原来他是在这里做一个记号,记住自己从 这里走过,回来的时候用鼻子闻一闻,好认识路呀
鼻子的故事
动物的鼻子 我的鼻子 鼻子的保健 鼻子的烦恼
内容
动物的鼻子
是动物中最长的,一直下垂到地面
动物的鼻子
力气很大,能把一个小轿车给掀翻
动物的鼻子
也很灵活能和我们的手一样拿东西吃
动物的鼻子
大象喝水时先是 把水吸到鼻子里,再 把鼻子放进口中,然 后把水喝下去
【教案】大班健康教案鼻子的故事

【教案】大班健康教案鼻子的故事教案:大班健康教案鼻子的故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健康领域第四章《鼻子的故事》2. 详细内容:通过故事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提高鼻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鼻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擤鼻涕习惯,提高鼻子的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培养鼻子的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鼻子的模型、擤鼻涕的纸巾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巾。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鼻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鼻子的兴趣。
2. 讲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讲解鼻子的各个部分,如鼻梁、鼻翼、鼻孔等,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如呼吸、嗅觉等。
3. 演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教幼儿如何正确地擤鼻涕,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腔受伤。
4.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尝试擤鼻涕,并互相观察、交流,纠正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鼻子的故事2. 板书内容:鼻子结构:鼻梁、鼻翼、鼻孔等鼻子功能:呼吸、嗅觉等正确擤鼻涕方法:轻轻捂住一个鼻孔,轻轻擤出鼻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鼻子的故事,并演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2. 答案:幼儿能够正确地讲述鼻子的故事,并能够演示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实践,幼儿对鼻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幼儿对擤鼻涕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健康领域第四章《鼻子的故事》2. 详细内容: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并提高鼻子的保护意识。
【幼儿教学】幼儿园大班优秀故事教案《逃跑的鼻子》

幼儿园大班优秀故事教案《逃跑的鼻子》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习尊重他人的不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通过故事《逃跑的鼻子》让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3. 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逃跑的鼻子》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3. 鼻子的模型或图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鼻子,引导幼儿思考鼻子的作用和特点。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展示故事《逃跑的鼻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男孩的鼻子逃跑的情节,以及小男孩在寻找鼻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的特点。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引导他们讨论故事中小男孩的鼻子为什么逃跑,以及小男孩在寻找鼻子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4.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用彩色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鼻子,并分享他们的作品。
5. 总结:引导幼儿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听取幼儿在分组讨论中的观点和思考。
七、教学延伸:1.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男孩和各种动物,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独特特点和优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注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绘画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
九、家长沟通建议:1. 与家长分享故事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独特特点和优点。
大班健康鼻子的故事教案反思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大班健康鼻子的故事教案反思适用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鼻子的方法。
3. 通过故事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 保护鼻子的方法3. 故事《鼻子的旅行》4. 活动:制作鼻子的手工二、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鼻子,讨论鼻子的外观和功能。
2. 故事《鼻子的旅行》:通过故事讲述鼻子的旅行经历,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3. 讨论:让幼儿谈谈对鼻子的认识,分享保护鼻子的方法。
4. 手工活动:制作鼻子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和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鼻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评价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作品质量,考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成功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表达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 教师是否有效地通过故事和活动培养了幼儿的保护鼻子的意识?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4. 教师是否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五、教学改进1. 在观察和讨论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鼻子有什么作用?”,“你们知道如何保护鼻子吗?”等。
2. 在故事环节,可以邀请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3. 在手工活动环节,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5.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鼻子的手工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布置一个关于鼻子的主题墙,展示鼻子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鼻孔的故事》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鼻孔的故事》教案名称:《鼻孔的故事》年龄段:幼儿小班教案时长:1个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体鼻孔的作用,并能正确区分左右鼻孔。
2. 培养幼儿口鼻协调呼吸的习惯,并能正确使用手帕或纸巾擤鼻涕。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1. 鼻孔模型或图片2. 手帕或纸巾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给幼儿讲述鼻孔的作用,类似于打开身体的窗户,从鼻孔里呼吸进来的新鲜空气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同时,引导幼儿触摸自己的鼻子,找到鼻孔。
2. 普及知识(10分钟)通过展示鼻孔的模型或图片,向幼儿详细介绍鼻孔的结构和功能。
强调鼻孔里有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
3. 游戏活动(15分钟)a. 分发手帕或纸巾给每个幼儿,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帕或纸巾擤鼻涕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b. 进行呼吸游戏,让幼儿跟随指令进行深呼吸、缓慢呼气等动作,锻炼他们的鼻腔肌肉和呼吸习惯。
4. 互动讨论(15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和思考:a. 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是怎么呼吸的呢?b. 除了呼吸,鼻子还有什么作用?c. 为什么要用纸巾或手帕擤鼻涕?鼓励幼儿踊跃发言,并适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5. 制作手工(15分钟)按照老师的指导,让幼儿用彩纸、手工工具等制作一个可爱的鼻子模型,可以在模型上贴上纸巾或棉花表示鼻涕。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逐步复习并强化之前的学习内容。
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肯定幼儿的学习成果,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鼻孔。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健康习惯,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擤鼻涕。
2.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呼吸练习和自我评价,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制作一个大型的鼻子模型,供幼儿们在游戏中角色扮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大班失踪的鼻子

大班早期阅读《失踪的鼻子》活动目标:1.会观察猜测画面的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理解图画书内容,感受集体阅读的快乐3.知道要保护鼻子,不乱抠鼻子活动准备:课件ppt鼻子图片,花露水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1)猜谜,引出鼻子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
(鼻子)师:每个人都有鼻子,请小朋友互相看看旁边小朋友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图片,了解鼻子的功能。
A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用什么闻到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B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
(提醒幼儿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
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请幼儿思考:假如鼻子消失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难。
小结:(呼吸不顺畅、吃饭时闻不到饭菜的香味……)(3)出示图书的封面,引出阅读主题可是有一个人他的鼻子尽然失踪了?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首页,感受失踪的遐想阅读课件封页,环衬,扉页并交流这是书的什么?(封页,作者意大利,贾尼罗大里,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三、名字就叫《失踪的鼻子》失踪是什么意思呢?鼻子怎么会失踪呢?你在封面看到什么?这位先生叫大鼻子先生。
他用手这位遮在鼻子的位置上,他的鼻子失踪了,那他的鼻子到哪里去?这些是他的鼻子吗?那他的鼻子到哪里去了?这位阿姨手上拿的是鼻子吗?答案就藏在这本书,请小朋友自己来看看这本有趣的图画书。
四、幼儿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图书内容,教师观察指导教师提出阅读要求:轻轻翻书,一页一页按顺序阅读,仔细观察画面,边看边想鼻子到底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失踪了?五、集体阅读大图书,进一步理解图书的内容。
师:这是书的封面,告诉我们图书的名字叫《失踪的鼻子》A师幼共同阅读图书1-6页我们要一起来看看书的第一页:瞧,大鼻子先生有一个大大的,红红的鼻子。
鼻子的故事课件ppt图片

鼻子的种类与特点
高鼻梁
鼻梁高耸,鼻翼较窄,常见于 欧洲人种。
塌鼻梁
鼻梁低矮,鼻翼较宽,常见于 亚洲人种。
鹰钩鼻
鼻梁弯曲呈鹰钩状,具有独特 的美感。
大鼻孔
鼻孔较大,常见于非洲人种, 有利于散热和适应热带气候。
02
鼻子的故事
鼻子的历史与文化
鼻子的进化
从原始人类的扁平鼻到现代人类的高鼻梁,探讨鼻子在人类进化 过程中的变化。
针对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医生可开具相 应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等 。
对于鼻息肉、鼻咽癌等疾病,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如内窥镜手术、放疗等。
鼻子的手术与美容
隆鼻手术
通过植入材料或自体组织 等方法改变鼻子形态,提 高面部美观度。
鼻翼缩小手术
通过切除部分鼻翼组织, 缩小鼻翼宽度,改善面部 比例。
0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鼻子的知识,强调鼻子的重要
性和保护方法。
感谢参与
02 感谢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分享,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和
学习有关鼻子的知识。
预告下一课
03
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定期检查
如有鼻塞、流涕、出血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避免鼻子受伤的措施
遵守交通规则
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等防护设备。
注意家中安全
避免家中摆放尖锐物品,确保家具边角圆滑。
慎选化妆品
避免使用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以防引起过敏或感染。
0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互动环节与小结
大班鼻子的故事教案【大班故事欣赏逃跑的鼻子】

大班鼻子的故事教案【大班故事欣赏逃跑的鼻子】【活动目标】1、知道鼻子逃跑的原因。
2、通过故事知道养成了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一册第5~12页;挂图“逃跑的鼻子”。
【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挂图,教师请幼儿观察。
师:请你看看图片中讲了谁的故事?你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二、欣赏故事“逃跑的鼻子”。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师:这个小男孩叫什么?他怎么了?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男孩“长指甲”的鼻子逃跑后的情绪变化。
师:小男孩“长指甲”发现自己的鼻子没有了,心情怎么样?他是怎么寻找逃跑的鼻子的?没有鼻子的时候,他是怎么出门的?找到鼻子之后呢?三、再次欣赏故事,讨论鼻子逃跑的原因。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教师看着书讲述。
师:我们一起看着书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看看“长指甲”平时是怎么对待鼻子的?鼻子有什么感受?2、幼儿看完故事后,回答以上的问题。
四、幼儿互相检查个人的卫生情况。
1、相互看一看鼻子和手指的卫生情况。
师:请你与同伴互相检查鼻子和手指,是不是很干净?2、说一说应该如何爱护鼻子。
师:你在平时是如何爱护自己的鼻子的?3、教师进行总结。
附故事:《逃跑的鼻子》一大早,住在马焦莱湖畔的拉文诺市小码头对面的一位先生起了床,到盥洗室去刮胡子,可是一照镜子却惊叫了起来:“救命啊!我的鼻子!”鼻子,长在脸正中间的鼻子不见了,它待过的那个地方光秃秃的。
那位先生穿着睡衣跑到晾台上,正好赶上看到鼻子在广场上迈着大步朝码头走去,在排着队准备上拖船的小汽车中间穿来穿去,而那些小汽车要运往维尔巴尼亚。
“站住!站住!”那位先生喊着:“我的鼻子!抓小偷!抓小偷啊!”人们抬头看了看,全都笑了。
“有人偷了您的鼻子,把您的脸弄成一个南瓜啦!真糟糕!”那位先生只好赶紧下楼跑到街上,去追赶那个逃跑的鼻子,同时还得用一块手绢捂着脸,好像得了重感冒一样。
他刚赶到码头,就看见一艘拖船正从码头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