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第一篇: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物理学科特色基本功一七四中学施仲霞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装置图一:塑料瓶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的。
图二:用U形管改装的气体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里面装的是红墨水。
图三:将塑料瓶放在水槽里,用导管连接U形管和直玻璃管。
图四: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热水。
创新思路:教材中实验原型温度计液柱上升慢,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耗时长,温度计的可视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
创新装置用U型管改装成气体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有较小温度的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U型管内水位差变大。
往水槽里倒入热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并且实验直观、形象、操作简单、方便省时。
创新实验结果: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食用油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油的温度升高得快,表明油的吸热能力弱。
注意:水温约70摄氏度,实验完毕,请将直玻璃管取出来,用盖子盖好塑料瓶。
第二篇:九年级物理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仪器(教具)是实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面对新课程,我们发现,进去常用的教具虽然仍起主导,但实验中的许多问题却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来完成,自制教具的运用应当可以贯穿于一堂物理课的始终,这也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自制教具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方面,也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活动。
下面从新课程条件下自制教具的必要性,在培养师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这几方面来说明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方法。
仪器(教具)是实验的物质基础,没有教具,我们的实验就成了无米之炊,实验探究就会变成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试卷上考实验,结果并未提高学生素质。
如何自制物理教具

即有记录信号的那面);用手锯将签字笔
笔套(笔帽)的笔挂顶端将笔挂锯下,并
用锉刀打磨平整后也用胶粘剂将其对准小
圆块中心粘贴,注意粘贴时使笔套垂直于
光盘;将笔杆前端锁紧笔尖处卸掉,将笔 杆(即捉笔处)锯下40mm左右一段,打 磨平整将气球套上后用线栓牢,如图7-1-5所 示。演示时可先将气球充气后用手捏住,
如何做好自制物理实验仪器
西华师大-代伟
A.谈谈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意义、常用加工方法
一.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部分. 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建立和物理学的发展,都离 不开实验,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 的检验。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推动其它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中也 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作 用非常重要。
(2)不要放弃一点一滴的改进.
前人已经有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各种资料都有许多介绍,但是只 要我们抓住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进行改进,也可以得到收获.例如:在 趣味性方面着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产生 深刻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的积极性。又例如:在制作材料上下 功夫,如果能使学生唾手可得,显然具有推广意义。再例如:在启发性 方面着手,可以展示物理过程,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发生的步骤。
A.谈谈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意义、常用加工方法
2.2 怎样设计自制教具
一般来说自制教具之前首先要进行方案设计,绘出草图后方能施工.
对于比较复杂的教学仪器或教具的设计和制作是一项比较综合、复杂 和细致的工作;它涉及仪器用途(用来干什么,演示还是分组实验)、精度 (定性还是定量,测量结果准确到何等程度);设计依据(设计原理、方 法);设计装置(包括机械结构、连接装配方式、电路原理、印刷电路、 外观形式等及选材,用什么元器件、原材料);机械零部件加工和电路板 制作,中间试验,综合实验,确定最终方案,设计零件图、装配图,设计 加工外壳;总装、调试(定标)等多项工作.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方案

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学物理教具制作方案(学生)姓名:侯道华学号:2010405342 班级:10物本(2)班一、教具名称固体受热膨胀实验的教具二、教具价值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中学教学条件达不到教材要求,不可能每个实验都按照教材要求完成。
如在教材中提到固体受热膨胀,而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想象力去理解教材中所说的物理现象,因此在学校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时我们制作教具,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具的制作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教具原理我所制作的固体受热膨胀实验的教具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来直观的体现的。
在此,我利用金属的导电性与空气在正常情况下的绝缘性来达到实验教具效果目的。
如图所示,将回路中一段裸露线剪断,用酒精灯对剪断处加热,可以看见通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后灯亮了,说明剪断处导线受热膨胀使开路变为闭路。
四、教具材料白炽灯一个、灯座、酒精灯一个、导线若干、木板、螺丝、导线固定支架、开关、电源五、教具制作步骤与方法1.利用钉子和木板做一个教具底座。
2.用螺丝将白炽灯灯座固定在底座上。
3.用剪线钳剪两端导线,并将其与灯座连接好。
4.将电源、开关与导线连接好,并利用导线固定支架固定好剪断处导线。
5.将白炽灯安装在灯座上。
6.把酒精灯安置到导线剪断处。
六、教具演示1.未给导线加热闭合电源开关,白炽灯不亮。
2.给导线加热闭合电源开关并利用酒精灯给剪断处导线加热,经过一定时间后,白炽灯亮了。
七、经费预算材料名称数量单价(元)合计(元)白炽灯一个155灯座155酒精灯一个1 5 5导线若干若干 2 2 木板若干55螺丝若干22导线固定支架 2 2 2 开关 1 2 2电源 1 2 2经费合计(元)30。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大全)

万花筒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一、材料: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制作过程: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
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以上制作具体见图示。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神奇的万花筒材料: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制作方法: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
高中物理实验教具制作

高中物理实验教具制作本章按照高中新教材,并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课程开设,选择了部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具制作,分成力学、运动学、电学、电磁感应现象、光学、振动与波六个部分。
这里有一部分教具在制作中看虽简单,但是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7.1 力学实验教具制作一、物体受力时产生微小形变【实验原理】物体的形变总是伴随着弹性力而产生。
用手压弹簧,用手拉橡皮筋,物体受力而产生的形变显而易见,但是坚硬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呢?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小制作了解到:坚硬物体受力作用时,同样会产生形变。
【制作方法】方法一材料:一个椭圆截面的大墨瓶、一根内径很细的长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块5×15(cm2)的小三夹板、铁丝等。
这个实验成功和要点在于制作内径很细的长玻璃管。
把一根普通玻璃管放在酒精喷灯上加工(详细制作技巧参看第五章“材料加工技术”)把它拉成所需要的玻璃管。
在橡皮塞中央开一个小孔,孔的粗细视玻璃管的粗细而定,三夹板上贴一张画有刻度的纸,并在三夹板下端开两个小孔,用铁丝将三夹板固定在墨水瓶的瓶颈上。
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在墨水瓶中灌满深色的水后,将橡皮塞塞紧在墨水瓶上。
【实验方法】如图7-1所示。
图7-11.沿墨水瓶椭圆截面短轴方向向里挤压瓶子,细玻璃管内液柱将明显上升,如图7-1(a)所示。
这是因为玻璃瓶受力变形,使瓶内体积减小的缘故。
2.沿墨水瓶椭圆截面长轴方向向里挤压瓶子,细玻璃管内液柱将会明显下降,如图7-1(b)所示。
这是因为玻璃瓶受力变形,使瓶内体积增大的缘故。
(金泽平提供)方法二材料:一个圆锥形平底烧瓶、一根内径很细的长玻璃管、一个橡皮塞。
关于内径很细的长玻璃管的制作方法与前面相同。
把玻璃管插入橡皮中,在烧瓶中装满深色的水,并将橡皮塞塞紧在烧瓶瓶口上。
【实验方法】1.用手指向上压瓶底,细玻璃管内液柱上升,这说明玻璃瓶受力产生形变,使瓶内体积减小。
2.把瓶子平放在平面桌面上,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液柱上升,如图7-2所示。
高中物理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高中物理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原则在设计自制演示实验教具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教具的设计必须符合物理原理和教学理论,能够正确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原则: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教具的设计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隐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直观性原则:教具应设计得直观易懂,能够清晰地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单易得的材料,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教具的经济性。
重复性原则:教具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够在多次实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资源浪费。
二、设计步骤选题与构思:根据教学需要和物理知识点,选择适合的演示实验作为教具的设计对象。
然后,构思教具的设计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实验流程等。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气球、水、纸张等,也可以是专业的实验器材。
制作与调试: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教具,并进行初步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检查教具的性能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
实验验证:使用制作好的教具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期,评估教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改进与优化:根据实验验证的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具进行改进和优化。
这包括调整材料、改进结构或优化实验流程等方面。
三、实例分析以自制“平抛运动仪”为例,该教具的设计思路如下: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地展示平抛运动的轨迹,可以利用水流在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来模拟平抛运动。
通过注射器给水流一个初速度,使其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并形成抛物线轨迹。
材料准备:需要准备方型木底板、直木条(或铁架台)、医疗注射器、木板、直尺、铁钉、白纸等材料。
制作过程:用直尺在木板上建立平面坐标系,并将其固定在方型木底板上。
将木条(或铁架台)固定在方型木底板上作为支撑架。
教具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教具制作小孔成像装置小孔成像装置是一种简便的物理实验装置,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一个制作小孔成像装置的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和制作方法。
材料:-硬纸板或薄木板-啤酒瓶或塑料瓶-打眼机或钻头-剪刀-黑色胶带-白色纸张-画笔和颜料(可选)步骤:1.首先,将硬纸板或薄木板剪成一个适当大小的方形,在纸板上留出一个边长大约为5厘米的正方形。
2.从啤酒瓶或塑料瓶上剪下一个大约5厘米长的圆柱形部分。
3.在纸板的中央位置用画笔和颜料画一个小点,用于表示光源。
4.在纸板上找一个适当位置,使用打眼机或钻头打一个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小孔。
注意,孔的位置应与画的小点对齐。
5.使用黑色胶带将圆柱形部分固定在打好孔的纸板上,确保孔正对圆柱形部分的中心位置。
6.使用剪刀将白色纸张剪成一个长方形,大小可稍大于圆柱形部分。
7.将剪好的白色纸张固定在纸板上,覆盖圆柱形部分,用黑胶带固定。
8.将制作好的小孔成像装置放置在一个光亮的环境中,确保光源能够射到小孔上。
9.拿着小孔成像装置,将其与一面墙或纸板保持适当的距离,将画的小点对准墙上,慢慢移动装置的位置,直到在墙上出现清晰的小点的倒像。
解释:小孔成像装置的原理是基于光线会以直线传播的性质。
当光线通过小孔时,它会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经过小孔后将会呈现放射状的传播。
这些光线最终会在墙上或纸板上形成一个倒像,这就是延长光线的传播路径所产生的结果。
而黑色胶带和白色纸张的使用则是为了确保只有通过小孔的光线能够进入成像装置内部,让光线能够准确地传播。
小孔成像装置的制作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项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线传播和成像的原理。
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孔,可以观察不同形状和清晰度的光线成像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光学成像原理的理解。
制作高中物理实验教具教案

制作高中物理实验教具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实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制作相应的实验教具。
所需材料:
1. 木板
2. 线轮
3. 小球
4. 尺子
5. 计时器
6. 钢尺
7. 胶带
实验步骤:
1. 在木板上固定一个线轮,并将小球系在线轮上。
2. 将木板竖直放置在平面上,确保木板的底端与地面垂直。
3. 记录小球从木板上滑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并测量小球滑落的距离h。
4. 重复步骤3,分别测量不同高度下小球滑落的时间和距离。
5.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小球自由落体的距离-时间图,并分析其运动规律。
教具制作方法:
1. 在木板上钻孔,将线轮牢固地固定在木板上。
2. 使用胶带将小球固定在线轮上。
3. 制作一个支架,用来固定木板,确保木板竖直放置在平面上。
4. 在木板上标记不同高度,便于后续测量。
5. 使用钢尺和尺子测量木板的尺寸和小球滑落的距离。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小球的重量和速度,避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2. 使用实验教具时要小心操作,确保安全。
拓展实验:
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探讨其他因素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影响,如空气阻力、斜面高度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一(万花筒的制作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
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
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
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
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
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
要
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
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二(动手—简易天平的制作方法
简易天平主要由横梁,支架,秤盘和砝码四部分组成。
图1(2,1是简易天平的
整体装置示意图。
【制作方法】
1(横梁:取一根长方形木条,尺寸为50×2(5×0(8厘米3,木条各面要平直,
质量要均匀,作横梁用。
截取长约3厘米的一段废钢锯条,把没有锯齿的一边在砂
轮上或磨石上磨成劈形,作刀口用(废锯条超出横梁厚度的两端为实际的刀口),参
见图1(2,2(a)。
在横梁正中上边用钢锯锯开一个细槽(图1(2,2(b)),槽深
1(1,1(2厘米(这样可使横梁重心位于刀口之下,以保持稳定平衡)。
将磨好的刀口
紧紧嵌入槽内,刀口必须和横梁垂直,刀口嵌好后,钉上止退盖片(图
1(2,2(C))。
整体装置示意图
在横梁两端的上边各刻一个V形槽。
两v形槽底到当中刀口的距离必须准确地相等,并且和当中刀口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这是保证天平等臂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横梁两端再各装一个平衡螺丝,可以通过旋转螺母来调整横梁水平。
做一个质量为1克的铜丝游码。
在横梁的正面,从刀口处到右边的V形槽正中,做10等分画线,则游码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了0(1克的砝码。
如果没有1克的现成砝码来确定游码的质量,可取三枚5分硬币(质量为5克)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取六枚1分硬币(质量为4克)放在天平的左盘中,把待测游码也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看横梁是否平衡来确定游码是否恰为1克。
指针可用自行车辐条或打毛衣的竹针制作,装在横梁中间的下方。
2(支架:木制支架高约40厘米,端面2厘米见方,支架项都钉一个如图1(2,3所示的木块,在这个木块两边底面各钉上一段锯条片,以支托横梁上的刀口。
两锯条片间需留1(5厘米以上的空隙,使横梁能在两锯条片间自由摆动。
锯条片应从锯条上带孔的一端截取,以便钉上去。
支架的底座约20×16厘米2。
标尺可用厚纸片画好,固定在支架的下部,位置以指针能在标尺表面自由摆动为准。
天平支架
3(秤盘:可以用直径约10厘米的硬塑料盘制作。
吊秤盘的架可用铅丝弯制,铅丝穿过秤盘后弯一个小直角,并用502胶水粘固。
杯盘上的用约可用回形别针制作。
天平
4(砝码:1克砝码由游码代替,三枚1分硬币粘在一起为2克;三枚5分硬币粘在一起为5克,六枚5分硬币粘在一起为10克。
10克以上的砝码可用青霉素小瓶装砂粒自制。
【参考资料】
支托横梁的其他方法:
1(在支架的上部钉一枚约10厘米长的铁钉,并在横梁当中打一个孔,将一截玻璃管紧嵌在孔里,然后将横梁的玻璃管穿进铁钉即可(图1(2,4(a));若把铁钉锉成尖劈形(图1(2,4(b)),支点就更灵活。
天平制作
3(在横梁当中靠上一点的地方打一小孔,在孔里穿一根细绳,用这根钢绳将横梁用在支架上部的铁钉上即可。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天平的灵敏度比较低。
厚均匀尺寸为30×16厘米2的木板,将其表面涂上清漆。
在木板四个角相同位置处粘上四个乒乓球。
如图1(3,1所示(
天平制作
4(把两个选好的秤盘先粘在两个缝纫机底线轴上,然后再把底线轴分别粘在距木板两端相等的位置上。
5(在木板当中立一与板垂直的木条(或铁丝),在其上吊一重锤,并在重锤正下方的木板上钉一小铁钉,钉尖朝上。
重锤与板上的小铁钉对齐时,天平平衡自制天平
描述: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开口。
C、D的中间开口。
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
4.将A 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
5.用三合板温馨提示: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啊~
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开口。
C、D的中间开口。
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
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
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
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
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
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来就可以发挥你自己的想象,把小天平装饰一下,做完实验还可以拿来当小摆设,真是一举两得啊~
三(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做法使用的材料,一只11 2条装的雀巢咖啡纸盒和一只鞋盒。
先把咖啡纸盒开口的一端用剪刀完全剪开。
再从家用的保鲜袋上裁下一条塑料薄膜,蒙在开口上,用胶带固定。
因为这块薄膜将要作为成像的屏幕,所以要尽量使它平整。
家用保鲜袋的塑料薄膜是半透明
的,即能保证透过小孔的光线在其上面成像,又可以在后面清晰地看到这个像,实在是毛玻璃屏的绝佳替代品。
用不透明的胶带把纸盒四边的缝隙封上,保证其不透光。
当然黑色胶带是最好的,可惜手头没有。
在纸盒塑料薄膜屏幕相对的一端正中央,用针扎一个小孔,实验能否成功全靠这个小孔啦~
现在来处理鞋盒。
同样,鞋盒的一端用剪刀剪成完全开放。
把加工完的咖啡盒一端放在鞋盒封闭的一端的正中,沿咖啡盒四边用笔画线。
按画好的咖啡盒轮廓把鞋盒封闭端剪开,即可得到一个刚好能把咖啡盒放进去的长方形孔。
把咖啡盒带屏幕的一端塞进这个长方形孔里一部分,然后用不透明的胶带把鞋盒上所有可能透光的缝隙全封死。
此时一个小孔成像的演示实验装置就完成了~点燃一支蜡烛,把该装置放在蜡烛前方大约20厘米的位置,小孔对准蜡烛火焰,从鞋盒的开口端往里瞧,咖啡盒塑料薄膜屏幕上就会
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倒像。
头上蒙一块毛毯效果更佳,火焰倒像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
时间仓促外加条件限制,这个装置做得挺丑的,不好意思,呵呵。
或许我应该用一只漂亮的红色鞋盒,这样跟咖啡盒的颜色更协调一些。
胶带也应该粘得漂亮一些。
不过实验效果跟实验装置的外观绝对没有关系,这是我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蜡烛火焰通过小孔在屏幕上成的倒像,2秒快门时间。
我上学的时候做这个实验,唯一的疑问是:为什么非得用蜡烛的火焰来成像,对准同学的脑袋为什么就不行,原因是:成像的小孔直径非常小,因此透过它射到屏幕上的光线也非常弱,所以必须是能够发光的光源才能有足够的亮度在屏幕上成像,而且必须在黑暗的背景下才能看到。
当然除了蜡烛灯泡也行,但同学的脑袋就不行,因为那个东西它不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