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1.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1]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2.上高会战“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
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历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上高会战又被成为锦江会战,它是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一。
上高会战有“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之称,所以这场战役闻名中外。
上高会战爆发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圆部和一郎带领,他指挥两个师团、一个混合旅团从南昌等地出发,前往上高地区进行攻击。
圆部和一郎想通过上高会战消灭国民党军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的主力。
此次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消灭了日方指挥官岩永等人,共歼灭敌人一万六千多人,并且击落日军一台战斗机,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蒋介石得知上高会战大捷后,以军委会的名义授予了上高会战主力军队74军一面“飞虎旗”。
上高会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势,并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
除此之外,历时2个多月的太原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十大战争之一。
太原会战身为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它以显著的战绩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意义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三: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重大战役及战区划分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重大战役及战区划分全面抗战爆发前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1、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1月,主要将领:马占山2、淞沪抗战:1932年1月-3月,主要将领:蔡廷锴、蒋光鼐3、长城抗战:1933年1月-5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徐庭瑶(关麟征、杜聿明)4、热河抗战:1933年2月,主要将领:张学良5、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2月,主要将领:阎锡山、傅作义(百灵庙)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1、平津作战:1937年7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吉星文(卢沟桥)。
本战由七七事件所引发,中日最终谈判破裂,经过数周的战斗,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平津失守。
从此拉开了艰苦的8年抗战。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会战1)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会战2)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5、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会战3)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衡阳保卫战图片
任安羌之战
历史背景: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 征军入缅作战。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前 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 烈战斗,中国军队收复仁安羌,解救了7 000余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 国传教士、新闻记者。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 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 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 克奇迹”。图为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攻 打滇西腾冲。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十大战役
长沙会战 中条山战役 衡阳保卫战 常德会战 仁安羌之战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历史背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
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 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 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 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 (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 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 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 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十大战役中参战双方死亡的人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长沙会战
日军 中国
衡阳保卫战
仁安羌之战
衡山保卫战
历史背景: 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 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 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 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 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 相东条英机倒台。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 陷落。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 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
22次大会战

22次大会战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一张图读完,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
1、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日方投入20余万人,中方投入80余万人。
淞沪会战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局部战争提升为全面战争,双方不宣而战。
是抗战中第一场大会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会战。
双方伤亡统计为日方6万余人,中方33余万人。
战役结果中方撤出上海地区。
中方虽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也同时灭亡了日方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昭示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决心。
2、南京会战从1937年12月1日开始到12月13日,日方军队大约在20万人左右,中方不足15万人。
战役结束日军占领南京城,日方伤亡合计约1.2万人,中方军队损失约5万人。
但始料不及的是南京城的失手引发后面达数月之久的南京大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死亡30余万人,不但在中国历史,就是在世界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是惨绝人寰的。
3、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1937年9月到11月之间,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进行的大规模防御战。
包括了平型关、忻口、娘子关等战役及太原保卫战。
是华北战场在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战绩最突出的战役。
中方参战部队28万人,死伤近13万人,日方投入14万人,死伤2.7万人。
11月8日,太原城破,双方巷战,至21时左右,中方军队撤出太原。
4、徐州会战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了津浦线,采取南北对进的方式夹击徐州。
整个战役从一月持续到五月,以三四月之间进行的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史称台儿庄大捷,歼敌一万余人。
整个战役中方参战60万人左右,损失约十万人,日方参战24万余人,伤亡26000余人。
5月下旬,中国军队陆续撤往皖西豫南等地,6月9日,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日军沿黄泛区以东撤退,战役结束。
徐州会战迟滞了日军进攻,为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兰封会战兰封会战既是徐州会战的一个分支,也是武汉会战的发端。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持续了8年之久。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中,中国人民顽强抵抗,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战役和战斗。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的重要战役之一。
1937年8月,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淞沪会战随即爆发。
中国军队以舍生忘死的决心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坚守防线,保卫上海。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他们表现出的英勇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对于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战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
1937年9月,日军进攻太原,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展开了平型关战役。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向日军展示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有效地保卫了平型关地区。
三、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战斗。
1940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地区,台儿庄成为战场。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进行了英勇抵抗,采取了多种灵活战术,最终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技巧和顽强抵抗精神,对于为抗战争局带来转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军的一次重要战斗。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抗日救国的“百团大战”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武装力量,发动群众,组织百团战斗,对日军进行全面打击。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采取伏击、袭击等战术,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这次战斗展现了中国军民的统一战线精神和浴血奋战的决心,对于抗日战争的后期阶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重庆保卫战重庆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战斗。
1940年秋,日军对重庆进行猛烈的轰炸,试图迫使中央政府迁离。
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坚守不屈,展开了英勇的抵抗。
这场战斗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不屈不挠,无论敌人如何猖獗,都不会屈服。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

历 史 意 义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 民族解 放战争。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抗 日战争只有发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 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尽管她的抗日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 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期间,蒋介石虽然没有放弃反共,但 也没有放弃抗战。八年抗战,尽管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消极、 片面的抗战路线,对日妥协退让,但毕竟没有对日投降,总算把抗 日的旗帜扛下来了。从全民族战争的角度看,蒋介石、国民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同样,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 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全民族抗战是否能实现,或 者一时实现了,能否坚持下去而不中途夭折,以及中国是否能取得 抗战的最后胜利,就要打一个大问号。
豫湘桂战役
•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 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 年5月~8月 •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失败原因:
片面抗战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汤恩伯 蒋鼎文 胡宗南 李 家钰 何国柱 吕公良(阵亡) 豫中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一部分,一九四四年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 本军国主义妄图挽救因太平洋战争惨败而导致即将覆灭 的命运,根据“一号作战计划”,发动了以打通平汉铁 路南段,消灭中国军队汤恩伯部主力为目的的“河南会 战”,史称“豫中会战”。其中“许昌保卫战”成了当 时这场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这次会战是侵华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日军 势在必得打通大陆横贯南北的交通线.
中国抗战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抗战十大著名战役第一战役: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
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第二战役: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第三战役: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第四战役: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
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
)第五战役: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第六战役: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第七战役: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同年春月,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国驻印军指挥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黄伯韬、邱清泉率新一军、新六军反攻缅北,越崇山峻岭,进击新平洋,与日军战于太白家。
三月五日,克孟关,后又克孟拱,密支那,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
同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五个军强渡怒江,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叠克日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 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 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 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 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第三十八集团军中央军第五军奉 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 仑关,歼灭第21旅团5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 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仁安羌大捷是闻名于世的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 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唯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新三十八师 在劣势的情况下,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七倍于我的敌人,救出七倍于我 的英军,表现出中国军人的英勇与顽强。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 次战役。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 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 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 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 战略相持阶段。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 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 保卫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 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薛岳率领的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战线对峙。前两次长沙会战,双方都自称获 得了胜利。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国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 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第3次长沙保卫战则是国民党军队一场 典型的胜仗,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第4次长沙会战日军以 优势兵力发动猛攻,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 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 界的会战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 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 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 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 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 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战役由滕县战斗、 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 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 风,歼灭了日军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 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 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 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 一场战役。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 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抗敌,此战击毙日军1万余人。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 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 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 点。 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 余艘。但是,我军伤亡也很重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 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 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 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战役以日本军 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