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工艺学(ppt)
化妆品工艺学

化妆品⼯艺学第⼀章绪论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法,散布于⼈体表⾯任何部位(⽪肤、指甲、⼝唇、⼝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的的⽇⽤化学⼯业产品。
2、化妆品按⽤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途类按使⽤部位分:(1)⽑发⽤化妆品类(2)⽪肤⽤化妆品类(3)唇、眼⽤化妆品类(4)指甲⽤化妆品类3、特殊⽤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章⽪肤与⽑发科学1、表⽪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2、表⽪由基底层到⾓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蛋⽩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成⾓蛋⽩和⾓化的过程。
3.真⽪:由中胚层分化⽽来,属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胶原纤维、⽹状纤维、弹⼒纤维)、细胞、基质组成。
分为乳头层和⽹状层4.⽪下组织(⼜称⽪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叶组成,含⾎管、神经、淋巴管、⼩汗腺、顶泌汗腺等。
5.⽪肤附属器:⽑发、⽑囊、⽪脂腺、汗腺、指(趾)甲及⾎管、神经与肌⾁等6.⽪肤的⽣理功能:保护作⽤、温度调节、感知作⽤、吸收作⽤。
7.⽪肤⽼化原因:内在因素:⽣活⽅式,饮⾷,情绪,健康。
外在因素:紫外线,保养不当,地⼼引⼒,恶劣环境。
8、头发的组织结构:⽑⼲、⽑根、⽑囊、⽑乳头6、⽑发的化学性质:(1)氢键:在⽔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破坏。
(2)盐键:静电吸引作⽤(盐键有助于组成蛋⽩链),pH在4.5-5.5之间,是盐键最强的时候。
(3)⼆硫键:头发链键组织中最结实的键。
物理性质:吸⽔性、弹性与张⼒、颜⾊、与pH的关系(最佳pH为4.5-5.5)7、热烫发原理:头发中的⼆硫键很容易被还原剂破坏,可将头发浸上碱性药⽔,⽤卷发器将头发卷曲,然后对头发进⾏加热,使头发发⽣⽔解⽽破坏⼆硫键,从⽽可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
温度越⾼,pH 值越⼤,或处理的时间越长,损失的硫就越多。
化妆品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唇、眼用化妆品类(4)指甲用化妆品类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1、表皮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角朊细胞特点功能角质层5-20层已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叠瓦状。
1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2防止体外化学物质和细菌侵入的作用,再生能力极强;3角质细胞含有保湿因子,能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有很强的吸水性。
透明层仅见于手掌和脚掌。
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界限不清的细胞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透明细胞层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屏障作用颗粒层3-5层梭形细胞,内含透明角质板层颗粒,能够将糖、酯类物质释放到细胞间隙内,在细胞外形成多层膜状结构,构成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
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过滤紫外线。
可防止异物侵入。
棘层 4 -10层多边形细胞,细胞较大,细胞间明显成棘状,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具有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可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一层层往上推移。
可散有朗格汉斯细胞。
基底层附着于基底层,是未分化的细胞,代谢活跃,每天有30%细胞核分裂。
基底细胞含有不均匀的黑色素细胞,在真皮和表皮的交界处树枝状细胞特点功能黑素细胞分布于基底细胞间,占基底细胞的10%产生黑素,遮挡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保护下层组织免受辐射损伤郎格汉斯细胞分散于表皮的棘细胞间,占表皮细胞3-5%。
识别、结合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皮肤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
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细胞间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与神经末梢共同构成触觉感受器与感觉有关2、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
化妆品技术ppt课件

高科技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包括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 吸取效果、改良产品的质地和蔼味、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等。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企业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6
案例分析:某品牌化妆品 的成功之路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产品定位
某品牌化妆品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 年轻女性,主打自然、健康、时尚的 护肤和彩妆产品。
增加眼部层次感,突出眼睛的 明亮和深邃。
口红
增添嘴唇色彩,提升气色和蔼 质。
腮红
增加脸部立体感,提升气色和 蔼质。
其他特殊用途化妆品
指甲油
涂抹在指甲上,增加指甲色彩和光泽。
香水
散发香气,提升个人魅力。
剃须用品
如剃须膏、剃须泡沫等,帮助男士剃须时保护皮肤并使剃须更加顺 滑。
05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展望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品牌建设
该品牌重视品牌形象塑造,通过特殊的品牌理念、视觉辨认系统和企业文化建设,提升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场营销
该品牌采用多种市场营销手段,如线上促销、线下体验店、会员制度等,提高消费者购 买意愿和忠诚度。同时,该品牌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感谢观看
THANKS
化妆品技术PPT课 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 录
• 化妆品技术概述 • 化妆品的化学与物理性质 • 化妆品的安全性与法规 • 化妆品的应用与效果 •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案例分析:某品牌化妆品的成功
之路
01
化妆品技术概述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如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以到达清洁、保养 、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君子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化妆品-配方-生产工艺PPT课件

编辑版pppt
39
自然乳化法
易于流动的油状物如矿物油,常用自然乳化法,即 将乳化剂先溶于矿物油中,然后投入大量水中。油 滴在水中逐渐缓慢下沉,表面不断被乳化,同时不 断分裂成若干细小油滴,并进一步被乳化,直至最 后形成乳状液.
编辑版pppt
40
机械乳化法
使用匀化器、胶体磨等乳化机械来进行乳化。
编辑版pppt
肤用化妆品是化妆品工业发展最迅速的部分 ,是化妆品的重要一类。
编辑版pppt
48
一、皮肤用化妆品
洁肤化妆品
护肤化妆品
养肤化妆品
编辑版pppt
49
一、洁肤化妆品
清洁霜 清洁乳液 泡沫洁面乳 磨面膏 磨面乳液 去死皮膏 沐浴用品等等。
编辑版pppt
50
清洁霜和洗面奶
作用:帮助去除积聚在皮肤上 的异物。
3~6
剧烈振荡(搅拌)后
成乳白色分散体
6~8
半透明至透明分散体
10~13
澄清透明溶液
>13
一般O/W型乳状液选用乳化剂的HLB值要较W/O型的大。
编辑版pppt
36
按HLB值选择乳化剂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主要靠实践经验,需要不断的摸 索和研究。一般说来,使用复配的乳化剂比单一结 构的乳化剂效果好。
乳化剂的憎水基团与被乳化对象结构相似或乳化剂 在被乳化物中易溶时,乳化效果一般较好。当乳化剂 的憎水基团与被乳化物亲合力较强时,不但乳化效果 好,而且乳化剂用量也减少。
编辑版pppt
23
色料
分有机合成色素:包括染料、色淀、颜料
无机颜料:一种不溶于水、油、溶剂的使别的物质着色的粉 末,主要有:
白色颜料氧化锌、二氧化钛
最新化妆品工艺学复习ppt2幻灯片

水剂类保湿化妆品的主要组成:
水溶性保湿剂、水溶性润肤剂、水溶性增稠剂。
水溶性保湿剂:多元醇和仿生类保湿剂(透明质酸钠、 海藻糖、氨基酸、β-葡聚糖、α-甘露聚糖等)。 水溶性润肤剂:改性油脂,如霍霍巴蜡 PEG-120 酯类、 PEG-7甘油椰油酸酯、橄榄油PEG-7酯类、PEG-12聚 二甲基硅氧烷等。 水溶性增稠剂:Carbopol 树脂,羟乙基纤维素、黄原 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增稠剂: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Carbopol树 脂、黄原胶和Pemulen TR-2 ) Carbopol树脂:Carbopol Ultrez 20 (0.2%) 黄原胶 (0.2%) Pemulen TR-2 (0.2%)(增稠、乳化剂)
乳化型(膏霜、乳液)化妆品的制备工艺:
① 油相的制备 把油相(润肤剂、乳化剂、防晒剂等)各成 分加到油锅内,加热至 75-85 oC左右,搅拌 混合均匀,并保持此温度准备均质乳化。 注意:有助于其它原料稳定的可先加,热稳 定性差的原料可后加。
注意:①对热非常敏感的功能性原料可50oC加入,固 体原料要先用溶剂溶解后再加入。 ②中和剂加入后不要过度搅拌,防止乳化体系黏度降 低。
⑤ 半成品检验
外观、香气、耐寒、耐热、 pH值、离心实验(乳 液)(2000 r/min)、微生物。
⑥ 灌装、成品检验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灌装。灌装后再对成品的 质量进行检验。
② 水相的制备
将去离子水加入到水锅中,将Carbopol Ultrez 21撒在水面(25-45 oC)上,等其完全润湿后, 加入EDTA二钠搅拌溶解,再把甘油、丙二醇、 黄原胶加入水锅中,搅拌、加热至 75-85 oC, 并搅拌至完全分散溶解,保持此温度准备均质 乳化。
化妆品工艺学

洁肤化妆品洁肤化妆品概述清洁皮肤是皮肤护理的第一步,是保持肌肤卫生健康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皮肤护理的基础。
当皮肤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分泌出皮脂和汗液,与灰尘混合形成污垢,洁肤产品的目的则是除去皮肤表面附着的皮肤角质层的屑片、皮脂的氧化分解物、汗液的残渣等皮肤生理代谢产物以及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还有女性使用的美容化妆品等。
根据人体污垢来源的不同,可将污垢分为3种类型,即油溶性污垢、水溶性污垢和不溶性污垢。
油溶性污垢主要由皮肤分泌的皮脂、润肤剂的残留物、防水化妆品组成,这类污垢要使用亲油性清洁剂来去除;水溶性污垢的来源为亲水性化妆品、可溶性皮肤分泌物和污垢,此类污垢则要用亲水性的清洁剂来清除;不溶性的污垢为的细胞、美容化妆品的颜料、使用硬水时沉淀的金属皂。
洁肤产品根据其去污机理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以皂基型和非皂基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表面活性剂型和以油性成分和保湿剂、酒精、水等为主的溶剂型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水包油乳化型。
洁肤化妆品通常的产品有沐浴露和洁面乳、清洁霜等,在上述产品中,产品的稠度、稳定性和泡沫这几个配方参数非常重要。
沐浴露(1)清洁皮肤通过软化皮肤角质层,溶解并除去皮肤表面的皮屑,洗净皮脂和污垢并去除身体的气味,同时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2)保湿和护肤通过加入润肤作用和其他活性作用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和末梢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弃物的排泄。
(3)对皮肤疾患的治疗通过加入疗效性的物质,沐浴时起到抑菌、软化角质层等作用,对角化异常症、干癣及其他慢性皮肤病产生疗效。
(4)放松神经、缓解疲劳通过芳香剂以及色素等的加入,使沐浴者心情舒畅、精神安宁。
此外,新功能如香熏、活血、瘦身、药疗等也将是沐浴露的一个发展方向。
沐浴露所用原料(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沐浴液主要成分,它的基本性能是去除皮肤上的油污并产生泡沫,润滑皮肤。
要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泡沫性能良好、无毒、刺激性低、与皮肤相容性好、温和性的特性。
护肤类化妆品工艺课件

我们知道不同的相之间存在界面(有5种界面),界面上的 分子受到两种作用力,如油水界面,界面上的分子一方面受 到相内分子的引力,另一方面受到另一相分子的引力,而前 者的引力远大于后者,因此在界面上存在着一种紧绷的力, 固会出现自然界中的荷叶上的水珠、油水分层现象。这种紧 绷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对体系做功, 克服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称作乳化剂)具有这种功能。
3.1膏霜配方设计原理 3.1.1乳化理论 一.乳化体类型
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称为乳 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另 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
两种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不能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必需要有 第三组分——乳化剂(例如肥皂和表面活性剂等) 存在而起乳 化和稳定作用。
搅拌可产生所需的压强梯度。液滴越小,使液滴破裂需要 的搅拌作用更强烈。因而,除非η很高,一般情况下,在乳 化过程中液体流动为湍流。
但是光有搅拌只能形成暂时的稳定如油水剧烈搅拌时的暂 时混合,一旦搅拌停止油水就会分层固必须还有其他的条件。
第二个制备乳状液的条件一般是需要有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称作乳化剂),其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γ值(例如由40 mN ·m1降低至5 mN ·m-1 ),从而能降低Laplace压强,使形变容易 发生,液滴易被破坏而分散在外相中。
较大的液滴;然后,大的液滴进一步被破坏成小液滴。因而,
液滴的破坏是乳化过程关键的一步。在任何情况下,液滴必
需先形变才被破裂。当两相界面的两侧有压力差时,界面将
是弯曲的,界面张力为 γ粘度为η的弯曲界面凹面的一侧的压
强较凸面的一侧高。将热力学的概念用于该界面,可导出压
强差与界面曲率之间的关系,此压强差称为Laplace压强△p
《化妆品工艺学》全套培训课件

例如:日本对化妆品中禁止配合的成分有规定(见P47页 ~48页)。
(二)安全性的鉴定 1、诊断性试验 诊断性试验有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和敞开的局部涂布试 验,前者适用于刺激性较低小的产品;后者适用于刺激性较 强的产品。如染发剂、香波等。 1、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方法可见教材P49页 2、敞开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此法常在较敏感的部位进行, 每次在6cm2的皮肤上涂布试样,不要洗掉,24小时后观察有 无反应,若无,再涂一次,24小时后再观察,反复三次仍无 反应,则无过敏性。
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1、首先要“捕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消费者的信息和要求,便从商品计 划开始进行产品化研究。 3、产品化研究包括内容物配方和容器等外包装的研究,在 充分探讨四个质量特性之后完成配方、制法和容器的工序, 申请得到药品管理部门许可,同时生产许可证也要获得,即 可进行生产。
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四、化妆品的安全性
一、化妆品的概念和分类
(一)化妆品的概义:为了保持人体清洁、美化人体、或使人 体改变容貌、增添健美的效果,以物理、化学等原理和方法制 造出来并使用在人体上的物品。。 (二)化妆品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a:清洁类、卫生类;b:护肤类;c:护发类; d:美容类;e:美发类。 2、制剂(或剂型)和制造方法分类:a:膏霜、乳液; b:液体类;c:粉剂类;d:棒状类。 3、按使用部位分类:
《化妆品工艺学》 教案
精细化工专业
任课教师:
目
第一讲 化妆品概论 第二讲 胶体的性质
录
第三讲 大分子化合物溶液 第四讲 乳化理论
第五讲 乳化体的类型和乳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