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大学校级硕士优秀学位论文名单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历史学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1010200001杨彬广西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文化内涵研究脞说黄振南2.201010200002奉有凤贺州瑶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以盘王节为例何海龙3.201010200003覃飞艳晚清时期的广西政府性平时社会救济研究邓永飞4.201010200004蓝卫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民间歌谣传承与保护探析何海龙——以壮族“三顿欢”为例5.201010200005蓝崇方忻城莫氏土司的军事活动及其影响探析蓝武6.201010200006李金明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刘晖龙7.201010200007黄建勇清代协饷制度广西实施宾长初8.201010200008闫慧芳山西省中阳县民间剪纸传承与保护探微黄振南9.201010200009程冉论清代婚姻制度的两面性——以《红楼梦》为例邓永飞10.201010200010张博闻“土司学”研究态势及其学科构建刍议蓝武11.201010200011张永1930年代中国白银危机探因黄振南12.201010200012刘骏丽浅析中国在南苏丹问题上的决策:1956—2014范丽萍13.201010200013张吴斌明代桂林景观建筑变迁对当今旅游发展的启示刘祥学14.201010200014栗颖高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李庆忠15.201010200015甘甜甜论蒲庙五圣宫的发展及历史意义范玉春16.201010200016廖碧霞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妓女发展状况(1927—1937)黎瑛17.201010200017李达铎中学历史教学校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刘晖龙18.201010200018农福娘孔子学院在越南述评范丽萍19.201010200019韦柳青从《申报》女性服装广告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女性审美特点黎瑛20.201010200020白文越清末新政与广西社会现代化转型黎瑛21.201010200021闵启燕广西铜鼓文化内涵、保护与开发研究廖国一22.201010200022覃天娇试论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知识分子与反战运动范丽萍23.201010200023李珍抗战时期桂林的城市发展与景观变化宾长初24.201010200024唐润莲宋代广南私盐的几个问题汪天顺25.201010200025李丽萍近代梧州城市转型与景观演变宾长初26.201010200026于萍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以人教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邓璟生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为例27.201010200027李燕“活化”高中历史地图的运用研究李庆忠28.201010200028何天凤1927-1949国民政府财政预决算对比分析——以中央、省两级财政徐毅为背景29.201010200029陈丽宪一个乡村士子眼中的近代衰乱之世——以《退想斋日记》为研究中宾长初心30.201010200030郭莹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红色历史故事为例邓璟生31.201010200031宋业贵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析刘晖龙32.201010200032陈润娟论近代北海水上人家的生存状态宾长初33.201010200033李文丽李纲战术思想研究汪天顺34.201010200034劳永进新课改实施下历史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研究刘晖龙35.201010200035张厶文以古代建筑为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广西钦州为例邓璟生36.201010200036黄芬插图在中学历史情境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刘晖龙37.201010200037陆顺基浅析村落文化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价值的影响宾长初——以大芦村为例38.201010200038曾永梅广西灵山县几项代表性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廖国一39.201010200039陈柳妃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邓璟生40.201010200040班露露新课程高中历史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探究邓璟生41.201010200041霍春英新课程高中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刘晖龙42.201010200042韦秀洪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育邓璟生实习改革为例43.201010200043李杰亮论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变化(1964-1968)王本涛44.201010200044苏芝桂试论阿罗约时期的菲中关系:2001—2010范丽萍45.201010200045覃一芳龙启瑞《经籍举要》述论韦勇强46.201010200046张煜丽石刻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桂海碑林为例邓璟生47.201010200047许晓彤新桂系时期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投资研究黎瑛48.201010200048谢瑞恩《全球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庆忠49.201010200049庞春燕抗战时期华侨对广西的贡献——以桂东南地区为例唐凌50.201010200050黄金红宋代中原文化在广西传播的研究蓝武51.201010200051黄榆探析1915——1937年中国新女性的就业特点黎瑛52.201010200052陈思媛广西陆川客家祭祖文化探析何海龙53.201010200053贾绪振浅谈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场救护活动黎瑛54.201010200054陶镇连桂东南宗祠建筑文化述论何海龙55.201010200055张小莲现代话剧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影响述论邓永飞56.201010200056冯秀秀宋代邕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维探究蓝武57.201010200057柳广凤高中历史文字史料教学实践探究邓璟生58.201010200058刘楚妍明清榜姓探讨邹长清59.201010200059梁丽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课前提示”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李庆忠60.201010200060陈宇新桂系时期广西“新民团”探析黎瑛61.201010200061黎宇萍论北流宾兴组织在清代广西的地位与作用唐凌62.201010200062高久龄高中历史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研究李庆忠63.201010200063李君兰“北师大”版书眉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李庆忠64.201010200064韦雅静高中历史道德情感教育研究李庆忠65.201010200065宁文力论明代广西的学校教育蓝武66.201010200066付彩莲“康乾盛世”与西南边疆的开发——基于凌云县历史碑刻及文献资唐凌料的分析67.201010200067朱彩云宋代广西人口与农业的发展周建明68.201010200068黎静玲清代至民国时期贺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迁邓永飞69.201010200069潘梅明清时期贺州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探析范玉春70.201010200070蒙春莲清代刻书发展趋势的量化研究——来自于《全清分省分县刻书考》、徐毅《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的证据71.201010200071刘建军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探究刘晖龙72.201010200072李玉清代公共建筑成本的量化研究——来自碑刻的证据徐毅73.201010200073李红梅广西出土汉代铜镜与社会生活初探廖国一74.201010200074刘博杰论“三寓政策”与新桂系的军事建设黎瑛75.201010200075佘丹丹清代出版机构考徐毅76.201010200076何景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合浦郡为中心周长山77.201010200077杨乔叶论民国初年旧桂系的“清赋”行动宾长初78.201010200078铁元神试论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以甘青地区为中心廖国一79.201010200079李婉莹北宋农业经济历史研究汪天顺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0201060梁开胜广西靖西县边境旅游发展策略探析钟珂2.200911701250罗巍兴安县灵渠景区的开发空间廖文芳3.201010201080叶永俊桂林市香港游客旅游活动研究廖文芳4.201010201081成碧秀上林县金莲湖综合景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201010201082曾文杰桂林恭城文庙国内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发展研究吴晓山6.201010201083韦文智发展罗城山野葡萄酒旅游探究农朝幸7.201010201084廖国俊毛南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8.201010201085麻博文桂林游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以桂林景区为例马艺芳9.201010201086杭茜北京故宫可持续发展研究——“适时门票涨价”廖文芳10.201010201087徐利娟旅游标准化建设对旅行社的影响——以桂林南北假日旅行社为例徐洁11.201010201088杜红雪浅析沈阳满族民俗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吴晓山12.201010201089祝家佳试论新《旅游法》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的影响李敏13.201010201090王佳君酒店个性化服务的优化与发展研究—以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为例廖勤14.201010201092邹京瑶宗教文化对庐山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张燕15.201010201093杨洁桂林尧山景区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吴晓山16.201010201094李婷婷浅析王府井希尔顿酒店管理培训生项目覃江浩17.201010201095陆克茂漓江机动竹筏噪音污染调查研究杨亚斌18.201010201096卢虹朱我国特种旅游项目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探究——兼对阳朔热气球事故处理的反思杨亚斌19.201010201097韦妍武鸣伊岭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0.201010201098朱小凤桂林高星级酒店品牌形象塑造吴晓山21.201010201100覃新平对旅游产品更新优化的思考——以南宁市灵水风景区为例王林22.201010201101李倩浅谈南宁市伊岭村乡村旅游发展徐洁23.201010201102孙家勤民族文化与主题酒店设置研究李闰华24.201010201103韦升笛浅论烟台金沙滩喜来登度假酒店餐饮部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吴笛霜25.201010201104陈玉婷南宁那马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6.201010201105汤嘉敏钦州跳岭头民俗旅游开发徐洁27.201010201106梁敏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探析黄松28.201010201107张榕彩广西融安骑楼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吴晓山29.201010201108施佳伟桂林旅游城市化的现状与影响分析张燕30.201010201109高歆桂林欧美客源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谭丽林31.201010201110周玲玲桂林景区门票经济转型之困和应对策略初探王林32.201010201111刘灵丽兴安葡萄节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3.201010201112李小芳基于社区参与下的灌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马艺芳34.201010201113邓微桂林漓江旅游富民现状及对策研究廖文芳35.201010201114李凯妍兴坪古镇特色旅游小镇发展对策研究陆军36.201010201115何泳龙梧州国际宝石节会展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7.201010201116杨萧蓉我国境内国际品牌酒店服务补救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桂林喜来登和北京王府井希尔顿为例覃江浩38.201010201117卢滢桂林酒店业网络营销现状与发展研究王雪芳39.201010201118黄钦强梧州市休闲旅游产品现状及优化研究王雪芳40.201010201119江小敏广西藤县道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探析王林41.201010201120莫万远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以携程网为例张燕42.201010201121罗舒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酒店营销策略探讨—以桂林五星级酒店为例覃江浩43.201010201122梁婷广西北海银滩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者消费行为角度马艺芳44.201010201123陈承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徐洁45.201010201124黄荣珍桂林市高星级酒店钟点工雇用模式的现状及其优化吴笛霜46.201010201125罗谕蔓关于构建群众更加满意的导游服务创新体系——以桂林导游为例谭丽林47.201010201126刘静娴酒店培训体系完善初探——酒店奖励培训体系的构建王雪芳48.201010201127黄海容厦门悦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途径探析刘小彤49.201010201128韦佳敏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行政楼层运营模式分析吴笛霜50.201010201129覃吉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推动下的旅游产品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徐洁51.201010201130莫龙娇浅析酒店基层员工满意度对酒店经营发展的影响—以桂林星际酒店廖勤为例52.201010201132杨文清桂林冠岩景区安全管理探析马艺芳53.201010201133庞攀浅析桂林帝苑酒店衰退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笛霜54.201010201132陈雪雁浅析玉林云天文化城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马艺芳55.201010201135王朝勇桂林熊村农家乐旅游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6.201010201136黎夏宜大容山森林公园养生旅游开发研究农朝幸57.201010201137何丽梅西林句町文化旅游特色及开发策略钟珂58.201010201138陈翠莲论百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刘小彤59.201010201139黄普悦浅论百色市红色旅游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钟珂60.201010201140潘攀旅行社服务失误与补救策略探析——以桂林旅行社为例谭丽林61.201010201141黄春映贺州文化旅游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62.201010201142林慧华黄姚古镇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研究陆军63.201010201143朱红艳田东红色旅游体验性产品开发设计研究陆军64.201010201144封华淼探讨王城景区与广西师范大学和谐共建问题杨亚斌65.201010201145梁三春凤山县三门海景区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陆军66.201010201147覃国岸基于RMP分析的桂林市夜间旅游产品研究谭丽林67.201010201148韦承谟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探讨林刚68.201010201149韦再河大桐木湾村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杨亚斌69.201010201150韦贵方广西象州县九子洞庙会旅游开发研究王林70.201010201151 韦松探析桂林婚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王雪芳71.201010201152 何文莲深圳国旅出境旅游产品在南宁市的营销策略探析谭丽林72.201010201153 周春梅桂林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研究陆军73.201010201154 李倩文网络负面口碑对酒店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及决策研究覃江浩74.201010201155 尹春风云南腾冲温泉度假养生旅游发展研究陆军75.201010201156 刘思云南省那柯里茶马驿站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王林76.201010201157 张燕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旅游提升发展研究陆军77.201010201158 杨荣凤庆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李敏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1701183 周雯婧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廖国一2.201010201159 梁昌宇从龙胜红瑶晒衣节看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李敏3.201010201160 罗丽娜探析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李闰华4.201010201161 樊晓雪网站修谱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大中华族谱网为例李闰华5.201010201162 李昳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保护探索——以杨柳青年画为例沈继松6.201010201163 孙建波桂林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刘道超7.201010201164 张博华日本初音产业链分析及启示刘小彤8.201010201165 刘菁国际旅游胜地背景下独秀峰•王城景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彭家威9.201010201166 邵九生桂林维新变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江田祥10.201010201167 任靖网络游戏流行性影响因素浅析——以英雄联盟为例李天雪11.201010201168 钟林芷中国广西地区与日本冲绳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廖国一绳刺身为例12.201010201169 玉燕军网络小说经济化发展的SWOT分析李敏13.201010201170 杨正龙广西隆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与发展分析吴晓山14.201010201171 何紫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传承陈国保15.201010201172 李哲杭州西湖后申遗时代保护开发建议陈洪波16.201010201173 李业免费开放背景下桂林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析彭家威17.201010201174 苏亚丹农业旅游节庆走特色可持续性发展路线分析—以恭城桃花节为例彭家威18.201010201175 刘常青都市报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以三湘华声全媒体为例农朝幸19.201010201176 陈彩萍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及对王城博物馆的启示陈洪波20.201010201177 刘荣珍论潮汕文化对当地学校教育的影响陈国保21.201010201178 韦璇1949以后台湾考古学发展历程----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集刊”袁俊杰为视角22.201010201179 黄明荣黄姚古镇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陈洪波23.201010201180 罗土粮桂林书画艺术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林刚24.201010201181 韩雯雯基于4C组合对郭敬明旗下文学作品营销策略的探讨林刚25.201010201182 杨群以赛事为核心推进高尔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分析林刚26.201010201183 胡夏容从文化创意产业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则、路径及方法——以“爸爸去哪儿”为中心刘道超27.201010201184 蓝丹绮中国古代文学的影视化之路——以《西游记》为例刘道超28.201010201185 莫秋群资源禀赋优势视野下博白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沈继松29.201010201186 侯群惠古民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究—以深圳观澜版画村为例农朝幸30.201010201187 韦金沙那坡黑衣壮文化旅游开发探析张燕31.201010201188 杨桂玲黄姚古镇文化旅游的ERMP分析张燕32.201010201189 覃奕论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可行性与效益——以广西东巴凤“金三角”寿乡旅游区为例陈国保33.201010201190 韦姣红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探究——以桂林市实体书店业为例廖勤34.201010201191 韦伟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刘小彤35.201010201192 陆丽君宜州市“刘三姐”文化品牌战略研究彭家威36.201010201193 廖静桂林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李闰华37.201010201194 覃春红桂林旅游工艺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廖国一38.201010201195 陆天浅论国内电子游戏产业陈国保39.201010201196 程瑶桂林影视基地的构建与发展对策李天雪40.201010201198 石凯楠舞台情景剧的现实构建: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理想冲突——以话袁俊杰剧《有一种毒药》为例41.201010201199 刘路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扬州青楼文化研究江田祥。
广西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广西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共222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人)王妮曾有凤黄君王金燕王文杰杨宗筱黄艳珍张瑾张雯应武挡李玲占东辉魏炜莫林范腾飞梁晖梁莹李瑞良裴胜瑞莫智莉电气工程学院(14人)翁世洲何邦乐卢桥康海云苏毅陈双张若谷黄志伟林泉成煜李学通冯文静鹿建成贾僖泉商学院(31人)邹月媚邓莉云黎耀川刘结玲唐玉爽彭义芳何华何泽莉李文凯尚松峰廖素桃韦姿百李柔张慧周全吴佳陈一鸣熊锋生覃捷傅甜甜黄思源陈明单红朱佳钦黄晓明李刚赵国丽班珍珍刘静蓟红丹钟海富公共管理学院(16人)杨祖德梁艳鸿黎桃桃黄静芳麦艳航甘凤韦晓唐芬廖玉环陈颖健张梅莹熊天潥罗丹梁家春植兰兰韦双莉化学化工学院(15人)潘映霞黄竞霖刘瑞雯张珂周礼玮夏文秀李宇伍景希石华瑞喻盛容林瑜高福欣秦燕萍李茜苏文信—1 —法学院(14人)韦婉欧培源朱琪李君孔云峰韦尧瀚柳丹田惠文李媛刘渊卢纯青李帅宋卫科姚学宁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人)曾伟邹承武施李鸣侯杰黄梅华严东周瑞芳于晶晶马婷婷贺杨扬王子龙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12人)何坤周祥刘诚王伟龙杨芳彭民毅施君杨淏文周悦李虹辉冯世文吴先华农学院(10人)农艳丰覃慧丽李丁张宇鹏朱宏王昱莎覃其昶聂冲徐羽谢杨苏广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10人)张莹高雅张静唐印浒张建华廖翊丞董世龙于琰韦冬雪肖媚文学院(10人)刘迎秋张莉恩梁丽莉徐臻孙文明原文娟李星岐刘萍张超南向子民外国语学院(10人)覃柳环洪新路彭美兰凡伶莉金果子邹梦云黎梦荧陈诚罗超扬李丽丽新闻传播学院(9人)李小龙钟建珊李雪铭黄明亮符潇雅何永芳廖玉—2 —余子泓首善文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7人)麻少莹刘玫刘清苏吴亨张帆郑欢唐艳琼环境学院(6人)李平阳黎大荣孙玲芳唐铭谈宇郭莉娜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5人)盘薇周柱坤肖潇徐守磊朱甜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人)胡华唐丽雯冼满峰钟晴罗龚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4人)杨武黄小津梁丽杨英芝政治学院(4人)马静周晶陈梦赵超颖机械工程学院(3人)陈标郑羽嘉唐秋艳资源与冶金学院(3人)蒋林伶康端杨晓静林学院(2人)郑义海苏晓琳教育学院(1人)佴仁娣—3 —。
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获奖情况汇总表(第一批公示)

杨玉冰 黄
56
先昭 莫焜 贤 罗玉洁 谢梦华 石
马克思主 2012级2013 思想政治教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
义学院
级
育
—以桂林八大高校为例》
容
57
杨玉冰 覃赞宜
马克思主 2011级2012 思想政治教 《广西鸿越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
义学院
级
育
》
58
雷勇新 黎 佳意 李晓 敏 李小研
宾阳、隆林等8个典型地区消费市场的调查 》
华冰 郭妍
许赫航(团
队)
杨俊 卢培
28
霞 林书毅 李知荑 陈 伟强(团
历史文化与 旅游学院
2012级本 2013级本
文化产业管 理、经济学
《eG企业上网服务公司》
队)
李知荑 吴
29
姊如 杨潇 蓝振兴 罗 仁标(团
历史文化与 旅游学院
2012级本
文化产业管 《距“美丽中国”还有多远?——广西乡镇
丘新旺 李
5
怡宝 李泳 衡 陆辉辉 郑文富 林 文晶 甘倩
电子工程学 院
2013级本科 生
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
化
翼电科技公司
倩(团队)
胡诗 李盛
6
根 俞扬露 陈积添 梁 贵茜 程刘
历史文化与 旅游学院
2012级本
历史学
《旅游产业在广西兴边富民行动中的 业态及其效益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
祥(团队)
周月诗 周
2012 级
生物科学
湿地濒危物种靖西海菜花种群数量及群落学 特征研究
小艳
52
张鸿林、叶 静静、凌珊 珊、陆明盛
数学与统计 学院
2014年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推优评审结果

Y026
商学院
马社胜
经济学
金融学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督
商品期货跨品种套利的实证研究——以焦炭和螺纹钢为例
王春雷副教授
良好
良好
合格
Y027
商学院
尚纹玉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热力学视角下资源诅咒机制研究
黎鹏教授
良好
良好
良好
Y028
商学院
李洁军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知识经济系统功能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杨绿峰教授
良好
良好
良好
Y065
土木学院
梁庆国
工学
固体力学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基于双样条QR法的SMA智能混凝土梁自修复性能研究
李双蓓副教授
优秀
优秀
良好
Y066
土木学院
李鸿桥
工学
固体力学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无网格法在波纹夹层板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彭林欣教授
优秀
良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格
Y067
土木学院
张瑾
工学
水工结构工程
消费者吉利信念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劳可夫副教授
良好
良好
良好
Y024
商学院
陈钊
/
金融硕士
公司金融
融资融券与股价波动——来自中国融资融券改革“自然实验”的证据
曾海舰副教授
优秀
良好
良好
Y025
商学院
张露
经济学
金融学
金融与投资管理
中国东盟贸易开放进程中的金融发展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
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2.09
•【字号】桂教学生〔2015〕1号
•【施行日期】2015.02.09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关于公布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桂教学生〔2015〕1号各高等学校:
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已圆满结束,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1.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2.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奖”获奖名单
3.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15年2月9日附件1
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附件2
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奖”获奖名单广西艺术学院
河池学院
钦州学院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附件3
2014年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名单。
关于做好广西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

研处【2014】25号关于做好广西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4〕18号)文件精神,我校2014年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6月20日至7月14日进行。
请各有关学院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保证生源质量。
网上报名:6月20日—7月10日现场确认:7月11日—7月14日考试时间(全国联考):10月26日一、招收专业学位类别与报考要求(一)工程硕士1、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报考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招生领域我校工程硕士在6个领域招收在职攻读考生,详见《广西大学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
3、全国联考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1门,考试时间为2014年10月26日。
4、专业考试方式达到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即第二阶段考试。
我校预计12月底组织第二阶段考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其他事项我校根据考生GCT成绩、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我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二)农业推广硕士1、报考条件201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2、招生领域我校农业推广硕士在9个领域招收在职攻读考生,详见《广西大学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
2011年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审结果

合格
良好
新闻传播学院
耿偲特
新闻学
广西影像方志初探
汪磊
良好
良好
环境学院
邓慧
环境工程
活性污泥中产氢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特性研究
邓超冰
合格
良好
材料学院
谢尚昇
材料物理与化学
立方AlN薄膜的激光分子束外延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符跃春
优秀
良好
非学术型硕士共27篇(双优1篇,一优一良3篇,双良11篇,一良一合格10篇,双合格1篇,一合格一不合格1篇)
邓文
良好
良好
生命学院
郜惠苹
微生物学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与细胞絮凝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
何勇强
良好
良好
生命学院
岑玉秀
发酵工程
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的选育与应用
庞宗文
良好培养微生物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新功能鉴定以及突变研究
唐咸来
良好
良好
林学院
黄义钧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广西凤山县岩溶地区观赏地被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王海希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于胜任力的初中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以南宁市W城区为例
林春丽
合格
良好
公共管理学院
肖立新
科学技术哲学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周瑞超
良好
良好
公共管理学院
饶美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尔库塞人性异化理论研究
罗仕国
良好
优秀
商学院
张资华
财政学
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结构优化研究
黄绥彪
良好
合格
商学院
卢志翔
产业经济学
关于申报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含附件)

研处[2013]40号关于申报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校属有关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教育厅《关于申报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桂学位[2013]34号文〕精神,现就组织我校申报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的项目〔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11项〕〔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人文社科12项,自然科学15项〕〔三〕研究生学术论坛〔2项〕〔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10项〕二、申报的原则及相关要求所申请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须立足于解决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直接为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已获历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而未结题者,不得申报2014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三、项目申报的有关规定及方法(一)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11项〕申报者必须为全日制在校博士生,能够在学位授予之前结题。
博士研究生必须结合自己学位论文选题申报该项目。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申请者须填写《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申请表》。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由学院进行初评、排序,填写《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汇总表》。
〔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人文社科12项,自然科学15项〕申请者必须是本学院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学位授予之前结题。
原则上允许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申报科研创新项目。
照搬指导教师课题立项项目的,将不予资助。
每个项目参加人数不得超过5名研究生,每人限报一项。
申请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者,须填写《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申请表》。
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每个学院上报项目数不超过3个,由学院进行初评、排序,填写《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和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