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
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

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关羽的五个经典故事1、《汉魏兴亡记》中的“智勇双全”关羽: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攻打刘备,刘备无力抵御,此时,关羽大喊“宁死不屈”,带领众将出征,直赴江东抗敌。
以超卓的战略,出其不意的奇袭,使一百八十万大军落败。
关羽依然厚重宽厚,拒绝孙权众多恩惠,直至投降其乡里,才让孙权得以登基建立吴国。
2、《赤壁之战》中的“刀剑如林”关羽:当关羽带着曹操的百万大军对抗刘备时,一个月前,关羽已经带领四十余万兵力贴身守护刘备,迫使曹操在长江之上同刘备进行了一场大战。
战斗从太史慈入江、太史慈取水、关羽率军火烧连营、龙泉奇袭、刘备求援,一直持续到赤壁大火,岁月斑驳的壁上,刻划着关羽的独特英姿。
3、《三国志》中的“坚强跟随”关羽:当刘备受曹操追赶时,关羽勇往直前,站在山坡上保护刘备,他带着数百人,拦截曹操的百万大军,与敌人交锋,一支精英部队,在痛苦中流血牺牲,可守护刘备逃过一劫。
关羽成为护卫首领,尊号为"武义关公",他带着八千勇士追随刘备,从此成为刘备不败的黄金阵营。
4、《三国演义》中的“怒杀回报”关羽:当关羽发现自己的家乡被刘备攻破时,他拔出雌雄双剑,发誓要报仇,单车千里,追赶到刘备营中,比刘备更早住了一晚,他突然抽剑,重创刘备,并要求以生命来当报答,并说“若不杀你,就杀吾兄!”经过诸葛亮的及时调解,最终使得关羽可以成为刘备的另一位谋士。
5、《三国演义》中的“男儿义”关羽:当刘备遭受黄巾贼袭击时,关羽以自己和刘备的友谊为重,勇敢挺身而出,保护刘备,凭借一个不起眼的名号“武义关公”,和一支黄巾贼大战七天七夜,并且取胜,救出了刘备和他的追随者,他的勇武令人尊敬,他的男儿义令人欣赏,从此刘备更加信任关羽,也更加珍惜关羽。
关公相关典故

关公相关典故关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受到亿万人民的尊重和崇拜。
他的英勇事迹在历史中被广泛传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关公的几个典故:一、斩华雄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在起义中,华雄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他与统领黄巾军的张角同等重要。
当时,关公正在寻找雄才大略的刘备的麾下。
他正好听到了华雄的事迹,自告奋勇要去斩杀华雄,以助刘备收服志士。
关公受到任命后,很快就来到了南阳,投入了与华雄的战斗中。
在这场战斗中,关公响应周瑜的号召,以刮骨疗伤的方式,冒着生命危险杀死了华雄,让刘备大喜过望,予以授予虎威将军之职。
二、过五关斩六将公元200年,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带着大军撤退,走到了阴平山区,遇到了数位关卡。
曹操率领六员大将张辽、徐晃、于禁、高览、张郃等在阴平关拦截了刘备等人,要抓住刘备归降。
可是关公一脚踹开阴平关,又接连斩杀了高览、张郃、徐晃、于禁等六员大将。
最终,曹操也被关公深深震撼,并赞美他的英勇与神力。
三、助赵云救主公元221年,关羽被曹操抓住之后,被迫效忠曹操。
他深刻了解曹操的野心,向赵云透露了一些行踪和计划。
赵云得到消息后,鼓起勇气和决心,奋力救援关羽。
关公见状,不忍赵云葬送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因此暗中放走赵云,关公却被曹操杀死。
四、护主孝义说到关公的孝义事迹,一般是指《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当时,刘备的母亲病重,关公为了尽孝道,冒着千辛万苦前往荆州探望。
但是,他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是谦称是“一介武夫”。
到达荆州后,关公照顾刘备的母亲如同亲生母亲一样,不离不弃。
当刘备听说“武夫”竟然是自己的义兄关公之后,惊喜万分,同时也感动不已。
这段故事展现了关公极为深厚的亲情,以及对孝道的敬重和遵从。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关于关羽的5个故事:
一、温酒斩华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拜袁绍为盟主。
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斩盟军大将数人。
时关羽以刘备身边马弓手身份出战,曹操热酒一杯,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随后,关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那杯酒还温热着。
二、斩颜良诛文丑,袁绍与曹操交战,袁绍手下大将颜良,连斩曹操二将,徐晃上前斗二十回合,也败回,曹操无奈只得调关羽前来。
关羽凭赤兔马之急速,手起刀落将颜良斩于马下。
关羽后又与袁绍大将文丑交战,文丑不敌,在逃跑过程中,又被关羽斩杀。
三、挂印封金,关羽在曹操营中暂住,在得知刘备下落后,欲辞别曹操,可是曹操屡次闭门不见,连张辽也不见关羽。
关羽无奈只得写了一封信,把曹操以前赏赐的金银一一封置府中,还把汉寿亭候印悬在客堂之上,即所谓“挂印封金”。
四、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在辞别曹操,回归刘备途中,自己带着刘备甘、麋二夫人,一路上: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孟坦、韩福,过汜水关,斩卞喜,过荥关,斩王植,至黄河渡口,又斩守将秦琪。
故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五、水淹七军,关羽与庞德、于禁在樊城大战数日,不分胜负,于禁又把七部军营移至樊城之北。
关羽观看完地形后,说时值八月,必有连绵大雨将至,乃命人预备船筏。
等连日大雨不止,关羽派人放襄江之水,于禁七军全部被淹,关羽活捉于禁、庞德。
关羽凭此战,
威震华夏,曹操都准备迁都以避关羽之锋芒。
关羽的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关羽的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关羽原本出身于一个文人家族,但是由于身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家族注定是不能够长久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羽的历史人物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关羽的历史人物故事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将刘岱和王忠俩人率兵前去讨伐刘备。
刘岱和王忠不敌刘备,曹军以失败告终。
曹操得知后,决定亲自率兵前去讨伐刘备。
刘备难敌曹操的攻击,兵败而逃。
刘备下属关羽被曹操所擒获,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军营。
曹操早已听闻关羽的威名,便奖赏了给了关羽大量的物品,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
袁绍和曹操在白马作战时,曹操亲自率领张辽和关羽前去迎战。
颜良是袁绍军营中勇猛的将士,关羽骑着马在千军万马中将颜良的头颅割下。
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员,袁绍军营中没有一位敢出来与关羽抗衡的将士。
随后,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不想让关羽前去刘备军营,曾以各种方法挽留关羽,但是关羽依然不为所动。
曹操曾经派遣张辽前去打探关羽的心意,关羽告诉张辽说,曹操对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经承受刘备的厚爱在先,恐怕要辜负曹操的美意了。
关羽随即告诉张辽说,等到帮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时,自己便会离开曹营,前去刘备队伍。
张辽将关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后,曹操反而大肆赏赐关羽。
面对曹操的执意挽留,关羽留下一封书信便离开了曹营。
曹操手下大将劝告曹操杀掉关羽,但是曹操认为能人志士,各为其主,这不能成为杀害关羽的理由。
这件故事流传到后世,百姓称为“千里走单骑”。
关羽的人物评价关羽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后世对关羽非常的推崇,现在在各地还有关帝庙,关羽被历史上的统治阶级称为“武帝”,与“文帝”孔子齐名,现在很多人还在供奉着关羽,称为关老爷,可见民间对关羽的崇敬。
历史上对关羽的评价非常多,大多数是说关于忠勇无敌,《三国演义》更是将关羽塑造成一个完人,关羽到底是怎样的呢?个人认为关羽首先是忠,关羽与刘备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曹操曾经将关羽生擒,曹操觉得关羽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对关羽恩宠有加,可以说加官进爵,时时封赏,对关羽好的那是无以复加,可是关羽还是离开了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羽非常的忠。
有关关羽的民间故事

有关关羽的民间故事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活动年代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他是刘备的重要部下,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来追封为“督军”,对刘备忠心耿耿,被广大民众尊为武圣、关公。
因其勇猛、忠义、仁慈的形象,关羽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也有许多与他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过五关斩六将》: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关羽为了寻找刘备,单骑护送刘备的夫人,一路上闯过五个关卡,斩杀了六名将领,最终成功与刘备会合。
这个故事展现了关羽的勇猛和忠诚。
《关公战秦琼》:在这个故事中,关羽与秦琼比武。
虽然秦琼输了比武,但关羽因违反比武规则被秦琼追杀。
在逃亡过程中,关羽得到一位老汉的帮助,成功逃脱了秦琼的追杀。
这个故事展示了关羽的智慧和机智。
《关羽义释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奉命截击。
然而,关羽念及曹操过去的恩情,最终放走了曹操。
这个故事体现了关羽的仁义之心。
《关羽刮骨疗毒》:关羽在战斗中受伤,箭上还带有毒药。
为了治疗这个伤口,华佗建议刮骨。
关羽在刮骨过程中谈笑自若地下棋,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忍耐力。
《关公显灵》:关羽死后,他的形象被神化。
有许多关于他显灵
帮助人们的传说,比如保护商贾、佑助战事等。
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关羽的崇敬和信仰。
这些民间故事和传说虽然可能带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但它们都体现了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和他的精神品质。
关羽的勇猛、忠诚、仁义和智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关于关公的神话故事

关于关公的神话故事关公,又称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他生活在三国时期,是刘备的亲信和武将。
关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不仅因为他勇猛无畏的战斗能力,更因为他的正直和忠诚。
关于关公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一、关公的英雄事迹关公是刘备的铁腕武将,也是他最亲近的朋友。
他的勇敢和正直让人钦佩。
关公最著名的事迹是在长坂坡上单骑救主。
当时,刘备被曹操的大军追击,情势危急。
关公临危受命,独自骑马冲入敌军之中,以一敌百。
他用一双青龙偃月刀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地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这个故事描绘了关公的勇猛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
关公还有一段故事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当时关公寄居于曹操麾下,但他心中仍然难以容忍汉献帝被作为人质带走。
于是关公带着忠诚和义愤,通过连闯六关,斩杀了曹操派去追杀献帝的六名将领。
这次行动展现了关公为国家正义和公平而奋斗的精神。
二、关公的崇拜与祭祀关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使得人们对他崇拜备至,他不仅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也在神话传说中成为了一位神明。
关公的崇拜源远流长,自东汉时期开始,盛行于百姓之中,迄今仍未减退。
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关公的诞辰纪念日,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这种祭祀活动通常是由关公信仰的宗教团体或文化团队组织,以展示对关公的崇拜和敬意。
与关公相关的神坛通常有鼓舞士气的冥纸、燃香拜祭以及神圣的乐器,例如锣鼓和笛子。
人们还会献上供品,如水果、酒和鲜花,以示对关公的尊敬。
同时,在庆祝活动上,人们会陆续登台表演文艺节目,如舞蹈、武术和传统音乐,以祈愿关公的庇佑和保佑。
三、关公的形象与文化影响关公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中,关公被视为帮助和庇护人民的神明。
他通常被描绘成威严的武将,面露英勇的表情,手持青龙偃月刀。
他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中,如传统绘画、雕塑和陶瓷制品。
人们把关公像挂在家里或者放在庙宇中,用以祈福和保护家庭的安康。
关公的故事

关公的故事关公,全名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之一。
他以忠诚勇猛、信义至高而被后人所称颂。
关公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与他的生平事迹和个人品格密不可分。
以下将为你讲述关公的故事。
关公出生于今天的河南省巩县,出身名门世家,家境优渥,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武艺训练。
关公年轻时就以威猛的身躯和出色的武技而闻名于各地,成为了一名顶尖的剑士。
不久后,他加入了刘备的反董贼运动,成为刘备的重臣之一。
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是他广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在位于荆州的襄阳城中,关公为了保卫刘备,以少胜多,慷慨赴义,孤身敌住了敌军的追击,给予襄阳城寸土必争的气势。
关公没有因为外敌的威胁而背叛刘备,他选择了垂死不屈,最终以自己的身躯和生命保卫了刘备和他的家人。
关公在战场上也是一个英勇的将领。
他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色,以少胜多,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强大军队。
这一战使关公的名声彻底传遍了三国世界,被人们称为“关云长”。
尽管带着徒弟张飞一同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关公并不自视甚高,他始终将自己视为刘备的属下,虽然关公的功绩远远超过张飞,但他依然保持对刘备的崇敬和忠诚。
除了忠诚和勇猛之外,关公的仁义道德也是他备受尊重的另一原因。
在整个三国乱世中,关公始终坚持以仁义待人,对俘虏从不虐待,甚至关照他们的饮食起居。
关公对待人民也十分和蔼亲切,他常常积蓄粮食,对受灾的人们慷慨解囊,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仁义之举使他的声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他表示敬佩和赞扬。
然而,关公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刘备去世后,他便成为了刘备的继承人,接管了荆州的政务。
但在刘备之子刘禅的统治下,关公受到了排挤和不信任,最终被迫离开荆州。
最终,关公投奔了曹魏,但很快就因为失去了独立的地位而感到失望。
最后,他在败于孙权的战役中被孙权俘虏,后来在刘备的请求下被刘备收复。
在历史的长河中,关公一直是一个备受尊敬和崇拜的英雄形象。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战斗和征战的描写,更是一个忠诚、仁义和信义的传承。
关公简介资料

关公简介资料关公,全名关云长,字长生,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
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古代将领,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后盾。
关公在历史上以其勇猛无敌、忠诚义气而著称,被人们尊为忠贞之极,威武之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公的生平事迹。
关公于公元160年出生在中国河北省涿郡昌黎县,相传他是关陇的后裔,因此才有了“关云长”的名字。
关公自小就颇有武术天赋,聪明机敏,力大无穷,被称为燕人郎将。
他不仅善于骑射,还精通马术和谋略,是一位全才型将领。
关公从小就深受家族和家庭的教育,他的祖父关让是著名的武将,父亲关康是汉末涿郡的县令,而哥哥关索则早逝。
受家族传统影响,关公从小就树立了追求武勇和忠诚的志向,这才有了他后来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
关公的生平中最为著名的事迹就是他跟随刘备,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
当时,刘备为了与曹操抗衡,希望得到关公的帮助。
关公经过多次考虑后果断投靠了刘备,成为了刘备的亲信征战将领。
他和张飞一起,被认为是刘备最亲密的朋友和忠诚的战友。
在刘备的带领下,关公表现出了无比的勇猛和无畏精神。
据史书记载,关公在战斗中曾经杀掉了多名敌将,他以一敌百,威武凛然的形象深深地震慑着敌人。
他不仅在刘备的吩咐下荡平了南中地区,还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刘备军队的重要支撑。
关公的勇武和忠诚并没有因为战胜敌人而停止,他在平定南中地区后,被任命为益州刺史,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
关公在这个职位上一直表现出极高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他改良农业,开辟水利,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他还强化了蜀汉的军事力量,为刘备打下了坚实的后盾。
然而,关公的英勇事迹也终究难逃悲剧的命运。
公元219年,关公之死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
当时,关公率领军队进攻东吴,却因为被埋伏而陷入了重重危机,最终被敌人所俘虏。
关公被东吴的丞相曹瞒(字操)斩首,年仅58岁。
关公的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忠诚和勇猛形象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中。
为了纪念关公,后人将他封为“武圣”,并建立了许多关公庙,供奉他的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关公,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公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关公的故事_历史名人故事1、温酒斩华雄: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
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
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 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
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2、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
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3、斩颜良诛文丑:一开始颜良的河北大军列阵平原上,根本不顾曹操部队居高凌下占地利优势,估计是认为自己部队太强了。
敌人的骑兵冲不动,不在乎,犯了骄兵必败的毛病。
当关二哥冲向敌阵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只身前往,这样以来敌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一次冲锋对待,这可能就是敌人始终没有用弓箭阻止关羽的原因。
面对关二哥的冲锋,颜良一开始是坐着的,轻敌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对手意图也是一方面。
他所在的位置是中军,也就是指挥部,按常理没人会那么傻冲入敌军群中,所以他也有点麻痹大意。
袁军对关羽的行为不理解,再加上没有命令,也就没动,估计关羽也没对小兵动手,大家疑惑不解。
关羽马确实快,当颜良发现他是冲自己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再加上最后时刻,颜良也不能确定关羽要干什么,而且关羽未通名,颜良为了大将风度,不斩无名下将,没有上马提刀。
关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动作很大的砍杀而是刺,这样动作快,隐蔽,颜良不易躲闪,这也是一个重点。
总的来说,关羽用了很阴的招数,凭实力把颜良阴死了。
对文丑就更简单了,曹操的埋伏打乱了文丑的部队,这种情况下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则对手小兵群上来也把自己逮住了。
偏巧关二哥这时候去和他缠斗,文丑当然无心恋战,感觉对手不是几下就能解决的时候马上拍马撤退,没想到关二哥的马超快,文丑就算会,慌乱中也使不出回马枪,被人背砍。
4、单刀赴会: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
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
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
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
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
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
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
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5、过五关斩六将: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拓展阅读:关羽生平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
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
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
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
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
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
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代行太守职务,刘备则返回小沛(今江苏沛县)。
阵斩颜良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
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
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
”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
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镇守荆州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今湖北荆州)会合,但刘备于途中当阳(今湖北宜昌)长坂坡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汉)。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
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此时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由乐进驻守,所以关羽驻于江北。
在此期间,关羽重修了江陵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
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他过去与马超毫不相识,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马孟起兼有文武的资性,凶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属于黥布、彭越一类,可与张益德并驾齐驱,但还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
”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
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关羽曾被流矢射中,箭头穿透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一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痛。
医生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开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
”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为他开刀治病。
当时关羽正请众将饮酒进餐,臂上刀口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而关羽却在割肉把酒,与大家谈笑自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
”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
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
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
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吴将甘宁率领一千人前往驻守,关羽得知后就没有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
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即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威震华夏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但不久事情败露,几人被曹操所杀,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
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
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
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派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
费诗对关羽说:“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
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
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而在他心中的轻重,黄忠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相前,祸福与共。
我认为您不应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
我仅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
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
”关羽听了他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
当时孙权进攻合肥。
曹魏的主力都驻守在淮南。
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此处虽然有贼人,却不值得担忧。
现在刚刚涨水,征南将军曹仁却孤军深入,没有长远的准备,关羽强悍狡猾,只恐怕征南将军会有变故。
”不久,关羽果然令南郡太守糜芳守卫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军向樊城的曹仁进攻。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