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教案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教案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流程和必备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技巧。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学生将能够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流程,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2. 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3. 掌握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4. 掌握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5. 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任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展示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任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学内容1.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1.1 给水系统的基本要素1.1.1 水源及供水方式1.1.2 水质要求1.1.3 容积与压力计算1.2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2.1 管道布置与管径选择 1.2.2 水泵选型与布置1.3 给水系统的计算方法1.3.1 管道流量计算1.3.2 系统水压损失计算2.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2.1 排水系统的基本要素2.1.1 排水方式与排放要求 2.1.2 排水管道材料选择 2.1.3 排水管网布置2.2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2.1 下水道设计与布置 2.2.2 排水设备选择与布置 2.3 排水系统的计算方法2.3.1 排水量计算2.3.2 排水管道尺寸计算3. 给排水系统设计流程3.1 系统需求分析3.1.1 建筑功能与用途3.1.2 人流量与用水量估计 3.2 系统布置与设计3.2.1 管道布置方案设计 3.2.2 设备布置方案设计 3.3 系统计算与优化3.3.1 给水系统计算与优化3.3.2 排水系统计算与优化四、教学流程1.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和讲解方式,依次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课件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
简述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水源、管网、加压设备等。
课程目标
01
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 类。
02
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03
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维护和管理方法。
04
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 用。
0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概述
个问题,物业公司采取了安装水压调节设备的措施,并加强了水质监测和处理,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用户用水体验 。
07 结论
本课程总结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 分类
给水方式的选择
给水管材和附件
水质保障措施
建筑给水系统施工 图
详细介绍了建筑内部给 水系统的组成,包括引 入管、水表、给水管道 、配水装置和贮水设备 等,以及按用途和按水 源分类的方式。
设计原则与流程
总结词
设计原则、设计流程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
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安装步骤、注意事项
安装步骤
准备工作、管道预制加工、管道连接安装、系统调试。
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安全,遵循施工规范,控制施工质量,注意成品保护。
验收标准与维护保养
酒店给水系统
要点一
总结词
安全卫生、可靠舒适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酒店给水系统需要满足安全卫生和可靠舒适的要求。根据 酒店规模和需求确定供水方式,一般采用变频泵加压供水 或气压罐供水。为保证水质卫生,需设置紫外线消毒器等 消毒设备,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和安全管理。此外,还需考 虑不同场合的用水需求,如客房、餐厅、会议室等。
物业设备管理培训建筑室内给水

物业设备管理培训:建筑室内给水简介建筑室内给水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物业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常见问题以及管理维护的方法,帮助物业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一、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由水源、供水管道、水箱、水泵、阀门、水表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每个部分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水源:通常是地下水、自来水或者其他水源;•供水管道:连接水源和建筑物内各个水点的管道系统;•水箱:用于储存水源,以确保建筑物内有足够的水供应;•水泵:用于增压、输送水源至建筑内各个水点;•阀门:用于控制和调节水流的开闭;•水表:用于计量用水量。
二、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水源提供压力,将水输送至建筑内各个水点。
水源通常是由地下水或自来水供应,经过水泵增压后,通过供水管道输送至建筑内的水箱,再由水箱提供水压力,经过供水管道输送至各个水点。
三、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常见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筑室内给水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漏水、水压不足、水质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常见的建筑室内给水系统问题及处理方法包括:•漏水问题:可能由管道老化、接口松动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修复;•水压不足问题:可能由水泵故障或供水管道堵塞等原因引起,需要检查和维修;•水质问题:可能由水箱污染或管道生锈等原因引起,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管理维护为了确保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物业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维护工作。
具体包括:•定期检查:需要定期检查水源、供水管道、水箱、水泵等部件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清洁:需要定期清洁水箱、供水管道等部件,避免污染和细菌滋生;•定期消毒:需要定期对水箱和供水管道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水质安全;•定期维修:需要定期维修水泵、阀门等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建筑给水系统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描述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给水设备、给水管道、给水泵等。
2.解释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供水、排水、循环等。
3.分析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用水量、水压、管径等。
4.应用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简单的给水系统设计。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筑给水系统的概述: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给水设备的原理和应用:讲解给水设备的基本原理、类型和选用方法。
3.给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介绍给水管道的设计原则、管材选择和施工技术。
4.给水泵的选用和运行:讲解给水泵的选用依据、性能参数和运行管理。
5.给水系统的维护和检修:介绍给水系统的运行维护、故障检修和节能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保障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物业设备管理培训-建筑室内给水

流出水头是为供水时克服水龙头内的摩擦、冲击、流速(大小、方向)变化等阻力所需的静水压力,一般取15~20kPa。
为了选择给水方式,可按建筑物的层数粗略估计自室外地面算起所需的最小保证压力值。
01
一般地,单层建筑物为100kPa;二层建筑物为120kPa;三层或三层以上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增加40kPa。对于引入管或室内管道较长或层高超过3.5m时,上述数值应适当增加。
明装:即管道在室内沿墙、梁、柱、天花板下、地板旁暴露敷设。
01
02
明装管道造价低,施工安装、维护修理均较方便。
03
缺点是由于管道表面积灰、产生凝水等影响环境卫生,有碍房屋美观。
二、室内给水的管路敷设
暗装 :即管道敷设在地下室天花板下或吊顶中,或在管井、管槽、管沟中隐蔽敷设。
卫生条件好,房间美观。暗装的缺点是造价高,施工、维护均不便。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与建筑物性质,建筑物外形、结构状况,卫生用具和生产设备布置情况以及所采用的给水方式等有关,并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
应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向,与墙、梁、柱平行敷设,兼顾美观,并要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2.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
2.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
室内给水管道不允许敷设在排水沟、烟道和风道内,不允许穿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应尽量避免穿过建筑物的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过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引入管一般设置一条,当建筑物不允许间断供水或室内消火栓总数在10个以上时,需要设置两条 。
由城市管网的不同侧引入。
也可由同侧引入。但间距不小于10M。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课件

1.1.6 流 动 阻 力 与 能 量 损 失
2.局部阻力和局部水头损失
1.1.6 流 动 阻 力 与 能 量 损 失
沿程水头损失
hf • L • v 2
d 2g
局部水头损失
hj • v 2
2g
1.1.6 流 动 阻 力 与 能 量 损 失
整个管道的总水头损失
h hf hj
1.1.6 流 动 阻 力 与 能 量 损 失
(4) 额定流量
(5)最小流量
1.3.5 水 表
3.流速式水表的选用
1)
3)
2)
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及复核 水表口径的确定
水表类型的确定
1.3.5 水 表
4.电控自动流量计(TM卡智能水表)
TM卡智能水表内部置有 微电脑测控系统,通过传感 器检测水量,用TM卡传递水 量数据,主要用来计量(定 量)自来水管道供给用户的 饮用冷水,适于家庭使用。
1.生活给水系统
供给人们饮用、烹饪、盥洗、淋浴、冲洗卫生 器具等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称为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中与人体直接接触或饮用、淋浴等 的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中关于饮用水的水 质要求;而其他如洗涤、冲洗卫生器具的生活用 水,可以用非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但为节省投 资、便于管理,通常也将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 水用于洗涤或冲洗卫生器具。
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1.2.4 建 筑 内 部 给 水 方 式 的 分 类
下层直接供水、上层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3.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
1.2.4 建 筑 内 部 给 水 方 式 的 分 类
4.设水池、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设贮水池、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设备管理)建筑设备教案

(设备管理)建筑设备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市政给水系统概述给水工程的基本任务:是从水源取水,经过净化后供给城镇居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在生活、生产、消防中用水,满足他们对水质、水量、水压等方面的一定要求。
一、给水工程的分类1、根据组成位置分类:市政给水建筑给水(包括居住小区给水和建筑内部给水两部分)2、根据对水的使用目的不同分类: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生产给水三大系统。
3、根据供水对象对水质、水压的要求不同分类:分质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两大类。
二、市政给水系统的组成一般由水源、取水构筑物、净水构筑物、输配水管网、加压设备和起调节作用的水池、水塔或高地水池等组成。
给水水源有两种:一种是地面水源,一种是地下水源。
三、市政给水管道的布置(一)配水管网的布置1、枝状管网:适用于小城镇和小型工矿企业2、环状管网:适用于大城市及不允许间断供水地区(二)输水管网的布置1、水源低于给水区,泵站加压;2、水源高于给水区,重力输水。
(一般二者兼用)(三)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1、城镇规划的影响2、水源的影响3、地形条件的影响(四)布置原则四、净水工程混凝是现代净水工艺的基础,水的混凝过程主要有加药、混合、絮凝反应三个阶段。
加药的目的在于减弱或消除原水中胶体颗粒的电位,从而使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接触吸附成为可能。
所投加的药剂成为混凝剂,目前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聚合铝等。
混合的目的是使药剂快速均匀地分散到水中,使胶体颗粒的表面性质发生改变,为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接触吸附创造条件。
第二节市政排水系统概述市政排水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将城市的各种污废水和雨水有组织地进行排除和处理,以保证环境卫生和防止水体被污染。
一、污水及其分类污水:在工业企业内部,公共建筑及居住区内,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而成的污水。
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三类。
二、市政排水系统的体制1、分流制排水系统:2、合流制排水系统三、市政排水系统的组成我国对新建小区要求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因此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有:1、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由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及设备、厂区及居住区室外污水管道、泵站、污水处理厂(站)、排水口等组成。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1 排水系统的分类4.1.1 排水系统的分类1 生活排水系统2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3 屋面排水系统4.1.2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基本要求:顺通排放+气压稳定+合理布线1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2 排水管道: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排除管3 清通设备:清扫口(横管)+检查口(立管1.0m)+管堵(横支管端头)+检查井4 提升设备:污、废水提升泵5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化粪池、隔油池、降温池、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设备6 通气系统:通气管4.1.3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类型1 单立管排水系统2 双立管排水系统3 三立管排水系统4.1.4 新型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1 压力流排水系统2 真空排水系统4.2 卫生器具、管材与附件4.2.1 卫生器具A 公共场所设置小便器,应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或自动冲洗装置;B 公共场所的洗手盆宜采用限流节水装置;C 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它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D 医疗卫生机构内门诊、病房、化验室、实验室等处在不同一个房间内的卫生器具不得共用存水弯1 盥洗用卫生器具(1)洗脸盆(2)盥洗槽2 沐浴用卫生器具(1)浴盆(2)淋浴器(3)净身器3 洗涤用卫生器具(1)洗涤盆(池)(2)化验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污水池4 便溺用卫生器具(1)大便器(2)大便槽(3)小便器(4)小便池(5)倒便器(6)冲洗设备4.2.2 排水管材与附件1 管材(1)排水铸铁管(2)排水塑料管2 附件(1)存水弯(2)地漏(3)清扫口(4)检查口4.3 排水管道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4.3.1 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1 水量和气压变化幅度大2 流速变化剧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 事故危害大4.3.2 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1 水封的作用2 水封破坏(1)自虹吸损失(2)诱导虹吸损失(3)静态损失4.3.3 横管内水流状态1 能量2 水流状态3 管内压力4.3.4 立管中水流状态1 排水立管水流特点(1)断续的非均匀流(2)水气两相流(3)管内压力变化2 水流流动状态(1)附壁螺旋流(2)水膜流(3)水塞流3 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3.5 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4.3.6 影响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1 影响排水立管内部压力的因素2 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量的措施(1)不断改善立管水流方向,增加污水向下流动的阻力,消耗水流的动能,减小污水在立管内的下降速度;(2)改变立管内壁表面的形状,改变污水在立管内的流动轨迹和下降速度;(3)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变补气方向;(4)改变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构造形式,代替三通(上部特制配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无负压给水视频推荐
4查找包括给水排水图形符号
任务布置
1.教材要求内容说明;
2.推荐视频或网站;
3.网上查找规范标准;
4.思考题及作业。
课前课后
课前提前一天落实上课变动通知(腾讯会议),下载软件试用,班长组织落实。
开课前5分钟,学生签到,班长登记做考勤登记。
建筑设备课程教案
授课章节
项目1建筑室内给水系统
课时安排
2
授课方式
问题学习引导、网络直播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给水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高层给水;
掌握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组成、给水方式,以及识读给水系统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给水方式
难点:给水系统图识读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1)建筑给水方式?
(2)给水水压?
(3)给水系统组成——系统图(轴测图)?
第一阶段
1《建筑设备》电子教材项目1(P11-13,P28-33)
2项目1课件(2)
3动画视频:建筑给水施工图识读
4推荐在线课程:建筑设备工程(2)
建筑设备及识图
建筑设备
说明
1.3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一般介绍:以某住宅卫生间给水工程(图1.17)为例
通过网络“建筑设备QQ群”下达项目学习任务书,发送相应课件、文本、推荐视频、动画及相关网络资源;采取“腾讯会议”直播,通过问题导入教学法,开展问题讨论、练习,解答疑难、检查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学生动手完成“可视化”成果。
教学基本内容
上次课后情况检查,关于两门在线课程推荐情况的说明
复习-归纳
(1)引入管——室内管道布置;
(2)明装与暗装,引入管、水表安装;
(3)防腐、防冻、防露、防漏
重点内容
问题:高层建筑如何给水?
——工程实例
1.4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特点;
(2)给水方式;
——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比较)
教学资源发送:无负压给水视频、在线课程推荐
练习——基础考核题
第二阶段
1问题讨论
对引言(1)(2)(3)问题解答;
2答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提出的问题,做相应答疑补充回答。
3查找(或课下):《室内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4练习作业:阅读P34技能实训1,思考什么是给水系统图;用A4纸抄绘P7图1.8,理解其各个符号含义。
说明
1对1.4热水供应系统和1.5饮水供应系统说明(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