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第十三章 半固体制剂.
药剂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1、区分药物、药品、剂型、制剂的概念。
⑴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⑵药物剂型:dosage form 为了符合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需要而制备的给药形式。
⑶药物制剂:Pharmaceultical preparations 剂型中的具体药品。
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
⑵具体任务:1、制剂学基本理论;2、新剂型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4、中药新剂型/生物制药剂型;5、设备研究与开发3、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4、我国的第一部药典是什么时候出版发行?19535、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OTC: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6、处方:系医疗或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一种书面文件。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或助理)医师的处方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第9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①特点:(1)药物以分子或微粒分散在介质中,吸收快药效快。
(2)给药途径多,如口服、注射、黏膜、腔道。
(3)易于分剂量。
老少患者皆宜。
(4)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②不足:(1)携带不便,(2)有的稳定性差。
③质量要求:⑴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⑵非均匀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⑶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⑷外用的液体制剂应刺激性;⑸液体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⑹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Pharmaceutics课程编码:27A20407 学分:5.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112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48适用专业:药学、制药工程推荐教材:崔福德,《药剂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目:1.王东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平其能,《现代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
3.周建平,《工业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4.刘燕,Martin 物理药剂学与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药剂学课程是药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为从事药剂学工作,合理安全用药,以及研究探索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医药卫生事业服务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药剂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掌握主要剂型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处方、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2、掌握常用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处方设计与制备技能,熟悉主要药物剂型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3、结合剂型熟悉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以及对制剂质量的影响;4、熟悉制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制剂稳定性考察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处理;5、了解新型给药系统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药剂学常用术语及含义、药典和药品标准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与GLP在生产研究中的意义。
熟悉药剂学分支学科和剂型的分类方法。
了解药剂学的重要性、任务及发展概况;剂型的重要性;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药剂学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第十三章 半固体制剂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软膏剂2.乳膏剂3.栓剂4.置换价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软膏剂是一种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
( )2.软膏剂是一种由药物与基质组成的半固体制剂,可外用或内服。
( )3.乳膏剂是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
( )4.软膏和栓剂都是半固体制剂。
( )5.软膏剂是一种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的半固体制剂。
( )6.软膏剂的类型按照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三类。
( )7.软膏剂也属于灭菌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
( )8.常用的软膏剂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及亲水性基质。
( )9.凡士林又称软石蜡,分黄、白两种,后者经漂白处理。
( )10.凡士林基质软膏适用于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 )11.石蜡与液状石蜡为饱和烃混合物,常用于调节凡士林基质的稠度。
( )12.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羊毛脂可改善基质的吸水性。
( )13.无水羊毛脂和含水羊毛脂的区别主要在于含水量不同。
( )14.乳剂性软膏基质和乳剂一样均由植物油、水和乳化剂组成。
( )’15.乳剂型基质含水量较高,因此无需加保湿剂。
( )16.用一价皂乳化剂易形成O/W型乳剂型基质。
( )17.新生皂反应的碱性物质对乳剂型基质的性质影响很大,新生钠皂形成的基质较硬,钾皂能形成较软的基质。
( )18.新生多价皂形成的W/O型乳剂型基质通常较一价皂形成的O/W 型基质稳定。
( )19.十二烷基硫酸钠是阴离子乳化剂,忌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
( )20.脂肪酸山梨坦和聚山梨酯均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合用以调节HLB值。
( )21.平平加O是以十八(烯)醇聚乙二醇-800醚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属于W/O型乳化剂。
( )22.乳化剂OP是以聚氧乙烯(20)月桂醚为主的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为非离子O/W型乳化剂。
( )23.水溶性基质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
第十三章 半固体制剂软膏、眼膏、凝胶和栓剂

(二)乳剂型基质(Emulsion Bases)
Creams
乳剂型基质的组成:水相、油相、乳化剂 常用油相成分:硬脂酸、石蜡、蜂蜡 调节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蜡和植物油
乳剂型基质特点
①油腻小,容易涂布。 ②因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透皮性,药物的释
放和对皮肤的穿透性较好。 ③不防碍皮肤的正常功能,O/W易于洗除
(六)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1. 选用适宜基质; 2. 基质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或黏膜上应无刺激性。 3. 根据需要可加入附加剂; 4. 基质应具有适当的黏稠度,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
不融化,黏稠度随季节变化应很小; 5. 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不得有油水分离及
胀气现象; 6. 除另有规定外应遮光密闭贮存; 7. 应用于溃疡创面、大面积烧伤的软膏应无菌眼用软膏
乳剂型基质常用的乳化剂
1.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ⅲ多价皂
3.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ⅰ十六醇及十八醇 ⅱ硬脂酸甘油酯 ⅲ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2.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硫酸钠)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 ⅰ平平加O ⅱ乳化剂OP
肥皂类乳化剂
例1 含有机铵皂的O/W型乳化剂基质(新生皂法)
2.类脂类
主要代表:羊毛脂和蜂蜡 (1)羊毛脂(Wool fat) 常用含水30%的含水羊毛脂
具有良好吸收的吸水性基质,能与2倍量的水均匀混合, 形成W/O型乳剂基质。
羊毛脂常与凡士林合用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和透过性 在乳剂型基质中起到辅助乳化剂的作用。
(2)蜂蜡(beeswax)与鲸蜡(spermaceti) 具有较弱的表面活性作用,属W/O型乳化剂
3.能与多种药物配伍。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1.pharmacopoeia P9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 solubilization P23 增溶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3. isoton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4.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5. Krafft point P4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 点。
6. microemulsion P158 微乳,即纳米乳(nanoemulsion),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称纳米乳,粒径一般在10-100nm范围。
7. liposome P402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薄层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称为脂质体。
8. crystal form 晶形9.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0. thixlotropy P117 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1. Cosolvency P23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12. Sterilization P181 灭菌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3. suppositories P298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状制剂。
药剂学(第7版1-10章)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溶剂
液体制剂中的溶剂是药物的溶媒,它能够溶解药物,使其成 为均匀的溶液。根据溶解度的大小,溶剂可分为极性溶剂和 非极性溶剂。常用的极性溶剂有水、甘油等,常用的非极性 溶剂有植物油、液体石蜡等。
附加剂
为了增加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口感、外观等,需要添加一些 附加剂。常见的附加剂有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 剂等。
目录
• 固体制剂(二) • 半固体制剂与气雾剂 • 经皮给药制剂 • 粘膜给药制剂 •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01 绪论
01 绪论
药剂学的定义和任务
总结词
药剂学的定义和任务
详细描述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质 量可控性,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液体制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易于分剂 量,给药途径多,易于吸收,作用迅速 。但液体制剂易受外界因素(如温度、 光线、空气等)的影响,易发生化学变 化和微生物污染。
VS
分类
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均相液体制剂 和非均相液体制剂。均相液体制剂是指药 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形成 均匀的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 微粒、小滴或薄膜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 成乳剂、混悬剂等。
06 固体制剂(二)
丸剂
丸剂的定义
丸剂的分类
丸剂是指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 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 的制剂。
根据制备方法和材料的不同,丸剂可分为 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和微 丸等类型。
02
其他溶剂
根据药物性质和制备需要,有时会选择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作为溶剂。
药剂学——半固体制剂

药剂学——半固体制剂要点:1.软膏剂与乳膏剂2.眼膏剂3.凝胶剂4.栓剂一、软膏剂与乳膏剂(1)软膏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2)软膏剂的基质(3)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4)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一)软膏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软膏剂药物+油脂性/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局部治疗为主乳膏剂:乳剂型基质糊剂:固体粉末药物>25%凝胶剂眼膏剂油膏剂:麻油+蜂蜡(二)软膏剂的基质1.油脂性基质羊毛脂:一般是指无水羊毛脂。
为淡黄色黏稠微具特臭的半固体,熔程36~42℃,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为取用方便常吸收30%的水分以改善黏稠度,称为含水羊毛脂,常与凡士林合用,以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与渗透性。
2.乳剂型基质①乳膏剂的分类:O/W、W/O②O/W乳膏剂的特点◆加防腐剂◆加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不适于:遇水不稳定药物③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组成◆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加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调节稠度◆乳化剂O/W:一价皂(钠皂、三乙醇胺皂)、脂肪醇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平平加O,乳化剂OP)W/O:多价皂(钙皂)、硬脂酸甘油酯(单+双)、脂肪醇(十六醇/十八醇)、脂肪酸山梨坦水多拿伞举哦对比——乳剂乳化剂的分类①表面活性剂:单分子膜,吐温、司盘②天然高分子化合物:0/W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卵黄③固体粉末:硅藻土、氢氧化镁/铝、二氧化硅,白陶土 0/W氢氧化钙/锌、硬脂酸镁 W/0QIAN美女淘贵水货多、因美盖新是由头3.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PEG)片剂黏合剂、润滑剂,滴丸、栓剂的水溶性基质注意:①吸水性强,刺激感较强,久用引起皮肤脱水干燥②不宜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③和季铵盐类、山梨糖醇、羟苯酯类有配伍变化适当比例混合可得半固体的软膏基质,且较常用,可随时调节稠度。
此类基质易溶于水,能与渗出液混合且易洗除,能耐高温不易霉败。
但由于其较强的吸水性,用于皮肤常有刺激感,且久用可引起皮肤脱水干燥感,不宜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的软膏,对季铵盐类、山梨糖醇及羟苯酯类等有配伍变化。
药剂学-半固体制剂复习指南详解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学习要点一、软膏剂(一)概述1.定义: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育剂(creams)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糊剂(pasters)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025%)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临床应用:(1)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作用;(2)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3.软膏的质量要求:均匀细腻,无糙感;稠度适当,易涂布;性质稳定,无变质;安全有效,不刺激;卫生合格,无过敬;损伤皮肤,先灭菌。
4.组成:药物、基质(油脂性基质、水洛性基质、乳膏基质)、附加剂。
(二)软膏剂基质1.油脂性基质(1)特点:润滑无刺激,油膜促水合,配伍稳定好,细菌不易生,油腻不易洗,释药性能差。
(2)品种:1)凡士林:黃白两种,仅能吸水5%,不适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但加入适量羊毛脂、胆固醇可增加其吸水性。
2)石蜡与液状石蜡:常用于调节基质稠度或乳剂型基质的油相。
3)羊毛脂:可吸收两倍量的水,因粘性太大较少单用,常与凡士林合用。
4)蜂蜡与鲸蜡: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在O/W型乳化剂基质中起稳定作用, 常用于调节稠度或增加其稳定性5)二屮基硅油:乂称硅酮,润滑作用好易于涂布,常与其他基质合用,做为乳育剂的润滑剂。
但对眼睛刺激性大,不能用作眼育基质。
2.水溶性基质:(1)特点:无油腻易洗除、释药快、能与渗出液混合、可用于糜烂性创面。
(2)品种:聚乙二醇:固体PEG与液体PEG适当比例混合可得半固体的软膏基质,可调节稠度。
但对皮肤润滑性差,久用引起皮肤干燥,对季胺盐类及羟苯酯类等有配伍变化。
3・乳膏基质:(1)特点:稠度适宜易涂布、油水混合易清洗、渗透皮肤能力强;水不稳定药物不适用,分泌物多的皮肤病不可用。
(2)组成:油相、水相和乳化剂。
(提示:油相基质大多是固体或半固体,注意和乳剂的区别)油相基质:硬脂酸、石蜡、液体石蜡、凡士林、蜂蜡、高级脂肪醇、植物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膏剂 眼膏剂 凝胶剂 栓剂
第一节 软膏剂
软膏剂(Ointments)——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 1、掌握软膏剂的概念、种类及 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含有的药物可以溶解、 特点; 也可以分散于基质中。 2、熟悉软膏剂的常用基质、制 溶液型 备方法、药物加入方法; 按分散系统分为 混悬型 o/w型 3、了解软膏剂的附加剂、质量 热敏性--遇热熔化而流动。 乳剂型 因基质不同 检查与包装。 w/o型 触变性--施加外力黏度降低,
4
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
由无生命活性的多层扁平角质细胞
• 角质层 • 生长表皮 • 真皮 • 皮下脂肪组织
组成,细胞间则主要为类脂质形成 的双分子层结构。 含水量 90% ,脂溶性药物 存在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主 主要屏障,脂溶性物质易透过。 的渗透屏障。 要吸收部位, 从皮肤表面到达真皮底部, 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 占皮肤总面积的1%, 脂腺)存在于其中。 大分子、离子药物的吸收途径, 能缩短吸收的时滞。
①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
②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等部位。
③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
④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⑤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
一、软膏剂的基质
软膏的赋型剂, 药物的载体, 药物释放、皮肤扩散。
软膏
=
药物
+
基质
理想软膏剂基质应该是: ① 性质稳定,与主药和其它基质混合不发生配 伍变化,长期贮存不变质; ② 无刺激性、过敏性,稠度适宜,容易涂布; ③ 具有一定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④ 具有良好的释药性; ⑤ 易于清洗,不污染皮肤和衣物等。
乳化作用适宜pH为67。
[处方] 硬脂酸 三乙醇胺 甘油
[制法] 硬脂 液体石蜡 蒸馏水
100g 100g 452g
蓖麻油
液体石蜡
水浴 75 ~ 80℃
蒸发皿
熔化
搅拌 缓缓
三乙醇胺
甘油 水 混匀
加热同上
加入
[处方] 硬脂醇
22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5g
白凡士林
丙二醇
油脂性基质 软膏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润滑性好,无刺激性;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保护、软化作 用强; 可与多种药物配伍,不易长菌; 油腻性大、疏水性强,药物难释放; 油脂性基质 适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不适用于有多量 渗出液的皮损,脂溢性皮炎、痤疮等。 从石油蒸馏后得到的多种高级 烃的混合物,其中大部分属于 饱和烃。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 烃类 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与油脂性 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 类脂类 分类: 吸水性。 花生油、棉籽油---稳定性较差;
O/W 内相
W/O 外相
W/O/W
O/W/O
外相 内相
水包油包水 水包油 油包水 油包水包油
常用的乳化剂
硬脂 酸钠、硬 脂酸钾、 硬脂酸三乙醇胺
硬脂酸钙、硬脂酸锌、 一价皂HLB值15-18 :O/W 型乳化剂 硬脂酸铝
1. 肥皂类
多价皂HLB值<6 :W/O型乳化剂
2.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 常与其它 W/O 型合用调整适当 HLB 值;常用的 助乳化剂为十六醇或十八醇、硬脂酸甘油酯。
250g
120g
水浴 75℃
羟苯甲酯
羟苯丙酯
0.25g
0.15g
蒸馏水加至1000g
[制法] 硬脂醇 白凡士林 搅拌 熔化 缓缓 加入 加热同上 冷凝
十二烷基硫酸钠 羟苯甲酯 丙二醇 羟苯丙酯
溶于水
3. 高级脂肪酸及多元醇酯类
十六醇、十八醇(cetylalcohol, stearyl alcohol):弱 W/O型乳化剂——辅助乳化、稳定;增加乳剂稠度; 有软化剂的作用。 单硬脂酸甘油酯( glyceryl monostearate ):弱 W/O 型乳化剂 —— 用于 O/W 型乳剂基质,辅助乳化; 作为稳定剂、增稠剂,起润滑作用,HLB 3.8。
与其它基质配伍以提高基质的稠度 或增加稳定性。
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 ) 润滑性、涂展性好,无刺激性; 常用于乳剂型基质起润滑作用; 聚二甲硅氧烷 CH3[Si(CH 3)2•O]nSi(CH3)3
常与其它油脂性成分合用制成防护性软 膏。
乳剂型基质
组成 类型
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 脂肪醇、凡士林、液体石蜡 、植物油
水相、油相、乳化剂 O/W型 (雪花膏) W/O型 (冷霜)
涂布容易,稠度适中;
对油、水均有亲和力,易与创面渗出液混合;
释放药物及皮肤穿透性能好,不适于有多量渗出液和 糜烂面的皮肤; O/W型基质易洗除,需加入保湿剂与防腐剂; W/O型油腻性较小,润滑作用和稳定性比O/W型好。
乳剂的种类
基本型 复合型
• 皮肤附属器
按基质的性质和特殊用途可分类为: 油膏剂(ointment) 凡士林、油脂性基质
乳膏剂(creams)乳剂型基质
凝胶剂(gel)卡波姆
糊剂(pasters)——大量的固体粉末+适宜的基
质→半固体外用制剂
眼膏剂等: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无
菌溶液或混悬型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胆固醇类的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羊毛脂(wool
淡黄色粘稠半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可 fat吸收本身重量 ) 2 倍左右的水,而形成 W/O 型 乳剂; 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与皮肤穿透性。 棕榈酸蜂蜡醇酯/鲸蜡醇酯;
蜂蜡(beeswax) 鲸蜡(spermaceti)
较弱的W/O型乳化剂;
动植物油脂
氢化植物油---稳定性提高,稠度增 大。
液体烃与固体烃的半固体 混合物,
分为黄、白两种, 凡士林(vaselin) 软石蜡(soft paraffin) 性质稳定、无刺激性, 仅能吸收本身重量 5% 的水 分(加羊毛脂、表面活性剂提 高吸水性)。 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石蜡(paraffin)
静止时黏度升高。
特点:热敏性、触变性
局部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
全身作用:药物经皮吸收。
经皮给药系统——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 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的一类制剂。 TDDS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