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数量关系基础数列“型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22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最新复习试卷+答案与解析

2022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最新复习试卷+答案与解析

2022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最新复习试卷+答案与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3,4,5,6,8,()单项选择题A. 9B. 10C. 12D. 1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

【解析】此数列做差没有明显特征,考虑多重数列,分组找规律。

3、4一组做差为1,5、6一组做差为1,故8、()做差也为1。

因此本题答案为9,选择A选项。

2、1,1,3/4,4/8,()单项选择题A. 5/16B. 8/16C. 6/32D. 16/32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3、由1-9组成一个3位数,3位数肯定有数字重复的组合有多少种()单项选择题A. 220B. 255C. 280D. 225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4、经技术改进,A、B两城间列车的运行速度由150千米/小时提升到250千米/小时,行车时间因此缩短了48分钟,则A、B两城间的距离为()。

单项选择题A. 291千米B. 300千米C. 310千米D. 320千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5、3/2,1/2,1/4,3/20,1/10,()单项选择题A. 1/14B. 1/15C. 1/16D. 1/17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6、0,6,24,()单项选择题A. 48B. 60C. 72D. 9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

7、4,5,7,16,80,()单项选择题A. 296B. 423C. 592D. 705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

题干无明显特征,考虑作差。

后项减前项得到新数列:1、2、9、64,出现9和64考虑幂次数列,可将新数列转化为10、21、32、43,则新数列的下一项应为54,所求项为:80+54,计算尾数为5,D项当选。

8、.单项选择题A. 39B. 40C. 41D. 42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9、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从,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

数量关系专项练习(含讲解)

数量关系专项练习(含讲解)

数量关系学习精解1.【例题】1,3,6,11,l9,()A.28B.29C.24D.312.【例题】2,4,7,13,24,()A.38B.39C.40D.423.【例题3】1,3,3,7,9,()A.l5B.16C.23D.244.【例题4】2,4,3,5,6,8,7,()A.15B.l3C.11D.9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它指的是数列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所得值为一个常数的数列,即an+1-an=R(R为常数)。

整数数列中的自然数列、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实质上是特殊的等差数列。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多级等差数列等变式,即通过分析二级或多级数列的变化,或者分段错位考察找到所给数列内含的规律。

1.【解析】通过观察,本题是一个整数数列,各项呈依次增大,通过多级数列的变化,相邻两项相减得到数列2,3,5,8;再把所得数列相邻两项相减得到新的数列1,2,3……;可以看出是一个自然数列,所以括号中应为4+8+19=31。

2.【解析】通过观察,本题的规律与上一题类似,是一个整数数列,各项呈单向放大排列,经过两次相邻两数相减后可以得到奇数数列1,3,5,7……,而后倒推回去,括号中应填42。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解析】快速扫描发现,本题是一个整数数列,各项的增减变化有一些特殊,其中二、三两项相同。

经不同尝试后发现,把原数列相邻两项相加得到一个新数列4,6,10,16,再将相邻两数相减得到一个偶数数列2,4,6……,因此,括号中应为8+16-9=15。

由此看出,本题实际还是—次对三级数列的考察,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变化是通过加法得到的,因此,在平时练习中要启发思维,切忌走进思维定势。

4.【解析】本题初看较乱,不知是什么规律,但认真分析一下,该数列项数较多,可采用分段或错位考察,用减法将第2个数减第一个数,4-2=2,第4个数减第3个数5-3=2,第6个数减第5个数8-6=2,可见这就成了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了,那么括号内之数必然是7+2=9。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类经典题型。

它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

1.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数量关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情况。

在等比数列中,每两个连续的数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为了解答等比数列题,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公式:第n项 = 第1项 * 公比^(n-1)举例来说,如果题目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和第几项,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公式求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 比例关系比例关系题在数量关系题中也是较为常见的。

比例关系一般分为直接比例和间接比例两种情况。

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A和B成正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A2 / B2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另一个变量的比例关系成正比。

例如,如果题目中告诉我们A和B成反比,同时A和C也成反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C2 / A2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换算单位的问题,以确保比例关系的一致性。

3. 百分比和利率百分比和利率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将百分数或利率转换为小数来进行计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百分比的加减运算和百分比与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某项费用上涨了50%,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1.5倍,即原来的费用乘以1.5来计算。

4. 货币兑换货币兑换题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一类数量关系题。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汇率进行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如果题目给定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1:6.8,我们可以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或者将人民币转换为美元来计算题目中的换算问题。

总结:在解答公务员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方法。

公务员考试9-21数量关系真题练习题答案

公务员考试9-21数量关系真题练习题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第一部分数量关系1.D[解析]本数列的前项减去后项是一个等比数列,即8-6=2,6-2=4,2-(-6)=8,下一个数是-6-16=-22,故D项正确。

2.C[解析]将原数列变形为2,9,28,65,根号内的数字2=13+1,9=23+1,28=33+1,65=43+1,故下一项根号内为53+1=126,所以正确答案为126,故C项正确。

3.C[解析]原数列可以变形为-14,-38,-516,分子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分母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C项12符合题意。

4.A[解析]本数列的规律是12-1=0,22+2=6,32-3=6,42+4=20,52-5=20,62+6=42,故A项正确。

5.A[解析]原数列:做一次差:做二次差:做二次差后得出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x=62;()=68+62=130,故A项正确。

二、数学应用6.A[解析]设2003年至2007年,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增长率为x,则得出(468.0-37.4)×(1+x)4=468.0,(1+x)4≈1+4x,解得x≈2.17%,则平均增长率小于2.17%,故A项正确。

7.C[解析]设目前女职工人数为x,则男职工的人数为30x。

如果女职工的人数增加5人,则女职工人数为x+5,男职工的人数为50+30x,根据题意可得x+550+30x=125,解得x=15,C项正确。

8.B[解析]设当前的月利率是x。

根据等额本金法计算,小李每个月应还银行贷款为15000020×12=625(元),已知小李上个还款期已归还5万元本金,则小李已归还的月数为50000625=80,则本月为第81个月。

剩下本金为100000元,100000x+625=1300,解得x=6.75‰,故B项正确。

9.C[解析]根据题意,人民币日元为14.001~14.040,澳元人民币为4.352~4.467,则澳元日元为14.001×4.352~14.040×4.467,14.001×4.352≈60.93,14.04×4.467≈62.72,故C项正确。

00-10年国考真题数量关系整理及解析

00-10年国考真题数量关系整理及解析

2000年中央(共15题,参考时限10分钟)21.2,1,4,3,(),5。

A.1B.2C.3D.622.22,35,56,90,(),234。

A.162B.156C.148D.14523.1,2,2,4,(),32。

A.4B.6C.8D.1624.-2,-1,1,5,(),29。

A.17B.15C.13D.1125.1,8,9,4,(),1/6。

A.3B.2C.1D.1/326.大于4/5且小于5/6的数是()。

A.6/7B.21/30C.49/60D.47/6127.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大的倍数是()。

A.99B.100C.101D.10228.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是()。

A.9B.7C.5D.329.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

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

A.100克,150克B.150克,100克C.170克,80克D.190克,60克30.某时刻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此时刻再过6分钟后分针和此时刻3分钟前的时针正好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则此时刻为()。

A.10点15分B.10点19分C.10点20分D.10点25分31.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6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A.60岁,6岁B.50岁,5岁C.40岁,4岁D.30岁,3岁32.某人用4 410元买了一台电脑,其价格是原来定价相继折扣了10%和2%后的价格,则电脑原来定价是()。

A.4 950元B.4 990元C.5 000元D.5 010元33.某机关共有干部、职工350人,其中55岁以上共有70人。

现拟进行机构改革,总体规模压缩为180人,并规定55岁以上的人裁减比例为70%。

请问55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

A.51%B.43%C.40%D.34%34.某储户于1999年1月1日存入银行60 000元,年利率为2.00%,存款到期日即2000年1月1日将存款全部取出,国家规定凡1999年11月1日后孳生的利息收入应缴纳利息税,税率为20%,则该储户实际提取本金合计为()。

国考数量关系基础数列“型题”汇总.docx

国考数量关系基础数列“型题”汇总.docx

---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国考数量关系基础数列“型题”汇总数字推理目是公考中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定出的型,一般会有 5-10 道。

目会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要求者仔察个数列各数字之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律,然后从四个供的答案中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空缺,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律。

下面就来介下数字推理中最基本的数字律,也就是基本数列。

一、常数数列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 1】6,6,6,6,6, 6,6⋯⋯二、等差数列相两之差 (后减去前 )等于定的数列。

【例 2】2,5,8,11,14,17,20⋯⋯三、等比数列相两之比 (后除以前 )等于定的数列。

【例 3】3,9,27,81,243,729,2187⋯⋯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当中没有直接的意,于考生来,重要的是能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都不是;迅速将数列律的下一算出来。

四、数数列与合数数列数数列:由数构成的数列叫做数数列。

(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数的自然数叫做数。

)【例 4】2,3,5,7,11,13,17,19,23⋯⋯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除了 1 和它本身之外有其他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例 5】4,6,8,9,10,12,14,15,16⋯⋯里需要注意的是, 1 既不是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例 6】1,2,3,1,2, 3,1,2, 3⋯⋯【例 7】5,2,5,2,5, 2,5,2, 5⋯⋯【例 8】-3,2,4,1,8,7,-3,2,4,1,8,7⋯⋯一般来,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 (包括未知 )至少出两个“3-循”,或者三个“2-循”,此期周期律才比明。

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律,加上未知,至少要有六。

数少的数列称其周期数列于,此种数列如果有其他律存在,先考其他律。

六、推数列数列当中每一都等于前两的和、差、或者商。

历年国考数量关系真题及解析汇总

历年国考数量关系真题及解析汇总

200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真题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试题。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 1,3,5,7,9,( )。

A.7B.8C.11D.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 11。

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差额均是 2 ,故应选 C。

请开始答题:41.12,13,15,18,22,( )。

A.25B.27C.30D.3442.6,24,60,132,( )。

A.140B.210C.212D.27643.6,18,( ),78,126。

A.40B.42C.44D.4644.3,15,7,12,11,9,15,( )。

A.6B.8C.18D.1945.0,9,26,65,124,( )。

A.186B.215C.216D.217二、数学运算: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等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例题】 84.78、59.50、121.61、12.43 以及 66.50 的总和是( )。

A.343.73B.343.83C.344.73D.344.82解答:正确答案为 D。

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第二位小数是 2 ,只有 D 符合要求。

就是说你可以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46.1 235 ×6 788 与 1 234×6 789 的差值是( )。

A.5 444B.5 454C.5 544D.5 55447.已知甲的 12%为 13,乙的 13%为 14,丙的 14%为 15,丁的 15%为 16,则甲、乙、丙、丁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甲B.乙C.丙D.丁48.某市一条大街长 7 200 米,从起点到终点共设有 9 个车站,那么每两个车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

A.780 米B.800 米C.850 米D.900 米49.飞行员前4 分钟用半速飞行,后 4 分钟用全速飞行,在 8 分钟内一共飞行了 72 千米,则飞机全速飞行的时速是( )。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A类): 数量关系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A类): 数量关系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A类):数量关系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1,3,5,7,9,( )A. 7B. 8C. 11D. 未给出解答:正确答案是11。

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请开始答题:1. 1,4,8,13,16,20,( )A. 20B. 25C. 27D. 282. 1,3,7,15,31,( )A. 61B. 62C. 63D. 643. 1,4,27,( ),3125A. 70B. 184C. 256D. 3514. ( ),36, 19,10,5,2A. 77B. 69C. 54D. 485. 2/3,1/2,2/5,1/3,2/7,( )A. 1/4B. 1/6C. 2/11D. 2/9二、数学运算: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例】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两人步行几小时后相遇?A. 3B. 4C. 5D. 6解答:正确答案为D。

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6. 一件商品如果以八折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20%的毛利,那么如果以原价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百分之几的毛利?A. 20%B. 30%C. 40%D. 50%7. 某服装厂生产出来的一批衬衫中大号和小号各占一半。

其中25%是白色,75%是蓝色的。

如果这批衬衫总共有100件,其中大号白色衬衫有10件,问小号蓝色衬衫有多少件?A. 15B. 25C. 35D. 408. 某剧场共有100个座位,如果当票价为10元时,票能售完,当票价超过10元时,每升高2元,就会少卖出5张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数量关系基础数列“型题”汇总
数字推理题目是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稳定出现的题型,一般会有5-10道。

题目会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下面就来介绍下数字推理题中最基本的数字规律,也就是基本数列。

☑一、常数数列
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1】6,6,6,6,6,6,6……
☑二、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之差(后项减去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

【例2】2,5,8,11,14,17,20……
☑三、等比数列
相邻两项之比(后项除以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

【例3】3,9,27,81,243,729,218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试当中没有直接的意义,对于考生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间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都不是;迅速将数列对应规律的下一项计算出来。

☑四、质数数列与合数数列
质数数列: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

)
【例4】2,3,5,7,11,13,17,19,23……
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
【例5】4,6,8,9,10,12,14,15,1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
【例6】1,2,3,1,2,3,1,2,3……
【例7】5,2,5,2,5,2,5,2,5……
【例8】-3,2,4,1,8,7,-3,2,4,1,8,7……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期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

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六、简单递推数列
数列当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差、积或者商。

【例9】1,2,3,5,8,13,21……(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0】27,15,12,3,9,-6……(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1】2,4,8,32,256,8192……(简单递推积数列)
【例12】243,27,9,3,3,1,3……(简单递推商数列)
在公务员考试中,以上基础数列都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考查基础数列的题目也并不多,但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在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只是由于数字稍加变化,规律就可能变得模糊;作为复杂数列的中间数列,大家对基础数列一定要烂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