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第二章语言的构造与机制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伍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伍铁平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语言表现是现场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
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喊叫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无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
是一种不用学习的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简单的粗疏的工具。
人类语言的特点一功能上——功能开放能够传递的信息无限丰富,包含现实中万事万物,不拘范围,不论题材,新事物新思想过去未来哲理感情除理性的思想外,还要在说话中表示出自己的身份态度情绪目的切合情景有充分的弹性造出无穷的句子。
二结构上------构思巧妙(关键)高度的运转能力语音层符号层语音=> 语素一词一句子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儿从语音层进入符号层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一定规则组合构成了词一定规则组合句子------------ — --------------------------- —①任意性----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一保证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语言表达②离散性----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T单位可以自由拆装使组成的上级单位内涵分明③层级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层递增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掌握他的几十个音素(位),几千个语素以及语音语素词的组合规则人类语言的产生主观本身一高度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一有经常的交流需要来推动可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劳动中锻炼了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需要--劳动中产生了组织协调交流思想的需要需要和可能想结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懂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标志三习得上—人类语言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从幼儿学说话来看语言潜能的实现的关键期:1岁半到5岁之间幼儿的学话能力没有种族民族的差别幼儿学语的共同阶段:①咿呀期②独词句阶段③双词句阶段④电报体阶段(虚词语法)⑤接近成人阶段成人学外语条件优越为何反不如儿童地道?①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平均为每天12小时②成人对儿童说话的特点:a发音:声音偏高强调式语调吐词清楚速度较慢句子之间有明显停顿经常反复一些音节b用词造句:句子简短合乎规格实词多虚词少修饰语和代词也较少使用过祈使疑问用的较多常用诱发问句只要求孩子重复或提供一个词做答案c十分关怀的感情和耐心③本族语的干涉④儿童学话在潜能的关键期内成人不是儿童不自觉学会了说话规则为什么?观点一:模仿说-----儿童学语法是先在头脑里逐步形成规则再根据规则去理解从前没有听到过的句子或产生新的句子观点二:天赋说——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观点三:认知说----智力的发展综上:父母的指引儿童的模仿先天的学话机制认知的背景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说话言语动作(张口说话的动作)语言(说话所用的那套代码)言语作品(说出来的话)语言存在的方式语言的构造:音语素词规则单位语言的符号性符号--事物的标记具有约定性(某些人约定或者是社会习惯)符号象征----有一定含义可说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ec语言符号语言的符号是按类给出的舍去个体的特性抽出整类的共性概括成类的意义然后把这个意义跟一组音相结合形成一个符号语言里的符号(指一般而不指个别积累着社会的认识成果)符号是语言里的单位,语言里除单位外还有规则,语言规则的形成也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的选择和组合规则归纳在符号里的意义取舍什么音和什么义结合成符号符号和符号组合的规则都是约定俗成的=> 语言的民族的稳固的时代的特点②线条性-----符号与符号组合只能在一条线上伸展符号的组合是有层次的而层次是两维的语言的系统性词要参与结构的组成两种关系①组合关系----组成结构的词之间的关系②聚合关系----有同样组合能力的词之间的关系(有同样组合能力:指这些词都能出现在结构某个位置上彼此可以替换)组词造句-----按意义的需要立出句子的结构把适当的词填入结构的每个位置结构怎么立-----是组合的问题词都要从有关的聚合里去提取----- 是聚合的问题句子是组合和聚合两种规则相互作用产生的组合和聚合不但是词之间的主要关系也是低于词的层级各部分内部诸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是揭示语言每个层级上的单位如何运转的钥匙也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表现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比其他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非语言的表情动作空间距离交际是语言的基本职能,语言的其他社会功能是从交际功能中生发出来的二语言是集体的标志民族地区男女老少阶层行业口头书面性格处境.......三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记录①反映一个民族当时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风俗意识形态等②是民族关系的见证(外来词一对外关系)=>语言是打开民族关系的钥匙,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口碑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是认知的伴侣认知和语言相伴而行音和义组合成语言符号(词)所以语言起着固定认识成果的作用a每个名族的认识成果都能找到相应词语的反映b对个人来说学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世界和发展思维的过程二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思维-----统指大脑的意识活动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些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抽象思维: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心理层次上进行的词语句子一组句子形象思维内容的表达T语言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形象要经过抽象思维的加工借助语言来体现和组织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甲流的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计算机是人类思维的延伸T需要一个信息载体语言第四节语言学的任务社会的需要推动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基础研究(研究语言本身)应用研究(研究语言学的各种应用)交叉研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共同研究语言及其邻界现象的相互关系—交叉学科)语言的基础研究目的是弄清语言本身的基本情况为学习应用和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分类个别语言的研究(状态历史)语言共性的研究(状态历史)①状态:指语言发展中的一个平面重要的是现代的平面,同时也指过去某一历史时期的平面对状态的研究采取描写的方法系统地揭示语言各部分的单位关系和规则说明各部分如何协调制约保证整体的运转描写语言的方法:分析术衡量术的标准是好坏和是否合用②历史1语言过去的样子T理解古代文献2经过哪些坎坷曲折-深化对现状的认识3哪些因素推动语言的演变规律性-把握语言的动向=> 方法① 理出演变线索归纳出条理②以今证古③内部构拟法区别:语言描写—静态研究—说明语言的构造和运转语言历史—动态研究—说明语言演变的方式和规律性联系:互相补充印证观念改变:①语言研究曾长期偏重于历史 -状态领先于历史②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描写只能真实地反映语言的状况无权规定它应该怎样但不是反对语言的规范③描写语言状态时口语领先于书面语语言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①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的应用研究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出现的语言问题A最大课题—语言教学(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B使用方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演讲术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法修辞学是语言应用研究历来关心的重点C翻译技巧的研究D选定民族共同语定规范②交叉研究:人文科学包括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文化史科技包括数学信息论电子学医学符号学情报学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交叉学科: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实验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计算机与语言学基本原理:在计算机里预存一定规模的词典语法规则语义规则推理规则和有关主题的知识第二章语言的构造与机制第一节语言的构造语言的构造词汇系统-----构筑语言系统的种种词汇单位的集合包括语素词短语其中最重要的是词语素作用在于构词但不限于构词有一些语素只起语法作用如词尾语法系统------由种种组织词汇单位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语法规则:实质表现的是各词汇单位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造句(或构词)方面的关系语言单位形式---- 语音(音素音节)内容------语义(义素)语言的构造: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①切分句子最具独立性可切分因为语言有线条性切分的标准①看它们有无相同的功能(切分出的单位)A从句子切分词主要目的在于看它们能否直接组成句子或者充当句子成分(实词)或者在造句中起语法等作用(虚词)B切分语素标准与表达意义有关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②既要看它们能否以相同意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出现又要看这些片段本身能否再切分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切分音素音节抛开了同语义的联系切分之后丢掉的东西①各种组织规则②附着在整个组合(结构)之上的语调重音等②归并(又叫同一)是判明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不是同一个单位的过程一般引起对立的差异不应该忽略凡有对立性区别的多是不同的单位不对立而又类似才是同一单位对立-----需要判明的单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时能够区别意义这时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单位例普通话的D T 现汉中花掉了(开的花落了)花掉了(花费出去了)不对立-----①可以在相同的上下文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作用例南京话兰州话中N L不分英EXCISE (消费税)读----------但这种不对立往往是规范的对象要消除异读的现象②互补:两种需判明的单位各自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甲出现的语境乙不能出现而乙出现的语境甲不能出现于是甲乙互补互补的单位无区别意义的作用故不对立例——语素和词的几个义项之间亦互补正------歪(垂直或符合标准)——侧偏(位置在中间)反(正面)副(主要的基本的)----------------------- 负(大于0的)语义互补的语言环境远大于语音互补不对立是判断是否同一单位的必要条件③切分和归并的关系①切分和归并是研究语言单位不可避免的两种相互关联的程序②语言是一种线性的复杂结构需切分加以研究③只有进行了归并才能将各种并无实质性区别的单位归并成一个真正的语言单位所谓复现便指这种语言单位的复现④归并又是衡量切分是否正确的手段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①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搭配关系拼合关系)组合关系受限制体现出语言单位的选择性①同一层级的单位才能组合语音层中音位----音位音节——音节词汇层中语素----语素词-----词/短语②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能否组合--—社会习惯一组合规律组合体(结构):语言单位按照组合关系组成的片段②聚合关系:组合体中的各个单位往往可以被其他单位替换这些可以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相互替换的关系聚合体:有聚合关系的各个语言单位组成一个聚合体替换----在确定聚合关系时占有重要位置通过替换可以发现语言单位由出现的语境所显示的组合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可以把语言单位分成不同的类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相互作用①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②组合关系又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熟语例外)③组合关系第一性一切语言单位都必须经过组合在言语中出现即语言单位首先必须是某一组合体的成员正是从各种组合关系中人们才能通过联想类比发现聚合关系第二节语言的机制一预设机制预设的概念----[德]弗雷格1892 (19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预设——①无需说出的说出来只会引人发笑②可以说出来不会造成幽默可笑的效果没话找话说说些预设自明的话是寒暄话的一大特点例——二排除机制(与预设相对)共时①语义方面:由于上下文制约只出现一个意义②构词方面:例---居住同义但同住者不等于同居者③语音方面:英:SPEAK PIE B P不区别意义汉:爸怕区别意义④书写方面:例------历时刘献廷w新韵谱》:声母以外的部分一韵父因韵父与韵腹同音易混淆一改韵母古英语HARVEST①收获②秋天诺曼入侵英语吸收法语借词14世纪AUTUMN 秋天16世纪普遍用AUTUMN于是排除了HARVEST秋天之意三补偿机制<一>共同补偿现象①汉语中动词的时制区别或者不表示出来或者不明显=>否定动词行为用副词不未没等词之间的区别来补偿表示时制手段之不足已经重复—用又将来重复—用再②汉:不严格区分手和手臂但用动词的区别来补偿HAND IN HAND 手拉手ARM IN ARM 手挽手③英YOU没有平称敬称之分用动词虚拟式等手段表示客气以资补偿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④DEAR亲爱的昂贵的易混淆用EXPENSIVE表示昂贵的来作补偿⑤广西桂平吃茶—吃药喝茶—喝茶水名词(宾语)的混同用不同动词的区别来排除动词起了补偿名词的作用排除机制和补偿机制往往同时起作用<二>历时补偿现象古英语名词有五个格T现代五个格全消失用词序相对地固定和介词来补偿四多余机制(羡余成分)(羡多余剩余[古代])使得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①俄语(以多余成分著称)②英MANY BOYS③汉一条板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个体量词)(但他给了我一把刀不等于他给了我一刀)A构词上有同义词素构成的词同义反复结构偏义词或偏义结构(捐弃疾病奇怪。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5、使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础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它是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语言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英语》等.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1、考试方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作业占 20%六、正文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认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286P)

(3)二层性(duality) Duality refers to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ith two levels of structure ,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This feature of language makes it possible for its users to have a vast of number of combinations of linguistic units at different levels for meaningful messages.
4
三、语言的本质特征(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美国语言学家C.Hockett 提出了 12种甄别性特征。 Design features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6
三、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别
(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指的是截取语言的某一时 代的横断面,加以描写和研究,它主要研 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 又叫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 )。如,古代汉语。 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dynamic linguistics),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 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 语史。
5
(1)任意性(arbitrariness) The arbitrary property of language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 or between the sign and what it stands for. The symbols used are arbitrary . However, not every symbol is arbitrary. There are onomatopoeic words in every language ,such as cuckoo,bang ,crash in English. These words are imitations of natural sounds.
语言学概论ppt

The Theoretic of Linguistics
教材:《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 著 ypp118@
参考书目
本课程采用教材: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主要参考文献: 1、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0. 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0. 3、马学良等.普通语言学.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岑运强主编.语言学基础理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4. 7、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二、语言学的分类
普通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统计语言学 ……
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的类别
1.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1)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学科的主体,它包括对个别 的、具体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 语言的共同规律。包括具体(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2)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 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2.具体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 (1)具体(专语)语言学——就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 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对具体语言的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 分析、研究,找出其语言规律。它又包括从一个静止的时 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的共时语言学和从一个较长时段研 究语言,研究语言动态的历时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 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各种具体 语言和亲属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 论部分。它研究各语言的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
语言学纲要笔记(北师大<伍铁平本>)

北师大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伍铁平本,仅供参考)总体把握:比例:绪论总论25%绪论: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方法和分类、回顾和小结、作用和意义。
总论:从宏观的角度介绍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语言的本质主要从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内部的大致结构等三方面阐述的。
语言的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原因、规律特点、发展过程及结果。
题型:解词、填空、选择、结合例子简答或论述。
语音25%-30%掌握了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的三大部位)、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后,要全力掌握语音物质外壳的各种结构单位,即音素、音位、音节和语流。
音位集中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全章的重点,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原则是每次必考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元音与辅音音素。
把汉语的元音与辅音的描写方法尽量记熟。
题型:解词、选择、填空、综合运用。
语义25%语义的定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
语言意义的重点在词汇意义(词义)上,如词义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词义的义素分析及词义的聚合类——语义场。
义素分析重点对亲属词及近义词的分析。
言语意义主要是研究语义与语境的关系如语境对语义的影响、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模式。
语义变化的原因、途径、结果。
词汇15%—20%词汇的重点在语素(词素)和词及词组的定义和区别、语素的分类(词根、词缀和词尾)、词的构词法及词的结构类型(语音构词、语义构词和语法构词以及合根法、附加法和减缩法)。
词汇的分类和固定词组等。
语法20%要结合外语和汉语的例子进行。
对词的分类范畴要注意分类标准。
句法的内部意义有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
显性意义主要指陈述、修饰、支配、平行、补充等关系和主谓、偏正、动宾、联合、后补等结构。
分析层次性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尤其是对歧义句的分析。
结合层次分析的树形图、句式转换的规则。
文字5%文字的性质、作用、起源、发展、类别及改革与创制交叉语言学不考一、绪论名词: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普通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文学、语言、言语、思维、符号、渐变性、参差性、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整化、语言的融合知识点:1、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教材: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要点:•••••••
•••• 一、语言与语言学(语言的本质)
••••1. 语言与言语
2. 语言的性质: 属性特征、功能特征、本体特征
••• 二、语音学
1.语音的自然属性
2.音素和音标
3.音位学理论
•••三、语法学
1.语法特点
• 2. 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
•• 3. 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
• 4. 语法单位: 语素的性质、词类的性质、句法结构••••四、语义学
1.语义类型
2.义素与义素分析
3.词义
4.语义的历史演变
五、文字学
• 1. 文字的性质与作用
2.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六、语言的演变
1.语言演变的原因与特点
2.语言演变的基本过程
3.语言的接触
4.语言的亲属关系
••••七、语言的分类
1.结构分类法
2. 谱系分类法
••••••••
1。
语言学概论课本目录及部分课程课本

语言学概论课本目录及部分课程课本《语言学概论》课程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二、语言的若干属性三、语言学第二节语言功能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二、心理方面功能第三节语言历史一、语言起源二、语言分化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第四节西方语言学简史一、传统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三、现代语言学四、当代语言学第二章语言结构第一节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三、语言结构类型第二节语音一、语音和语音学二、音素和音位三、语音特征四、语音组合第三节语义一、语义和语义学二、语义单位三、义素分析四、语义场五、语义的组合第四节语汇一、语汇和语汇学二、语汇层级三、语汇聚类四、语汇构成第五节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三、词类四、短语五、句子六、语段第三章语言运用第一节言语交际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二、言语交际的过程三、言语交际的原则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言语行为一、言语行为的概念二、言语行为的类型三、间接言语行为第三节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一、话语表达二、话语理解第四节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一、交际变体二、语言交际障碍三、社会语用对策第四章语言学习第一节第一语言获得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二、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语言获得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二、中介语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四、第二语言教学法附录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参考文献语言学概论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课程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一)语言是什么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伍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要教案版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我们正常的人每天都要讲话,就像每天都要呼吸,都要睡觉一样,语言无处不在。
但至今语言学界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又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听觉的,很严密的符号体系。
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以外的动物也有所谓的“语言”。
但这些所谓的动物“语言”和人类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动物也不能真正掌握人类的语言。
我们主要来看动物的语言和人的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人类语言结构的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和动物语言结构的简单性。
语言中绝大多数的词和语素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
即用什么样的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任意的,没有道理可言的。
比如,汉语“人”“走”“好”等词为什么用语音形式“ren35”“zou214”“hao214”来表达,是说不出道理的,其实当初完全可以用其他语音形式来表达。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保证了任何事物都可用语音表达。
离散性指每个单位都独立存在,彼此不相混淆。
离散性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
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人类的语言内部是分层级的:分为两层。
音位层和符号层。
音位层包括几十个音位。
符号层又分三级:语素、词、句子。
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级递增,直到无穷。
动物所谓的“语言”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但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
动物的叫喊是浑沌的,无法分析出明晰的单位。
动物语言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只包括一套相互区别的本能反应。
这种低效率的结构自然限制了动物语言的功能。
2、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和动物“语言”的功能相对封闭性人类的语言具有功能开放性,表现在人类语言的可变性和创造性上。
人类语言虽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语言各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单位) 语 音 素 音 节 素 子
声 音 (符号) 意 义 (符号的组合)
句 词
(二)语言单位的归并
1.归并的含义: 归并是确定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的过程。就是判明话语中
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不是同一个单位的过程。也就是判断语言单位 的本质特征,寻找相同单位的共性,抛开其非本质差异的过程。一般 来说,对立性差异不应被忽略。有对立性区别的多是不同的单位,不 对立而又类似的才是同一个单位。
三、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一)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叫做组合 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跟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 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 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 组合关系在语言中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一般来说, 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才能相互组合。即语音层中,音位只 能跟音位组合,音节只能跟音节组合。词汇层中,语素跟 语素组合,词可以跟词或者短语组合。
预设的民族色彩
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使用语言不同,因此具体言语 中有些不言自明的预设具有民族色彩。没有相关共 识做为预设的外族人听了可能无法理解。 吃唐僧肉 吃东坡肉
音位 → 音节 → 语素 → 词 → 句子
↓
十 → 百 →
↓
↓
千 → 万 → 无限
↓
↓
二、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
(一)语言单位的切分 句子是进行语言单位切分的起点。切分出的单 位可以是词、语素,也可以是音节和音素 (音位)。 • 句子最具有独立性, 虎子中午去麦当劳了。 对语言环境的依赖 最少。 句子 • 词是“最小的自由 形式”(Bloomfield 词 1933)“词是最小 语素 的独立运用的单
h l
e i
i n
hái līn
j
i
ng
jì ng
x zh x
i u ü
o a e
ng n n
xiōng zhuān xūn
b
g 声母
i
u 韵头
a
a 韵腹
u
i 韵尾
biāo
guāi
口 红 地 震 事 变 月 亮
语素+语素
我 休息 他 说话 你 回家 他 洗澡
词+词
你走, 我就走。 北风叫,大雪飘。 我读书,他写字。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说事》 崔永元:我听说,那个,读者特别期待? 白云:怎么说“特别”期待呢?那是“相当”期待呀!那家 伙,那,看完《月子I》就想看《月子Ⅱ》,都搁那憋着呢。 黑土:那,这话是真的。那憋得是“相当”难受啊!那村长 啊,就上俺家就堵着门儿就告诉你:“别让你媳妇儿遥哪乱 走了,赶紧写《月子Ⅱ》吧,村头厕所可没纸了。”
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
1.从基本词汇和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重要性看, 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 2.基本词汇和语法的稳定性决定了语言发展的 稳定性,使语言能够成为人们千百年来共同使 用的交际工具。 3.基本词汇和语法决定着语言的基本面貌。
语言的层级体系
句子 词 语素
交叉处
上层 底层(音位、音节)
句子+句子
第二节
语言的机制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已广泛 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 和运行变化的规律。 本节谈“语言的机制”,即语言是如何起作用 的。
语言的机制: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 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经济机制。
一、预设机制
1.预设(presupposition,或译为“先设、前提”): 人们在使用自然语言时,会有很多不言自明的背景信 息,这就属于会话的预设义。
3.预设的两大基本分类: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对预设的研究首先是从语义角度开始的,他 们把预设看作是两个语义命题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 下例中A预设B,或者说B是A的预设。 A:我的猫死了。
B:我曾经有一只猫。
A:当今的法国国王是个秃子。 B: 法国现有一个国王 语义预设具有稳定性。是说不管对语句加以否定还是 进行提问,都不会影响预设的真实性。
语音层: 音位的组合: b+i+a+n=bian 音节的组合: bō+li=bōli 词汇层: 语素的组合:人+口=人口
词与词的组合:非常+幸福=非常幸福
词与短语的组合:人民+非常幸福=人民非常幸福 句子层: 单句的组合
单句与复句的组合
即使同一层级的语言单位也不能随意组合。这在音位 组合和语素组合中表现尤为明显。
语用预设概念最早是由Stalnaker提出来的,也 叫语用前提,是话语表达和理解的内在隐含 共识,是说话人组织语言信息时设定的前提 关系。 预设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心目中 认为是事实,还可以指假定的情况。语用预 设是语言发出者故意设置一个情景,让语言 接受者融入情境中,已达到说话人的目的。 早餐店员问:您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 预设:你要鸡蛋。
思考:
现代汉语中哪些音位不能相互组合?请举例说明。
语言单位按照组合关系组成的片段叫“组合体”,有 时也叫“结构”。
(二)语言单位的聚合关系 能够在同一个位置上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 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一类, 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有聚合关系的各个语言单位 组成一个聚合体。 替换在确定聚合关系时占有重要位置。只有通过替换, 才能确定语言单位所属的大大小小不同层级的类(即聚 合体)。
白云所说的这句话的本来预设是大家都喜欢看《月子 I》,现在都期待着看《月子II》呢,以此来吹捧自己, 显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很高。但是黑土知道这句话是 假的,用他的话否定了这个预设,他的预设是白云 说的话是假的,这样就引起巨大发差,矛盾突现, 真相大白,令人不禁开怀大笑。 (刘静《语用预设与小品艺术》,《剑南文学(经典 教苑)》2012年第5期)
[ɛ]
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出现在韵头[i-]、[-y]和韵尾[-n]之间 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中 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a/
[A]
[ɑ]
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②深度。
③深奥。 ④深刻,深入。 ⑤(感情)厚;(关系)密切。 ⑥颜色浓。
⑦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⑧很,十分。 以上的各个义项之间也呈互补关系。
音位组合成音节 ü
a
yǔ
à
i
ê u
yī
ê wǔ
u
a
wā
i
ê
yé
ü
u
ê
o
yuè
uǒ
a a
u i
ǎo āi
e
i
n
ng
ēn
yīng
u i
a a
i u
uài yāo
u
ü
e
e
ng
n
w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
yūn
zh
-i [ʅ ]
zhī
n k
a e
nà kě
x sh
ü u
ê o
xué shuō
q
i
a
qià
d
a
u
dāo
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体现,语 言的各个层级的单位,从音位到音节再到语素、词、 短语、和句子都被一定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所统 领。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两种根本 关系,是语言系统的纲,把握了这个纲,就基 本上把握了语言系统。 组合关系是第一性的。组合关系是实现的,而 聚合关系是潜在的。一切语言单位都必须经过 组合在言语中出现。
(张欣欣 《浅析预设的应用》,《文学教育》2012年第3期)
小品中经常用到预设,以达到喜剧效果。
赵本山小品《策划》,使用预设制造陷阱: 赵:比方说这只出名的公鸡要是死了,这肉也能值钱? 牛群:是的。 赵本山:肉值多少钱? 牛:咱就说这一块儿,您要不拿个两千,就没权利吃上。 赵:鸡心呢? 牛:四千。
比较下面的例子:
a、哥哥 b、妈妈 c、我们 d、大家 „„ = A
A1 A2 A3
写 吃 谈 参观
过 了 着 了
两本 一个 这件 几所
小说 苹果 事情 学校
+
B
B1
B2 B3
+
C
C1 C2 C3 Cn
+
D
D1
D2 D3
+
E
E1
E2 E3
An
Bn
Dn
En
思考: 其他语言单位(音位、语素、句子)是如何体现组 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请图示。
预设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关于预设的研究是语义 学、语用学的热点。
2.预设的提出: 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于1892 年提出,他的理论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他的预设理论概括如下: (1)指称短语和(例如)时间分句均有所指,因此具 有前提; (2)一句句子和它的否定形式具有同样的前提; (3)句子或声言,不论真实或谬误,其前提必须成立。
位”/“词是最小的 自由运用的单位” •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 义的单位。
1. 切分出的“词”要能直接成句,或者能充当 句子成分(实词)或者能在造句中起语法作 用(虚词)。 2. 切分出的“语素”要能以相同意义在不同的 上下文中出现,本身不能再切分成更小的音 义结合体。
虎子 hǔzi 音节 音素 - - - -
第二章 语言的 构造和机制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严艳群
理解下列四点:
语言的构造系统
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的七种机制
第一节 语言的构造
一、语言的构造 • 语言是一个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 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 词汇系统是构筑语言系统的种种词汇单位的 集合。它包括语素、词和短语。 • 语法系统是由种种组织词汇单位的规则组成 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