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卫生法规考试资料:艾滋病的防治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试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B、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答案:D题型: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滋病防治的目的?()A、预防艾滋病的发生B、控制艾滋病的流行C、消灭艾滋病的传播D、保障人体健康E、保障公共卫生答案:C题型:单选题《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由哪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E、镇答案:C题型:单选题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家鼓励和支持部分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不包括?()A、工会B、共产主义青年团C、妇女联合会D、红十字会E、宋庆龄基金会答案:E题型:单选题下列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有误的是?()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关怀和在最大范围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相关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显著位置,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广告宣传E、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组织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咨询、指导和宣传教育答案:B题型: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B、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C、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D、医务人员在开展艾滋病、性病等相关疾病咨询、诊疗过程中,应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E、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答案:C题型:单选题下列承担艾滋病防治强制性宣传教育义务的机构不包括?()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主管部门B、医疗卫生机构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D、劳务中介服务机构E、妇女联合会答案:E题型:单选题下列不符合《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的是?()A、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出入境人员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指导B、国家组织红十字会会员和红十字会志愿者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C、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D、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应当支持本单位从业人员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开通艾滋病防治咨询服务电话答案:A题型:单选题下列关于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C、市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监测活动E、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答案:C题型:单选题国家实行艾滋病()制度?A、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B、自愿咨询和强制检测C、免费咨询和免费检测D、免费咨询和强制检测E、自愿咨询和免费检测答案:A题型:单选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的相关部门是?()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C、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E、乡镇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答案:B题型:单选题下列有关艾滋病防治的规定错误的是?()A、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措施,帮助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改变行为B、有关组织和个人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措施,应当符合《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与禁毒工作的协调机制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公安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吸毒成瘾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答案:A题型:单选题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对下列哪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A、被依法逮捕、拘留的B、在监狱中执行刑罚的C、被依法收容教育的D、监外执行和强制戒毒的E、劳动教养的答案:D题型:单选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下列哪个原则,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A、属人管理B、属地管理C、属人兼属地管理D、保护主义管理E、共同管理答案:B题型:单选题下列错误的是?()A、血站、单采血浆站不得向医疗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人体血液、血浆B、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将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浆作为原料血浆投料生产C、医疗机构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D、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不得采集、使用及科研、教学E、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人体血液、血浆、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不得进口答案:D题型:单选题进口下列哪项药品须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A、血浆B、器官C、细胞D、骨髓E、人体血液制品答案:E题型:单选题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A、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C、只能选择其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作为性关系者D、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E、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答案:C题型:单选题下列涉及艾滋病患者隐私权保护内容的是?()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时,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B、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封存有证据证明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有权对属于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卫生处理或者予以销毁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未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及时解除封存答案:A|B|C|D|E题型:多选题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哪些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艾滋病防治条例

03
预防与控制
宣传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歧视和偏见,加 强社会支持。
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
开展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报道、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强调安全性行为、减少性接触等预 防措施。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行为
01
02
03
安全性行为
传播途径
03
04
05
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 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尤 其是同性性行为和性滥 交行为。
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 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 输血、注射、针刺等。
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 胎盘、分娩和母乳喂养 等。
防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控制疫情
通过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控 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病毒的
艾滋病防治条例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总则 • 组织与实施 • 预防与控制 • 诊疗与救助 • 监测与报告 • 法律责任与监管 • 附则
01
总则
艾滋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01
02
艾滋病定义:艾滋病( 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IV)引 起的病毒性感染,主要 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 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卫生主管部门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艾滋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应当建立艾滋 病防治监督管理制度,制定有关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教育、卫生、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 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艾滋病防治的有关工作。
监管措施和制度保障
地方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020云南医疗招聘考试卫生法规知识:艾滋病的防治条例

2020云南医疗招聘考试卫生法规知识:艾滋病的防治条例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部分小伙伴也开始为2020云南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做准备;在此,云南中公教育和备考的小伙伴看一看艾滋病的防治条例。
(炎炎夏日,大家注意别中暑了)
1、概述: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
并且他们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①艾滋病监测国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
②艾滋病自愿咨
询和自愿检测制
度
国家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③艾滋病患者的义务及其隐私保
护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享有隐私权。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
身份的信息
④采集或使用人
体血液、血浆、
组织的管理
采集或使用人体血液、血浆组织前,均需做好艾滋病的检测工作。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0-8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0-8问题:[单选,A1型题]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B.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C.加强宣传教育D.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E.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下列对象,除外()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B.艾滋病病人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属D.艾滋病病人的家属E.以上都不是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中的不歧视规定的内容不包括()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C.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D.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E.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天津11选5 )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A.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B.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C.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D.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E.健康教育措施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A.人体血液B.人体体液C.组织器官D.血液衍生物E.以上都不是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2006年3月1日B.2006年6月1日C.2007年3月1日D.2007年6月1日E.2008年3月1日问题:[单选,A1型题]国家建立健全()A.艾滋病检测网络B.艾滋病监测网络C.艾滋病防治网络D.艾滋病咨询网络E.艾滋病宣传教育网络问题:[单选,A1型题]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A.卫生部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办公厅E.全国人大常委会。
艾滋病防治条例试题库完整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一、选择题(单选)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C)A、6月1日B、8月1日C、12月1日D、12月12日2、《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哪类传染病?(B)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3、下面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D)A、卖淫嫖娼 B、纹身、穿耳环C、在街边摊档拔牙 D、与艾滋病病人面对面谈话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注射吸毒者D、无偿献血人员5、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A、性传播B、母婴垂直传播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D、蚊虫叮咬6、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B)A、血常规B、HIV抗体确诊试验C、HIV抗体筛查试验D、尿常规7、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自愿和保密的,自愿咨询包括:(D)A、检测前、后咨询B、预防性咨询C、支持性咨询D、以上都是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B、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9、参加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的对象有何要求?(D)A、年龄在16周岁以上B、刚接触冰毒的吸毒人员C、必须是丙肝抗体阳性者D、有戒毒史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10、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发生多药滥用中毒时必备的急救药是:(B)A、洛贝林B、纳络酮C、安定D、盐酸异丙嗪11、艾滋病专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D)A、个案信息可以随时修改;B、感染者病人一旦报告就进入队列动态随访管理直到死亡;C、主要统计指标为实时统计,指标处于变化之中;D、以上都是12、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中以下哪一组合不作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D)A、3TC+AZT+EFVB、3TC+d4T+EFVC、3TC+AZT+NVPD、3TC+AZT+d4T13、目前诊断HIV感染的国际公认的标准是:(C)A、HIV病毒培养B、HIV抗原检测C、HIV抗体检测D、HIV核酸检测14、艾滋病检测记录保存期限是:(C)A、一年B、二年C、十年D、长期15、艾滋病检测筛查试验阳性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A、出具阳性报告,做好检测后咨询B、样本送上一级实验室复核,复核仍为阳性者,送确证实验室确证C、重复检测,仍为阳性后出具报告D、样品可保留在本实验室,作为筛查阳性溯源的依据。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2-10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2-10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中的不歧视规定的内容不包括()。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C.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D.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E.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B.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C.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D.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E.健康教育措施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
A.人体血液B.人体体液C.组织器官D.血液衍生物E.以上都不是(天津11选5 )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2006年3月1日B.2006年6月1日C.2007年3月1日D.2007年6月1日E.2008年3月1日问题:[单选,A1型题]国家建立健全()。
A.艾滋病检测网络B.艾滋病监测网络C.艾滋病防治网络D.艾滋病咨询网络E.艾滋病宣传教育网络问题:[单选,A1型题]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
A.卫生部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办公厅E.全国人大常委会问题:[单选,A1型题]根据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的机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E.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问题:[单选,A1型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
A.检测B.宣传教育C.监测D.调查E.咨询。
艾滋病性病防治条例

艾滋病性病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保护公众身心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艾滋病,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本条例所称性病,是指除艾滋病之外的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性传播疾病。
第四条艾滋病、性病防治实行属地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艾滋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
第七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是艾滋病、性病防治的专业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因参与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第二章预防与控制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公民加强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计划地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农业、民政等部门应当编写、印发适合农村地区的宣传材料,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定期播放或者刊登有关的公益性广告。
第十条教育部门应当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和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纳入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计划。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1-8

艾滋病防治条例题库1-1-8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下列对象,除外()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B.艾滋病病人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属D.艾滋病病人的家属E.以上都不是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A.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B.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C.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D.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E.健康教育措施问题:[单选,A1型题]《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2006年3月1日B.2006年6月1日C.2007年3月1日D.2007年6月1日E.2008年3月1日(11选5 )问题:[单选,A1型题]制定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的机构是()A.卫生部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办公厅E.全国人大常委会问题:[单选,A1型题]根据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的机构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E.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问题:[单选,A1型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A.检测B.宣传教育C.监测D.调查E.咨询问题:[单选,A1型题]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具体从事本行政区域内艾滋病监测的机构是()A.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政府C.医疗机构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艾滋病防治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卫生法规考试资料:艾滋病的防治条例
卫生法规是医师资格证考试医疗医学人文的重要部分之一,内容比较多,其内容比较枯燥,繁琐,让很多考生无法明确考点和重难点所在,因此往往容易丢失应得的分数。
除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外,艾滋病的防治条例也是资格证考试的常考点,尤其是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就成为很多考生的易错点和难点。
因此我们中公医疗考试研究院针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总结,方便我们考资格证的考生们复习:
1、概述: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
并且他们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