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4
考研政治思修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思修试题及答案考研政治思修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A. 资源配置方式B. 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C. 所有制结构D. 宏观调控的手段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 集体主义B. 爱国主义C. 社会主义荣辱观D. 为人民服务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C.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D.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D. 尊重和保障人权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 实现共同富裕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结合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8.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项基本原则C. 五位一体D. 三个代表9.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 改革开放C. 人民民主专政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答案:1. A2. C3. D4. A5. A6. A7. A8. A9. A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B.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D. 国际层面的价值追求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D.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 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B.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培养“四有”公民D.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A. 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B. 建设和谐的城乡关系C. 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D. 建设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1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是()A. 党的领导B. 依法治国C. 人民当家作主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11. ABC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思修与法基部分

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思修与法基部分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思修与法基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是考研政治的重要内容,所占分值约18分。
2012年的考题中,《思修与法基》部分共出单选题4道(4分)、多选题2道(4分)、材料分析题1道(10分),共18分,完全符合考纲的分值比例。
考查知识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三部分内容。
其中单选题中,2道考查道德教育,1道考查思想政治教育,1道考查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分别是:11.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各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解析】ACD强调道德践履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和题干都体现了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故正确答案为B。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立法律部门的是A.知识产权法B.商法C.公司法D.民法商法【解析】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
对照题干和选项,本题应选B。
13.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解析】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思想政治考研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逻辑实证主义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C. 国有经济为主导、集体经济为主体D. 完全的市场经济答案:A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需分配C. 平均分配D. 按资分配答案:A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实现共同富裕D. 保障人民民主答案:A6.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A.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C. 实现民族复兴D.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答案:A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A. 党的先进性决定的B. 党的群众基础决定的C. 党的领导能力决定的D. 以上都是答案:D8.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C.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9.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是:A.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不干涉别国内政C.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BC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ABCD3.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答案:ABCD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答案:ABCD5.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是: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B.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C.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增强文化软实力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考研政治思修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思修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人民民主专政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政府B. 人民C. 国家机关D. 公民答案:B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答案:A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需分配C. 平均分配D. 按资分配答案:A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个全面C. 五位一体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是:A. 改革开放B. 科教兴国C. 依法治国D. 可持续发展答案:A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战略是:A. 科教兴国战略B. 人才强国战略C. 可持续发展战略D.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受教育权D. 劳动权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D. 依法纳税答案:ABCD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B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包括:A. 按劳分配为主体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需分配D. 平均分配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含解析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一、单项题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这集中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原则中【】(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要求(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2、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行政行为具有不同的类别,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是()(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行政执法行为(D)行政裁决行为3、司马迁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当今社会,也有成千上万的英模人物,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曲折,以坚定的信心在逆境中奋起,最后赢得成功,成为新时期学习的榜样。
这启示我们,对于人生旅途中的逆境,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大胆正视,积极应对(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4、法律规范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这一法律规范属于【】(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复合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A)国体(B)政体(C)政党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6、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
法律规范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在于【】(A)法律是一种行为准则(B)法律是一种上层建筑(C)法律是阶级意志的反映(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7、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A)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体现(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8、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022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4

2022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试题及答案4一、选择题Ⅰ: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那么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开展B.社会关系的形成C.消费理论D.人类社会的产生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其中,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A.消费关系B.自我意识C.劳动D.人类社会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A.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遵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A.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遵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这表达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遵守诚信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遵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等。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真题 四维度切入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真题四维度切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
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挡,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的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场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
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地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赫然告示:衣冠不整谢绝入内!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入内,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天堂,,无乱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
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读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力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尽管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也会自觉地洗手,然后在阅读。
“如果没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是文学大师曾相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2)图书馆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选材新颖,考点既深刻又简单,深入人心,还是按照题目,考点,结合材料三重分析模式,用个人、社会、道德、法律四个维度切入,“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离开”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做题技巧,找到题目中的做题点和你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2021年考研政治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圣才出品】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
A.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B.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C.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D.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答案】A【解析】A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对国家、社会和公民这三个层次分别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其中,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是()。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答案】B【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A项,富强即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C项,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D项,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既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的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与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孔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的家庭美德是 ( )(分数:2.00)A.男女平等B.夫妻和睦C.邻里团结D.尊老爱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家庭美德中的尊老爱幼。
3.“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把爱情当作游戏,是一种错误的恋爱观,其错误在于( )(分数:2.00)A.片面或者功利化地对待爱情B.只重过程不顾后果√C.错置爱情的地位D.错把友谊当爱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学生的恋爱观。
不在乎天长地久是一种不在乎结果的恋爱观,恋爱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步入婚姻的殿堂,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这种只重过程不顾后果的恋爱观是不值得提倡的。
4.无论是在自己心中勾画出一个脱离现实的恋爱偶像,还是片面追求外在形象,或者只看重经济条件,或者仅仅把恋爱看成是摆脱孤独寂寞的方式,都无法产生真挚的情感,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这告诫我们( ) (分数:2.00)A.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B.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C.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D.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学生的恋爱观。
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恋爱观不是一种全面的恋爱观,它只是关注了恋爱的某一个方面,或是很功利化地看待恋爱。
5.《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年龄( )(分数:2.00)A.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B.男不得早于23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C.男不得早于24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婚姻法》的内容。
本题属于记忆类题型。
6.在夫妻关系上的男尊女卑,在子女问题上的重男轻女,都是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形成的落后道德观念。
为此,我们在家庭中应该遵守的美德是( )(分数:2.00)A.夫妻和睦B.勤俭持家C.尊老爱幼D.男女平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美德的内容。
题干中说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表达的是男女的不平等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遵守男女平等的家庭美德。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美的事。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分数:2.00)A.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B.个人的相貌和气度C.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D.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柏拉图和卢梭强调的都是因为一个人的品质而去爱一个人,因此,他们认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8.王某,30岁,通过人贩子购买了一女子,该女子26岁,王某强迫这个女子与其结婚了,后来,该女子被警方解救出来,并由法院宣布其婚姻无效,由此体现的结婚的必备条件是 ( )(分数:2.00)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达到法定婚龄C.符合一夫一妻制D.无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婚的条件。
由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女子与王某结婚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王某所强迫,因此,违背了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条件。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分数:2.00)A.办事公道B.服务群众C.爱岗敬业√D.诚实守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职业道德必须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其他的一切才有意义。
故答案为C。
10.创业需要勇气,是指需要智勇,而不是蛮干。
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要打破“学历本位”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这体现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 ( )(分数:2.00)A.有提高创业的能力√B.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C.有发现商机的敏锐眼光D.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创业时需要有充足的能力,即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学历。
因此,答案是A。
11.在公务员的录用、晋升、考核、奖励等环节上,强调既注重品德和廉洁,又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这体现了《公务员法》的 ( )(分数:2.00)A.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B.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D.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注重品德体现的是任人唯贤,注重_丁作能力与绩效体现的是德才兼备。
因此,答案是C。
1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这体现了公共生活的特征是 ( )(分数:2.0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题目所体现的是公共生活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特征。
13.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这体现了大学生在选择正确的择业观时应该 ( )(分数:2.00)A.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B.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C.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D.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但是,社会需求对择业有很大的制约性。
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14.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求父慈子孝的国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体现了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 ( )(分数:2.00)A.男女平等B.夫妻和睦C.勤俭持家D.尊老爱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子女要尊敬、关心、体贴父母与长辈,要爱护儿童,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在他们还不能自食其力时,需要得到成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照顾与培育。
因此选D。
15.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 )(分数:2.00)A.学思并重的方法B.省察克治的方法√C.慎独自律的方法D.知行统一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品德修养的方法中,省察克治方法的定义。
16.西方一位思想家说过:“德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
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的话表明,加强道德修养应当运用 ( )(分数:2.00)A.学思并重的方法B.知行统一的方法√C.积善成德的方法D.省察克治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话表明了学习和实践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方法。
因此,答案是B。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所体现的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 )(分数:2.00)A.省察克治的方法√B.慎独自律的方法C.知行统一的方法D.学思并重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苗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因此,答案是A。
18.《论语》中记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可以理解为( ) (分数:2.00)A.省察克治的道德修养方法√B.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C.知行统一的道德修养方法D.闭门思过的道德修养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论语》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每天反思,体现的正是省察克治的道德修养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0.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 )(分数:2.00)A.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B.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D.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此题属于记忆类题目,正确答案是A、B、C、D。
21.公共生活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大学生是宣传和践行社会公德的重要力量,更应该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作出表率,应该 ( )(分数:2.00)A.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B.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C.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D.自觉学习社会公德知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社会公德的方法。
此题为记忆类题目,答案是A、B、C、D。
2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大学生应当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应该 ( )(分数:2.00)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因而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为此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所以答案是A、B、C、D。
23.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国,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
钟南山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这句话表现出了他的 ( )(分数:2.00)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奉献社会√D.诚实守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