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各大医院天灸时间安排

合集下载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一年当中最适合艾灸养生的时间段当属三伏天,那么,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艾灸对人体是最好的呢?其实自从西周时候起,古人已经把每天养生的时间段做了划分,也就是古人常说,现代人大都稍微了解的十二时辰。

因为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的血气运行规律,是随着一天当中温度、湿度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

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摸索出了每个时间段的当令经络,也就是当班或值班的经络,在该时间段,气血主供该经络,通过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该经络,效果会事半功倍。

巳时:脾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阴陵泉、血海、太白、公孙、商丘、隐白。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是靠阳气,推动脾胃运转,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但是每个地方都少不了她。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神门、灵道、少海、少冲、少府、巨阙。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消化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天灸疗法09王PPT课件

天灸疗法09王PPT课件
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 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药罐 综合疗法,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 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
对天灸的初步研究表明,贴药后可以使机体的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所提高:使丘脑一垂体 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从而 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 物的吸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射性地调整神经 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在冬病夏治理 论的指导下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老年人慢性支 气管炎等“冬病”进行三伏天天灸,可以增强人 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邪,从 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作。
天灸的主治范围
哮喘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慢支肺气肿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 腰腿痛证 痛经 Nhomakorabea胃痛 荨麻疹
天灸取穴
哮喘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慢支肺气肿
初伏
中伏 中伏加强
末伏 末伏 加强
7月14号 7月24号 8月03号 (周二) (周五) (周一)
肺俞
膏肓
足三里
8月13号 8月23号
天灸效用
“天灸”疗法可以调节人的脏腑功能,增强 身体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尤其是呼吸系 统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 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天灸”与平时 的体育锻炼有异曲同工之妙。天灸治病虽 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可以治病治本。
天灸疗程
天灸”既然就是通过调理脉器,提高免疫 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那就不是一朝一 夕之功。原则上是一个疗程4次,因为广东 夏天时间长,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时 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连续做3个疗 程(3年),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坚持, 疗效会打折扣,但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天灸课件

天灸课件
2020/4/1
起源
• 天灸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疗法。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用芥子泥敷 百会穴是局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神农本草经》中有:“斑蝥,主恶 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荆楚岁时记 》中记载:“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 灸。”《普济方》中载有:“目赤肿痛,红眼起星,生移星草,捶烂如泥,贴 内关穴,少顷发泡,揭去。”总之这种生鲜药物捣泥敷于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古代十分盛行。其中《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针灸资生经》、 《本草纲目》等均载有较多的验案。天灸一词首见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该书载有:“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简使穴)以古文钱压 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疚,尚能愈症。”晚清外治名医吴师 机在《理论骈文》中对天灸的论述最为详尽。吴氏以为内服汤药与外贴膏药有 “殊途同归”之效,“风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治并列,未 尝教人专用内治也…”他认为凡属内治汤剂,均可熬制成外用贴剂治疗同类疾病 。特别是吴氏以为外用膏贴亦具补益之效,只是“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既是 补,不药补亦可。”显然这些精僻的论述对我们后世应用天灸疗法具有指导和 启发意义。
2020/4/1
分类一:腰痛;
选穴:阿是穴、肾俞(双)、大肠俞(双) 备选:委中(双)、腰眼(双) 大肠俞: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约与髂(qià 、kaa3 )嵴高点相平。 委中:位于腘窝横纹正中。 腰眼: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 凹陷中。
2020/4/1
分类二:颈椎病、颈项不适;
• 天灸膏的保湿性和防腐性。
• 天灸膏选择的引经药:姜汁、葱汁、冰片、麝香等。
2020/4/1

晚上艾灸到底行不行?晚上才有时间

晚上艾灸到底行不行?晚上才有时间

晚上艾灸到底行不行?晚上才有时间经常听别人说晚上阴气重,不适合做艾灸,晚上做艾灸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那白天没时间做,晚上又不能做,岂不是没机会艾灸了呀?说到艾灸,当下的现状是:很多人白天要工作、晚上下班,吃完饭后,才稍有休息时间,这会儿才有空闲来艾灸,这样一来往往艾灸完都10点多了。

常有说法说晚上不要做艾灸,认为百脉要修养,晚上做艾灸会影响睡眠。

但是,根据当代人的生活习惯,总不能为了治病养生,白天不工作了吧。

那么,晚上到底能不能艾灸呢?今天咱就来细说一下艾灸时间~中医养生讲究的“顺天时”其实艾灸是顺应这个自然法则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气门乃闭。

”意思是: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早上阳气生发;中午阳气最盛;晚上阳气潜藏,毛孔闭合。

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这个变化来安排饮食起居。

晚上的2个时间段:9点-11点:属于亥时,也就是“人定”。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人应该安静下来了”。

亥时,又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管百脉通五脏,如果这时睡觉:百脉受益,一生无大碍。

就是这时不睡,也应该安静下来,安五脏以利睡眠。

11点-1点:这时是子时,三焦经大家不太熟,但是稍有养生常识的友都知道“睡子午觉”。

大睡子时觉,就是这个时候。

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

而艾灸主生发,是生发阳气的。

因此晚上艾灸影响睡眠。

影响睡眠事小,伤阴就事大了!那么上班族早出晚归,下班后吃饭、洗刷完后已是9、10点了,到底还灸不灸呢?灸,又怕伤阴!不灸,那就真没什么时间可以灸了!到底可不可以灸呢?灸!只是说:晚上灸不好,但并不是说绝对不能灸!因为:首先,艾灸并不是将我们身体的阴阳功能打乱,而是提高我们对自身、对自然的阴阳转变能力,让我们能更好的适应自然从而调节我们自身的阴阳平衡!艾灸扶阳,扶的是我们身体恢复的本能,也就是免疫力!晚上艾灸并不会扰阳,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去闭藏阳气,调养阴气!其次,晚上阴气旺盛,此时艾灸虽然已经过了养阳的最佳时间段,只是代表此时养阳的效果要相较白天差一点。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与最佳时间推荐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与最佳时间推荐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与最佳时间推荐艾灸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艾灸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艾灸条的,但是一些人还是听说过而已,并不知道要如何使用艾灸条,使用的方法也很简单。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艾灸条的使用方法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条的使用方法穴位艾灸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灸条、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比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比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

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比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比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比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三、全身艾熏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

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
三九天灸时间表2020年到2021年数九天前灸:2020年12月11日-2020年12月20日
一九灸: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二九灸: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三九灸: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加强灸:2020年1月17日-2020年1月至25日
三九天灸适合哪些疾病1、肺系疾病
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

2、疼痛症
肩痛、颈痛、网球肘、腰痛、膝痛。

3、脾胃系
胃肠炎、胃肠溃疡、消化不良等。

4、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

老人贴天灸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老人若感到贴敷部位疼痛或是有烧灼感,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

若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前一定要揭掉。

二、老人贴天灸要注意保暖,因毛孔遇冷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也别出太多汗,以免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

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三、老人进行天灸贴敷当天忌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品。

四、贴“三九贴”后应尽量保持每晚睡眠7~8小时,以提高药物利用率。

此外,贴“三九贴”后皮肤一旦出现水泡,要注意保护好创面,千万不要抓挠。

水泡干瘪后也尽量不揭皮、不包扎,同时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康复。

2021三九贴时间表

2021三九贴时间表

2021三九贴时间表“三九”即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夜晚。

“三九敷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特定的穴位,已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表现形式外治疗法。

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加以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当更理想的疗效。

2021年三九主要包括贴的贴敷时间主要分了八个阶段,首贴、一九、二九、三九及加强贴。

首贴:12月12日至21日一九:12月22日至30日二九: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三九:2021年1月9日至17日加强贴:2021年1月18日至28日三九贴采用特制中药药膏贴敷纤角、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共3次,每次2-3小时。

另外常用的方法是三九天内连续益气贴10-15贴。

每日1次每次3小时。

一定记得:小朋友贴药每次10分钟,成年人每次贴药30分钟即可,不可擅自延长贴药时间,以免损伤皮肤。

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患者可以在传统三九日的前后数日来接受天灸贴药。

由于大多数绝大部分人平时忙于基层工作,抽不出时间来按传统三九贴天灸的标准时间前来医院进行贴蜡,这也不要急。

只要在冬季的时间贴药5次左右,同样能够满足提高免疫力,调理五脏虚弱的需要有。

而并不需要拘泥于标准时间。

2021年三九贴的贴敷时间分了五个阶段,首贴、一九、二九、三九及加强贴。

首贴:12月11日至20日一九:12月21日至29日二九:12月30日至2021年1月7日三九:2021年1月8日至16日加强贴:2021年1月17日至26日在农历的一九、二九、三九中各选择一天,采用特制中药药膏贴敷保健品穴位中医师表示,传统中医有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三天进行治疗,以便达到冬病夏治,无相而三九天为冬至后的第三个三界,在节气上属大寒,为六个月中最冷的日子,在这时候进行诊治,能强身,扶正祛邪。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

什么时候艾灸肚脐最好及禁忌艾灸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适合身体欠佳的人群。

但是很多人想知道艾灸肚脐什么时候最好呢?不适宜艾灸的人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艾灸肚脐最好的时间吧。

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

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

什么时间都可以灸。

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哪些人不适宜艾灸1、没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每天10分钟,定时定量最好,尤其是温灸法,不再需要严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来选择穴位;2、没有恒心的人,见到自己某些症状有所好转就放弃,对牌、麻将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记;3、没有时间的人,不管有钱无钱,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在忙些啥的尤甚;4、胆子小的人,灸后见到以前的症状显现马上就上医院打吊针,吃药输液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的;5、坚定的西医迷们;6、高血压患者,虽然在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是要视严重程度来定,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7、良性肿瘤,需要严格辨证;8、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艾灸会导致热血妄行;9、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简单的物理原理,不再细说;10、其他原因自己反对或者不接受传统文化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各大医院天灸时间安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时间:7月4日(伏前)、7月14日(初伏)、7月24日(中伏)、8月3日(加强)、8月13日(末伏)、8月23日(加强);
地点:三楼针灸科门诊或四楼中医科门诊。

●省人民医院
时间:7月4日、7月14日、7月24日、8月3日、8月13日;
地点:东川门诊四楼康复科、东病区东3号楼三楼、平洲分院康复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沿江西路107号)
时间:7月4日(伏前)、7月14日(初伏)、7月24日(中伏)、8月3日(加强)、8月13日(末伏)、8月23日(加强);
地点:门诊B区二楼针灸科。

●省中医院(总院)
7月4日、7月14日、7月24日、8月3日、8月13日为贴药时间。

●南方医院
时间:7月4日、14日、24日、8月3日、13日的8:00~17:30;
地点:南方医院门诊楼四楼中医针灸科;
费用:30元/次。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侨医院)
时间:7月4日-8月22日;
地点:医院门诊楼3楼针灸科门诊。

三款天灸配合“靓汤”
1.雪梨百合煲猪瘦肉
材料:雪梨(去心)1~2个、百合50克、无花果5个、南杏10克、北杏5克、猪瘦肉400克、陈皮1/3个、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

雪梨用淘米水洗净,去心切块。

除雪梨外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煲1小时,下雪梨续煲约半小时,下盐,为三四人用。

可清热解燥、润肺生津。

2.太子参煲猪瘦肉
材料:太子参15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物稍浸泡,放进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90分钟,下盐便可。

为3~4人用。

可养阴、润肺、生津。

3.白糖参炖猪瘦肉
材料:白糖参12克、猪瘦肉50克~150克。

烹制:材料洗净,放入炖盅,加冷开水250毫升(约1碗),加盖隔水炖150分钟,下盐,为1人用。

可润五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