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晏子使楚》原文:作者:刘向【两汉】一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二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三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注释: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因为。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袂:衣袖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宜:应该将:将要使:出使闻:听说之:之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左右:身边的人谓……曰:对……说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习,熟练、善于;辞,言辞;者:......的人。
方:将要吾:我欲:想要辱:侮辱之:代词,代晏子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何以,即以何。
对:回答为:在这里相当于“于”。
缚:捆绑坐:犯罪赐:赏赐,给予。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曷:同“何”,什么。
为:相当于“于”,当。
固:本来。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主人、国君。
不肖:不才。
谓左右曰谓……曰:对……说吏二缚一人诣王缚:捆绑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习辞者习:熟练辞:言辞今方来方:将要婴闻之,之:代词:这样的事何坐坐:犯罪 6、坐盗盗:偷窃通假字: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淮南”是指:淮河以南,喻体就是“齐国”古今异义词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实际上2、谓左右曰,左右,古义:近侍今义:左右表方位3、反取病焉,病,古义;辱今义;疾病译文 :晏子被派遣到楚国。
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初中语文 文言文《晏子使楚》原文和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晏子使楚》原文和译文原文: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权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翻译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晏子使楚》原文翻译及解析

《晏子使楚》原文翻译及解析译文(一)晏子出使到楚国。
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
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二)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回答说:‘(他)是齐国人。
’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三)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
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注释(一)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原文: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国。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倒装句)?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倒装句)?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倒装句)?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
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九上语文:《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

《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在
白白地,徒然 其:它们,代橘和枳;实:果实
它们果实的味道
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的 代词, 疑问代词,什么 原因 这样
介词,到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得无……耶(莫非…… 吗) 让
语气助词,吗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轶事。全书共8卷,215章。每章
由一个小故事构成,以晏子为中心人
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书中通过记述晏子的言行,对贵
族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
寒挣扎以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作
了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
作者善于从人物的行动、对话和
周围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风貌,又常常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
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才德极高的人
熙通“嬉”, 戏弄
自取、 自讨
耻辱
语气助 词,了
译文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 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 善盗乎?”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 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 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 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他) 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 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2020/8/28
6
二、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
齐景公执政初期,很想励精图治,
重现齐国的声威。这位青年君主做事情 比较狂热,他曾在与晋国的会晤中喊出 了“与君代兴”的话,就是说,我要取 代你们晋国成为霸主。
在齐景公即位的第二年,由于他在
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高 层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对齐实施震慑 性攻击,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后 来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使得他不得 不服软。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 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现在(他)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 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 的?’(我们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 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 ‘(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 吏二
酒喝得很高兴 “二吏”的倒 装,两个官吏
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 曷为者也?”
到
的人 “曷”通“何”, Wéi,干
什么。“为曷” ,干什么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犯偷窃罪 看着
“齐人固善盗乎?”
本来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离开座位 回答 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晏子所讲的橘化为枳
近旁的人 谓……曰 这里指近侍 对……说
…… 的 熟悉 言辞 的人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判断句的 标志词, 不译。
将要
代词,他, 代晏婴
“以何”, 用什么(办 法)
左右对曰:“为 其来也, 臣 请缚 一人
回答 介词,相当 他,代 回答君王 请求 “一个
于“于”, 晏婴
时的谦称,
人” ,省
在
我
8
一、检查预习:
赐( cì)晏子酒 酒酣(hān)
缚者曷( hé)为者也
吏二缚( fù )一人诣( yì )王
橘生淮(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 zhì)
ĭ
2020/8/28
9
三、把握文章内容
晏子将
副词,将要
使楚。
出使
楚王闻 之,
这件事,代晏婴将 要来出使的事。
谓 左右 曰:“晏婴,齐之习 辞 者 也,
略量词。
过王而行。 王曰, 何为
者也?
经过
“为(wéi)何”,的(人) 干什么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 坐 盗。”
“坐何”,犯了什么罪 古今异义词,犯罪
古今异义词,偷窃
译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 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译文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 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 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 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 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老百姓生 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 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 讨没趣了。”
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使楚
——《晏子春秋》
2020/8/28
1
教学目标:
1、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 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积累文言文的知识。
2020/8/28
2
一、晏子和晏子春秋
2020/8/28
3
1、晏婴简介
晏婴,字平仲,又称晏子,春秋时政治家。
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
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
2020/8/28
7
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 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 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 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 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 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 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 子使楚”这个故事。
2020/8/28
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
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
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
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
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
的国格和国威。
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
20旨20/8,/28 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
4
2、《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 很可能是出于齐国墨家后学之手,大约 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 的言行,编辑成书的。
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 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020/8/28
5
书中记载了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
四、归纳本课文言字词句(可让学生归纳)
(一)字词
1、通假字 熙,同“嬉”,开玩笑 曷,同“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