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
大学信息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大学信息技术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目录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定义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分类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定义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过程。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数据源、数据发送设备、传输介质、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宿五个部分。
数据通信的主要指标包括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和带宽等。
数据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包括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包括振幅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DM )。
包括调幅(AM )、调频(FM )和调相(PM )等。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码分多路复用(CDM)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概述特点定义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成本低等。
分类以太网技术定义01发展历程02以太网帧格式03无线局域网技术定义01标准02关键技术03包括网卡、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等。
组网方法常见的组网方法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等。
其中,星型网络以交换机为中心,各节点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环型网络中各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环;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节点共享一条传输线路;树型网络是星型和总线型的结合,具有分级管理的特点。
组网设备局域网组网设备与组网方法VS广域网技术广域网定义广域网应用广域网特点广域网概述1 2 3TCP/IP协议路由协议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广域网协议与标准广域网接入技术DSL(数字用户线路)利用电话线提供高速上网服务,如ADSL、VDSL等。
中职计算机网络各章综合测试卷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Internet B。
Arpanet C。
chinanet D。
cernet2.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是()A、脱机终端的出现B、Arpanet的投入运行C、远程终端计算机系统的出现D、internet的投入运行3。
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并行运行处理,该做法应用的网络功能是() A。
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 B。
提供负载均衡 C.分布式处理 D.集中管理4。
在世界多个地方放置相同内容的www服务器,通过一定技术是不同地域的用户以较快的速度访问离他最近的服务器的相同页面,该做法应用的网络功能是()A。
资源共享 B.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 C. 负载均衡 D。
分布式处理5.在国际互联网中,提高数据可靠性的一般做法是()A。
把重要数据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中处理 B.将重要数据修路集中进行存储 C。
将重要数据进行异地备份 D。
将数据共享6.电子商务中的c-c是指()A。
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 B.商业机构对个人C.商业机构对政府D.个人对个人7.第四媒体直指的是()A.报纸杂志 B。
新闻广播 C。
电视 D。
网络8.在计算机网络中,主机属于()A.中间节点B.端接点C.混合节点D.综合节点9.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属于()A。
中间节点 B。
短节点 C。
混合节点 D。
综合节点10。
在计算机网络中,既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接节点的网络节点称为()A.中间节点B.端节点C.混合节点D.综合节点11。
网络数据的主要发生场所和使用场所是()A.服务器B.工作站 C。
终端 C。
传输介质12。
从逻辑功能上看,下列设备不属于资源子网的是()A.主机B.终端控制器 C.终端 C。
路由器13.从逻辑功能上看,负责访问计算机网络和处理数据能力的网络组成部分是()A.通信子网 B。
资源子网 C。
访问节点 D。
混合节点14.物理链路指的是()A.传输介质 B。
《网络技术》第三章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OSI
3.2.1 IEEE 802模型与协议标准
IEEE 802参考模型
SAP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â Ë ¾ ¹ Ï Ð ü ã °² â ¿ £ ¤ã Í ² ±» ²
(a) £ ¤ã ±» ² ü ã °² â Ë ¾ ¹ Ï Ð
(b)
发送端 光纤 输入 光电转换 LED 光信号 PIN
接收端 光电转换 输出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光缆的特点 优点: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传输损耗 低、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比较困难 光纤的分类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传输质量比多模光纤好) 光缆适合于楼宇内部的结构化布线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结构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结构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中心结点对系统可靠性影响太大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电缆 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
b 7 b 6 b5 b 4 b 3 b 2 b 1 b 0 发送端 串行通信信道 (a) 发送端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并 行 通 信 信 道 接收端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接收端
(b)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0、数据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7
1.7 数据通信网
数据通信
图1-11 数据通信网示意图
28
1.7 数据通信网
2.数据通信网的分类
数据通信
(1)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数据通信网可分为网状型网、不完全网状型网(格型网)、星
型网、树型网、环型网和总线型网等。
一般骨干网采用网状网或格型网,本地网中可采用星型网。 (2)按传输技术分类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
1
数据通信
第1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
第1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
本章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章内容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据传输代码、传输方式、传输速率和性能指标。 数据通信的复用技术和数据通信网。 本章重点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方式和性能指标。 数据通信的复用技术。 本章难点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统计时分复用。
3
第1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掌握数据通信的传输速率、传输方式、复用技术和性 能指标。 了解数据通信网的构成和分类。
4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 数据通信
一、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η=系统的调制速率(NBd)/系统的频带宽度(Hz) (Bd/Hz) η =系统的传信速率(bit/s)/系统的频带宽度(Hz) (bit/s·Hz)
数据传输系统所占的频带越宽,传输信号的能力就越大。
16
1.5 数据信号的传输方式
数据通信
数据传输方式是指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 如按数据代码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如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如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数据传输。 如按数据传输的频带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王协瑞-第一章到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哪些功能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计算机通过有线的或无线的通信链路链接起来,不仅能使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相通信,而且还能通过服务器节点为网络中其他节点提供共享资源服务。
功能应用:1.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2.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3.提高可靠性4.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5.^6.集中管理7.综合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应用:1.办公室自动化2.管理信息系统3.过程控制4.Internet应用2、试举几个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例。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用: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3、论述通信子网和用户资源子网的关系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则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具体答案请参照课本P6。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终端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中断控制器。
通过资源子网,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的资源,由于他将通信网的工作对用户屏蔽起来,是的用户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就如同使用本地资源一样方便。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4.典型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哪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试画图说明。
答:1、星状拓扑、2、环状拓扑3、总线型拓扑4、树状拓扑5、网状拓扑1.星状拓扑星状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简单。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方便服务。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第三章 移动通信技术

时分双工 (TDD): 上行频带和下行频带相同
DUDDDDDD 频分双工 (FDD): 上行频带和下行频带分离 D DDDDDD
U U 上行 D 下行 未使用源自1.6 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
1、双工通信
TDD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优点:每一个收发信机 在同一频率上要么作为 发送机要么作为接收机, 发送机要么作为接收机, 从而消除了单独下行和 上行频率波段的需要, 上行频率波段的需要, 这样就不需要双工器。 这样就不需要双工器。 缺点: 缺点:接收和发送之 间存在着一段潜在时间 间隔,降低频谱利用率。 间隔,降低频谱利用率。
1.6 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
频分多址(FDMA) 二、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FDMA)是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 是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 频分多址 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信码
信道 信道 N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N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3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3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2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2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1 信道 信道 信道 信道 1 信道 信道
解:
(1)一比特时长 )
Tb = 1 = 3.692 µs 270.833kbps
1.6 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
解:
(2) 一个时隙长 )
Tslot = 156.25 × Tb = 0.577 ms
(3)帧长 )
T f = 8 × Tslot = 4.615ms
(4)用户必须等待 )用户必须等待4.615ms,在一个新帧到来之后 , 才可进行下一次发射。 才可进行下一次发射。
1.6 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
30171-4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资源子网(3)局域网广域网(4)星型环型二.选择题1-5 BABBD三.简答题(略)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一.选择题1-5 BBCAA二.填空题(1)基带(2)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3)热噪声(4)误码率(5)同步传输异步传输三.简答题(略)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一.选择题1-5 BDBDD二.填空题(1)协议(2)语法语义时序(3)数据链路层(4)表示层(5)数据传输会话连接管理三.简答题(略)第四章:局域网组网技术一.选择题1-5 DBDCA二.填空题(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2)总线型环型星型(3)500 2500 (4)总线传输方式(5)曼彻斯三.简答题(略)第五章:网络互连设备一.选择题1-5 BBCCC二.填空题(1)物理层(2)局域网—城域网城域网—城域网(3)传输层(4)流量管理媒体转换(5)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三.简答题(略)第六章网络操作系统一.填空题(1)用户计算机(2)集中式客户/服务器式对等式(3)Windows NT Workstation Windows NT Server Workstation二.选择题1-2 AB三.简答题(略)第七章:Internet的应用一.填空题(1)32 (2)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主机地址(3)HTML (4)客户机/服务器(4)网络地址二.选择题1-6 ADDBBA三.简答题(略)第八章网络安全与网络故障一.选择题1-4 DDCC二.简答题(略)。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Networking techno;ogy
2.1 基本概念
信号
f(t)是消息或数据的电磁编码x(。nT)信号的时域特性表 示为时间t的函数,信号的数学描述一般是以时
间t为自变量,以某种物理量(如电压)为因变
量。
t
11 00001 11 010 01 10 11 1 1 nT
分为(a) 模模拟拟信信号 号与数字信号。 (b) 数字信号
然而:信道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其衰减幅度是不 相同的,因而会发生畸变。一般来说,频率越 高的信号,其衰减幅度越大
2.2.2 信道的截止频率与带宽
2.2.3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7
Networking techno;ogy
2.2.1 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傅立叶已经证明:任f(何t) 一个周期为T的函数f(t)都是由 无穷多个正弦和余弦函数合成,即:
具体的数字编码方式。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1
Networking techno;ogy
脉冲信号频谱图
信号的脉冲宽度与其带宽成反比,因此信 号的数据率越高,信号的带宽也就越宽。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2
Networking techno;ogy
2.2.2 信道的截止频率与带宽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3
Networking techno;ogy
信道截止频率
A
10lg 2 3
A
10.707
10.707
f fc
(a) 单通滤波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调制方式:调频、调幅、调相
ASK:又称幅移键控法,载波的度是随着 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 PSK:又称相移键控法,根据数字基带信 号的电平使载波相的变化和切换。 FSK:又称频移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 的变化去控制载波的频率变化。
3.2 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处理设备将 分布在各处的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数据传输功 能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由信源、信宿和信道三部分组成。其中, 我们通常将数据的发送方称为信源,而将数据的接收方 称为信宿。 为了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必须在信 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条传送信号的物理通道,这条通道 被称为物理信道,简称信道。
寻找高性价比传输方式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 离越远,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 就越严重。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信号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数 据量多少。有两种传输速率的常用单位。 一种是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 个数,单位为波特(Baud),也称为波 特率。若码元的宽度为T秒,则 1Baud=1/T。 另一种是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 传输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b/s或 bps),也称为比特率。
傅里叶分析
傅里叶分析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它研 究如何将一个函数或者信号表达为基本波 形的叠加,通过变换,可以将一个信号分 解为表征信号频域特性的不同正弦波分量 的组合。
傅里叶告诉我们,任何周期函数,都可以看作是 不同振幅,不同相位正弦波的叠加。
贯穿时域与频域的方法之一,就是傅里叶分析
有限带宽信号
请注意
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 比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 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办法提高信息 的传输速率。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 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调制、解调、载波
调制是一种将信号注入载波,以此信号对载波加以 控制和处理的技术,以便将原始信号转变成适合传 送的电波信号。依调制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数字调 制及模拟调制,这些不同的调制,是以不同的方法, 将信号和载波合成的技术。 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用以还原出原始的信号。 载波是指被调制以传输信号的波形,一般为正弦波。 一般要求正弦载波的频率远远高于调制信号的带宽, 否则会发生混叠,使传输信号失真。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噪比的单位:分贝(dB) 换算公式: 10·log10(S/N) 分贝(dB) 若S/N=10,则为10 dB; 若S/N=100,则为20 dB; 若S/N=1000,则为30 dB; 例: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 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3000×log2(1+1000) < 3000×log21024= 3000×10 = 30kb/s 例:一个带宽为3.1kHz,信噪比S/N= 2500的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3100×log2(1+ 2500)= 3100×11.3 = 35kb/s
带宽: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 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对于 信号处理和传输来说,信号的带宽通常指 的是信号的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能 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 bps(bit per second) 。
几个术语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
香农公式表则信息的 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 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 传输。 若信道带宽 W 或信噪比 S/N 没有上限(当然 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 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 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 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 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 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 率(b/s)?
答:C=R*Log2(16) =20000b/s*4=80000b/s
2-08 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 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 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 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数据编码技术
数据 (Data) 是传递消息的实体,根据数 据的取值方式,数据可分为两种:模拟数据 和数字数据。 信号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根据信 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 可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数字化
模拟信号一般通过PCM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转换为数字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主要经过3个过程:采样、量化 和编码。采样过程将连续时间模拟信号变为离 散时间、连续幅度的采样信号,量化过程将采 样信号变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 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成为一个二进制 码组输出。
一个任意信号通过带宽为W(Hz)的低通虑波器,那么每秒采样2W 次,就能完整地重现通过这个低通虑波器的信号。 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baud) 例:一个带宽为3kHz理想低通信道, 若完整地重现通过这个带宽的信号,每秒采样6k次: 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3kHz=6000 (baud) 若每秒采样1k次,只能重现带宽为H=500Hz的信号(没有充 分利用3kHz的带宽): 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500Hz=1000 (baud)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 0.7dB/km(在 1 kHz时),若容许有 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 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 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 到多少?
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 =20/0.7=28.6km 衰减应降低到20/100=0.2db
有关信号的几个基本概念
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 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 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 时接收)。 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 和接收信息。
信道的极限容量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 信号时会产生各种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 扰。
最大传输速率=2WLog2N (位/秒) W为带宽,N为信号离散级数 若码元的电平级数为2(即1个码元携带1bit的信息量)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若码元的信号电平分为N级: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2W log2 N(b/s) 例:一个带宽为3kHz理想低通信道, 若码元的电平级数为4(即1个码元携带2bit的信息量)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3kHz×log2 4=12 (kb/s) 若码元的电平级数为64(即1个码元携带6bit的信息量)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3kHz×log2 64=36 (kb/s)
波特率、数据速率 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变换 次数,即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若 信号码元宽度为T秒,则码元速率 B=1/T,单位叫波特,这是为了纪念电 报码的发明者法国人波特,故码元速率 也叫波特率,
数据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 (比特数)。数字信道的通频带(即带宽) 决定了信道中能不失真的传输脉冲序列的 最高速率,即信道容量。
多路复用技术
多路复用通常表示在一个信道上传输多路 信号或数据流的过程和技术。因为多路复 用能够将多个低速信道整合到一个高速信 道进行传输,从而有效地利用了高速信道, 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使得一条线路能同 时供多个用户使用而互不影响。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 是连续的。 “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 的。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 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码元
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如字母A的ASCII码 是1000001,可用7个脉冲来表示,亦可认为由7个 码元组成。码元携带的信息量由码元取的离散值个数 决定。若码元取0和1两个离散值,则一个码元携带1 比特(bit)的信息。若码元可取4个离散值,则一个 码元携带2比特信息。一般的,一个码元携带的信息 量n(比特)与码元取的离散值个数N具有如下关系: 2lognN
答:C=Wlog2(1+S/N)(b/s) W=3khz,C=64khz---S/N=64.2dB 是个信噪比要求很高 的信源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 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 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 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 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 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 再增加20%?
数字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
有失真,但可识别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发送信号波形
接收信号波形
失真大,无法识别
实际的信道 (带宽受限、有噪声、干扰和失真)
发送信号波形
接收信号波形
(1)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 1924 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了著名的奈氏准则。 他给出了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的传输 速率的上限值。
5、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 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
答: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信道对数据传输率 的限制,只是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 奈氏准则给出了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的传输速 率是每秒2个码元。香农公式则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 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 其中W为信道的带宽(以赫兹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 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比特和波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波 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但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每秒” 一般在数量上大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且有一定的关系, 若使1个码元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则M Baud的码元传输速率 所对应的信息传输率为M×n bit/s,但某些情况下,信息的传 输速率“比特/每秒” 在数量上小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 如采用内带时钟的曼切斯特编码,一半的信号变化用于时钟同 步,另一半的信号变化用于信息二进制数据,码元的传输速率 “波特”是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每秒”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