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 动量定理
高二物理动量定理

⑷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
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
3. 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⑴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 以是质点组。如果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 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并求它们的矢量和。 ⑵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给研究对象的力为外 力。所有外力之和为合外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不影 响系统的总动量,不包括在内。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节 动量定理
问题1:当大卡车与轿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 哪一辆车停下来更困难?
问题2:当相同的两辆轿车以不同 的速度行驶时,速度大的还是 速度小的轿车停下来更困难?
一.动量和冲量
1.动量:定义——动量 p = m v
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⑶单位:kgm/s ⑷动量的变化: p mv2 mv1
⑶规定正方向。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所以列 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反之 为负。
⑷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个外力 的冲量的矢量和)。 ⑸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例1 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t 秒内 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多少?
解:因为合外力就是重力,所以Δp = Ft = mgt
例3 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后
撤去外力,又经过时间2t 物体停下来,设物体所受
阻力为恒量,其大小为(
)
A.F B. F / 2 C. F / 3 D. F / 4
解:整个过程的受力如图所示,
高二物理动量定理的应用的知识点

高二物理动量定理的应用的知识点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它描述了物体运动中动量的变化情况。
在高二物理学习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动量定理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二物理中动量定理的应用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动量定理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外力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动量的变化率可以用动量的前后差值除以时间间隔来表示,即Δp/Δt = F。
其中,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1. 动量定理在碰撞中的应用碰撞是动量定理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
根据动量定理,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守恒。
可以通过动量定理计算碰撞物体的速度、方向和质量等信息。
2. 动量定理在推动和牵引中的应用物体在受到外力推动或牵引时,动量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
通过观察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相应的加速度,可以利用动量定理求解这些物理量的数值。
3. 动量定理在爆炸中的应用爆炸是动量定理应用的另一个案例。
在爆炸过程中,物体的动量会突然增加或减小,通过动量定理可以计算爆炸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等。
4. 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在流体力学中,动量定理可以用来研究液体或气体流动的性质。
通过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计算液体或气体流体的压强、速度以及容器中液体或气体的流速等相关物理量。
三、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自由系统或任何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不变。
与动量定理的关系在于,动量守恒定律是动量定理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特例,即 F=0,此时动量的变化率为零。
因此,动量守恒定律是动量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通过学习和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中动量的变化规律,解释和分析各种力学现象。
同时,理解动量定理的应用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解决和推导。
高二物理动量冲量公式的相关介绍

【导语】⾼中物理难度⽐较⼤,并且需要记忆的公式也⽐较多,下⾯将为⼤家带来⾼⼆物理需要记忆的公式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物理动量冲量公式 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向与速度⽅向相同} 2.冲量:I=Ft{I:冲量(N?s),F:恒⼒(N),t:⼒的作⽤时间(s),⽅向由F决定} 3.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p:动量变化p=mvtmvo,是⽮量式} 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5.弹性碰撞:p=0;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6.⾮弹性碰撞p=0;0EKEKm{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动能} 7.完全⾮弹性碰撞p=0;EK=EKm{碰后连在⼀起成⼀整体} 8.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的物体m2发⽣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 9.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0.⼦弹m⽔平速度vo射⼊静⽌置于⽔平光滑地⾯的长⽊块M,并嵌⼊其中⼀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s相对⼦弹相对长⽊块的位移} 注:(1)正碰⼜叫对⼼碰撞,速度⽅向在它们中⼼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量运算,在⼀维情况下可取正⽅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 (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
⾼⼆物理的电场公式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F:点电荷间的作⽤⼒(N),k:静电⼒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与反作⽤⼒,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E:电场强度(N/C),是⽮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向的距离(m)} 6.电场⼒:F=qE{F:电场⼒(N),q:受到电场⼒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 8.电场⼒做功:WAB=qUAB=Eqd {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做功与路径⽆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板电容器的电容C=S/4kd(S:两极板正对⾯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沿垂直电场⽅向以速度Vo进⼊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作⽤的情况下) 类平抛垂直电场⽅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极板中:E=U/d) 运动平⾏电场⽅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属⼩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向为场强⽅向,电场线密处场强⼤,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决定,⽽电场⼒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是个等势⾯,导体外表⾯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F=1012pF; (7)电⼦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波管、⽰波器及其应⽤/等势⾯。
高二物理第八章动量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第八章动量定理知识点总结
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即Ft=mv,即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以下是第八章动量定理知识点,请大伙儿认真学习。
定义
假如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那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那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F指合外力,假如为变力,能够使用平均值;
=既表示数值一致,又表示方向一致;
矢量求和,能够使用正交分解法;
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若关于非惯性参考系,必须加上惯性力的冲量。
且v1,v2必须相关于同一惯性系。
[1]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
(3)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重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分动量守恒。
注意:(1) 区分内力和外力碰撞时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相互作用力,由于这两个物体是属于同一个系统的,它们之间的力叫做内力;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的,叫做外力。
(2) 在总动量一定的情形下,每个物体的动量能够发生专门大变化例如:静止的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压缩的弹簧。
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辆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它们都获得了动量,但动量的矢量和为零。
第八章动量定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为大伙儿分享到那个地点,更多杰出内容请连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高二物理动量定律知识点

高二物理动量定律知识点1.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性,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动量(p)= 质量(m) ×速度(v)。
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2. 动量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广)动量定律指出,当一个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动量将发生改变。
动量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力(F) = 质量(m) ×加速度(a) = 质量(m) ×(速度变化率(Δv)/ 时间变化率(Δt))。
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动量变化互相抵消,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适用于碰撞、爆炸等事件的分析。
4.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指的是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峰值是瞬时的,碰撞后物体恢复到碰撞前的形状和动能状态。
非弹性碰撞则指在碰撞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碰撞后物体可能会发生变形。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均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5. 爆炸运动爆炸运动是一种自发的物体运动,物体在爆炸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使其产生推动力并改变运动状态。
在爆炸运动中,动量同样遵循守恒定律。
6. 力的冲量和动量定理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分,它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冲量的计算公式为:冲量(J)= 力(F) ×时间(Δt)。
动量定理指出,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冲量(J)= 动量的变化(Δp)。
7. 动量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动量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例如,汽车碰撞事故中的安全设计会考虑到动量的变化,以使乘车人员获得更好的保护;火箭发射和船只运行中,动量定律用于设计推进系统;运动员的冲量和动量变化也决定着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等等。
总结:高二物理动量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学习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动量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高二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体运动、能量、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热力学等现象的一门科学。
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公式,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1. 动能定理:KE = 1/2mv²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2. 动量定理:FΔt = Δp = mΔv其中,F表示力,Δt表示时间,Δp表示动量变化,m为质量,Δv为速度变化。
3. 能量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其中,K1表示初态中动能,U1表示初态中势能,K2表示末态中的动能,U2表示末态中势能。
4.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U表示内能,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做功。
5.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0其中,S表示熵。
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1/4πε0(q1q2/r²)其中,F表示静电力,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r表示两个电荷的距离,ε0表示真空介电常数。
2. 电场强度:E = F/q = 1/4πε0(q/r²)其中,F表示电荷受到的静电力,q表示电荷大小,r表示电荷与电场的距离,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3. 电势能:U = qEd其中,q表示电荷大小,E表示电场强度,d表示电荷所在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4. 电势:V = U/q = Ed其中,U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大小,E表示电场强度,d表示电荷所在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5. 磁场强度:B=F/IL其中,F表示射线所受的洛伦兹力,I表示电流强度,L 表示射线的长度。
光学1.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程差:Δ = nl其中,n表示折射率,l表示光路中的长度。
3. 杨氏干涉公式:d(sinθ ± sinφ) = mλ其中,d表示光栅常数,θ和φ表示两束光的入射角,m为干涉条纹颜色。
《动量定理》教案(精选5篇)

《动量定理》教案(精选5篇)高二物理《动量定理》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问题一】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
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即:F合t=mV-mv=p`-p〖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定理。
动量定理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的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的大小和方向既受质量的影响,也受速度的影响。
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动量的变化率可以通过动量的导数来描述,即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力(F)对时间(t)的导数,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dp/dt =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F = ma),代入动量定理的公式可以得到:dp/dt = ma。
根据运动学的关系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对时间的导数(a = dv/dt),将这个关系代入上式得到:dp/dt = m(dv/dt)。
对式子进行一次积分,可以得到动量与速度的关系:∫dp =∫m(dv),即p = mv。
这个关系说明了一个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因此,动量定理也可以表述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动量定理适用于各种力的作用情况,包括恒力、变力、多力合成等。
对于一个质点受到多个力作用的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将所有力的代数和等于质点的质量乘以加速度,然后将这个加速度代入动量定理的公式中,从而得到物体的动量变化率。
动量定理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碰撞问题。
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量会发生变化。
当两个物体碰撞时,它们之间会存在一个作用力,这个作用力会导致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通过研究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可以了解碰撞的力学性质。
动量定理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推论和应用。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它的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施密特定理,它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这个定理也是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述。
动量定理在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钉钉子时为什么要用铁锤而不用橡皮锤,而铺地砖时却用橡皮锤
而不用铁锤?
解析:钉钉子时用铁锤是因为铁锤形变很小,铁锤和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时间很短,对于动量变化一定的铁锤,受到钉子的作用力很大,根据牛顿第三
定律,铁锤对钉子的作用力也很大,所以能把钉子钉进去.橡皮锤形变较大,它和钉子之间的作用时间较长,同理可知橡皮锤对钉子的作用力较小,不容易
把钉子钉进去.但在铺地砖时,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否则容易把地砖敲碎,因
此铺地砖时用橡皮锤,不用铁锤.
点拨:根据动量定理,利用对作用时间的调整来控制作用力的大小.
【例2】如图50-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碰到墙壁上,被反弹
回来的速度大小为2v/3,若球与墙的作用时间为t,求小球与墙相碰过程中所
受的墙壁给它的作用力.
解析: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对小球有=--=,由于此过程中小球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墙给它的作用力
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所以墙给它的作用力为=,方向向左.
Ft m
2
3
v( mv)mv
F
5
3
5
3
mv
t
点拨:动量定理是矢量式,解题要选取正方向,动量定理中的F是合外力.【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量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B.动量的方向与冲量的方向相同
C.动量的增量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D.动量变化率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点拨: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增量的方向与冲量的方向相同,动量方向与冲量方向间无必然的联系.动量变化率(Δp/Δt)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间无必然的联系.参考答案
C
【例4】在空间某处以相等的速率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三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相同的时间t(设小球均未落地),下列有关动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作上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大
B.作下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C.三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三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点拨:三个小球都只有竖直方向的动量变化(作平抛运动的小球水平方向动量不变).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出竖直方向的速度变化,从而直接求出动量变化加以比较.但如果转换思考角度,从动量定理出发从考虑重力的冲量来比较动量的变化可使问题简单明了.
参考答案
C
跟踪反馈
1.动量定理Ft=p′-p中的F是指
[ ] A.物体所受的动力
B.物体所受的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合力
C.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2.对任何运动的物体,用一不变的力制动使它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决定于物体的
[ ] A.速度
B.加速度
C.动量
D.质量
3.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率v垂直射向墙壁,被墙以等速率反向弹回.若球与墙的作用时间为t,则小球受到墙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mv/t
B.2mv/t
C.mv/2t
D.0
4.人从高处跳到低处,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接着让整个脚底着地,并让人下蹲,这样做是为了
[ ] A.减小人受到的冲量
B.减小人的动量变化
C.延长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人受到的作用力
D.延长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使人所受地面给他的弹力小于人所受的重力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