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散步》和《莫怀戚》的背景和意境;2.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韵律和格律;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步》和《莫怀戚》的背景介绍和赏析;2. 古代诗歌的基本韵律和格律;3. 诗歌鉴赏与表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散步》和《莫怀戚》的意境和写作手法;2. 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散步》和《莫怀戚》的诗文资料;2. 教师准备诗歌韵律和格律的教学资料;3. 教师准备诗歌鉴赏和表达的案例;4. 学生准备纸笔等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宁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进修《散步》和《莫怀戚》:分析诗歌的内容、意境和写作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3. 进修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讲解古代诗歌的韵脚、格律和排比等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写作规律。

4. 诗歌鉴赏与表达:让学生朗读《散步》和《莫怀戚》,并进行诗歌鉴赏与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表达和创作。

5. 总结与展示: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总结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的教室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诗歌朗诵和表达能力等;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关于《散步》和《莫怀戚》的诗歌鉴赏和创作作业;3. 进修效果评判:根据学生的教室表现和课后作业,评判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古代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和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和表达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社团或文学活动,拓展诗歌进修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次《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能力。

《6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6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加深对《散步》这篇课文的理解,把握作者莫怀戚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并能在作业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和写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散步》一文展开,包括以下任务:1. 朗读训练:学生需自行阅读全文,并在课后反复朗读,熟悉文章语言风格,体验文字之美。

要求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等细节,同时通过朗读来进一步感受文章情感和主题。

2. 文章赏析:学生需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撰写一篇简短的赏析短文。

内容可包括对作者莫怀戚的写作特点的分析、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探讨、对具体描写手法的点评等。

3. 情境作文:根据《散步》中的情境,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陪伴”的短文。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课堂互动:学生需在下一课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赏析短文和情境作文,并就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

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三、作业要求针对三、作业要求在作业执行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循以下标准:1. 朗读训练时,要求做到口齿清晰,发音准确,并尝试模仿文中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2. 文章赏析部分,要求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需要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对作者的写作特点进行解读。

3. 情境作文时,应紧密围绕“陪伴”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内容要真实、情感要真挚。

同时,注意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课堂互动环节,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尊重他人观点,同时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分将综合考虑学生的朗读、赏析短文、情境作文及课堂互动等几个方面。

每项作业都需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评估,并结合学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分数。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6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6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莫怀戚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鼓励其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

二、作业内容1. 文本阅读: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散步》全文,标记不懂的词句,并尝试通过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2. 思考与笔记:学生需就课文内容撰写读书笔记,包括对文中人物、情节、主题思想的理解,以及个人阅读后的感想。

3. 词汇积累:挑选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查字典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4. 朗读练习:学生需朗读课文至少三次,并尝试模仿莫怀戚的文风进行短句仿写或创作。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散步》中反映的家庭伦理与亲情观念,每组选择一至两点进行总结,并形成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文本阅读与思考需细致入微,读书笔记应体现出个人观点与感受。

2. 词汇积累要求准确无误地查字典并记录其读音、意思及例句。

3. 朗读练习要求发音准确、语速适中、感情表达得当。

仿写练习需贴近原文风格,尽量使用原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分组讨论需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报告应清晰展示组内讨论的成果,并能对所选家庭伦理或亲情观念进行合理解释和延伸。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读书笔记的内容、观点和感受进行评价。

2. 教师的评价将考虑学生词汇积累的准确性及运用的合理性。

3. 朗读和仿写练习的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发音、语速和感情表达进行打分,以及是否成功模仿了莫怀戚的文风。

4. 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报告的评价将注重组内成员的参与程度和报告内容的深度与逻辑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与讲解。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小组,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并提高。

4.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正和完善。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散步/莫怀戚》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培养学生对于摩登诗歌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情感和自我认知。

二、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2.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内容:1.教室导入:通过音乐、图片等形式引入《散步/莫怀戚》,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2.诗歌赏析:逐句解读《散步/莫怀戚》,分析诗歌的意境、语言和结构;3.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诗歌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教室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5.作业安置:安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散步/莫怀戚》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合作进修: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分析诗歌并展开讨论;3.教室演讲: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表达能力;4.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五、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教室表现等;2.作业成绩:包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诗歌创作:评判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导入《散步/莫怀戚》,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第二课时:逐句解读《散步/莫怀戚》,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第三课时:学生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第四课时:学生演讲和讨论,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第五课时:总结课程,评判学生的进修效果并安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资源:1.《散步/莫怀戚》原文及注释;2.多媒体设备;3.教室讨论和演讲的话题。

八、作业设计:1.课后阅读《散步/莫怀戚》,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2.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准备一次教室演讲,分享自己对于《散步/莫怀戚》的理解和感悟。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散步/莫怀戚》这首古诗的基本意思和背景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培养其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

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来感悟生活、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散步/莫怀戚》古诗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生平简介。

2. 古诗的注释和翻译理解。

3. 古诗的赏析和解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古诗的意境和意蕴。

2. 理解古文诗句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以讲解、讨论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资料、图片、音频等进行辅助教学。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和赏析讨论。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入诗歌,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

2. 学习:介绍《散步/莫怀戚》的背景和作者李贺的生平,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解析:讲解古诗的主题、结构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4. 练习:分组讨论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展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散步/莫怀戚》的了解。

2. 注释:讲解古诗的每个词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3. 分析: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的写作背景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4. 总结:对整个诗歌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于古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课时:1. 朗诵:组织学生进行古诗的朗诵演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声音表现力。

2. 赏析:让学生欣赏多个版本的《散步/莫怀戚》朗诵或演绎,开拓学生的诗歌审美视野。

3.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激励学生对古诗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4. 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进行个别辅导,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古诗《散步/莫怀戚》的文字材料和翻译注释。

3. 古诗赏析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

《6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6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课文《散步》的深入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课文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家庭、亲情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文《散步》,完成以下任务:(1)通读全文,圈出你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词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描述的家庭成员,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题,并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

2. 完成一篇赏析文章,题目自拟,要求如下:(1)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散步》中的语言、描写、结构等艺术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家庭、亲情等价值观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由教师检查批改。

2. 完成赏析文章时,应认真思考、分析,并结合实际生活体验,确保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3. 作业反馈应包括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建议和鼓励,字数不少于200字。

四、作业反馈经过对同学们的作业反馈,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认真对待本次作业,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对家庭、亲情等价值观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完成赏析文章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分析不够深入、结合实际生活体验不够充分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附加题(选做)请搜集与“家庭”、“亲情”相关的名言或诗句,并加以解释或赏析。

可以是你喜欢的诗句,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还可以是你自己创作的。

这有助于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家庭”、“亲情”这一主题。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课文《散步/莫怀戚》,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与目标在当今快节奏的进修生活中,学生们往往轻忽了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与思考。

《散步》是莫怀戚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其精致的笔触和深刻的主题,引导读者对生活、家庭和人性进行反思。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散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作业设计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散步》全文,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2. 文本分析: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

3. 主题探讨:盘绕小说的主题“家庭干系与个人成长”展开讨论。

4. 创意写作:基于小说内容,创作一个续篇或改编故事。

5. 反思总结: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个人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三、作业设计步骤1. 预习准备:教师提供《散步》的电子版或纸质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初步阅读。

2. 教室讲解:教师在教室上对小说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关注关键情节和人物。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个人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文本分析、主题探讨和创意写作。

5. 作品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写作作品在班级内部分享,接受同砚和教师的评判。

6. 反思总结:学生撰写读后感,总结进修心得。

四、作业设计评判标准1. 阅读理解:能否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 文本分析:分析是否深入,能否准确识别象征意义和叙事技巧。

3. 主题探讨:讨论是否具有深度,能否提出独到见解。

4. 创意写作: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体现对原作的理解。

5. 反思总结:读后感是否竭诚,能否反映个人的思考和感悟。

五、作业设计时间安排1. 预习准备:1天。

2. 教室讲解:1课时。

3. 分组讨论:1课时。

4. 个人作业:3天。

5. 作品分享:1课时。

6. 反思总结:2天。

六、作业设计资源准备1. 《散步》电子版或纸质版。

2. 分组讨论记录表。

3. 创意写作指导手册。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基本信息1. 作业名称:《散步/莫怀戚》作业设计方案2. 适用对象:高中生、大学生3. 时长要求:2周4. 主要目标: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散步/莫怀戚》,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作业设计方案1. 课前准备:在开展《散步/莫怀戚》作业前,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包括准备教学材料、确定作业要求、设计教学活动等工作。

2. 作业内容:(1)阅读文学作品《散步/莫怀戚》,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情节等内容。

(2)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人物塑造、交代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3)撰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总结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作业要求:(1)认真阅读文学作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2)结合课堂讲解和自己的理解,撰写500字以上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

(3)文章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4. 作业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给老师进行评阅。

5. 评价标准:(1)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2)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表达能力。

(3)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的解答和回应。

6. 作业展示:优秀作业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展示,以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三、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或朗读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本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散步/莫怀戚》这部文学作品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本教学设计是针对高中学生进行的文学欣赏课程,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学名家袁枚的《散步/莫怀戚》这篇散文进行深入解读。

通过学习这篇作品,不仅可以了解袁枚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课后练习
一、注音。

A、给加点字注音。

嫩.绿()粼粼
..()稳.当()脚踝.()
讷讷
..()搁.下()
B、给多音多义字注音。

①散.()步一盘散.()沙
②随意地铺.()着店铺.()
③强.()壮勉强.()
④严重.()重.()新
二、理解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语境意义。

(1)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2)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4)今年的冬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三、《散步》的作者写的是()
A、一次舒心愉快的散步
B、一次小小的家庭矛盾
C、一家互相支持的三代人
D、一种挚爱深沉的亲情
四、读下面这个句子,选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母亲的性格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

”()A、尊老爱幼B、舔犊情深C、富于理智D、知错就改五、“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六、下面是选自毕淑敏《孝心无价》一文的一个片段,请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备选词语:A.旧鞋B.鸿雁C.砖瓦D.博士帽)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

也许是大洋彼岸一只,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七、知识拓展
(1)、小练笔:(要求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家是______;
我是__________。

(2)、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父母有过分歧吗?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学了本文后,如你遇到类似情况,你该怎样做?
八、阅读课外文章,完成课后题目。

骚扰电话
勇军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
留下老母一人仍孤零零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
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她。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

”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o________,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他。

”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下楼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置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

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欲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pán shān___ ,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

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

”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

”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

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

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摘自《广州日报》)
A.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的两个词。

pán shān() wú liáo()B.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

C.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

D.母亲常打“骚扰电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第⑦段中“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

”此时,“我”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

F.文章末尾“我”和母亲都未说一句话,却让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请就你的理解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写“亲情”的一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A、nèn lín lín wěn huái nègē
B、①sàn sǎn ①pū pù①qiáng qiǎng
①zhòng chóng
2、(1)委屈:这里是指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受到委屈。

(2)“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

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之情。

(3)一个“熬”字现象的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寒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苦。

(4)“太迟了,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3、D
4、B
5、D
6、C B D A
7、略
8、A.蹒跚无聊
B.欢天喜地、孤零零
C.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D.母亲关心儿子或母亲思念儿子(意思对就行)。

E.母亲,儿子对不起您!您抚育儿子这么多年,儿子却把您抛弃了儿啊,你终于明白了,妈想你们啊!妈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妈就知足了
F.扣住“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会老的,我们应该尊敬老人”回答。

语言表达要合理、清新流畅。

G.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