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安全数据表

合集下载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完整版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完整版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
饱和蒸气压(kPa)
21℃
溶解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900mg/kg(兔经口);
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燃烧爆炸危险性

盐酸-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盐酸-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無資料
引燃溫度(℃):無意義
爆炸上限%(V/V):無意義
爆炸下限%(V/V):無意義
溶解性:易溶於水
主要用途:制染料、香料、藥物、各種氯化物及腐蝕抑制劑。
十、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穩定。
禁配物:鹼類、胺類、鹼金屬、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觸的條件:加熱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產物:氯化氫。
侵入途徑: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現頭痛、頭昏、噁心、眼痛、咳嗽、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重者發生肺炎、肺水腫、肺不張。眼角膜可見潰瘍或混濁。皮膚直接接觸可出現大量粟粒樣紅色小丘疹而呈潮紅痛熱。慢性影響:長期較高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胃腸功能障礙及牙齒酸蝕症。
食 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五、滅火措施:
危險特性:
無水氯化氫無腐蝕性,但遇水時有強腐蝕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
有害燃燒產物:
無意義。
滅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與其他物品接觸引起火災時,消防人員須穿戴全身防護服,關閉火場中鋼瓶的閥門,減弱火勢,並用水噴淋保護去關閉閥門的人員。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監測方法:
硫氰酸汞比色法。
工程控制: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
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
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化學防護服。
手防護:
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5;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TN:OSHA 5ppm,7.5[上限值];
饱和蒸气压(kPa):30.66(21℃),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意义,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Leabharlann 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熔点(℃):-114.8(纯),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6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化学品(盐酸)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盐酸)安全数据表

盐酸(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名称:盐酸危险品编号:001分子式:HCL熔点:-114.8(纯)沸点:108.6(20%)相对密度(水=1): 1.20外观及形状:无色或微黄色易挥发性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空气允许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规定最高允许浓度为7.5mg/立方米禁忌物/禁忌: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性/症状: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操作防护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泄露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C)
饱和蒸气压(kPa)
21C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兔经口);
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 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 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 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
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 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氯化氢。
闪点(C)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C)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 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 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 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 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 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滅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
熔点(C)
-114.8
相对密度(水=1)1.20
相对密度(空气=1)1.26
沸点(C)
108.6
饱和蒸气压(kPa)
30.66/21 C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
吸入/kg(兔经口);
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盐 酸 的 理 化 性 质 及 危 险 特 性 (表


中文名:盐酸;氢氯酸
危险货物编号:81013
英文名:Hydrochloricacid;Chlorohydricacid
UN编号:1789
分子式:HCI分子量:36.46
CAS号:7647-01-0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危险品安全数据清册盐酸

危险品安全数据清册盐酸

危险品安全数据清册盐酸一标识中文名盐酸;氢氯酸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chlorohyd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CAS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酸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36%。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工业。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

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物质安全资料表--稀盐酸

物质安全资料表--稀盐酸

料店
电话:0760--86388985
5.消防措施 消防措施 泡沫、干粉灭火或水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与储存 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9.物理 化学性质 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114.8℃ 熔点: 沸点:108.6℃(20%) 沸点:
11.毒性物资料 毒性物资料 刺激粘膜咳嗽,可能造成呼吸困难,易灼 伤皮肤,眼睛,甚至失明 13.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 废弃物交有资质土壤中
14.运输信息 运输信息 禁止烟火 包装上贴有腐品标示并备齐灭火器及个 人防护用品 16.其他资料 其他资料 生产厂家/供应商:中山市三乡镇润杰装饰材
15.适用法规 适用法规 《仓库防火安全规则》 《危险化学品名录》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物质安全资料表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成分 组成部分 成分/组成部分 成分
H ydrechloric A cid 盐酸
3.危害辨识资料 危害辨识资料 第8类 酸性腐蚀品
HCl 30%; 水 70%
4.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眼睛:大量水冲洗 10 分钟,并就医 皮肤:用大量水冲洗,敷聚乙二醇 400 如呼吸困难,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系统,如咳嗽频繁,气急胸闷用 0.5%异丙基肾上腺素 1ml 及地塞米松 2mg 雾化。 6.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设警示牌、撤离现场无关人员 戴防护面具、穿防护服、水鞋进入现场 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液用液碱中和后处 理排放 8.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控制 操作时穿耐酸工作服、 戴防护眼镜、 口罩、 防腐手套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 与硫酸、硝酸、碱类、易燃可燃物、金属 粉沫分开储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极限(V%):无意义
火灾危险性分类:无资料
相对
密度
空气: 1.26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包装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身体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物料安全数据表(盐酸)
物料安全数据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CAS
7647-01-0
RTECS
MW4025000
UN
1789
危编号
81013
中文名称
盐酸
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侵入途径及健康危害
吸入: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食入:无资料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水:1.20
毒性与健康危害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Ⅲ级(中度危害)
毒性资料:
LD50:900mg/kg(兔经口)
LC50:3124ppm 1小时(大鼠吸入)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职业接触限值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MAC:7.5m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