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沈括《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梦溪笔谈》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梦溪笔谈》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梦溪笔谈》含答案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20分)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

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

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盛文肃[注]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オ雅,明日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

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封。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

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卒于京师。

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

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刑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谳,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对:“任满,已出外官。

2021日照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

2021日照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

2021日照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完成4~7题。

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

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

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

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

以不阿权贵,弃官归。

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

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

会莫徭蛮反,右丞沙班当帅师,坚不往,无敢让之者。

阙曰:“右丞当往,受天子命为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语固是,如刍饷不足何?”阙曰:“右丞第往,此不难致也。

”阙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

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淮西,起阙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安庆。

于时南北音问隔绝,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

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

明年,春夏大饥,人相食,乃捐俸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众。

民失业者数万,咸安集之。

升副元帅。

十五年夏,大雨,江涨,屯田禾半没,城下水涌,有物吼声如雷,阙祠以少牢,水辄缩。

秋稼登,得粮三万斛。

俄升都元帅,守安庆。

十月,贼薄城下。

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西门势尤急,阙身当之,徒步提戈为士卒先。

士卒号哭止之,挥戈愈力,斩首无算,而阙亦被十余创。

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阙知不可为,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

阙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

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

”焚死者以千计。

阙号令严信,与下同甘苦,然稍有违令,即斩以徇。

当出战,矢石乱下如雨,士以盾蔽阙,阙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

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卒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4.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贞观、靖康、元统、至正、康熙等。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2020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0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八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9·汕头澄海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蒋堂①侍郎为淮南转运使②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③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④,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⑤杜杞⑥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蒋堂:字希鲁,宋宜兴(今属江苏)人。

官至礼部侍郎。

②转运使:宋初为供办军需的官长。

太宗后,成为各路长官。

③苏子美:即苏舜钦,字子美,铜山(今四川中江)人。

历官集贤校理。

④健者:古指有雄才大略的人。

⑤天章阁:宋宫殿名,专门收藏皇帝的著作。

设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等官,无实职,为朝臣加衔。

⑥杜杞:字伟长,无锡人。

官至经略安抚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县例致贺冬至书/属.引凄异B.方.去/今齐地方.千里C.子美归.吴中月余/云归.而岩穴暝D.后卒.为名臣/卒.获有所闻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3.选文塑造了蒋堂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9·汕头潮南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陈仲举礼贤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②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③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④。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②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

沈括文言文例文及翻译

沈括文言文例文及翻译

沈括,字存中,吴兴人也。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于宋神宗元丰二年。

括少好学,博览群书,尤精天文、地理、律历之学。

其为文,辞藻华丽,逻辑严密,言辞畅达。

尝奉命出使辽国,往返万里,风尘仆仆,而其所著《使辽录》一书,记载其使辽经过,详实无遗。

又撰《梦溪笔谈》,收录其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广为流传。

原文:括之幼也,聪慧过人,好学不倦。

年十二,读《尚书》,能识其大义;十五,通《周易》,晓其变通;十八,学天文、地理,渐入佳境。

括好为文章,辞藻华丽,逻辑严密,言辞畅达。

尝游历名山大川,见奇闻异事,必记之于册。

年二十有五,举进士,对策高第,授秘书省正字。

及括使辽,见辽之风俗、制度,与宋异矣。

辽之人,淳朴无华,好尚简朴,而其官制、律令,亦颇简略。

括于是详录其事,归而著《使辽录》,以资后世之考。

括又好天文,尝观天象,推算岁时,预知天灾。

一日,括游梦溪,见一奇石,上有古文数十,括取而读之,乃《河图》、《洛书》也。

括心喜,以为得此二书,可通天人之秘。

于是潜心研究,终成《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凡二十卷,分天文、地理、人事、物产、草木、虫鱼、医药、技艺等类。

括于书中,记载其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广为流传。

其言辞简洁,见解独到,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译文:沈括,字存中,吴兴人。

他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逝世于宋神宗元丰二年。

沈括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从不厌倦。

十二岁时,他阅读《尚书》,便能领会其大意;十五岁时,通晓《周易》,明白其变化无穷;十八岁时,学习天文、地理,逐渐进入佳境。

沈括喜欢写文章,辞藻华丽,逻辑严密,言辞流畅。

他曾游历名山大川,见到奇闻异事,必定记录在册。

二十有五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对策成绩优异,被授予秘书省正字的职务。

等到沈括出使辽国,见到辽国的风俗、制度,与宋朝大不相同。

辽国的人,纯朴无华,喜好简约,而他们的官制、法律也相当简略。

沈括于是详细记录了这些事情,回国后著成《使辽录》,以供后世考察。

沈括又喜欢天文,曾经观测天象,推算岁时,预知天灾。

《晏殊初任》(沈括)全文及翻译

《晏殊初任》(沈括)全文及翻译

《晏殊初任》(沈括)全文及翻译
作者或出处:沈括
古文《晏殊初任》原文: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版权所有FanYi.Cool古文翻译库)官,忽自中批除晏殊。

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版权所有FanYi.Cool古文翻译库)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东城送运判马察院宋代:梅尧臣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译文: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春天已至,万物复苏。

春风如一位美丽而又心灵手巧的姑娘,迈着纤纤细步款款而来。

她挥舞剪刀,尽情地展示那高超的女工技巧。

她先裁出了柳叶,随着柳条袅袅依依地舞蹈;又裁出杏叶、桃叶,嫩嫩的,绿绿的,如小孩子的眉眼,似乎对着人笑。

杏花开了,花瓣圆圆的,肥肥的;桃花开了,花瓣尖尖的,厚厚的。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桃花、杏花开满枝头却毫不拥挤,既不太稀,也不太密,显得疏密得当。

风姑娘还精心地打扮这些花朵,给它们穿上了红的,白的,粉红的衣服,白的如雪,红的如胭,真是艳丽无比,将春天装点的万紫干红,灿烂生辉。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而现在天气已经有所好转,那整日吵闹的黄鹂停止了呜叫,深深的园子里,幽静的沟壑中不时传来鹁鸠嘈杂的喧叫声,这都是要下雨的征兆啊。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而且,从事引黄河入汴河工程的夫役也已于前日被遣发。

要不了多久,滚滚黄河之水就会通到汴河了,这样,断航日久的汴河通行在即,马遵也即将可以离京赴任,怎能不令人欢喜鼓舞呢?此时又何须悲悲切切呢?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长时间以来,都城里的人每天都引颈而望,盼望着早降甘霖,他们心情就像是那渴极的人盼望水喝一样的急切。

寒食前夕,京城里大小沟渠都也已经疏通完毕,以便大雨下来时迅速地排洪。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

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

庄王归,过申侯之邑。

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

”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

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

吾闻之,世不绝贤。

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

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

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

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

吾困宜矣。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

”御者乃进清酒。

曰:“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粱糗。

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

”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

”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

”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梦溪笔谈·官政二原文注释及翻译

梦溪笔谈·官政二原文注释及翻译

梦溪笔谈·官政二原文注释及翻译船闸【原文】淮南①漕渠②,筑埭③以畜水,不知始于何时,旧传召伯埭④谢公⑤所为。

按李翱⑥《来南录》,唐时犹是流水,不应谢公时已作此埭。

天圣⑦中,监真州排岸司⑧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

是时工部⑨郎中⑩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为发运使、副,表行之,始为真州闸。

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百二十五万。

运舟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

闸成,始为四百石船。

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

自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诸埭,相次废革,至今为利。

余元丰中过真州,江亭后粪壤中见一卧石,乃胡武平为《水闸记》,略叙其事,而不甚详具。

【注释】①淮南:宋代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即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

②漕渠:可作漕运用的渠道。

一说这里指邗沟,即江苏淮安至仪征的一段古运河。

③埭(dài):坝。

④召(shào)伯埭:在今江苏扬州邵伯镇。

⑤谢公:即谢安,东晋时任宰相。

⑥李翱:人名,字习之,唐时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等职。

⑦天圣:宋仁宗赵祯年号(1023—1032年)。

⑧排岸司:掌管河渠水利的官员。

⑨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

⑩郎中:汉代以后,中央六部都设司,各司长官称郎中。

文思使:掌管文思院的官员。

宋代置文思院,掌管手工艺制造。

冗卒:多余的士卒。

石(dàn):古代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浸:渐渐。

囊:袋。

囊二石:每袋装两石。

相次废革:先后废弃不用了。

粪壤:这里指污泥。

粪:秽土,污泥。

胡武平:即胡宿,字武平,曾任扬子尉、知湖州、枢密副使、太子少师等。

【译文】淮南的漕运水道,采用修筑水坝来蓄水的办法,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召伯埭是东晋时谢安所修筑的。

但是查阅李翱《来南录》的有关记载可知,唐朝时召伯埭那儿还是畅通的河流,因此不可能在谢安时就修筑起了这座水坝。

宋仁宗天圣年间,监管真州的排岸司右侍禁陶鉴才开始提议修建复闸来调节水位落差,以解决船只通过水坝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括《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原文及翻译
原文: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

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

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

”不复得见。

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其言所以。

刁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元未曾发封。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

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監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卒于京师。

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铁。

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谳,上顾知院官问曰:“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知院对:“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遗,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上:指宋仁宗。

译文:
蒋堂侍郎任淮南转运使时,下属各县按惯例送来祝贺冬至的书信,都是递交贺信后就回去。

只有一个县令派来的人不肯离去,一定要索取回信,属员要他走一概不听,以致呵斥驱赶也不走,说:“宁可冒犯大人,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城。

”当时苏舜钦在座,感到特别吃惊和奇怪,就说:“做仆从的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

”蒋堂说:“不是这样的,县令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到如此程度。

”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答复他,那差役才离去。

舜钦回到吴中一个多月后,收到蒋堂的来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能干的人。

”于是为他传扬声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

有人说那位县令就是(后来的)天章阁待制杜杞。

盛文肃以尚书右丞之职任扬州知州,简静持重而对人少有称许、肯定。

当时夏有章从建州司户参军升任郑州推官,路过扬州,文肃忽然称赞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备酒招待他。

有人对有章说:“盛公未曾宴请过路过的客人,特别器重的人才款待一顿饭。

”有章感激盛公的情意,另一天作了一首诗感谢他,到旅店住下后,先让人拿着他封好的诗笺进门递交。

盛文肃拿到诗函没有开封,当即还给了来人,让人回复有章说:“我(盛度)已衰老无用,不用看这诗了。

”(夏有章)不再有能见到盛文肃的机会。

夏有章完全没有料到(会这样),就去见通判刁绎,详细说出事情的原委。

刁绎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说:“盛公性格不那么随和,诗里该不会有什么地方触怒他了吧?”有章曰:“(他)原本就没开封。

”刁绎又说:“恐怕是信封写得不讲究吧?”有章说:“是我亲笔写的,非常严谨。

”刁绎说:“这样看来,一定是奉命给你办事的人对盛公有所冒犯了。

”于是(刁绎)去见文肃并问他:“夏有章今天献的诗怎么样啊?”盛公说:“没有看,已经退还给他了。

”刁绎说:“您先前十分厚待有章,现在却连他献的诗都不看,为什么呢?”盛公说:“起初见他风度不俗,以为必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才。

今天见他诗封上竟自称‘新圃田从事’,当个幕僚就如此不稳重。

你只管看吧,必定就当到这个职位了,他已志得意满。

千万记住我的话,今后可以验证。

”贾文元当时任参知政事,与夏有章有故旧关系,就荐举他做馆职。

有诏令,等到任一年后参加考试,第二年被授为馆阁校勘。

御史揭发了他以往的过失,于是取消对他的任命,改任国子监主簿,仍兼带郑州推官的职名。

没过多久,(有章)就在京城去世。

文肃观察人物多像这样,不再依仗其它什么方法。

景佑年间,审刑院判案,有使臣何次公整理上报的案卷,主判官刚呈上去,皇帝忽然问道:“此人名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答不上来,当时庞庄敏正担任殿中丞审判院详议官,跟随长官上殿,就越级应答说:“臣曾经读过《前汉书》,黄霸字次公,大概是因为把霸道严苛放在宽仁王道之后了。

这位何次公一定是仰慕黄霸的为人。

”皇帝点头称是。

另一天又递呈案卷,皇帝对审刑院主判官说:“前些日子那个姓庞的详议官,今天为什么没来?”主判官回答说:“他在京中任期满了,已经外派做官去了。

”皇帝急忙命令中书省给(庞庄敏)安排京城的职务,(先是)任命他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当上了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