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合集下载

初二文言文课内翻译

初二文言文课内翻译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是一位君子吗?解读: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复习,才能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同时,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对待朋友要热情友好,对待他人的误解和不理解要保持宽容和冷静。

二、《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成为器具。

”解读:这句话意味着君子要有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不能仅仅成为某种工具或器具。

君子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才能,同时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以下是《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句及其翻译和解读:三、《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过去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复习过去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成为他人的榜样。

四、《论语·八佾》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就改正。

”解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同时也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密切关系。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思考是深化理解的过程。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总结:《论语》中的这些经典语句,不仅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翻译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初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初中文言文翻译全集

一、《论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二、《孟子》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孟子说:“得道的人得到的多帮助,失道的人得到的帮助少。

帮助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凭借天下的人所顺从的,去攻击亲戚所背叛的,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庄子》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翻译: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已经如此,还要追求知识,那更是危险了!做善事不要追求名声,做恶事不要接近刑罚,顺着自然之道去做,可以保护自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养活亲人,可以享受长寿。

”四、《史记》太史公曰:“吾闻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太史公说:“我听说,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五、《左传》晋文公问于咎犯曰:“吾闻之,一夫做难而七庙隳,身死而国灭,为不祥之事。

吾其行乎?”咎犯对曰:“夫礼,死生存亡,国之大事也。

岂不闻:‘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哉?”翻译:晋文公问咎犯说:“我听说,一个人发动叛乱,七庙就会被毁,自己死了国家也就灭亡,这是不吉祥的事情。

我打算离开这里,怎么样?”咎犯回答说:“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是国家的大事。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吗?”。

初中文言文大全加翻译

初中文言文大全加翻译

初中文言文加翻译初中文言文大全加翻译每个人都知道,初中的知识就是基础,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初中文言文大全加翻译,欢迎大家查看!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初中必备文言文翻译

初中必备文言文翻译

一、文言文背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起源于先秦,盛行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明清。

文言文的特点是语法严谨、用词精炼、表达含蓄。

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中必备文言文翻译1.《论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孟子》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孟子说:“得到道义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失去道义的人会得到很少的帮助。

帮助最少的时候,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最多的时候,天下都会顺从他。

用天下都顺从他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有不战的道理,但一旦开战,必然胜利。

”3.《庄子》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身且死,名何益?”翻译: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已经这样做了,还去追求知识,那就更加危险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接近刑罚。

生命即将结束,名声有什么用呢?”4.《史记》司马迁曰:“信陵君者,魏之公子也。

其为人,温良恭俭让,宽厚而爱人,貌恭而心慈。

”翻译:司马迁说:“信陵君是魏国的公子。

他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宽容厚道、爱护他人,外表恭敬而内心慈爱。

”5.《三国演义》诸葛亮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翻译:诸葛亮说:“不要因为恶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善小就不去做。

只有有才德的人,才能使人信服。

”三、总结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以上五篇文言文,是初中阶段必备的,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翻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初中文言文_翻译

初中文言文_翻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爱的母亲手里拿着线,为游子缝制衣服。

临别时,她细心地缝制,担心游子归来的日子会很长。

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温暖阳光?《庐山谣》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登上鹳雀楼,白天的阳光依偎着山峦渐渐沉没,黄河奔腾着流入大海。

想要看尽千里风光,那就再往楼上走一层。

《江雪》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之上,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径之间,人的踪迹都已消失。

一叶孤舟上,有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雪花飘落在他的周围。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啊,你是怎样的巍峨?齐鲁大地的青色似乎永远也望不到尽头。

大自然的造化钟爱你的神奇秀美,阳光和阴影分割了昼夜。

胸怀荡漾,仿佛有层层云彩升起,泪水夺眶而出,追随归巢的鸟儿。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巅峰,俯瞰众山,它们在我眼中都显得如此渺小。

《夜泊牛渚怀古》原文: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已具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在牛渚的西江边夜泊,天空湛蓝,没有一片云彩。

登上船头,仰望秋月,徒然想起那位谢将军。

我也能高声吟咏,但那位已经去世的人已经拥有了千古文章。

我们都是天涯沦落的人,既然相遇,何必在乎是否曾经相识。

初一全部文言文及翻译

初一全部文言文及翻译

一、《论语》节选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二、《孟子》节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最少的时候,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最多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三、《庄子》节选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之为宝,置于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翻译: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去邀请他,说:“希望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

”庄子拿着鱼竿却不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有三千岁了,大王把它当作宝贝,供奉在庙堂上。

这只神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而显贵,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地里拖着尾巴呢?”四、《史记》节选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对美色的追求;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五、《战国策》节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事情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也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国家有利,大夫问如何使家族有利,士人和普通百姓问如何使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初中必读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必读文言文及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应该持之以恒,按时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待朋友的热情和宽容之心。

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治国理政的理念,即以德治国。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依靠道德的力量,而不是权力和武力。

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

”解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才能和知识,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

君子应该具有包容之心,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翻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渴望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就不去追求。

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就不放弃。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们追求财富和地位是人之常情,但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坚守道德底线。

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学习和生活,要充满热情和乐趣。

只有热爱,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初中生阅读《论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品德。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件事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自己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自己地位低下而担心社会不安定。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最后凋谢。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这些文言文及翻译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学习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同时,这些语句也富含哲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启示。

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狼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

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短文两篇1.《陋室铭》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为保持铭文句式工整和押韵的特点,本文兼用意译。

2.《爱莲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三峡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与朱元思书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马说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