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惯性思维说“不”》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美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

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②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机器自动写小说、作诗、作曲、作画等程序软件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信息科技强大的艺术功能,多媒体、超文本的便捷操作,大大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审美水平。

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码摄影、手机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让数字技术工具及其内容承载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动写照,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

现代可视化技术将数码计算、胶片处理、视屏影像等扩大到三维音响和虚拟实体的仿真技术领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宏观世界(如宇宙星云分布)或超微观世界(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甚至一些非感性的科学法则等,都实现可视化处理。

中国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那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诗意胜境,被营造得切切诱人。

原本抽象的法则规律和无涉情感的技术工具,借助新技术自身的优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多变的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体验于一体的想象性诗意空间,释放出了无比丰富的感性魅力,蕴含着艺术审美的诗意,它们在带给我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更新奇的审美享受。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4级“高中”10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姜还是老的老”“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这类毫无意义却又挑不出毛病的语句,被人们戏称为“废话文学”。

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日益便捷的今天,这类对文本符号的二次改造与“语言玩梗”大行其道,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语境下,“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究竟在哪儿?最初的“废话文学”,内含着人们戏谑、反讽与抵抗意味的阴阳怪气。

过去“路遥车马慢”,信息承载量与传播速度都很低,寄信隔着万水千山,发短信要字斟句酌,人们恨不得一句话把所有事情讲完。

互联网时代,看完某篇形式主义言辞空洞的文章,围观一个长达几分钟但内涵不超过两句话的无效视频,大家惊觉,原来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开始用语言予以反击。

这一届年轻人偏爱“躺平”,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风险对冲。

于是,“废话”式名言警句被改造出来,并活学活用于各类语境。

“废话文学”的生产十分简便,把单位从分钟变成秒、用同义词西红柿替换番茄……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把说过的句子再说一遍,“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废话,另一句也是废话”。

由此一来,“不好好说话”便演变成某种社交策略,“废话文学”在本身语义之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

面对朋友空洞的长篇大论,一句“除了内容,你说得都挺好”,就能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某种不满,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对方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第1页(共14页)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第2页(共14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Ⅰ 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 ǐng) 矗.立(zh ù) 犬牙差.互(c ī) 戛.然而止(ji á) B.棱.角(l íng) 污蔑.(mi è) 拾.级而上(sh í) 销声匿.迹(n ì) C.怅惘.(w ǎng ) 缄.默(ji ān ) 挑拨离间.(ji àn ) 强.词夺理(qi áng) D.蓦.然(m ò) 穹.顶(qi óng ) 怒不可遏.(è) 接踵.而至(zh ǒ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侮暗 追溯 大彻大悟 漫不精心 B.羁绊 幅射 通霄达旦 自圆其说 C.喧嚷 缅怀 担惊受怕 行将就木 D.奠定弛骋轻歌曼舞 穿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B.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岳云鹏的表演幽默搞笑,大人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6 月 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 .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C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现代文】《微纪元(节选)》刘慈欣阅读理解+答案解析

【现代文】《微纪元(节选)》刘慈欣阅读理解+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而小题,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般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 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似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局部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笑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似转眼就忘了刚刚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芟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 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翻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篮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填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又翻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包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过起来.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塔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送您!〞〔有删改〕1.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局部营造出的沉郁气氛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气氛的更替, 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局部.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 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梦想〞的关系.【答案】LB 2.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而心存侥幸,一方而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梦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3.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梦想〞的根底.本文情行的根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根底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局部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梦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心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梦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那么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水平.命题者在题干中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四个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方A项〕,有的涉及文本内容〔比方B项〕,有的那么涉及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如CD两项〕.这些都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比拟轻松地得出答案.B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局部〞是错误的,由于根据文本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局部.而A 项、C项和D项的分析鉴赏都是正确的.点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判断该项内容是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然后再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做题区间,以之考查其分析是否正确.比方,A项分析鉴赏的是文本开头局部的艺术特色.小说已交代先行者已飞离地球两万五千年,此时,地球上“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而城市图像的出现那么确实使开头局部营造出的沉郁气氛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气氛的更替,确实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此项正确.故知此项分析正确. 【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水平.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比方,〞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D希冀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冲动与兴奋.领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到了希望.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注意的是,在找到相关能表达心理活动特征的语句后,应归纳概括出特点,并且对该语句作简要分析.组织答案时应该分条作答.每概括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就将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做出适当的解析.比方,从“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一句,可知人物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星球,这是一种希冀与期待的心情.【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水平.命题者抓住“科学〞与“科幻〞两个词语,要求考生答复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清楚确, 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1〕科学是梦想的根底.文中大量的科学存在为故事的开展提供了合理性的根底,构成了小说想象的依据性内容,为梦想提供了条件.〔2〕梦想是对科学的拓展.梦想出“宏纪元〞与“微纪元〞,在科学的根底上合理展开.〔3〕科学与梦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梦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点睛:在答复此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所要求的“‘科学’与‘科幻‘一语",联系自己平时的理解展开论述,切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受惯性思维影响,大谈什么环境保护、科学开展等话题.其实,“科学〞与“科幻〞都有一个“科〞字,做题时应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指出各自的重点合作用.另外,在答案的每一点中,都需要有明确的词语指出关系,还要能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说明.。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云:“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这是说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专心致志,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中国,无怨无悔。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心怀志向,投身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材料解读《荀子》名言说的是志向和事业的关系,黄旭华的话说明了志向和家国的关系,所以审题立意要兼顾“志向、事业、国家”。

再者要注意文体要求,要按照演讲稿的格式去写,取名复兴中学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个人和国家民族复兴的关系,还要注意自己青年学生的身份,要写到青年学生的志向和民族复兴的关系。

从材料的广度上,要联系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今的例子;从材料的深度上,要把立意往深度内涵上去思考;从高度上,要上升到国家民族立意的高度,进行深化和升华。

再者作文要点题和扣题,要围绕所给的中心去写。

(二)立意参考(1)择心之所向,创祖国美好未来;(2)集涓滴之水,奔赴祖国星辰大海;(3)心怀远志铸大业;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巨鹿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项羽迎难而上,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东汉末年,诸葛亮初出茅庐辅佐刘备时,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形势,自知实力不足,毅然舍弃了新野地区,撤退到樊城。

正是这自知力不如人所做的退让,才成就了最后的三足鼎立之势。

面对困境,到底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自古莫衷一是。

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试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试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试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看拼音,写词语。

ào zhōu qīnɡ fùpái huái dān ɡē( ) ( ) ( ) ( )pì jìnɡbō xuēwú liáo xī shuài( ) ( ) ( )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疑惑(huò)浑浊(zhuó)灌溉(gài)B.骤雨(zhòu)田埂(gěn)叶柄(bǐng)蜗牛(wō)C.住宅(zhái)项目(xàng)铁锁(shuǒ)宽恕(shù)D.签订(dìng)诸位(zhù)船舶(pó)角色(jué)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嵌入斑点抵御大步留星B.抽屉干燥因素别出心栽C.雕刻神秘枯萎弄巧成拙D.趴下蹲着疲卷忘乎所已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靠什么呼风呼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反问)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

(比喻)C.巴掌大的操场,让人如何踢球呀!(夸张)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拟人)下列句子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鲁滨逊来说,钱在孤岛上不能说是没有用的。

B.每一个人难道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吗?C.世界上没有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D.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缺点,都要虚心听取,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易逝的作品。

文本阅读失分解析

文本阅读失分解析

文本阅读失分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全国各份高考试卷中都有呈现,且绝大多数为必做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大,在20分左右,有的省份达到25分。

虽然赋分多,但考生在此题上的得分却不多。

据统计,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小题的得分率甚至低于30%。

这是什么原因呢?抛开惯常所说的理解不透彻、表达不规范、书写不清晰等因素,本文结合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从学的角度、考的角度和改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此类考题失分的原因。

一、学的角度:文体知识及有关表达知识的建构不系统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种体裁。

一直以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集中在散文和小说上。

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考查散文阅读的有8套,考查小说阅读有9套。

虽同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但二者所需要的知识支撑却不尽相同。

拿小说阅读来说,小说阅读试题一般都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思想来设置,考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三要素”等知识,就不太可能全面而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是林海音的小说《血的故事》,第(2)题考查的是情节中“细节”的作用:“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的‘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生假如不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服务的,就很难回答出“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形象塑造作用)、“揭示小说‘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及解读路径”(表现主题作用)和“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情节自身的作用)。

第(3)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题目直接设问:“‘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一般说来,概括人物特征、分析典型性格,离不开人物形象塑造的知识。

比如:可以直接从人物语言、动作看性格,从肖像描写看性格,从神态特点看性格,从心理活动看性格等;还可以通过作者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等间接地看性格。

考生如果缺乏这些“人物”知识,一般很难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真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真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沐浴疲倦不堪风流倜傥呼朋引伴B.分歧水波粼粼美不甚收由然而生C.急躁咄咄逼人翻来复去各得其所D.诀别人声顶沸混为一谈不求甚解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老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惯性思维说“不”》阅读答案
《对惯性思维说“不”》阅读答案
对惯性思维说“不”
(1)思维是什么?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

专家研究表明,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模式,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

为了告诫世人不要忘却,著名哲学家康德生前给自己写
下这样一句碑文:“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


(2)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

由于这种惯性,人们在思考
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

比如说,一张0.1毫米的纸
对折51次会有多高?一张板凳高,一栋大楼高,还是有珠穆朗玛峰高?答案是比太阳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还要多
1亿公里。

答案令人诧异,但更令人诧异的是,面对正
确答案有的人竟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惯性思维在现
实生活中的可怕力量。

(3)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有时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竟然取决于两
千年前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
标准距离是4.85英尺。

为什么是这个奇特的标准呢?原来美国最早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而英国的铁
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可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
马车的,他们习惯性地把马车的轮宽搬到了电车上。

据查,英国老路的辙迹宽度是罗马战车形成的,而罗马战
车的轮宽恰恰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4)台湾作家吴若权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穷人戴钻石,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人家以为是钻石。

”正因为受惯性思维影响,认识不到事情也有变异
的时候,于是便有了发生在莫泊桑小说《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的悲剧。

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
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
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

如果我们奉行所
谓“经验主义”,结果必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违背
科学走弯路”!
(5)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牛顿是物理学的鼻祖,牛顿定律一向
被认为是物理学中不可更改的真理,也从未有人怀疑过,但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大胆扬弃,提出了宇
称不守恒定理,从而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对惯性思维说“不”,因此
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功。

(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
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
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爱因斯坦这句名
言表明,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毅
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不”。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3分)
17.第(2)-(5)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请依照例子的表述,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6分)(1)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
(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18.第(6)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

(4分)
19.阅读第(1)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直线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B.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本段文字论述了思维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D.本段文字结合对思维重要性的论述提出中心论点。

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联系本文的论述,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一些半路出家的冒险者闯入
了一个个科学新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房地产经
纪人恩德斯发现了在试管中培养小儿麻痹症病毒的简便
方法,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伽利略发现钟摆事实原理时还是个医生。

参考答案:
16.对惯性思维说“不”(3分)
17.惯性思维力量非常强大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惯性思维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6分)
18.引用论证论述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毅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不”(4分)
19.C(3分)
20.要点:之所以能“歪打正着”,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较小。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