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计算题归类
生物学中的数学计算题归类

例 2 处 于 减 数 分 裂 四 分 体 时 期 的 细 胞 中 , 分 、 四
体 、 色体 、 染 染色 单 体 以及 D NA之 间的 比值 为 ( D)
A 、1 :1 :2 :4 C、 :4 :4 :4 1 B、 :1 :2 :2 1 D 、1 :2 :4 :4
3 与 新陈 代 谢有 关 的 计 算题
在根对 矿 质 元 素 离 子 的 交 换 吸 附 时 , 以 核 电 荷 是 数相 等的 前提 下 进 行 交 换 的 , 如溶 液 中 的 1个 C 必 a
须 与 根 细 胞 膜 面 的 2个 H 交 换 。 相
且 还 需要 运 用 数学 、 理 、 物 化学 等 学 科 的计 算 方 法 与 技
2 与细 胞 分裂 有 关 的计 算题
‘
胚
解 决此 类 问题 关 键 应掌 握 有丝 分 裂 和减 数 分 裂 过
珠
程 中染 色体 数 目、 NA 含 量 的 动 态 变 化 过 程 , 时 应 D 同 注 意 同源 染 色体 、 色单 体 、 色体 组 数 的 变 化 。 另外 染 染 应记 住 , 过 减 数 分 裂 , 个 精 原 细 胞 可 形 成 4个 精 通 一
( B)
若 由 n个 氨 基 酸 形 成 a 肽 链 组 成 一 个 蛋 白质 分 子 条 时 . 此 蛋 白 质分 子 中 有 a 则 —a个 肽 键 , 少 有 a个 一 至 NH2 a 一C ) H, n个 良 基 , 蛋 白质 分 子 在 形 和 个 ZO 有 此
成 过 程 中失 去 的 水 分 子 数 为 n—a个 。 若 已 知 氨 基 酸
高考生物学中的有关计算题归类解析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 分裂中染 色体 的行为 的理解 。由于在减数分裂中卵细胞的染色体 数 目为 6 , 个 则生物 体细 胞 中染 色体数 为 1 , 2个 在 细胞减数分 裂 中初级 卵 母细 胞 中 同源染 色 体为 6 对, 着丝点个数 即为细 胞 中染色体 的个 数则 为 1 , 2 由 于初 级 卵母 细 胞 已 经 通 过 染 色 体 的 复 制 , 以 染 所 色单体 数 目为 2 , 4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2 有 关 细胞 分 裂 产 生 配子 种 类 的计 算 . 例 4若 动 物 的 初 级 精 母 细 胞 中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 对 数 为 n 在 不 发 生 互 换 的 条 件 下 , 非 同源 染 色 体 , 经 自由组 合产 生 的 配子 种类 将 有 ( )
备考方略
高 考 生 物 学 中 的 有 关 计 算 题 归 类 解 析
■ 曾卫 华
蛋 白 质 分 子 中 的 有 关计 算 题 1与 氨 基 酸 、 键 、 链 、 分 子 数 目有 关 的 计 . 肽 肽 水 算题 例 1有 一 多 肽 , 子 式 为 Cs o 。 , 它 . 分 5H 0lN o 将 彻 底 水 解 后 , 得 到 下 列 4种 氨 基 酸 : 氨 酸 只 谷 ( 5 N) C H。 、苯 丙 氨 酸 ( H ( N ) 甘 氨 酸 ) 、 2 ( 2 N)丙 氨酸 ( 3 0 N) C H 02 、 C H7 2 。该多肽是 由多少 个 氨 基 酸 构 成 的? ( ) A 个 B 个 C 9 D.O个 7 8 .个 1 【 析】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概 括 能 力 和抽 象 解 本 思 维 能 力 。学 生 可 以根 据 题 目所 暗 示 的 四 种 氨基 酸 都 只 含有 一 个 氨 基 , 该 多 肽 分子 式 中 含有 1 氮 而 O个 原子, 以该多肽是 由 1 所 0个 氨 基 酸 构 成 。 故 答 案 D。 2 与氨 基 酸 、 使 R . 信 NA 上 的碱 基 、 N 基 因 ) D A( 上的碱基 有关的计算题 例 2一 条多肽链 中有 氨 基酸 i0 . 0 0个 , 则作 为
生物学中的计算题归类

一
答案 : D 六、 与基 因( J 型 频率有关 的计算题 ( 指遗传不平
衡状态下的计算 ) 例 7 某工厂有男 女职 工各 10名 , 性色 盲基 . 1 3 女 因携带 者 1 5人 , 者 5人 , 患者 1 人 , 患 男 1 那么 这个 群体 的色 盲基 因频 率为多少 ?
( )
2 D A不论 复制几代 , .N 产生 的 D A分子 中含母 N 链 的 D A分 子 总 是 2个 , 母 链 也 总 是 2 。 N 含 条 3 D A分子中某 种碱基数为 m个 , N .N D A分子 复 制 n 后 , 需 该 种 碱 基 数 为 m 2 一1个 。 次 则 (“ )
二、 与细胞分裂有关 的计算题 解决 此类 问题 应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中染 色 体 数 目、 N 含 量 的 动 态 变 化 过 程 , 时 应 DA 同 注意同源染色体 、 染色单体 、 色体组 数的变化。 染 例31 . 个正 常人 的精子 形成 过程 中 , 于减 数 处 第二次分裂 后期 的次 级精 母 细胞 内染色 体组 成 是
A . / 2 3、 1 2、 / 1 C. /2、 /3、/2 1 2 1 B. / 1 1 2、 /3、 l D . /3、 /2、 /3 1 1 1
例 1若 某 蛋 白 质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195 在 . 13 , 合成这个蛋 白质分子 的过程 中脱去水 的相对 分子质 量为 10 , 98 设氨基酸 的平 均相对 分子质量 为 17 则 2, 组 成 该 蛋 白质 分 子 的肽 链 数 为 ( ) A. 条 B 2条 C 3条 1 . . D. 4条 答案 : C 例 2 已知某蛋 白程 中, 生成 了共 10 g 80 的水 , 则指 导合成该蛋 白质 的基 因中至少含有碱基 ( ) A.1 个 62 B 60 .0 个 C 36个 .0 D 30个 .0
高中生物学计算题分类汇编

高中生物学计算题分类汇编一、显微镜类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2.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个直径为1mm的小圆点()A.面积约为30mm2B直径约为3cmC.面积扩大到30倍数D直径约为11cm3.某学生观察草履虫,使用物镜为10X,目镜为60X,该生把标准尺放在目镜内,测得虫体长度约为3mm,由此实验可知虫体实际长度是多少?二、以细胞或生物体结构知识为背景的计算4.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5B.6C.7D.85.空气中的一分子氧气,经人体气体交换,进入体内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参与有氧呼吸作用,则它需要经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A.7B.9C.11D.13三、以新陈代谢知识为背景的计算6.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摩尔。
A.7/3A B.1/12A C.6A D.3A7.将某植物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各种气体量充足,测某白天和夜间的生理过程时,发现白天每小时容器中CO2减少了56mg,植物产生了45mg葡萄糖。
夜间每小时容器中CO2增加量为10mg。
请判断白天与夜间呼吸作用强度。
()A.白天与夜间相等B.白天比夜间强C.白天比夜间弱D.无法判断8.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
右图表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高低而变化的情况。
已知肺泡里氧的分压是100mmHg,组织中氧的分压是40mmHg。
并已测得每100mL血红蛋白最多能20mL。
问:(1)在肺泡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2)在组织里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达%;(3)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组织释放的氧气可达mL;(4)剧烈运动时,胳肌组织内氧分压下降至20mmHg,此时每1000mL血从肺泡流经胳肌时可释放氧气mL;(5)如若坐飞机到某一高原地带,由于大气压降低,肺泡氧分压从100mmHg降至80mmHg,此时,人是否会感到呼吸困难?试从血的运氧量变化来加以说明。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高中生物中的计算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将这些知识系统地集中起来复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方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共享。
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链状肽)1、肽键数=氨基酸数(环肽)链肽:=肽链数至少2、含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环肽:=0总数=肽链数+R基上氨基(羧基)数3、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4、蛋白质中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5、蛋白质中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数*2+ R基上的O原子数-脱水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水数6、蛋白质中H原子数=肽键数+3*肽链数+R基上的H原子数+氨基酸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R基上的H原子数=氨基酸数*4+ R基上的H原子数-2*脱水数=各氨基酸中H的总数-2*脱水数7、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情况时,DNA(基因)中碱基数: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A.12800B.11018C.11036D.8800例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 898C.880 D. 862例3、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每摩尔该蛋白质在形成时生成的水分子摩尔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m个18mB.(m-4)个18(m-4)C.(m-3)个18(m-3)+4D.(m-2)个18(m-2)+42、有关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例4、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三条肽链构成,共有366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A.366和366 B.365和363C.363和363 D.3和3例5、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由它们合成的六条肽链中,氨基、羧基数目分别为()A.1044、1014 B.56、26C.6、6 D.1、13.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例6、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A.肽键总数51个所需水分子总数51个B.肽键总数42个所需水分子总数42个C.肽键总数42个所需水分子总数8个D. 肽键总数50个所需水分子总数9个例7、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8个B.C原子减少12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O原子数目减少1个4、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例8、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A.5、9、4、1 B.4、8、5、1C.5、8、4、1 D.4、9、4、15、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分子式的计算例9、谷胱甘肽(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的,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A.C3H3NS B.C3H5NS C.C3H7O2NS D.C3H3O2NS6、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的计算例10、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55H10O19N10,已知它由下列4种氨基酸组成: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可产生多少个谷氨酸分子()A.4个B.5个C.6个D.3个例11、称取某多肽415g,在小肠液的作用下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505g。
高中生命科学中的数学计算

高中生命科学中的数学计算石秋年孔慧敏生物学作为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学的严密性与定量化是其重要特征。
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来定量研究生物学问题,是生物科学深入发展的标志之一。
该特点反映在教材上,表现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广泛融入中学课本,彻底改变了传统生物教材的平庸面目,增加了生物教材的科学含量;反映在高考上,表现为问题解决与工具学科——数学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解题思维的数学化越来越明显。
具体体现在试题信息的图表化、问题考察的定量化和解题思想的数学化三个方面。
那么在生物学的答解题中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取巧解生物试题呢?首先要知道在生物学中有哪些内容涉及数学计算。
近年上海、广东、江苏高考题中主要在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学、生态学等知识点的试题中广泛地运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等方面。
第一部分高中生物学中我们遇到的计算题的常见出题类型一、简单计算类型这一类计算题的特点是根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特点或根据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反应需要的原料、生命活动过程中某物质通过的特殊结构,等等。
例1: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分子量为63212,由此可以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数分别是A.4.573 B.3.574 C.4.570 D.4.574例2:果蝇在减数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具有的染色体数是8,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多少条?A.2.B.4.C.8.D.16.例3:人体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要通过细胞膜进入到血管,需要通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A.4.B. 8.C.12.D.16.例4: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例5:基因型为BbVv的亲本果蝇交配,在100个子代中有4个基因型为bbvv的个体,则雌雄果蝇两对基因间的交换值依次是A.8%,0 B.16%,0 C.20%,0 D.40%,0二、图表计算题这一类计算题的特点是可以从图形或表格里得到某种信息,根据生物学原理,计算出相应的物质的量。
100教育: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

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而且涉及计算的还是大分值的,为了这个大分值,还是拼了吧!本文总结高中生物中的所有计算问题,绝对纯干货!一、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二、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三、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2)。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数学计算

光合作用反应式: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呼吸作用反应式: 有氧: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无氧:C6H12O6→2C2H5OH+2CO2
光合作用实际产O2量 =实测O2释放量+呼吸作用耗O2量 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 =实测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光合作用C6H12O6净生产量 =光合作用实际C6H12O6生产量-呼吸作用 C6H12O6消耗量
〖例题10〗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 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 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 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 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 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 A、3/4 B、3/8,1/8 C、1/4 D、1/4,1/8 〖解析〗①设控制多指基因为P,控制白化病基因 为a,则父母和孩子可能的基因型为: 父P_A_,母ppA_,患病孩子ppaa。由患病孩 子的隐性基因,可推知父亲为PpAa,母亲为 ppAa。②下一个孩子正常为ppA_ (1/2×3/4=3/8),同时患两病的个体为 Ppaa(1/2×1/4=1/8)。即正确答案为B
C、40% D、80%
A1+T1
=
A2+T2 A2+T2+C2+G2
=
A+T A+T+C+G
A1+T1+C1+G1
原DNA分子中T=X个
(二)DN(21-1)个
需游离的T为X个
复制n代 DNA分子数量2n
新合成2n-1个
需游离的T为(2n-1)X个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相关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高中生物学相关计算【知识概要】Ⅰ.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相关计算一、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的计算:1.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C 原子数=R 基团中的C 原子数+2,H 原子数=R 基团中的H 原子数+4,O 原子数=R 基团中的O 原子数+2,N 原子数=R 基团中的N 原子数+1(2)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目之间的关系:若有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 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NH 2和-COOH 各m 个。
(3)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之间的关系:n 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 ,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 -(n-m)•18 (其中n-m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分子量);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减少了(n-m )·18。
(4)在R 基上无N 元素存在的情况下,N 原子的数目与氨基酸的数目相等。
2.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1)互补的碱基相等,即A =T ,G =C 。
(2)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50%。
(3)和之比 在双链DNA 分子中:●能够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同两条互补链中的该比值相等,即:(A+T )/(G+C )=(A 1+T 1)/(G 1+C 1)=(A 2+T 2)/(G 2+C 2);●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等于1,且在其两条互补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A+G )/(T+C )=1;(A 1+G 1)/(T 1+C 1)=(T 2+C 2)/(A 2+G 2)(4)双链DNA 分子中某种碱基的含量等于两条互补链中该碱基含量和的一半,即A =(A 1+A 2)/2(G 、T 、C 同理)。
3.有关复制的计算:(1)一个双链DNA 分子连续复制n 次,可以形成2n 个子代DNA 分子,且含有最初母链的DNA 分子有2个,占所有子代DNA 分子的比例为121 n 。
(注意:最初母链与母链的区别)(2)所需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 ×(2n -1),其中M 为的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 分子中的数量。
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相关计算:(1)mRNA 上某种碱基含量的计算: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所求的mRNA 中某种碱基的含量归结到相应DNA 模板链中互补碱基上来,然后再运用DNA 的相关规律。
(2)设mRNA 上有n 个密码子,除3个终止密码子外,mRNA 上的其它密码子都控制一个氨基酸的连接,需要一个tRNA ,所以,密码子的数量:tRNA 的数量:氨基酸的数量=n :n :n 。
(3)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 、mRNA 、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核糖核苷酸(或碱基)、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6:3:1。
5.设一个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n种,也就是说可以排列成4n个DNA分子。
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编码的氨基酸的个数×3÷该基因中的总碱基数)×100%。
二、有关遗传基本规律的计算: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1)F1产生的两种雌雄配子的几率都是1/2;(2)在F2代中,共有3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2种(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4,共占1/2,杂合子有一种,占1/2;(3)在F2代中,共有2种表现型,其中显性性状的几率是3/4,隐性性状的几率是1/4,在显性性状中,纯合子的几率是1/3,杂合子的几率是2/3。
(4)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连续自净n代,在F n代中杂合子占(1/2)n,纯合子占1-(1/2)n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1)F1双杂合子产生四种雌雄配子的几率都是1/4;(2)在F2中,共有9种基因型,各种基因型的所占几率如下表:21种,占1/9,一纯一杂2种,各占2/9,双杂合子1种,占4/9),一显一隐性状有2种,各占3/16(其中纯合子2种,各占1/6,一纯一杂2种,各占2/6),共占6/16,双隐性性状有一种,占1/16。
3.配子的种类数=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4.分解组合法在自由组合题中的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解这类题时我们可以把组成生物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分离开来,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对加以研究,最后把研究的结果用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即分解组合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大体步骤是:●先确定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研究。
●组合:将用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或相乘。
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有关计算:1.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2.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3.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
四、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求基因型频率:设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AA、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为:p+q=1,(p+q)2=1,p2+2pq+q2=1,即AA+2Aa+aa=1,所以AA%=p2,Aa%=2pq,aa%=q2。
说明:此结果即“哈代-温伯格定律”,此定律需要以下条件:①群体是极大的;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⑤没有自然选择。
因此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2.求基因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通过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频率=(纯合子的个体数×2+杂合子的个体数)÷总人数×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隐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1-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的个体数)÷雌性个体的个体数×2+雄性个体的个体数)。
隐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1-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3)复等位基因:对哈迪-温伯格定律做相应调整,公式可改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
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Ⅱ.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相关计算一、细胞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该种题型主要有两种出题方法:1.给出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分裂图,计算该细胞中的各种数目。
该种情况的解题方法是在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各期特征的基础上,找出查各种数目的方法:(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3)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在有丝分裂各期、减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为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和配子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因此该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数目为零。
(4)在含有四分体的时期(联会时期和减Ⅰ中期),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2.无图,给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细胞中的某种数量,计算其它各期的各种数目。
该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可在熟练掌握上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各期的各种数量变化,并找出规律。
如下表:二、关于配子的种类1.一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1)如果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2种类型的配子,且两两染色体组成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
(2)如果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只考虑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的情况),则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亲本类型2种(两种配子间染色体组成互补),重组类型2种(两种配子间染色体组成互补)(可参照教材106页图5-11进行分析)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 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1)如果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 种配子(2)如果有m 对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2n+m 种配子。
(分析:据规律(1)中的②结论可推知:互换了m 对,可产生4m 种配子;据规律(2)中的①结论可推知:没发生互换的有n-m 对,可产生2n-m 种配子;则共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m ×4m =2n+m 种。
三、关于互换率的计算有A 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若有B 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则1.发生互换的性原细胞的百分率=B/A×100%2.在产生的配子中,重组类型的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即互换率)=2B /4A ×100%=B /2A ×100%3.产生新类型(重组类型)的配子种类:2种每种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B /4A ×100%四、与生物个体发育的相关计算:1.一个胚珠(内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级核,进行双受精)发育成一粒种子;一个子房发育成一个果实;2.若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则精子、卵细胞、极核内的染色体数都为N ;受精卵→胚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来自父、母方的染色体各占1/2),受精极核→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N (来自父方的占1/3,母方的占2/3,且与精子结合的两个极核的基因型和与另一个精子结合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种皮、果皮等结构的染色体数为2N (全部来自母方)。
Ⅲ.生物代谢的相关计算主要是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反应式的计算:1.根据反应式中原料与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
2.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计算: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O 2的量或放出和吸收O 2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 呼吸作用6CO 2+12H 2O C 6H 12O 6+6H 2O+6O 2光能叶绿体 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酶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能量酶 C 6H 12O 6 2C 3H6O 3+能量 酶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 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 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3.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在绝对无氧的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