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专题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第一章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微专题突破 基因工程的操

载体。(4)一种抗原只能和一种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所以用大肠杆菌中表达 的 S 蛋白与 SARS 康复病人血清(含有抗体)进行特异性反应实验,来进行检测基 因工程表达的 S 蛋白和病毒 S 蛋白是否相同。(5)在研制疫苗过程中,④和⑥中 所用的目的基因即 S 基因是相同的,转录的 mRNA 是相同的,翻译合成的蛋白 质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该题以研制 SARS 病毒疫苗的过程为素材,考查基因 工程的过程。
4.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相关叙述
中正确的是( )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 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
基对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
卵是理想的受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基因工程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定 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而且操作过程不受亲缘关系远近的制约,即克服远缘杂交 不亲和的障碍。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所用的 DNA 连接酶连接的不是目的基 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而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的 DNA 两条链的骨架,即核 苷酸与磷酸的连接,也就是说,DNA 连接酶只能催化断开的 DNA 双链重新形 成磷酸二酯键。由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推知相应的 mRNA 中核苷酸序列, 进而可推测相应基因中核苷酸排序,从而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 因。转基因羊的乳腺细胞及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 传物质都与受精卵完全相同,而受精卵体积较大,操作较容易,也能保障发育 成的个体所有细胞都含有外源基因。
(1) 该 技 术 定 向 改 变 了 酵 母 菌 的 性 状 , 这 在 可 遗 传 变 异 的 来 源 中 属 于 ________。
高中生物-氨基酸和蛋白质 专题复习

例题:(2010· 镇江模拟)甘氨酸(C2H5O2N)和x氨基酸 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x氨基酸是( )
例题:有一种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 水解后得到丙氨酸 (R基为-CH3) 和另一种氨基酸X, 则X的化学式是( )
A C5H7NO3 B C5H9NO4
C C5H11NO5
例题: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 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 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p-1 C.q-2 D.p+1
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 =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水数
例题:(2011· 南京模拟)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 C22H34O13 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 3种氨基酸:
例题:(2010· 江苏高考改编)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 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1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该蛋白酶中含有128个肽键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 酶洗衣粉好
例题: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 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 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图2共有4种氨基酸,4个肽键。
例题: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 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例题: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 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 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 分子总数依次是( )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共20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比较
DNA
mRNA
含义
脱氧核苷酸(碱
基对)的排列顺 序(4n种----n等于有
遗传效应的DNA分子 片段上碱基的对数)
mRNA中三个 连续碱基
(43=64种)
tRNA
tRNA上与密码 子互补配对的 碱基 (61种)
直接决定mRNA中 碱基排列顺序,间 接决定氨基酸的排 列顺序
种反密码子,但是一种反密码子只能对应
种氨基酸。
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于合成目的基因。
3、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即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
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选)( ACF)
A.图中②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D.血红蛋白属于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除了与上图①②过程有关 ,还与高尔基
体和内质网的加工运输有关 E.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同时出现于人体的同一个细胞中 F.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②过程需要tRNA协助 G. ③④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H.过程①②④表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所有的性状 • ①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J. ②过程只需要mRNA 、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主要在细胞核(其次线粒体、叶绿体)
一个 mRNA 上结合多 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 条相同的多肽链
(子碱4)基图中配DN对A片段由50。A0对-碱T基、组(DT成N,-AAA+-、DT占NC碱A-基)G总、数的G34-%C,该ACD-NUA片(、D段N复TA制-2-AR次、,N共AC需)-游G离、的胞G嘧-啶AG脱--(氧UCR核、N苷AU酸--R分AN、AC) -G、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1:3 4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第4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蛋白质工程1.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D.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起点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出相应的基因,并借助基因工程实现〖答案〗 B〖解析〗基因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完成的,而不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
2.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分子上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
该生物技术为()A.蛋白质工程B.基因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答案〗 A〖解析〗题干中的操作涉及的基因不再是原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β干扰素,而是经过改造的,是具有人类所需优点的蛋白质,因而整个过程利用的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
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答案〗 C〖解析〗由题可知,多肽P1为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要设计出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即在P1的基础上设计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实现。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故要想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依据P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多条模拟肽,然后进行改造,从而确定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 ℃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 ℃,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 ℃,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知识点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知识点: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知识点: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第一章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1.1.3 蛋白质工程规范训练

第三节蛋白质工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蛋白质的分子设计1、2、4 3 8蛋白质工程的应用6、7 5、9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 )。
A.基因功能B.蛋白质功能C.氨基酸序列D.mRNA密码子序列答案 B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根据氨基酸序列推断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
答案 C3.下列选项是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主要区别的是( )。
A.合成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B.产物蛋白质是否为自然界原有蛋白质C.基因的复制与表达D.产品符合人类需要解析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按照人的自身需要合成蛋白质,都需要基因的复制与表达,蛋白质工程也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答案 B4.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设计思路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蛋白质的功能推测蛋白质应有的结构B.从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从氨基酸的顺序推测基因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蛋白质工程完全不遵循中心法则解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这是根据中心法则反推的。
答案 D5.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很相似,只是热稳定性较差,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
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临床治疗食物的消化不良,最佳方案是( )。
A.对此酶中的少数氨基酸替换,以改善其功能B.将此酶与人蛋白酶进行拼接,形成新的蛋白酶C.重新设计与创造一种全新的蛋白酶D.减少此酶在片剂中的含量解析微生物合成的酶结构和功能与人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相似,只是热稳定性较差,改变它的热稳定性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对此酶的少数氨基酸替换以提高它的热稳定性,重新拼接或重新设计都非常困难。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知识点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以下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关于蛋白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每个氨基酸分子由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特定的侧链(R基)组成。
2. 氨基酸的种类: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20种,每种氨基酸的侧链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在蛋白质中的不同功能。
3.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在转录过程中,DNA上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mRNA。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密码被翻译成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4.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线性排列;二级结构是由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的整体折叠形态;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
5.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多种功能,包括催化生化反应(酶)、传递信号(激素)、运输分子(载体蛋白)、提供结构支持(结构蛋白)等。
6. 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其功能丧失。
变性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高温、pH值变化、有机溶剂等。
7.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蛋白质首先被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酶分解成多肽,然后进一步被肠肽酶分解成氨基酸,最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8. 蛋白质的合成调控:细胞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调控、翻译调控和翻译后修饰等。
9. 蛋白质的疾病关联:许多疾病与蛋白质异常有关,如遗传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
10. 蛋白质工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以提高其功能或创造新的功能。
了解这些蛋白质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构建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蛋白质工程的目的: 生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非自然界已存在的 蛋白质 。
例如:
干扰素(半胱氨酸) 改造
体外很难保存
干扰素(丝氨酸)
体外可以保存半年
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
知识回顾 基因工程的实质是什么? 将一种生物的 基因 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 后者可以产生它本来不能产生的 蛋白质,进 而表现出新的 性状 。
基因工程产生的蛋白质是否完全 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一、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
1、基因工程的局限性: a、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 蛋白质 。 b、天然蛋白质的不足
D.基因结构
❖ 4.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 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 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 蛋白质分子
❖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 代基因工程
课堂练习: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D )
①设计蛋白质分子结构 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核苷酸序列
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3.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D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项目
原料 条酶 件 引物
能量 操作方法 结果 适应范围
内容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含突变顺序的DNA分子片段
ATP PCR法 后代中半数为诱变的DNA分子 空间结构完全清楚的蛋白质
思考:基因定点诱变技术与基因突变的比较
比较 基因定点诱变 基因突变
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天然蛋白质的合成途径:
基因
DNA合成
分子 设计
氨基酸序列
DNA 转录 mRNA翻译 多肽链 折叠
蛋白质 三维结构
1.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2.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3.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4. 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生物 预期 功能 功能
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对照P27蛋白质工程流程图,说出主要 步骤。
(预期蛋白质功能)①(――→)(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② (――→)(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③(――→)(推测相应基 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④(――→)(生产相应蛋白质)
(1)图中③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每种氨基酸都有 与其对应的_密__码__子___,后者位于_m__R_N_A___分 子上,其上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中的脱氧核苷 酸序列之间存在着_碱__基_互__补_配_ 对 关系。
6.蛋白质工程是指人们根据对蛋白质功能的特 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生产 的过程。如图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试回 答下列有关问题:
(预期蛋白质功能)①(――→)(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② (――→)(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③(――→)(推测相应基 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④(――→)(生产相应蛋白质)
5、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进展和应用,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C ) A.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已使其成为 速效药品 B.生物和材料科学家正积极探索将蛋白质工 程应用于微电子方面 C.蛋白质工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正被 大力推广应用 D.蛋白质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 成功的例子不多
6.蛋白质工程是指人们根据对蛋白质功能的特 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生产 的过程。如图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试回 答下列有关问题:
➢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步骤通常包括:
(1)从生物体中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2)测定其氨基酸序列; (3)借助核磁共振和X射线晶体衍射等手段,尽可能地了解蛋
白质的二维结构和三维晶体结构;
(4)设计各种处理条件,了解蛋白 质的结构变化,包括折叠与去折叠等 对其活性与功能的影响;
(5)设计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改造方 案,如点突变;
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可提高数倍
天冬氨酸激酶
改造
(352位的苏氨酸)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改造 (104位的天冬酰胺)
天冬氨酸激酶 (异亮氨酸)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异亮氨酸)
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你认为直接对蛋白质分子 进行操作,还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
1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 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 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 前提: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原理: 改造基因(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目的: 定向改造或制造蛋白质 3.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改造
比较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
相同点
都要改造基因,都属于分子水平
产生新的 产生的蛋白质
联系
基因型,无新基因
基因(型)
原有的
新的
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延伸
课堂练习:
1、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B. 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 C. 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蛋白质
(2)通过③过程获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是完整的 基因,要使这一序列能够表达、发挥作用,还必 须在序列的上、下游加上__启__动_子___和__终_止__子___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D_N_A__连_接___酶的参与。 (3)完成④过程需要涉及__基__因_工__程_技术。
基因定点诱变技术的示意图
基因定点诱变技术的理解(苏教版)
(6)分离、纯化新蛋白,功能检测 后投入实际使用。
三、蛋白质工程的进展和前景
1.进展:如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已使其 成为速效型药品。 ❖ 设计中的困难: ❖ 如何推测非编码区以及内含子的脱氧核苷
酸序列
❖ 蛋白质工程是一项 难度很大 的工程,目前 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 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 高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