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治疗方案制定: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4.治疗实施: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
5.疗效评价: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随访与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提供健康指导。
五、具体治疗方案
1.慢性胃炎
(1)中医辨证:脾胃虚弱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等;
(2)治疗方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3)疗程:3个月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六、保障措施
1.加强中医药政策宣传,提高患者对中医诊疗的认识;
2.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3.完善中医药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4.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优势互补;
5.深化医改,优化中医药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第1篇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中医在诊疗优势病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病种
本方案针对以下中医优势病种进行诊疗:
1.慢性胃炎
2.
5.肠易激综合征
三、诊疗原则
1.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注重个体化治疗;
2.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3.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四、诊疗流程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情发展、治疗经过及生活习惯等;
2.诊断: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中医辨证诊断;
(2)治疗方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食疗调理等;

内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

内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

内科优势病种实施方案内科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的病种繁多,其中一些病种由于其特殊性和常见性,被称为内科的优势病种。

对于这些优势病种,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提高诊疗效率和患者治疗质量。

本文将针对内科的优势病种,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并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实施方案包括规范用药、定期随访、生活方式干预等。

在用药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通过饮食控制、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减轻病情。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电监测、心理干预和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血栓、降脂和扩血管药物,定期进行心电监测,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心脏负担。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呼吸功能带来严重影响。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和预防接种。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通过氧疗和呼吸康复,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五、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膳食调理、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定期进行肾功能监测,调整用药方案。

门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范文

门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范文

门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范文一、感冒(外感病)# (一)病因。

你知道吗?感冒这小毛病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老是在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来捣乱。

比如说天气突然变冷或者变热,咱没及时增减衣物,或者劳累过度了,正气不足,风邪啊、寒邪啊、热邪啊就趁机入侵我们的身体啦。

# (二)辩证分型及诊疗。

1. 风寒感冒。

症状:那得了风寒感冒的人啊,就像被冷空气包裹着。

怕冷得厉害,还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流清鼻涕,就像水龙头没关紧似的。

脑袋也疼,脖子发紧,有时候还咳嗽,咳痰也是白色稀痰。

治法:咱中医就得来个“驱寒散邪”的策略。

可以用麻黄汤或者荆防败毒散加减。

麻黄汤里麻黄就像个冲锋的小战士,能把毛孔打开,让寒邪从体表散出去;桂枝呢,就像个后勤保障员,帮助麻黄发挥作用。

要是觉得麻黄汤太猛了,荆防败毒散就比较温和,荆芥、防风就像两个把门的卫士,把风邪挡在外面。

食疗建议:这时候喝碗热乎乎的生姜红糖水就特别好。

生姜就像个小火炉,能让身体暖和起来,红糖呢,给身体补充点能量。

2. 风热感冒。

症状:风热感冒就不一样喽,就像身体里着了小火苗。

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了,还不怕冷,反而有点怕热。

喉咙疼得像被火烧一样,流的是黄鼻涕,咳嗽起来也是黄痰,舌尖红红的,就像小草莓。

治法:得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方法。

银翘散就是个好方子。

金银花和连翘就像灭火的消防员,把身体里的热邪给扑灭。

薄荷呢,清清凉凉的,能让你感觉脑袋一下子清爽起来。

食疗建议:可以煮点薄荷粥。

薄荷的清凉加上大米的滋养,吃了会舒服很多。

二、胃脘痛(胃痛)# (一)病因。

胃脘痛啊,好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呢。

像饮食不规律啊,有时候暴饮暴食,吃了一堆油腻的、辛辣的、生冷的东西,把胃折腾得够呛。

还有啊,情绪不好也会影响胃,老生气、焦虑、压力大的时候,胃也跟着闹别扭。

# (二)辩证分型及诊疗。

1. 饮食停滞型。

症状:这种情况呢,胃里就像塞了个大石头,胀满得难受,打个嗝儿都有一股酸腐的味道,就像食物在胃里发酵了一样。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引言概述: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2023年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成为了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该主题展开讨论,分别是:一、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标准;二、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优化需求;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方法;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案;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

一、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标准1.1 医学证据: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依据充分的医学证据,包括临床试验、研究论文等。

1.2 经济性: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经济性,需要考虑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费用效益。

1.3 患者满意度: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患者满意度,需要关注患者对治疗效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二、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优化需求2.1 个性化治疗: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2 综合治疗: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2.3 康复护理: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注重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方法3.1 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和研究来评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经济性和患者满意度。

3.3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进行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案4.1 制定指南:根据评估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指南,明确诊疗流程和治疗目标。

4.2 引入新技术:结合医学进展,引入新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效果。

4.3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性考虑,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诊疗方案的效率和经济性。

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5.1 长期随访:对实施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方案。

正文内容: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1.1 临床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当前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效果和问题,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

1.2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结合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现有诊疗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1.3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当前诊疗方案的评价,发现患者需求与现有方案的不匹配之处。

2.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2.1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2 引入新技术和新药物:结合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研发进展,优化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3 加强团队合作:建立跨学科的医疗团队,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提高诊疗方案的综合效果。

2.4 优化医疗流程:通过优化医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优化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

2.5 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总结在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方案中,我们需要从临床数据分析、专家评审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多个角度出发。

通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引入新技术和新药物、加强团队合作、优化医疗流程和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病种的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诊疗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技术进展。

总结: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方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专家评审、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手段,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现有方案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病种概述与诊断本诊疗方案针对的是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诊断为“胃痛”、“胃痞”等范畴。

根据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

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胃炎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脾胃虚寒型:症状表现为胃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肝胃不和型:胃痛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嗳气、反酸,胸胁胀满,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胃阴不足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胃络瘀血型:胃痛较剧,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三、治疗方案选择根据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中药内服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同时结合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四、中药处方与剂量脾胃虚寒型:选用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方剂,如黄芪建中汤、理中丸等。

肝胃不和型:选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

胃阴不足型:选用养阴益胃、生津止痛的方剂,如益胃汤、一贯煎等。

胃络瘀血型:选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剂,如失笑散合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

具体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及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务必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五、针灸与推拿方法针灸与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根据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穴位及手法。

针灸:脾胃虚寒型可选用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肝胃不和型可选用期门、太冲等穴;胃阴不足型可选用三阴交、太溪等穴;胃络瘀血型可选用血海、膈俞等穴。

推拿:通过按摩腹部及背部相应穴位,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止痛消食的作用。

推拿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胃黏膜。

六、饮食与生活方式建议饮食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可根据辨证分型适当选用食疗方,如脾胃虚寒型可选用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胃阴不足型可选用山药、百合等养阴食物。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医学领域中,优势病种是指具有治疗水平明显优于其他病种的疾病。

针对这些优势病种,医生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以提高病人的康复率和治疗效果。

一、肿瘤疾病诊疗方案肿瘤疾病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对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探索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

目前,医生们普遍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和放疗等手段。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为肿瘤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治疗方案更加个体化和精准。

二、心血管疾病诊疗方案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各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医生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其中,冠心病的诊疗方案尤为重要,如冠脉介入手术(PCI)和早期危险评估等。

这些方案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方案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包括胃病、肝病、胰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医生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诊疗方案。

比如,对于胃病患者,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和内镜治疗等。

在肝病的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肝移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这些方案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方案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治疗这些疾病需要精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康复治疗。

例如,对于中风患者,早期的溶栓治疗和后续的康复训练都是治疗的关键。

而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和深部脑刺激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五、妇科疾病诊疗方案妇科疾病是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类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对于这些疾病,医生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诊疗方案。

比如,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医生会选择保守治疗、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等方式。

而对于卵巢囊肿,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疾病病种,中医医生会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就一些疾病病种,介绍中医的优势和相应的诊疗方案。

一、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常采用草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中医常采用清热解毒、理气和胃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调理脾胃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肺主气,气主宣肃”,强调呼吸系统对气的宣肃和输布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常采用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推拿、拔罐等手法促进气机畅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脑主神明”,强调心脑血管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常采用活血化瘀、理气安神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艾灸等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代谢性疾病。

中医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排泄”,强调代谢功能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对于代谢性疾病,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补肾填精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艾灸等疗法促进新陈代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之,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病种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中医的诊疗方案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注重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的疗效,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诊疗方案,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勉县中医医院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炎在中医学中称为“肠痈”。

中医学认为肠痈病在肠腑,属里、热、实证。

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生冷或寒温不适、情志失调等,致肠道传化失司,气机痞塞,瘀血停聚,湿热内阻,血肉腐败而成肠痈。

其总的病机为气滞、血瘀、湿阻、热壅,进而热毒炽盛,结于阳明或侵入营血,严重者可致阴竭阳脱之危候。

一、诊断1、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肠痈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

(2)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值均升高。

中医辨证:1、瘀滞内结型患者寒温不调,外邪乘虚侵袭,肠胃受损,气机失调,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瘀血阻滞而成肠痈,胃肠积滞,传化失积,故见脘腹胀闷,暧气纳导,大便秘积,胃失和降,则恶心欲吐,舌质暗红为肠腑瘀热,脉象弦紧或弦滑,并属充血瘀阻,不通即痈之征。

2、湿热内蕴型患者平素暴饮暴食,且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脾胃受损,传导失司,糟粕积滞,生湿生热,气血不和,久为败瘀,积于肠道而为肠痈,故见右下腹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弦紧为湿热之象。

3、热毒炽盛型患者平素暴饮暴食,嗜食膏梁厚味,致食滞中阻,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不行,湿滞郁而化热,腐蒸气血,而成肠痈,腹痛剧烈,腹皮硬,手不可近,为痈脓已溃之征,面红目赤,小便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而移浊,脉弦数或洪大均为热毒炽盛之象。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施治1、内治(1)瘀滞内结证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舌暗红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祛瘀,佐以清热解毒。

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金银花15g 川楝子10g 大黄(后下)15g 牡丹皮10g延胡索10g 桃仁10g 木香6g 石膏(先煎)30g红藤10g 甘草6g腹痛较重者加丹参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脘腹胀满者,加枳壳、厚朴理气消胀。

(2)湿热内蕴证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利湿解毒,佐以行气活血。

方药:阑尾清化汤加减。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牡丹皮10g 大黄(后下)10g赤芍12g 川楝子10g 桃仁10g 甘草6g薏苡仁10g 石膏(先煎)30g热毒症状重者加黄连、黄芩,恶心呕吐者加佩兰。

(3)热毒炽盛证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大或弦数。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佐以行气凉血。

方药:阑尾清解汤加减。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冬瓜仁 30g 牡丹皮10g大黄(后下)10g 川楝子10g 木香6g 甘草6g 若热毒伤阴,症见心烦口渴者,加生地、玄参、天花粉清热养阴,热毒伤阴损阳,见四肢发冷,腹痛绵绵,加熟附片、干姜温阳散寒。

2、外治法: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

(二)特色疗法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泄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初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酿脓期轻证(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右下腹出现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者,应及时采取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术后辅以中药辨证论治。

术后具体辨证施治如下:(1)瘀滞内结证治法:宽肠理气,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药:宽肠理气汤加减大黄(后下)10g 厚朴10g 木香6g 川芎15g,红藤 10g 败酱草15g 冬瓜仁15g 甘草 6g用法:水煎日一剂分两次服;(2)湿热内蕴证治法:宽肠理气,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宽肠理气汤加减。

大黄(后下)6g 枳实6g 厚朴6g 丹皮10g当归 10g 丹参10g 木香6g 白术10g茯苓10g 莱菔子10g (包煎)败酱草15g(3)热毒炽盛证治法:宽肠理气,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宽肠理气汤加减。

大黄(后下) 10g 枳实6g 厚朴10g 丹皮10g当归 10g 丹参9g 木香6g 蒲公英20g莱菔子(包煎)10g 败酱草20g2中医药适用技术:毫针刺足三里止痛,亦可针刺膝回,大横穴。

拔罐疗法:主穴:神阙膈腧配穴: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3、中成药:视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如四磨汤:顺气降逆,消积止痛;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

4中医调护:(1)汤剂宜温服(2)呕吐频繁时忌服(3)忌食生冷饮食(4)恢复期进食高蛋白饮食,不宜肥甘厚味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难点分析:我科收治的肠痈患者病情多样,轻重不一,常合并有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部分病人证型相差明显。

应对措施:加强中药辨证施治,提高中医辨证准确率。

对病情较重患者急诊手术后再使用宽肠理气汤等加减,连用时间因人而异。

四、疗效评估: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积分法1.痊愈:腹胀腹痛消失,进食无特殊不适。

2.显效:腹胀腹痛消失,食欲欠佳或腹胀腹痛明显缓解,进食无特殊不适。

3.有效:腹胀腹痛减轻,食欲改善。

4.无效:腹胀腹痛无明显改善,食欲无明显改善。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石淋是指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

相当于西医的泌尿道结石。

其特点是:腰腹疼痛,尿血,小便涩痛,或尿出砂石,或经检测发现结石。

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输尿管结石一般来自肾脏,结石易停留在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部,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壁段。

一、诊断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石淋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症状: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

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

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体征:患侧腰部叩击痛或患侧腹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作泌尿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泌尿系CT、静脉尿路造影、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中药医排石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0.6 cm、外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者。

按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分型论治,旨在促进排石,控制感染,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

1、湿热下注腰腹绞痛,小便频急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

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细。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或八正散合石韦散加减三金排石汤加减:金钱草30g 鸡内金10g 海金沙(包煎)10g 石苇15g篇蓄l0g 车前子(包煎)15g 瞿麦10g 滑石10g木通l0g八正散合石韦散加减:金钱草30g 海金沙(包煎)15g 石韦15g 瞿麦15g车前子(包煎)15g萹蓄15g 鸡内金10g 栀子10g木通10g 滑石20g 大黄(后下)10g 甘草6g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桃仁祛瘀止痛;尿血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

2、气滞血瘀腰痛发胀,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解时不畅,舌质暗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涩。

治法:理气活血,通淋排石方药:金铃子散合石苇散金铃子10g 玄胡10g 石韦15g 车前子(包煎)15g瞿麦9g 滑石15g 冬葵子10g 金钱草 30g甘草 6g腰腹绞痛难忍者,可加桃仁、牛膝祛瘀止痛;尿血甚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

3、肾气亏虚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扶正,通淋排石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 10g 山药 15g 山茱萸 10g 茯苓 10g泽泻 10g 牡丹皮 10g 桂枝 6g 制附片 6g牛膝 10g 车前子(包煎)15g金钱草30g 海金沙(包煎)15g若面部浮肿,有肾积水者加桑寄生温肾利水。

(二)中医适宜技术1、针灸:取穴肾俞、京门、阴陵泉、三阴交、委阳、天枢、中极采用泻法。

2、刮痧疗法:背部:肾俞、三焦俞、膀胱俞,腹部:中极、气海、关元,下肢部:足三里、支路、阴陵泉、太冲。

3、穴位注射:疼痛剧烈时可予“654-2”3mg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缓解疼痛。

(三)特色疗法对于结石较大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予以辨证使用中药巩固治疗,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虽然微创治疗以后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但因为上尿路结石复杂多样,肾盂积水各不相同,而且部分患者对中药耐受性差,故仍然存在难以清除的残余结石。

为此术后加强辩证施治,口服中药时间因人而异,复查X线片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四、疗效评价及评估疗效评定标准(术后复查X线片残余结石情况与服药后复查X线片结石残余情况对比)治愈:残余结石消失;好转:残余结石明显减少;无效:残余结石无减少。

胆胀(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在急性腹痛中发病率仅次于肠痈而居第二位。

属西医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病范畴。

其特点是:右上腹疼痛、发冷、发热和黄疸,慢性过程则多出现上腹胀闷,嗳气恶心、厌食油腻及大便不调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主贮藏与疏泄胆汁,又与肝相表里,其病因病机乃饮食失节,水湿内生,湿蕴久化热,湿热煎烁胆汁,或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壅滞,积而成石。

一、诊断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