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电力3.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世袭制5. 丝绸之路起点是哪里?A. 西安B. 洛阳C. 长安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3.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君主。

()4.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3.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2. 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3. 解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4.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5. 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2. 假设你是唐朝的商人,你会如何利用“丝绸之路”进行贸易?3.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如何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4. 假设你是明朝的官员,你会如何改进科举制度?5. 如果你是一名历史学家,你会如何研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2. 分析“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秦始皇为主题的历史展览。

2. 设计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商业活动。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主题的历史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布局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老子C. 孙武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起义B. 赤壁之战C. 黄巾起义D. 淝水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隋朝5. 下列哪个皇帝被誉为“唐宗宋祖”?A. 唐太宗B. 宋太祖C. 元世祖D. 明太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2.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_______。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

4. 实行了科举制度的朝代是_______。

5. 被誉为“唐宗宋祖”的皇帝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3. 请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D5. A二、填空题答案1. 秦朝2. 孙武3. 陈胜吴广起义4. 隋朝5. 唐太宗三、简答题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在经济上,开凿灵渠,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上,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法律制度。

2.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设立太学,选拔人才。

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商业。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时代?A. 夏朝建立B. 商朝建立C. 西周建立D. 秦朝统一2. 下列哪位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A. 关羽B. 张飞C. 曹操D. 诸葛亮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电话4.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杭州D. 成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3.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

(√)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唐朝。

(×)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时期,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______家等。

2.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中,五帝不包括______。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______。

4.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商品是______。

5. 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中,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刘备、曹操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3.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

4.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

3.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4.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从古人类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化石(石器),其中距今最久远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C.蓝田人头骨化石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

由此可知北京人( )A.已经会人工取火B.以采集狩猎为生C.开始种植农作物D.会使用磨制石器3.如图骨针和装饰品所示文物可印证山顶洞人( )A.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B.与其他原始人群有交C.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往D.会埋葬死者4.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A.神话传说B.甲骨卜辞C.遗迹遗存D.史书记载5.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千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中国的农业起源分为两条独立的源流:一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系统。

"以下遗址能印证"旱作农业系统"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良渚遗址7.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规模宏大、出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和象征王权的玉钺、墓地随葬品对比鲜明。

这说明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制B.部落联盟C.原始农业D.早期国家8.如图所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出土文物。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具有( )A.统一性B.多元性C.连续性D.复杂性9.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是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北京人使用的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器D. 铁器3. 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4.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洞穴D. 高楼大厦6.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尧7.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仓颉D. 伶伦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9.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 舜传位给禹B. 禹传位给伯益C. 禹传子,家天下D. 启打败有扈氏10. 商朝的建立者是()A. 汤B. 盘庚C. 纣D. 周文王11.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殷是现在的()A. 河南安阳B. 河南郑州C. 陕西西安D. 陕西咸阳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神树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4.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5.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马陵之战D. 长平之战16.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A. 齐B. 楚C. 燕D. 秦17.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 铁农具的使用B. 牛耕的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封建制度的确立18. 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一项措施是()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战C. 按军功授爵D. 建立县制19.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秦始皇D. 大禹2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法治”21. 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22. 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2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24. 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30 年B. 公元前221 年C. 公元前207 年D. 公元前202 年25.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这一年处于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2.在岷江某处,有一座中国的古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历史的风雨,至今仍造福当地人民。

它是()A.都江堰B.赵州桥C.隋朝大运河D.灵渠3.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A.B.C.D.4.《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魏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秦朝5.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直到一位商王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这位商王是A.启B.汤C.盘庚D.纣王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7.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A.洽理黄河B.修筑都江堰C.奖励耕战D.发明水排8.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9.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B.C.D.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1.《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13.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有一位从事粮食经营的商人,他购进了一批小米和高粱,在结账时,这位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粮钱A.B.C.D.14.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历程碑,下列对我国古人类用火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B. 北京人会保存火种C.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D. 人工取火是北京人用火的主要来源3.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的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的出现A. ①⑤B. ②⑤C. ③⑤D. ①②③④4.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A. 世袭制B. 禅让制C. 民主选举制D. 人民代表选举制5.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A. 黄帝B. 尧C. 舜D. 禹6.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 商汤灭夏B. 牧野之战C. 盘庚迁殷D. 武王伐纣7.“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8.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0.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A. 交通运输B. 防洪灌溉C. 南粮北运D. 蓄水抗旱二、简答题11.什么是甲骨文?12.简要写出北京人的特征。

三、列举题13.写出战国七雄。

四、综合题14.读图回答:(1)图一,图二的青铜器名称是什么?图一青铜器有何历史地位?(2)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1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背景:________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定。

(2)主要派别及主张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反对一切________的战争儒家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________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家墨子主张“________”“非攻”,提倡________法家韩非强调以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b >选择题</b>1.【答案】A【考点】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项符合题意;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北宋的建立?A. 陈桥兵变B. 黄袍加身C. 杯酒释兵权D. 王安石变法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征服他国B. 探索新航路C. 促进贸易D. 传播宗教5.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 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

()4.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5.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终点是_______。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3. 宋朝的“靖康之变”发生在_______年。

4.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导致了_______皇帝的俘虏。

5. 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之间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的开国皇帝及其在位期间的主要成就。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3. 请简述北宋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航线和目的。

5. 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你会如何利用唐朝的繁荣和开放来促进国家的发展?2. 如果你是一位宋朝的科学家,你会如何利用宋朝的科技成就来改善人们的生活?3. 假设你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航海家,你会如何规划一次新的航海探险?4. 如果你是一位清朝的官员,你会如何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力?5. 请设计一个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复习试卷,是对知识的一次巩固。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七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题目以供大家学习。

七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4.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5. 人文初祖是
A.尧
B.舜
C.盘庚
D.黄帝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7.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8.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卧薪尝胆有关的是( )
A越王勾践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
11.春秋战国之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孙思邈
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这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13.为抵御匈奴,秦朝征伐大批人力,修筑了( )
A灵渠B.万里长城C.郑国渠D.都江堰
1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A.仁
B.义
C.理
D.信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
17.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
A.禹和桀
B.启和桀
C.启和汤
D.禹和盘庚
18.下列事实不属于北京人的是( )
A.生活在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B.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C.过着群居生活
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19.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20.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
中,最为珍贵的是( )
A.司母戊鼎
B.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24.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25.在中国象棋中,交战双方对垒处称为楚河汉界,它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鸿门宴
B.霸王别姬
C.围魏救赵
D.楚汉之争
二、连线题( 8分)
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桂陵之战赵括
围魏救赵长平之战晋文公
纸上谈兵城濮之战勾践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孙膑
三、判断题( 10分)
(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2)秦朝疆域广大,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沙群岛( )
(3)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 )
(4)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5)自桂陵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
(6)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历法了( )
(7)秦统一全国后,把大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
(8)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农具( )
(9)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激烈的长平之战( )
(10)牛耕技术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
四、列举题( 10分)
1.列举夏、商、西周的三位暴君。

2.列举战国七雄。

五、材料分析题。

( 22分)
1.阅读材料:( 12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 邑:大城市)大治。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 2分)
(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10分)
2.阅读材料:( 10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 1分)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1分)
( 2)你知道秦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吗?(8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