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智国际大厦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智慧智慧用电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2)

智慧智慧用电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2)

智慧智慧用电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用电量的增加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用电安全和用电能耗的挑战。

为了实现用电的智能化管理和有效地监控用电情况,开发一个智慧用电监控系统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智慧用电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架构智慧用电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用电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和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各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例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2. 数据传输系统:将用电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

3. 后台处理系统: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用电数据的统计和报表分析,同时也可以进行异常报警和预测计算。

4. 用户终端设备:用于用户查看和操作智慧用电监控系统,可以是PC、手机、智能电视等。

三、系统功能设计1. 实时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2. 数据传输功能: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后台处理系统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用电数据的统计和报表分析,为用户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4. 异常报警功能:在用电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后台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APP推送等方式给用户发送异常报警信息。

5. 预测计算功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情况,为用户提供用电计划和用电成本的优化建议。

6. 用户管理功能:后台处理系统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

7. 数据展示功能: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可以查看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报表分析等,同时也可以设置监控规则和报警条件。

四、系统优势1. 实时性: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用电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用电风险。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一、综述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对于骨干输变电线路上的超高压变电站(500KV,220KV,及绝大部分110KV变电站)大多已经建立起光纤传输连接,并在生产管理上建立了SCADA系统,可以进行中心调度、地区调度的多级监控、调度管理。

但是对于数量快速增加的农网的变电站、开闭所,由于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而大多尚未纳入电力SCADA系统中,随着针对这类无人值守站的管理监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供电质量提高的需要,势必要将这类数量较大的配电网变电站、开闭所纳入统一的监控管理。

推出的“A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分布式的应用,通过IP网络对散布在较大区域的大量变电站的输变电线路进行集中监控。

本系统可对35KV以下变电站内输变电线路进行实时遥测、遥信、遥控、遥视,实时检测线路故障并即时报警,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的状态参数及运行情况,智能控制、维护相关设备,并能通过声音、电话语音、小灵通短信、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维护管理责任人。

本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电网的管理水平,迅速而准确地获得变电站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地掌握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的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同时可以使值班管理人员根据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负荷分析、合理调度、远控合分闸、躲峰填谷,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减少和避免操作、误判断,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二、解决方案功能架构:三、变电站监测总体解决方案电力监控系统依据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标准分层分布式进行架构,完全符合电力系统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系统适用于35KV以下变电站或开闭所输变电线路监测,变电站直流电流、蓄电池等智能设备的监控,变电站内环境温湿度、漏水、安防、门禁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

系统由管理主站、管理分站及现场管理站三级结构组成,根据系统建设要求可分为两级结构管理。

电气智慧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气智慧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气智慧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电气智慧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电气智慧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电气参数、运行状态、能耗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分析,以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维护。

二、系统组成电气智慧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运行状态和能耗等数据;2.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或远程管理平台;3.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4. 远程控制模块:用于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试。

三、系统功能电气智慧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运行状态和能耗等,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2. 数据采集:提供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包括电子传感器、电能表、仪表等,支持多种通信协议;3. 远程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管理电气设备,实现远程开关控制、参数设置和维护等功能;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生成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为设备运维提供决策支持;5. 报警提示: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提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6. 能耗管理:对电气设备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供能耗统计和分析,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7. 可视化界面: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设备。

四、系统实施方案1. 数据采集: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采用多种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bus等;2. 数据传输:采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或远程管理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和稳定传输;3.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数据报表和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4. 远程控制:通过建立远程通信网络,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试,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进行操作;5. 报警提示:设置合适的报警参数和报警方式,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提示;6. 能耗管理:对设备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供能耗统计和分析,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7. 可视化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实时数据展示、设备控制和报表查看等功能,方便用户操作和管理设备。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现代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监控系统也不例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概述智能电力监控系统是一种能够对电力进行监测、检测、控制和管理的高科技产品,它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对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可以提高电力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该系统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电力状态和控制电力设备。

二、功能和特点1. 实时监测和告警: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对电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告警,及时发现电力故障或异常情况,并且能够通过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及时通知用户,让用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电力设备和电力安全。

2. 数据存储和查看: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将电力数据自动存储,并且可以通过PC端或手机端进行查看和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电力。

3. 远程控制和管理: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电力设备,用户可以远程打开、关闭电力设备,也可以调节电力设备的功率和电压等参数。

4. 高效节能: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对电力的高效利用和节能,避免因为设备长时间运行而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节约用户的能源开支。

三、设计和实现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是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组成部分,软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和远程控制等部分。

在具体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第一步是对电力设备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明确产品要实现的功能。

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如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结合具体需求进行软硬件的整合和调试。

第三步是开发相关的软件应用程序,这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开发、界面设计、调试和测试等工作。

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和性能评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摘要: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开始面对市场管理。

无论是提高自身经营能力的要求还是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对供电配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跟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投资少减少和节约管理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降低跟控制运行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视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监控系统不断完善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系统;功能;作用一、电力系统中展电力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必要性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力行业自身跟社会各界的稳定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多个电力监控系统对供电的安全性跟稳定性要求较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依靠人力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检修跟维护已不能满足需求电力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它不仅方便电力企业查询系统而且实现了电力运行的智能监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采用模拟电流表或电压表来监测电路的运行状态但电路之间没有交互通信。

所以,需要人工记录数据,人工操作电路开关。

工作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资源,无法实现自动监控管理。

因此,对高低压配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建立智能的电力监控系统平台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必然途径。

二、电力监控系统概述1、电力监控系统的定义电力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通信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通过将智能设备与母线连接成一个网络系统并利用现场母线技术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为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和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

该监测设计能够有效地传输跟存储供电配电过程跟现场智能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还可以准确快速地传达运行指令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和远程运行功能。

它可以与检测控制设备相结合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电站和配电监控中起着核心作用。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引言:电力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本文将对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概述电力监控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阐述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紧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五个大点,包括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数据采集与存储、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以及可靠性保障。

每个大点将分析59个小点来详细阐述。

该文将总结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概述:电力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随着电力设备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监控电力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通过电力监控系统,用户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设计原则和目标:1.可靠性: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间断地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

2.实时性:电力监控系统要求能够实时采集和显示电力设备的信息,确保及时监测和故障处理。

3.易用性:电力监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应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和管理。

4.扩展性:电力监控系统在设计上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设备和功能。

5.安全性:电力监控系统要具备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的安全机制。

大点一:硬件组成1.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

2.数据采集设备:使用高性能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传感器的数据。

3.控制器:控制器负责管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的通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通讯设备:利用网络通讯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5.电源设备:为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器等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大点二:软件功能1.数据显示:提供直观的界面,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出来。

2.报警功能:设定合理的报警阈值,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即时报警,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全文)(一)2024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全文)(一)2024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全文)(一)引言概述:电力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电能消耗情况的监控,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设计和安全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1.1 电力监控系统的定义与作用1.2 系统结构及组成要素1.3 系统实施的目标和意义1.4 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1.5 系统关键技术及其选择二、硬件设计2.1 数采设备的选择与布置2.2 传感器的选用和配置2.3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2.4 控制器硬件设计和接口要求2.5 电源管理和电路保护设计三、软件设计3.1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与模块设计3.2 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设计3.3 用户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3.4 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3.5 系统性能测试及调试方法四、通信设计4.1 传感器信号传输方式选择4.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4.3 数据传输安全及加密方法4.4 网络通信设备的选用和配置4.5 远程监控和控制方法实现五、安全设计5.1 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5.2 数据安全和备份策略5.3 系统故障与应急处理5.4 安全性能监测与优化5.5 用户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总结:本文从系统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设计和安全设计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系统概念和结构设计、精确的硬件配置和接口设计、高效的软件算法和界面设计、可靠的通信和安全设计,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电力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电力设备动环监控详细技术方案

电力设备动环监控详细技术方案

电力设备动环监控详细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数量增加,动环监控成为了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监控电力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详细的技术方案。

二、监控系统架构我们建议采用分布式的监控系统架构,通过组网连接各个节点,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全面监控。

以下是监控系统的分层架构:1. 传感器层:通过布置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获取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数据。

2. 通信层: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手段传输给下一层。

3. 控制层: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处理。

4. 数据存储层:将监控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5. 数据展示层:将监控数据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实时了解设备状态。

三、关键技术和功能基于以上架构,我们将采用以下关键技术和实现以下功能:1. 传感器数据采集:部署合适类型和数量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电流、电压等。

2. 实时监控:控制层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

3. 远程监控: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方便用户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解。

4. 报警功能:控制层对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如超温、过载等,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指定人员。

5. 数据存储和分析:将监控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图表展示等功能。

6. 可视化界面:通过数据展示层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界面,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设备状态和监控数据。

四、实施方案根据以上技术和功能要求,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1. 设备布置: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布置传感器,并确保传感器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 网络建设:搭建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保证传感器数据的正常传输和控制层的联动工作。

3. 软件开发:开发监控系统的控制层和数据展示层,实现实时监控、报警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智国际大厦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周菁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摘要:本文介绍了环智国际大厦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

通过安科瑞Acrel-2000电力监控组态软件、ACR220ELF网络电力仪表、M5-F微机保护装置、GZDW直流电源柜进行系统组网,完成了对上海天目西路147地块环智国际大厦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的电力仪表的自动监控,提高了大厦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项目背景环志国际大厦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路与恒丰路交界处,是上海著名的不夜城商业中心,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上海火车站的铁路、高铁和三条地铁线抵达上海各区乃至全国,还有上海到北京、天津、香港等地的直通快车。

集高档办公、购物、时尚、餐饮为一体的环智国际大厦,是体验上海高品质多元都市生活的新地标。

大厦拥有5600多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及3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由29层高楼建筑和3层裙房组成。

大厦楼层净高2.7米,水平垂直线槽桥架设计方便缆线网络自由铺设,智能化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有线电视、语音及数据干线连接保证入驻企业安全、舒适地工作。

在商务办公之余更可眺望不夜城的繁华。

对于这样一个地标性的五星级综合性大厦,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极为重要,为了对大厦内的中低压配电系统实现自动监控与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使用电力监控系统对配电网络中的智能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2用户需求环智国际大厦配电系统主要包括:一个10KV高压配电室、2个0.4KV低压配电室和132个楼层配电箱。

电力监控系统需要通过T1-T4变压器温度控制箱的RS485接口采集变压器绕组超温报警信号、铁芯超温报警信号以及传感器故障信号,并要具有声音报警功能。

需要采集直流柜的电池充放电状态、电池组电压、电池组电流、电池房温度等信号,并通过直流屏信息表在界面上显示出来。

能够与10KV M5-F微机保护装置进行通信,主要采集微机保护装置传来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功率因数、断路器状态、手车位置等电力参数。

对于低压开关柜和楼层配电柜内安装的电力测量仪表,主要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电力参数。

对本工程中所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自动采集与分析,并能够定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保存时间间隔要求电压、电流、功率为1分钟一次电能值为5分钟一次。

需要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4.0/Window2000或者WindowsXP操作系统软件,并应提供配套的图形化操作软件、报警管理软件、参数设置软件、历史数据记录与管理及报表生成软件、通讯服务软件和绘图软件以及数据库编程软件等。

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大厦地下一层监控值班室内的PC机对系统进行监控管理。

对电力监控软件的要求如下:能在一个画面上进行所有的操作设定作业及对系统进行监控;可由鼠标的拖拽方式,简便的设定时间,也可在控制板上进行简便的设置;采用易操作的拖放方式,易于编辑各控制点的平面图;鼠标所指区域即显示相关断路器和群组的编号,以及显示该区的工作状态(开关);提供方便的动态画面功能,使控制区域更加生动直观;可监测所有有关控制区的各项工作状态信息;可发出工作异常报警,并显示异常区域、异常工作点的具体地址;提供运行时间分析及历史记录分析功能;可收集一定的日志数据显示于画面或打印;提供对于各进线及馈线回路的电能量的查询和导出功能;可按照国际标准协议转发主要回路的电力参数给楼宇设备自控(BA)系统。

对于环智国际大厦电力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要求主要如下:主机处理器Intel Core2Quad Qx6850,内存4096DDR2,硬盘250GB;19”TFT LCD显示屏;配备A3激光打印机。

3设计方案3.1主要设计参考标准DL/T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GBJ232-2005《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5002-2003地区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IEC60870-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IEC60870-5-104远动网络传输规约IEC60870-6-TASE2远动设备及系统计算机数据通信规约GB50171-20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721-2006《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GB/50198-2003《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54~59-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3-2007《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ISARP55.1《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DL/T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各回路通讯端口分配与监控回路确定根据环智国际大厦高低压配电系统一次图确定需要进行监控的回路,并根据现场配电柜安装的实际位置合理确定通讯线缆的走向及通讯端口的分配,如下表所示(部分):序号楼层端口号端口号柜体编号回路编号回路名称128FCOM1COM1-128PM228PM2电表配电柜228PM2-1办公楼328PM2-2428PM2-3528PM2-4628PME128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728PK128PK1变频控制柜828PM128PM1照明配电柜929FCOM1-229PM229PM2电表配电柜1029PM2-1办公楼1129PM2-21229PM2-31329PM2-41429PME129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1529PK129PK1变频控制柜1629PM129PM1照明配电柜1730FCOM1-330PM130PM2照明箱1830PME130PME1照明配电箱1930PKE1-130PKE1-1稳压泵控制箱2030PLE3/A 30PLE3/A 2130PK130PM2-4空调控制箱2230PKE1/A 30PME1风机控制箱23电梯房2425FCOM2COM2-125PM225PM2电表配电柜2525PM2-1办公楼2625PM2-22725PM2-32825PM2-42925PM2-53025PME125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3125PK125PK1变频控制柜3225PM125PM1照明配电柜33电梯房3426FCOM2-226PM226PM2电表配电柜3526PM2-1办公楼3626PM2-23726PM2-33826PM2-43926PME126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4026PK126PK1变频控制柜4126PM126PM1照明配电柜4227FCOM2-327PM227PM2电表配电柜4327PM2-1办公楼4427PM2-24527PM2-34627PM2-44727PME127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4827PK127PK1变频控制柜4927PM127PM1照明配电柜5023FCOM3COM3-123PM223PM2电表配电柜5123PM2-1办公楼5223PM2-25323PM2-35423PM2-45523PM2-55623PME123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5723PK123PK1变频控制柜5823PK223PK2变频控制柜5923PM123PM1照明配电柜6024FCOM3-224PM224PM2电表配电柜6124PM2-1办公楼6224PM2-26324PM2-36424PM2-46524PM2-56624PME124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6724PK124PK1变频控制柜6824PK224PK2变频控制柜6924PM124PM1照明配电柜7021FCOM4COM4-121PM221PM2电表配电柜7121PM2-1办公楼7221PM2-27321PM2-37421PM2-47521PM2-57621PM2-67721PME121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7821PK121PK1变频控制柜7921PK221PK2变频控制柜8021PM121PM1照明配电柜8122FCOM4-222PM222PM2电表配电柜8222PM2-1办公楼8322PM2-28422PM2-38522PM2-48622PM2-58722PME122PME1照明配电柜双电源8822PK122PK1变频控制柜8922PK222PK2变频控制柜9022PM122PM1照明配电柜3.3通讯线缆综合布线过程环智国际大厦布线平面图施工前的检查:1.在工程开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

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屏蔽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1.金属管的敷设(1)金属管的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

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敷设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

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双绞线线缆布线:1.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4)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

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

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2.线缆牵引用一条拉线将线缆牵引穿入墙壁管道、吊顶和地板管道称为线缆牵引。

在施工中,应使拉线和线缆的连接点尽量平滑,所以要采用电工胶带在连接点外面紧紧的缠绕,以保证平滑和牢靠。

3.双绞线连接和通讯服务器的端接双绞线端接的一般要求:线缆在端接前,必需检察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端接;线缆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线缆端接处必需卡接牢靠,接触良好;线缆端接处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双绞电缆与仪表和通讯服务器连接时,应按照红色线接485+黑色线接485-的原则,不得颠倒和错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