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设计方案

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设计方案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高效、方便、安全的监控功能。
设计一个合理的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可以提高电力生产运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各类风险。
以下是一个1200字的设计方案:一、布局设计: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的布局设计应合理分区,以提高工作效率。
1.主控区:放置电力系统监控设备,主要包括监控主机、人机界面终端、大屏显示器等。
主机放置在中央位置,方便操作员监控整个电力系统。
2.管理区:放置文件柜和办公设备,方便操作员处理各类电力系统管理文件和文件登记工作。
3.会议区:设有会议室,用于开展重要会议、培训和讨论等活动。
二、设备配置: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的设备配置应满足监控需求,具备高效性和稳定性。
1.监控主机:配置高性能的监控主机,能够实时监控各类电力设备的状态,提供及时的告警和分析功能。
2.人机界面终端:使用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终端,操作员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3.大屏显示器:使用大尺寸的高清显示器,通过多屏显示方式展示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监控画面,方便操作员查看信息。
4.监控摄像头:布置摄像头覆盖整个监控室,全方位监控室内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状态。
5.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提供数据管理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环境设计:智慧电力系统监控室的环境设计应考虑舒适性和工作效率,同时要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1.照明设计:采用柔和、均匀的照明方式,利用自然光线和合适的照明灯具,确保监控室内照明效果良好,不产生眩光和影响操作员的观察。
2.空调系统:选用符合能效要求的空调设备,对监控室内进行恒温、恒湿控制,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3.隔音设计:在监控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等位置采用隔音材料,以减少外界噪音对操作员工作的干扰。
4.地面防静电设计:对监控室的地面进行防静电处理,确保地面的导电性,减少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一(海康方案)

电力监控联网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结构拓扑图: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由站端系统、传输网络、主站系统这三个相互衔接、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变电站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等子系统,大多各自独立运行,通过不同通道上传数据,甚至每套系统都配有独立的管理人员,很难做到多系统的综合监控、集中管理,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高效性,增加了系统的管理成本.本方案采用了海康威视DS—8516EH系列多功能混合DVR,兼容模拟摄像机和IP摄像机,充分利用现有模拟摄像机,保护已有投资;DS-8516EH还集成了各种报警、控制协议,可采集模拟量信号、串口信号、开关量信号,支持其他子系统的可靠接入,可以对环境监测、安全防范、门禁、消防等子系统进行集成.系统集成改变了各系统独立运行的局面,满足了电力系统用户“减员增效"的需求。
该技术不单是对各独立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各功能进行了整合优化,并进行了智能关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各功能进行关联,满足规则后可以触发相应功能。
站端系统站端系统对站内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照明、给排水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整合,主要负责对变电站视音频、环境量、开关报警量等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及上传,并根据制定的规则进行自动化联动。
传输网络变电站联网监控系统的网络承载于传输网络电力数据通信网,用于站端与主站、主站之间的通信。
主站及MIS网用户可以对站端系统进行监控,实时了解前端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站端系统的视音频、报警信息可上传至主站并进入MIS网,供主站及MIS网用户查看调用。
功能设计随着电力调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除满足原有基本功能外,被赋予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们的联网监控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实时视频监视通过视频监视可以实时了解变电站内设备的信息,确定主变运行状态,确定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的分/合闸状态,确定刀闸接触情况是否良好,以上信息通过电力SCADA遥测、遥信功能都有采集,但没有视频监控可靠清晰。
云智慧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云智慧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云智慧电力监控系统背景介绍: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智能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电力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对于监控数据的高效获取与分析的需求。
因此,云智慧电力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将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计方案:1. 系统架构设计云智慧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包括前端采集层、数据传输层、云计算层和应用服务层。
前端采集层:通过安装在电力设备上的传感器,采集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信息,并进行处理和数据的采集。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系统,并进行压缩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云计算层:在云端系统中,利用云计算技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和计算,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
应用服务层:通过专门的应用服务接口,向用户提供实时监控数据、报警信息、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2. 功能设计(1)实时监控:通过云端系统,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
同时,系统会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报警并提供应急处理措施。
(2)历史数据分析:系统会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与分析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效率,从而优化运行和维护策略。
(3)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云端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控制、电源控制等。
这方便了用户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4)报警管理:系统会对电力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通知用户,提供报警管理功能。
(5)数据安全管理:系统采用加密传输、权限管理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技术实现(1)传感器技术: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对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2)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计算,提供高效、弹性的数据服务。
水厂智慧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水厂智慧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电力监控系统是在水厂中管理和监控电力消耗的一种集成化解决方案。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水厂用电数据,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设备运行,实现可持续的电力管理和控制。
一、系统设计目标:1. 实时监测:能够实时监测水厂各个设备的电力消耗情况,包括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等。
2. 数据分析:对电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报表和图表,用于评估用电情况和电力消耗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3. 能源优化:通过对电力数据的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和优化方案。
4. 异常报警:当电力数据异常时,能够发出警报并进行及时处理,以避免设备损坏或其他安全问题。
5. 远程控制:能够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开关和调整,以及对电力流量的控制。
二、系统设计方案:1. 传感器布设:在水厂各个关键设备上布设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电力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电力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 中心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用于接收、存储和分析电力数据。
该系统应具备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同时支持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分析。
4. 数据分析与报表:通过对电力数据的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提供数据可视化和直观的电力消耗情况。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问题和瓶颈,提出节能措施和优化方案。
5. 异常报警与处理:设置电力消耗的预警和异常报警机制,当电力数据异常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6. 远程控制与调整: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开关和调整,以及对电力流量的控制。
这样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引起的错误和安全隐患。
7. 数据安全与保护:对电力数据进行加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同时,设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操作电力数据。
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深圳某某技术有限公司二00九年九月XXX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1、概述深圳某某是隶属于深圳某某的国有控股,员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总公司是深发展的第二大股东,资金实力雄厚,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均是硕士,博士。
核心技术人员均持有公司股份,保证了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技术人员的稳定.大量的实际运行经验也证明了我公司在承接的系统中的工程经验和细节部分的严谨。
深圳某某出于对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先进、可靠的产品和最迅速的服务,深圳某某是国内唯一一家承诺装置十年质量保证的公司,深圳某某为深圳市XXX工程提供售后服务承诺:接到用户需求后1小时内作出服务响应,如需现场服务2小时赶到现场。
相对供电监控系统来说,其早些时候还属于新鲜事物,随着楼宇对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重视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近几年电力监控系统更是以前所未有速度在发展。
供电监控系统给人们带来的节省人力成本、提供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等诸多优点得到了业内人事的一致认同。
供电监控系统起点应该高,使所配置的供电监控系统应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2、系统结构2。
1 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互为备用),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
共用4台变压器,总容量8000KVA;另外自备2套柴油发电机组.该工程对XXX的变电所内的高、低压设备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控。
做为整个XXX的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需要考虑配置的共有四部分:一、高压(10KV)进线、母联、馈线部分(采用PMC—6510微机型综合保护测控监视装置)二、低压(380V)变压器进线、联络回路部分(采用PMC—530C高端三相数字式1XXX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多功能测控电表)三、低压(380V)的电容补偿、电源切换等回路部分(采用PMC—530A三相数字式多功能测控装置)四、低压(380V)馈线回路部分(开关额定电流250A及以上回路采用PMC-530C高端三相数字式多功能测控电表;开关额定电流250A以下回路采用PMC-530A三相数字式多功能测控装置)针对于深圳市XXX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的监控装置具体配置,深圳某某公司的PMC监控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测量高、低压各回路的U、I、P、Q、COSφ、f、KWH、KVARH等所有三相电量.(2)、变压器温度监测,备用发电机全电量的测量及转速、油温、油量等发电机状况监测。
电厂智慧监盘系统设计方案

电厂智慧监盘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电厂智慧监控系统一、方案背景随着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厂监控系统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智慧监控系统成为电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智慧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
二、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层:该层采集电厂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发电机组、输电系统、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
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传感器、接口采集和互联网接口采集。
2.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层:该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存储。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电厂运行状态的评估结果。
4. 数据展示和控制层:该层将处理好的数据呈现给用户,并提供控制界面,可以通过该界面实时监控电厂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三、系统功能1. 实时监控功能: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层采集电厂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层实时处理和分析数据,最终将处理好的数据展示给用户。
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电厂各项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
2. 预警功能: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电厂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电压过高、电流过载等,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
3. 故障诊断功能:系统会对电厂运行数据进行历史记录和存储,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故障诊断。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历史数据,分析电厂的故障情况,并给出故障诊断结果和建议。
4.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控制电厂设备的运行状态。
例如,用户可以在系统界面上对设备进行开关操作、调整参数等,实现对电厂设备的远程控制。
四、系统优势1. 实时性和可靠性:系统使用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电厂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行安全性。
2. 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和故障诊断技术,能够自动分析电厂运行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建议。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引言:电力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本文将对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概述电力监控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阐述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紧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监控系统的五个大点,包括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数据采集与存储、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以及可靠性保障。
每个大点将分析59个小点来详细阐述。
该文将总结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概述:电力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随着电力设备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监控电力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通过电力监控系统,用户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设计原则和目标:1.可靠性: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间断地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
2.实时性:电力监控系统要求能够实时采集和显示电力设备的信息,确保及时监测和故障处理。
3.易用性:电力监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应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和管理。
4.扩展性:电力监控系统在设计上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设备和功能。
5.安全性:电力监控系统要具备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的安全机制。
大点一:硬件组成1.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
2.数据采集设备:使用高性能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传感器的数据。
3.控制器:控制器负责管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的通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通讯设备:利用网络通讯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5.电源设备:为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器等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大点二:软件功能1.数据显示:提供直观的界面,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出来。
2.报警功能:设定合理的报警阈值,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即时报警,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
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这个变电站监控系统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项目目标就是构建一套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展示于一体的监控系统,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二、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变电站各设备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
2.数据传输层: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处理,各类报表,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4.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数据展示层:通过大屏幕、手机APP等终端,实时展示变电站运行状态,便于运维人员监控。
三、技术方案1.传感器选型:根据变电站设备特点,选用适合的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传输方式:结合变电站现场环境,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3.数据处理算法: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存储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展示终端:开发大屏幕展示系统、手机APP等终端,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四、项目实施与验收1.项目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分任务进行实施,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a.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展示等功能正常;b.传感器精度达到设计要求;c.数据传输实时性满足要求;d.系统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验收流程:项目验收分为初验、终验两个阶段,初验合格后进行终验。
五、后期运维与维护1.建立运维团队:项目验收合格后,成立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维护。
2.定期检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系统升级:根据技术发展,对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性能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1.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变电站的变电所及配电房的电力监控系统。
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环境要求》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GB/T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DL/T860(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GB/T16435.1-1996 《运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征)》GB/T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T17626-2006 《电磁兼容》1.3 技术要求1.3.1 系统技术参数●画面响应时间≤1s;●站内事件分辨率≤5ms;●变电所内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BTF)≥30000小时;●系统动作正确率不小于99.99%。
●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9%;●站间通信响应时间≤10ms;●站间通信速率≥100Mbps;1.3.2 系统构成概述a)系统结构整个系统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系统厂家应具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同时应该具备软件著作权或专利证书,保证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应用成熟、可靠,具备模块化可配置的技术架构,相关证书投标时需要提供。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软件,支持下传控制命令。
将从现场网络采集的数据写入实时数据库。
采用动态加载驱动方式,便于扩充特殊协议的设备。
包括MODBUS485/TPC驱动、OPC驱动和仿真驱动simdrv。
●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应符合Windows 64位X64版,负责数据实时和历史服务。
采用基于TCP 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具备LZO实时压缩传输,极大的节约网络流量资源,提供rdb4api.dll 标准DLL封装协议便于客户端使用。
实时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响应快、容量大、具有冗余备份存储等特点,例如美国OSI Software推出的PI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库应具备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实时库的帐号、标签、数据卷和数据查询。
分为X86版和X64版,采用跨平台的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协议。
实时库应具备备份工具,提供实时库的在线实时备份功能。
比通用备份工具比如Veritas 或RoseMirrorHA等效率更高、占用资源更少、使用更简单、节约工程成本。
实时数据库应提供是数据同步工具,用于数据恢复和多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在100M网络上,标签服务秒可提供28万个标签属性记录服务,数据服务每秒可提供100万条历史数据记录服务。
内置历史缓存和历史预读为多客户并发历史服务提供优异的检索和查询统计性能。
b)设计规格●运行平台Windows server 2003 sp2及以上服务器,同时支持windows64位和Linux64位系统平台;●最大标签数达到≥100万;●最大并发连接客户数≥512万;●最大历史数据卷个数4096个,单卷容量≥120G,每个卷数据可以存储≥100年●可变长度类型大小,每条记录最大1000字节●SOE事件最大4G空间,大于1000万条记录,自动回收利用旧空间。
●磁盘访问方式支持直接扇区写盘+ 写通式自有缓存●快速查询检索,与历史数据规模无关的检索查询效率;●可配置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压缩率在2-32倍)的历史归档;●高可用,支持在线备份、数据灾难恢复;●提供在线备份和数据同步工具,支持双库和多库冗余●提供客户端API供第三方程序使用●多标具备防服务器断电机制●提供管理工具管理实时库●签高级查询统计,适合SIS高级查询分析使用●支持历史插入和补录功能c)软件层次结构以实时库为核心,采用基于TCP的协议封装的应用接口API,部署灵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部署,最小可将全部软件部署在一台计算机上。
1.3.3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模式。
1.3.3.1 监控工作站监控工作站安装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应用软件,用于提供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人机操作界面。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工作站监视变电所内各类供电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报警信号等。
●采用知名品牌的工业级一体化低功耗计算机,采用32位以上字长CPU,性能不低于Intel 酷睿双核2.8GHZ,内存不低于4G;工业级15英寸LCD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可视角不小于160度;采用高可靠性硬盘,容量不低于500G。
投标人在标书中提供CPU主频和内存容量、所配置的操作系统等参数。
●采用成熟稳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去除不必要的功能模块。
●具备工作站自身工作状态的监视功能,如风扇速度、CPU温度、硬盘工作情况等,并可上传综合监控系统。
●配置DVD+/-RW驱动器、USB接口等存储设备接口。
●人机接口:应配置用于所内监控、软件维护,设备调试等人机接口;同时提供鼠标(或触摸板等其他定位设备)、键盘。
∙SNMP支持、SNTP支持。
1.3.3.2 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工业级光纤交换机,采用模块化无风扇设计。
●端口数量不少于:12端口100base-F,4端口100base-T,并可扩展至最多24个端口。
●SNMP支持、IEEE802.1Q和IEEE802.1p的完全支持、SNTP支持、光纤环网冗余功能支持。
●应通过UL、IEC61850-3认证,并在投标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双冗余DC220V电源输入。
●MTBF≥310000小时。
1.3.3.3 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组网设备电力监控系统采用光纤以太网架构,10kV开关柜、400V开关柜、综合保护测控及智能监控装置、智能电能表、UPS、发电机与控制信号屏之间采用光纤以太网或串行总线(RS485/RS422)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对于通过串行总线接入网络(通信)控制器的智能测控装置,每条总线上的测控装置种类唯一且数量不超过15个。
a)通信接口设备网络(通信)控制器与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接口采用光纤以太网接口。
b)软件提供通信软件、监控软件。
c)UPS电源●各通讯屏UPS容量为3kVA,UPS设一组蓄电池,备用时长为2小时。
●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应没有腐蚀性气体析出。
●具有手/自动旁路功能,并应考虑旁路时安全供电方式。
●具有输出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1.3.4 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实现变电所各种设备的监视、电流、电压、功率、电度的采集等功能。
系统包括但不一定限于以下功能,招标人保留对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及修改的权力。
1.3.4.1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a)遥信遥信信息包括各种开关、刀闸、接触器等设备的合、分状态,开关手车的工作、试验、抽出位置状态等;也包括保护装置的各类保护跳闸动作、重合闸动作的启动、出口、失败等信息,分为事故遥信和预告遥信。
事故遥信指使设备停电、停运的事故信号,预告遥信指不影响设备继续运行的故障信号。
遥信信息在人机界面上实时刷新,以便操作员及时了解现场设备运行状态。
遥信点变位描述可按用户要求定义,系统按遥信的类型分类定义变位描述,用户也可进行自定义描述。
系统可定义给出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中设备的工作状态、网络运行状态、通道运行状态等虚拟遥信点。
b)遥测●系统采集本变电所内由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监测装置、智能电表提供的各类监测对象的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谐波等参数。
●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状态、地刀状态、保护信号、接点状态等开关状态。
●变压器温度、母线温度●各种报警信号c)数据处理功能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接收的基础设备数据信息存储在本地数据库后,可经处理后通过自身软件或转存为通用电子表格形式实现以下处理功能,并可打印:●各种开关操作信息(包括站名、对象、性质、发生时间等,打印颜色为黑色),记录在事件日志中。
●各种故障信息(包括站名、对象、性质、发生时间等,打印颜色为红色),记录在报警列表中。
●电流电压曲线(包括站名、时间)。
●遥测量超限监视:当电流、电压量超过极限值时,发出超限报警(在显示画面上改变显示颜色并闪烁)。
●过负荷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的监视,可进行打印(需要时)和存盘,打印颜色为红色。
●当日负荷峰谷最大、最小值,最高、最低电压、电流出现时间的统计。
●电流、电压、电度量等曲线的显示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要求进行时间分割显示,以便观察电流、电压、电度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双重越限检验,对每个点均可设置上限、上上限、下限、下下限限值,超过限值时产生越限报警。
d)SOE事件记录SOE(事件顺序)记录用于分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如故障跳闸的顺序)。
系统可以以各种方式(按时间、按事故源对象等)查询、分析和打印SOE记录。
保护整定值数据读取提供保护整定值读取功能。
1.3.4.2 显示及操作功能a)人机界面显示及操作功能人机界面是值班员日常监视、操作的主界面,由运行监控程序和其他辅助的模块组成。
主要提供如下功能:●画面显示、值班员常用操作等功能。
●人机操作接口应提供窗口管理、画面显示以及操作等功能。
●在人机界面可进行相关程序启动操作。
●对系统历史数据进行查询。
●系统可显示供电系统图、本变电所主接线图、报警/预告画面及其它画面等。
具体画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变电所供电设备分布示意图。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构成示意图。
●变电所主接线和牵引网图。
●报警/预告信息画面。
●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图。
b)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显示系统能实时显示所连接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
若发现系统设备发生故障能自动报警提示维护人员,并对运行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所在配电机房、故障发生时间、恢复/更换时间进行自动记录。
1.3.4.3 趋势分析模拟量趋势记录图、测量值或者状态可在操作员工作站上显示。
也可以多窗口同时显示趋势记录图。
每一个趋势图应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或打印。
在一个窗口,任意时刻,可以选择多个趋势记录,方便进行比较。
每一个趋势图应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或打印。
1.3.4.4 事故报警和记录功能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自动发出各类预告/事故报警信号。
●SOE时间记录及报警●电气模拟量和非电气模拟量可以设置限制,超出限制和越限记录和报警●开关位变化报警及记录●能源需量越限报警及记录●分类记录报警类型●控制操作记录、保护动作记录、系统设置记录、通信故障记录a)人机界面报警显示: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在变电所人机界面上自动推出报警画面(画面可由用户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