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检索
大脑与记忆的关联机制

大脑与记忆的关联机制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诸多重要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记忆。
记忆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础,它使我们能够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新知识和做出决策。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记忆之间的关联机制,包括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过程。
记忆的形成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中的感觉皮层,这些刺激会被加工和解码,并在神经元之间形成连接。
这些连接被称为突触,它们是信息传递的关键。
在记忆形成的过程中,突触可通过长期增强(LTP)和长期抑制(LTD)来改变其连接强度。
LTP是指当两个神经元同时激活时,它们之间的突触连接会变得更强。
这种增强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
LTD则是相反的过程,当两个神经元的激活不再同时发生时,它们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更弱。
此外,神经递质也在记忆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突触传递信号。
例如,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是两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它们分别参与到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中。
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可以调节突触连接的强度,从而影响记忆的形成。
记忆的存储记忆的存储是指将信息保持在大脑中以供日后检索和回忆。
大脑中有多个区域参与到记忆的存储过程中,其中海马体和额叶皮层是最为重要的结构。
海马体位于大脑内侧颞叶中,它被认为是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换的关键结构。
当我们接收到新的信息时,海马体会将其暂时存储,并与其他脑区进行交互,以加强记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会逐渐转移到额叶皮层中进行长期存储。
额叶皮层是大脑的外侧表面,它包含了多个次区域,每个区域都与不同类型的记忆相关。
例如,颞叶皮层与语言和音乐记忆有关,顶叶皮层与空间和视觉记忆有关。
这些区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记忆网络,使得我们能够在需要时检索和回忆特定的记忆。
记忆的检索记忆的检索是指从存储中提取出特定的信息并将其呈现在意识中。
我们的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检索的?

我们的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检索的?1. 记忆和大脑的关系记忆是人类对过去经历和学习的事物进行保存、存储和再现的一种能力,是认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脑是人类进行思维、感觉等复杂活动的中枢器官,记忆也是大脑的一个重要功能。
具体来说,记忆依赖于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通讯,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实现信息的编码、存储、检索。
2. 记忆的编码和存储记忆的编码是指将外界的各种信息(如声音、图像、情感等)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神经元活动的过程。
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突触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
当感官输入到达大脑时,对应区域的神经元活动被激活,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加强,从而实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神经递质和分子信号物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NMDA受体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记忆的检索和遗忘记忆存储后,在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出来使用。
记忆的检索是将已存储的信息从大脑中找出来的过程,也是记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脑中的神经元可以通过一种叫做“波动同步”的机制相互协调,将保存在不同位置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时空连贯性的记忆。
而遗忘则是指已经存储和编码的信息因某些原因而无法再次被检索出来的过程。
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突触之间会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连接和调整,每次经历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对记忆产生影响,造成记忆的遗忘或改变。
4. 记忆的改变和失忆症记忆在存储和检索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影响,导致记忆产生变化。
例如,认知和情感上的先验知识、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注意力和心境的影响等都会对记忆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退行性脑部病变也可能导致记忆的失常,如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元和突触的损伤和死亡,造成大脑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严重的认知和行为异常。
5. 记忆的应用和发展记忆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之一。
人类通过对历史的记忆和回顾,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人类大脑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过去的经历和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记忆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编码、存储和检索。
一、编码
编码是指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和存储的形式。
这个过程包括感知、注意、理解、分类和组织等多个环节。
例如,我们看到一张图片,大脑会通过视觉感知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注意力的调节、理解图片的内容、分类和组织信息等过程将其编码为可存储的形式。
二、存储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以便日后可以检索和使用。
存储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语言记忆、情感记忆等。
短期记忆是指短暂存储的信息,通常只能维持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长期记忆则是指能够长期保存的信息,可以持续数小时到数十年不等。
存储的过程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强度的改变,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等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三、检索
检索是指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取出来并使用。
检索的过程需要通过记忆的提示或者联想来激活存储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可用的形式。
例如,当我们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时,可能需要想起他的外貌、声音、性格等特征来激活存储的信息,然后才能成功地检索出他的名字。
总之,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记忆的复杂机制。
记忆的专业名词解释

记忆的专业名词解释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指的是个体对过去经历和学习的信息保持、存储和再现的过程。
在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有许多专业名词与记忆相关,包括感知、编码、存储、检索、遗忘、记忆系统等等。
这些术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官器官对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过程。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的获得,都可以促进记忆的形成。
感知对记忆至关重要,因为我们获得的信息需要经过感知才能被大脑识别和处理。
编码是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识别和储存的形式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张图片时,大脑会将图片中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进行编码,以便稍后在需要时可以进行检索和回忆。
编码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它将外部刺激转化为可供储存的内部表征。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的过程。
记忆的存储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的信息,它的容量非常有限,大约只能保持几秒钟至几分钟。
长期记忆则是相对永久和无限容量的储存系统,包括了我们对知识、经验、事件和技能的储存。
检索是将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当我们需要回忆某个特定的记忆时,我们会从长期记忆中检索相关的信息并将其带回意识。
检索过程通常是基于关联连接的,通过与存储在记忆网络中的相关节点连接,我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记忆中找回需要的信息。
然而,有时候检索也可能遇到困难,比如受到遗忘或干扰因素的影响。
遗忘是指记忆能力减弱或丧失的过程。
虽然遗忘可能被视为记忆的弱点,但它也是大脑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干扰而进行的智能优化的一种方式。
遗忘有多种原因,包括时间的流逝、干扰的介入以及记忆的重编码等。
遗忘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的动态特征以及记忆的可塑性。
记忆系统是指在大脑中负责处理和储存记忆的各种神经网络和结构的总称。
人类的记忆系统非常复杂,包括了海马体、杏仁核、额叶皮质等多个脑区域的互动。
人类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检索的

人类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检索的人类记忆是我们与世界互动和感知的重要载体,它使我们能够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新知识、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
但人类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储存器,它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和多个记忆系统的交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类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检索的原理和过程。
首先,人类记忆的储存是通过神经网络和脑区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
大脑中的海马体和颞叶叶内嵌入了复杂的网络,它们起着整合和储存信息的关键作用。
当我们经历新的事物或学习新的知识时,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会发生变化,这种突触可塑性是记忆储存的基础。
其次,人类记忆的储存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阶段。
短期记忆是一种暂时保留信息的能力,它的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
短期记忆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通道接收信息,然后在前额叶和颞叶进行加工和维持。
如果我们不重复或强化这些信息,它们将很快被遗忘。
长期记忆则是较为持久的储存方式,它有利于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检索。
长期记忆可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我们能够有意识回忆的记忆,包括事实性记忆和事件记忆。
事实性记忆涉及到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概念,而事件记忆则是我们记住的特定经历和事件。
这些记忆储存在人类脑海中,可以通过回忆和联想进行检索。
隐性记忆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形式,它不受我们的控制和意识的干扰。
隐性记忆包括经验记忆、运动技能记忆和条件反射等。
经验记忆使我们能够根据以往的经历做出判断和决策,运动技能记忆使我们掌握日常动作和技能,而条件反射则是我们对刺激做出自动反应的方式。
除了这些不同类型的记忆,人类记忆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感、注意力和意义。
情感与记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激发记忆的保留和回忆。
如果我们对某个事件或信息感兴趣,我们更容易将其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并能够更好地回忆起来。
此外,注意力也对记忆储存和检索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我们更容易将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并能够更好地回忆起来。
在储存之后,记忆的检索是使人类能够回忆和使用储存的关键。
人类的记忆力心理学知识点

人类的记忆力心理学知识点人类的记忆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类的记忆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人类记忆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点。
一、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形式和存储方式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1. 意识记忆:也称为陈述性记忆,是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回忆的记忆形式。
意识记忆又分为两个子类型:语义记忆和 episodic 记忆。
- 语义记忆:指的是我们所学到的普遍知识和概念,例如词汇、事实等。
比如,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这种记忆就属于语义记忆。
- episodic 记忆:指的是我们个人经历的记忆,例如我们昨天吃过的晚饭是什么。
这种记忆与个人的经历和感知息息相关。
2. 非意识记忆:也称为程序性记忆,是我们无需刻意回忆的记忆形式。
这种记忆是通过反复训练和习惯形成的,例如开车、骑自行车等技能。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我们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记忆步骤和动作,而是凭借非意识记忆自动完成。
二、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环节。
1. 编码:编码是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可以存储和记忆的形式的过程。
编码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通道的信息转化,以及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进行关联。
2. 存储: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的过程。
长期记忆可以分为两个子类型: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 显性记忆:即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和存取的记忆。
这种记忆通过重复练习和巩固形成,可以长期保留。
- 隐性记忆:指的是无意识中形成的记忆,例如骑自行车的技能。
这种记忆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回忆,但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和表现来证明记忆的存在。
3. 检索:检索是从长期记忆中取出和提取特定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检索可以通过记忆提示和记忆恢复来实现。
记忆提示是指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线索来辅助记忆的过程,而记忆恢复指的是在特定需求下从存储的记忆中唤起相关信息的过程。
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

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记忆的类型1、感官记忆感官记忆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瞬间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
感官记忆只留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马上就会消失。
①感官记忆的编码前面我们说过,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指的就是感官记忆的编码。
感官所选择的信息不是刺激本身引起的,影响感官记忆编码的是个体的主观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有人会说专心工作是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没错!个体的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
所以集中注意力是提高记忆力的基础。
②感官记忆的存储感官记忆的时间非常的短,然而在试验中我们会发现,在视觉刺激后留有暂时的余像,比如卡通动画就是连续静止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快速运动产生。
除了余像,声音也会有短时间的余留,然而余音、余像现象只在一秒内,甚至半秒内完成,所以对于提高记忆力没有什么意义。
短时记忆是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记忆的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刻被我们意识到了,这时候就转入了短是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可以刺激发生同时能够意识到并保持在20秒左右的记忆。
生活中我们从电话本里查找到一个电话,然后凭记忆按下电话号码,可是打完电话你却完全记不起电话号码了。
这就是你运用了短时记忆。
记忆的类型2、短时记忆①短时记忆的编码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
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②短时记忆的储存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二十秒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分钟。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储存多少信息呢?答案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为7个项目。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在其论文《魔力之七》中被证实的。
这个七是指什么呢?七个数字,还是七个人名,或是七件东西?其实都可以。
记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记忆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记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记忆过程和记忆能力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记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记忆的分类、存储和检索过程,以及记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一、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短期记忆是指人们在接收到信息后短时间内能够保持和加工这些信息的能力,其容量有限。
长期记忆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其容量相对较大。
二、记忆的存储过程记忆的存储过程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
编码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能够被大脑处理的内部表示形式的过程。
储存指的是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
提取是指从储存的信息中获取需要的内容的能力。
三、记忆的检索过程记忆的检索是指在需要回忆某个信息时,大脑将从储存的信息中找到并恢复这个信息的过程。
检索可以通过直接提取或间接提取的方式完成。
直接提取是指直接回忆出所需信息,而间接提取是通过提示或暗示来恢复信息。
四、记忆的特点1. 记忆是可变的:记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时间、情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有时候,记忆会发生失真或遗忘。
2. 记忆是构造性的:记忆并非简单地储存事实和事件,而是根据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对信息进行构造和重组。
3. 记忆是关联的:记忆中的信息之间往往存在关联性,即一个信息能够触发其他相关信息的回忆。
五、记忆的影响因素1. 初始编码: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理解,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
2. 遗忘曲线:人们对信息的遗忘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遗忘曲线主要受遗忘时间和信息重复程度的影响。
3. 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指的是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同时保持和加工的信息数量。
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4.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记忆能力上存在差异,包括年龄、性别、认知能力等因素。
六、记忆的提高方法1. 注意力与专注:潜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能够提高信息的编码和储存效果。
2. 练习与复习: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能够使记忆的效果更加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工作单位 推荐者情况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杜丽娟
性别 女 年龄 53 职称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科协 (签章)
教育厅 (签章)
学联 (签章)
年月日
第10页,共14页
E.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月日
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 □ 合格 □ 不合格
审查人(签名) 年月日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第11页,共14页
F.参赛作品打印处
年级
本科四年级
学制
4
入学时间 2011
申 报
作品全称
者
情
毕业论文题目
况
通讯地址
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是怎样影响其学业成就的:一个补偿及有调 节的中介解释模型
家庭环境及人格对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影响:独特及调节效应检 验
新乡学院D-01号宿舍楼1521室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453003
03733683626
常住地通讯地 址
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父母教育方式量表、课堂参与量表和同伴提名测 验),选取经过统一培训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作为主试来主持测验的进行, 并在统一的适宜的时间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主要调查单位 及调查数量
新乡市红旗区实验小学 发放问卷590份,共得到有效问卷551份,有效回收率为93.4%,去除极端值 后的有效被试为542人。
作品在何时、 何地、何种机 构举行的会议 或报刊上发表 登载、所获奖 励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在2014年12月在河南大学主办的心理学专业期刊《心理研究》上发 表,引文形式为: 梁腾飞,郑洪冰.同伴接纳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补偿及有 调节的中介效应.心理研究,2014,7(6):91-96.
第5页,共14页
请提供对于理 解、审查、评
作品的科学性、 在国内首次以科学的统计研究方法对小学生的同伴接纳与其学业成绩的影响
先进性及独特之 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即彰显了实证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也表达了心理学
处
研究的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
作品的实际应用 价值和现实指导
意义
进入童年中后期的小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会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对于 同伴接纳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存在影响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但这其中具体的 机制尚未有细致的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本课题通过实证研究的严谨性与科 学性,首次在国内提出一个补偿及有调节的中介解释模型,从而为家长及老 师弄清小学生同伴接纳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科学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 成绩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郑洪冰
性别 男 年龄 46 职称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13598657062
邮政编码 住宅电话
副教授 453003
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 章) 年月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 申报者申报情况内容真实可靠,文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 真实性做出阐述 为。
河南省永城市裴桥镇梁堰村梁堰组041号
邮政编码 476623 单位电话 13409209738
姓名 合 作 者 情 况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学校学籍管理 部门意见
资 格 认 定
院系负责人或 导师意见
是否为201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 职的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品全称 作品所属领域
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是怎样影响其学业成就的:一个补偿及有调节的中介解 释模型
教育
作品撰写的目的 和基本思路
1、写作目的: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同伴接纳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重要 的影响,但对于同伴接纳起作用的机制尚未有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 2、写作思路:利用结构方程建模( SEM) 技术检验课堂参与在同伴接纳对小 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以及用分组回归分析技术检验这一效应 是否受到小学生是否为独生子的调节。
教授
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办公室
邮政编码
453003
住宅电话 0373-3683026
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 章) 年月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 申报者申报情况内容真实可靠,文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 真实性做出阐述 为。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 术水平、适用范围及 此作品在对于解决当前小学生因同伴关系而形成的对学习成绩的不良影 推广前景做出您的评 响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以及实践指导意义。
梁腾飞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报送方式: (各省省级竞赛此项不用勾选) □ 省级报送作品 □ 高校直送作品
第1页,共14页
说明
1.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 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 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 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 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 是外文,请附中文版),请以四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 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 (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三份分别按全国组委 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 送。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 术水平、适用范围及 推广前景做出您的评
价
此作品在国内首次以科学的统计研究方法对小学生的同伴接纳与其学业 成绩的影响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即彰显了实证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也表达了心理学研究的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
其它说明
本作品为申报人本人主要完成
第8页,共14页
D2 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序号:_____5_2_2_3_4__________________ 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是怎样影响其学业成就的:一个补偿及 有调节的中介解释模型
学校全称:
新乡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第2页,共14页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 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姓名
梁腾飞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9-10-04
学校名称
新乡学院
现学历
本科
专业
心理学
价
其它说明
无
第9页,共14页Hale Waihona Puke 学校组织协调机 构确认并签章
(签 章) 年月日
校主管领导或校 主管部门确认并
签章
我单位经自查,承诺该作品符合挑战杯申报作品的要求,接受竞赛 组委会抽查。
(签 章) 年月日
各省(区、市) 评审委员会初评
意见
(签 章) 年月日
各省(区、市) 组织协调委员会
审定意见
团委 (签章)
第4页,共14页
作品摘要
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同伴接纳对小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对 于同伴接纳起作用的机制尚未有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在综述以往 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伴接纳对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的补偿机制假设以及一 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 SEM) 技术检验课堂参与在同 伴接纳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以及用分组回归分析技术 检验这一效应是否受到小学生是否为独生子的调节。542名小学生完成了父 母教育方式量表、课堂参与量表和同伴提名测验。结果显示:(1)同伴接纳 在低父母情感温暖对其学业成就影响中起着补偿的效应,对父母过度保护 的补偿效应不显著;(2)课堂参与的的行为及认知参与在同伴接纳与学业成 就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 小学生是否独生是课堂认知及行为参与 中介同伴接纳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是否独生调节了中介作用 的前半个路径。具体的,相对于独生子女,在非独生子女群体里小学生较 好的同伴接纳更能够预测其积极的课堂认知参与及行为参与。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_________ (签章)
年
月
日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第3页,共14页
B2 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 1. 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 本部分中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写内容的确认。
第7页,共14页
D1 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 1. 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