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的种质资源与园林应用
萱草品种与组织快繁技术

萱草品种与组织快繁技术萱草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因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而备受喜爱。
在萱草的种类中,有些品种的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这就需要采用组织快繁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和扩展,以达到保存、开发和利用萱草资源的目的。
本文就萱草品种与组织快繁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萱草品种1.白萱草:白萱草的花色主要以白色为主,叶子为椭圆形。
由于白萱草花清新雅致,花期长,非常适合用于庭园和公园的花坛、假山、草皮、绿化带等地的绿化美化。
2.蓝萱草:蓝萱草花的颜色主要是以蓝色为主,在观赏上非常的耀眼动人。
蓝萱草初期颜色较淡,随着生长的逐渐变深。
其最好的观赏期是在株形固定后再观赏诸如蓝色、紫色等色彩的变幻。
3.红萱草:红萱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萱草品种,花色以鲜艳的红色为主,一般生长在山间或泥土较为肥沃的地方。
通常在雨量充沛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的艳丽。
4.大叶萱草:大叶萱草是一种叶型比较大的萱草,叶子为椭圆形,颜色为暗绿色。
大叶萱草的生长适应性比较强,能够生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二、组织快繁技术萱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观赏植物,由于其某些品种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有限,寻找更好的种质资源来进行利用和开发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个时候,组织快繁技术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组织快繁是指以植物为材料,在不断的代代传播的基础上,利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完成大规模繁殖扩展。
1.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植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组织学原理进行体细胞或组织的培养,使其生成无性系或多倍体植物的进行繁殖或变异关键技术。
组织培养可以选择萱草幼嫩的茎、芽、叶等进行剪取小块组织,再以一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2.快繁技术:快繁技术是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它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针对植物体的特点和培养条件的不同,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无性系或多倍体的繁殖。
快繁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繁殖效率和繁殖质量,但也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三、萱草品种与组织快繁技术的应用萱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观赏植物,其品种与组织快繁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萱草的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

萱草的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萱草(学名:Host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
萱草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有数百个品种,种类繁多。
这些品种都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萱草的种质资源萱草的种质资源包括原生种和栽培品种。
原生种是指在自然界中生长的萱草,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弱的生长力和抗逆能力,但是有着独特的形态和色彩,适合用于景观设计的点缀和组合。
原生种主要有钩瓣萱草、锯齿萱草、顶芽萱草等。
钩瓣萱草生长较为迅速,枝繁叶茂,花朵呈钟形,色彩鲜艳。
锯齿萱草的叶子较大,花朵大多呈淡紫色,比较娇嫩。
顶芽萱草叶子近似白菜,花朵呈白色或淡紫色,生长偏缓,比较适合用于园林小品种的配搭和点缀。
栽培品种可以按照叶子颜色、叶子形状、花朵形态、植株高度等特征来划分。
这些栽培品种通常是通过选育和人工驯化而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可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繁衍。
萱草的栽培品种有着非常多的种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金边萱草、蓝边萱草、栀子叶萱草、玉兰萱草等。
金边萱草是比较常见的栽培品种之一,其叶子带有金色的边缘,花朵呈白色或淡紫色,叶子色泽鲜明,十分适合用于园林景观的装饰和点缀。
蓝边萱草的叶子呈淡蓝色,花朵呈白色或淡紫色,植株比较矮小偏小巧,常用于小型庭园的布局和装饰。
二、萱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萱草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丰富的变异性,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进行灵活的应用,可以作为景观的主体或配角,起到不同的装饰和点缀作用。
1、萱草的组合运用萱草不同的品种可以进行组合搭配,形成各种不同的花境。
例如,钩瓣萱草和锯齿萱草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极具层次感的萱草群落。
又如,蓝边萱草和金边萱草可以进行搭配组合,比较符合东方风情,在园林庭院中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2、萱草的景观配搭萱草可以与其他植物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上海绿化用大花萱草基地

上海绿化用大花萱草基地
上海绿化用大花萱草基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用于采购大花萱草,为上海市景观绿化提供
材料。
大花萱草是一种极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植物,秋天叶子变成了金黄色,冬天叶子变成暗绿色,叶脉凸起成三角形,花冠绿色,形状像一个囊袋,里面有黑籽,应季采收。
大花萱草基地是湿地公园,每年四季都能采摘到大量的萱草,以供景观绿化使用,萱草种
植在景观区,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有效阻隔尘垢,吸收二氧化碳,增加居民的健康和舒适,更有利于地区的生态水质的改善。
大花萱草基地采用标准化管理,确保质量,拥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妥善地做好采收、
包装及贮藏等保障萱草质量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对现场种植的大花萱草构成的立体造景进
行管理。
感谢上海绿化用大花萱草基地,上海市景观绿化得到了大力支持,是当今社会绿化工作的
重要基础。
它有效保护,滋养,维护当地水源,积极促进了上海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和
多元文化新形象形成。
萱草形态特征

萱草形态特征引言萱草(学名:Colchicum autumnale)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秋水仙科萱草属。
它生长在温带地区的草地、林缘和荫蔽湿润的草丛中。
萱草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萱草的形态特征。
体型特征萱草的体型特征主要包括根茎、叶片、花茎和花朵。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茎萱草的根茎为肉质,呈褐色或黄色。
根茎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能够在地下长期存活,并在适宜条件下繁殖。
叶片萱草的叶片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片的长度一般为15-30厘米,宽度为5-10厘米。
叶片的颜色多为深绿色,叶片的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
花茎萱草的花茎通常比叶片略高,高度约为20-30厘米。
花茎直立,通常为单花序,但有时也会呈现复花序。
花茎的表面光滑,呈淡绿色。
花朵萱草的花朵较为特殊,它具有裸露的花蕊。
花蕊由一层白色的花袋包裹着,花袋的外表面具有花纹。
花蕊通常呈现出紫红色或粉红色,稀有品种的花朵也可以呈现黄色或白色。
萱草的生命周期萱草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发芽、植株的生长和开花过程。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种子的发芽萱草的种子通常在秋季散播,经过冬季的休眠,待到春季气温适宜时,种子开始发芽。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一旦种子发芽,植物就开始进入生长阶段。
植株的生长萱草的植株从地下的根茎开始生长,形成新的叶片和花茎。
植株的生长速度较快,通常在几周内就能形成较大的叶片和花茎。
植株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开花过程萱草的花期一般在春季,花期较短,通常只有1-2周。
花蕾在花茎的顶端产生,并逐渐展开成花朵。
花期过后,花朵会逐渐凋谢,植株进入休眠期。
萱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萱草作为一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萱草的作用进行探讨。
土壤保护萱草的根茎具有一定的固土功能,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它的生长还能形成一层覆盖物,减缓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萱草是一种重要的花卉植物,对吸引昆虫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孙徐骉;武荣花【摘要】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taxology, molecular biology, cytogenetic, pests,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Hemerocallis,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ree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emerocallis in garden greening.%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萱草属分类学、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病虫害、育种以及栽培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能为萱草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和萱草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5)004【总页数】6页(P7-11,18)【关键词】萱草属;染色体;分子标记;孢粉学;分类学【作者】孙徐骉;武荣花【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1萱草(Hemerocallis fulva)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金针花、黄花菜、鹿葱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具有花色鲜艳、花型丰富、群体花期长、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于地被、花坛以及花境等,在欧洲及北美地区,萱草是重要的花园植物之一。
从萱草种质资源情况、病虫害研究、萱草育种以及栽培技术4个方面对萱草属植物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萱草育种工作以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参考。
1.1 分类学研究进展萱草属植物的分类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萱草属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属于百合科,但1998年的APG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1个科,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Ⅱ分类法将其列为备选科,2012年,Seberg等[1]认为其应为天门冬目下的萱草科。
萱草的品种种类有哪些?萱草的花色和栽培品种介绍

萱草的品种种类有哪些?萱草的花色和栽培品种介绍萱草的品种种类有哪些?萱草的花色和栽培品种介绍萱草的品种种类萱草亦为萱草属植物统称,自然种类约20种,中国有8种。
1、黄花萱草(金针菜)H. flava:原产中国,叶片深绿色带状,长30-60cm,宽0.5-1.5cm。
拱形弯曲。
花6~9朵,花柠檬黄色,浅漏斗形,花草高约125cm,花径约9cm。
花蕾为着名的黄花菜,可供食用。
2、黄花菜(黄花)H. citrina:叶较宽,深绿色,长75cm,宽1.5~2.5cm,花序上着生花多达30 朵左右,花序下苞片呈狭三角形;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湖南省祁东县官家嘴镇为最多,是国家黄花菜原产地。
3、大苞萱草H. middendo:叶长30~45cm,花序着花2-4朵,黄色、有芳香,花瓣长8~ 10cm,花梗极短,花朵紧密,具大形三角形苞片。
花期7月4、童氏萱草H. thunbergh:叶长74cm,花葶高120cm,顶端分枝着花12~24朵,杏黄色,喉部较深,短漏斗形,具芳香。
5、小黄花菜H.minor :高30~60cm。
叶绿色,长约50cm,宽6cm。
着花2~6朵,黄色,外有褐晕,长5~10cm,有香气。
傍晚开花。
花期6~9月,花蕾可食用。
6、红色海盗萱草:抗病能力极强,对土壤要求很低,耐涝抗旱。
高度25到30厘米,花期五月下旬至十月初,年分蘖率8个。
7、海尔范萱草:高度40--45厘米,颜色为复色,花期6~9月,年分蘖率5-7倍,在零下20度的环境里能自然越冬。
8、z300萱草:高度30-35厘米,花期5月底~10月初,花色为红色,年分蘖率15-20倍,对土壤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在零下30度的环境里能自然越冬,是园林绿化中的优良萱草品种!9、秋红萱草:高度35-40厘米,花期5月~10月,年分蘖6个。
10、橙花萱草:高度30-35厘米,花期5-10月,年分蘖率12个;儿童节日萱草,高度35-40厘米,花期6-10月,年分蘖率6个。
东北地区萱草的引种栽培及抗性观察

百 合科萱草属 百合科黄草属 百 合科萤草属 百 合科萱草屑 百 合科萱草属 百 合科萱草属 百 合科萱草属 百 合科萱革属 百 合科萱草属
低温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 要环境 因子 , 限制 了园林花
卉种类 的发展 , 导致 了品种 的单一性 。而解决这 一 问题 , 首 先就是要增加丰富的植 物材料。相 比一年生草 花 , 多年生花 卉在园林绿化 中能节约管理成本 , 具有更好 的生态适应性 和
更高的生态效益及经济 效益。 萱草属 ( ee cl ) Hm r ai 品种资源丰富 , 些种类具有优 良 o l s 有
的抗寒性 、 观赏性和 耐粗放性 管理 等特性 , 以在北 方地 区 可 城市园林绿化 中扮 演着重要 角色 。所 以本试 验着 眼于对优 良萱草 品种的引种筛选 和抗性 的研究 。
对弓种到试验地的地被植 物按一定 的株、 f 行距进行分栽 。
1 3 抗性 观 测 .
抗寒性平 均指数
1 0 一1 5 .o .O
抗寒性总体等级
I
I I II I
抗性观测主要包括抗寒 性 、 虫害观测 。在未加任何 抗病
人工措施 的基础上 , 对引进的萱草 品种在本 地的抗逆性进行
物 学特性及 抗逆 性( 抗寒、 抗病 虫害) 进行 了连续 3年的观察 。结果表明 : 大多数品种 的观 赏性无退化现 象, 适应本 地 的气候条件 , 能正常生长发育。 关键词 : 萱草 ; 引种栽培 ; 抗性
中图分类号 :62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64 ( 0 1 0 0 1 0 17 3 1 2 1 )2— 0 8— 2
1 材料与方法
1 1 萱 草 引种 .
9 “ 娃娃语” 杂种萱草 t e c / ra e o  ̄ So m / m如 T/ 合科萱草属 / a a ’百 k
萱草的分类

萱草的分类萱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萱草属。
萱草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等方面。
一、形态特征分类根据萱草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草丛型萱草:这类萱草植株生长低矮,呈草丛状,叶片细长而尖,花序紧密,花朵小而密集。
常见的有白萱草和红萱草等。
2. 匍匐型萱草:这类萱草植株生长较为蔓延,可以匍匐在地面上,茎细长而柔软,叶片较宽而扁平,花序疏松,花朵较大。
常见的有金萱草和秋萱草等。
3. 直立型萱草:这类萱草植株生长较为挺拔,直立于地面上,茎粗壮而坚硬,叶片宽大而厚实,花序紧密,花朵较大。
常见的有蓝萱草和紫萱草等。
二、生长环境分类根据萱草的生长环境,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湿地萱草:这类萱草适应湿润的生长环境,常见于湿地、河边等地区。
它们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并且叶片较为宽大,可以有效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有水萱草和芦苇草等。
2. 干旱萱草:这类萱草适应干燥的生长环境,常见于沙漠、荒漠等地区。
它们的茎叶较为修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根系较为发达,能够深入地下寻找水源。
常见的有旱萱草和沙漠萱草等。
3. 半湿润萱草:这类萱草适应半湿润的生长环境,常见于山地、草原等地区。
它们的根系较为发达,能够在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水分,同时叶片较为宽大,能够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有山萱草和草原萱草等。
三、地理分布分类根据萱草的地理分布,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热带萱草:这类萱草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如南美洲、非洲等。
它们对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较强,生长茂盛,花朵颜色鲜艳。
常见的有热带红萱草和热带黄萱草等。
2. 温带萱草:这类萱草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北美洲等。
它们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较强,生长较为旺盛,花朵颜色多样。
常见的有温带白萱草和温带紫萱草等。
3. 寒带萱草:这类萱草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如北极、高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萱草的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作者:罗金凤指导老师:宗勤品种之中。
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围。
萱草( H emer ocallis f ulva ) 是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 原产中国, 被称为中国的母亲花0[ 1] 。
20 世纪前期, 美国一些植物园、园艺爱好者收集中、日等国所产萱草属植物, 进行杂交育种, 现已培育出万种以上品种[ 2] , 成为重要的观赏及切花花卉, 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
由于萱草品种繁多, 花色鲜艳, 且生长强健, 适应性强, 喜湿润也耐旱, 喜又耐半荫, 被广泛应用于园林中的花丛、花境、地被、花坛等配植, 尤其适宜水旁和草地丛植。
目前, 我国萱草的生产面积逐年增大,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萱草种苗用于园林绿化, 生产技术的提高非常重要。
因此针对我国萱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根据栽培经验,从种苗繁殖、生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萱草的合理化生产模式, 并简要介绍萱草的园林应用, 对于提高萱草的产量和质量及其合理园林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花萱草的繁殖有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芽法、组培法, 还有利用无性系植株殖方法研究的情况来看, 分株繁殖与播种繁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
但由于大花萱草自然结实率低, 大部分品种还不结实, 而且播种繁殖, 需要的时间长, 植株长势不一致,植株不易存活; 而分株繁殖, 如果在春季进行分株移栽, 当年即可抽薹开花, 操作简单, 植株长势一致, 且容易存活。
所以, 通常采用分株繁殖,本试验的目的, 是采用什么样的基质对分株繁殖好, 从而使大花萱草在当地园林绿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种苗繁殖技术1.1分株繁殖1. 1 最佳繁殖时间萱草分株一般在3 月中旬和10 月中下旬进行, 从实践栽培中发现, 分株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萱草露出土面部分明显可见时, 此时分株的好处是叶子较短, 分株后的植株不需要过多水, 易存活; 另一点好处是由于叶短和无花茎, 更便于操作。
此外, 通常春季的土壤比较潮湿, 这对植物生长有利。
所以春季繁殖的植株生长迅速, 如果分株不太小, 通常第1 年就可开花。
1. 2 具体操作首先挖出株丛, 再用刀将株丛分切成1~ 2个芽的小株, 每个分株后的植株需带芽和足够的根系。
如果希望分株后的植株第1 年就能开花良好, 分株时需每丛保留3~ 4 个芽。
春天分株, 夏季即可开花, 只是花期略有推迟。
一般情况下2~ 3 年分株1 次, 以保证有旺盛的生长势。
分株繁殖萱草通常在春季植株萌芽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黄后进行分株。
根据不同品种孽芽增生的速度不同, 用于分株繁殖的母株通常是生长2~ 3 a 以上, 生长健壮、品种纯正、芽子饱满的植株。
分株时将植株根系挖起, 清除枯叶, 抖净泥土, 露出主侧芽, 按照芽丛着生的位置和数量, 按每株1~ 3个芽用刀将根状茎横向切断分株。
栽植前, 需将种苗投入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溶液中浸10 min, 或0. 1% 高锰酸钾浸泡数秒, 晾至表面不显湿状。
栽前2~ 3 d 苗床整平浇透水, 栽植时按20 cm 20 cm的株行距开穴, 每穴1 株。
栽时将根摆顺,覆土厚3~ 5 cm。
也可栽植后浇水。
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若春季分株, 则夏季就可开花。
栽植萱草一般选择平坦无低洼、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 最好是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pH 6. 0~ 6. 5 的土壤。
由于萱草为肉质根, 不耐积水。
其根系发达, 分蘖较快, 移栽前要深翻30 cm 左右, 结合翻地施60 000 ~ 75 000 kg # hm22 , 钙镁磷肥900 ~1 125 kg#hm22 , 钾肥225~ 375 kg# hm22 。
翻耕以后耙耱土壤, 整细耙平, 做到上虚下实, 整平后做畦, 畦宽1 m, 长约8~ 10 m。
栽培管理1.3分根繁殖植株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生长几年后便形成较大的株丛。
从分割的时间来看,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
从分根成活效果来看,春季和秋季分根成活率好于夏季,原因是春、秋两季植物体生理活动及代较小,对外界物质需求量不大,所以早春和晚秋分根则效果更好;而夏季是植株生长的旺盛季节,植株对外界物质的需求量加大,分根会对根系或多或少地造成损伤,影响根系对水和养分的吸收,从而导致植株缓苗时间过长或部分出现死亡。
因此提倡早春和晚秋进行分根繁殖。
分根应注意挖取和分割时尽可能地保持根系完整,分割器具应锋利,每个分割块要保持10 个以上的芽(植株)。
栽植时坑穴要宽大一些,坑的深度应超过原植株根系的深度。
适当追加底肥,保证成活后植株生长得更好。
几年后还可以再进行分栽1. 4组培繁殖通常情况下使用萱草的花茎带腋芽茎段或分枝处的茎段作为外植体。
先用70%酒精灭菌10~15 s,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 5 次, 再倒入0. 1% 升汞中, 依材料幼嫩程度消毒3~ 8 min, 无菌水冲洗4~ 6 次进行外植体的灭菌处理。
并在培养室温度( 25 ? 2) e , 光照强度40~ 60 Lmol#m22#s21 , 光周期16 h/ 8 h 条件下进行培养。
大量温室培养试验表明, 可以将温室培养分3个步骤进行。
¹启动培养: 将花茎带腋芽茎段和接种至启动培养基(MS+ 62BA 1. 0 mg、 L21 + NAA0. 1 mg、L21 + 蔗糖30 g 、 L21 + 琼脂6 g、L21 , pH5. 8~ 6. 0) 培养。
将幼嫩花茎分枝处茎段接种至MS+ 62BA 1. 0 mg、L21+ NAA 0. 01 mg、L21 + 蔗糖30 g‘L21+ 琼脂6 gL21 ( pH 5. 8~ 6.0) 进行培养。
增殖培养基: 将启动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的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 MS+ 62BA1. 0 mg# L21 + NAA0. 1~ 0. 2 mg# L21+ 蔗糖30 g# L21+ 琼脂6 g# L21 ,pH 5. 8~ 6. 0) 进行增殖, 对增殖出的丛生芽多次反复切割进行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高度2~ 3 cm 芽接种到培养基1/ 2 MS 或添加NAA0. 1 mg# L21 + 蔗糖30 g# L21 + 琼脂6 g# L21 , pH5. 8~ 6. 0。
2.种苗的质量要求种苗为组培苗或分株苗, 组培苗为出瓶移栽后在温室中越冬过的幼苗。
分株苗可以用直接分株的芽子或分芽后经过1 a 培育的种苗。
要求品种纯正, 大小一致,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2. 1炼苗及移栽春季选择生根种苗培养2 周, 平均苗高4~6 cm, 根数3~ 5 条, 平均根长1~ 2 cm, 4 片叶子时的生根苗进行移栽。
移栽前将生根苗移至温室中, 锻炼3 d, 之后揭口膜, 在瓶中加入20 mL自来水, 3 d 后取出移栽。
取出生根苗在温水中浸泡, 洗掉黏附的培养基, 移栽到草炭B沙子体积比1B1 的基质中。
移栽后浇1 次透水, 保持温度23~ 25 e 、空气相对湿度80%。
移栽2 周后, 进行正常管理。
萱草的栽植株行距根据品种不同,植株蘖芽增生的速度不同, 株行距通常为30 cm30 cm 或40 cm 40 cm。
上、根向下放置, 使根系舒展, 先放表土, 分层踏实, 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 栽植深度以覆土高于原覆土2 cm为宜。
栽培完后进行灌水, 保持土壤湿润。
2.3 病虫害防治萱草的主要病害为叶枯病和锈病, 这2 种病害均以预防为主。
叶枯病对萱草的茎、叶均有危害, 发生严重时可使全株叶片枯死, 花蕾干枯凋落, 影响观赏。
用50% 代森锰锌500~ 800 倍液可有效防治发病初期的叶枯病。
萱草锈病是由柄锈菌属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 多在病残组织中越冬。
每年6~ 7 月份发生严重。
种植过密、湿度过高、土壤粘滞贫瘠、氮肥使用过多等, 都易诱发锈病。
除了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保持适当株行距, 以利通风透光, 避免栽植在低洼潮湿的地段,并注意少施氮肥外, 还要及时清除病残植物体并集中烧掉, 并通过药剂进行防治, 如锈病发病初期用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 1 200 倍液每隔10~ 15 d 喷洒1 次。
红蜘蛛和蚜虫是萱草的主要虫害, 通常将三氯杀螨醇稀释1 000 倍液喷洒。
当蚜虫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时, 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或25% 氯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5~ 7 d 喷1 次, 喷药液1 125 kg #hm22 , 连喷2~3 次。
2.4病种病原与症状防治方法2.41萱草锈病真菌性病害, 病原为萱草柄锈菌。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茎。
开始在叶片背面及花茎上产生疱状斑点状夏孢子堆; 破裂后, 散出黄褐色粉状物的夏孢子; 夏孢子堆的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 严重时叶片布满夏孢子堆,使整叶变黄。
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长椭圆形成条状的冬孢子堆, 埋生于表皮下。
锈病严重危害时, 全株叶片枯死, 花梗变红褐色, 花蕾枯萎或凋脱落。
园艺防治: ¹合理密植, 及时剪除和销毁病茎和病叶及干枯花茎。
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药物防治: 发病期喷施80% 代森锌600 倍液, 或20%粉锈宁4000 倍液每隔10 ~ 15 天喷施1 次也可用97%敌锈钠250~ 300 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 10 天喷施一次2.42萱草叶枯病病原为真菌大茎点菌和炭疽菌。
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黄初色斑。
以后扩展成大病斑, 并有各市地多小黑色粒点。
病斑与健叶组织交界处为深褐色。
轻者叶片发黄, 重者全叶枯死。
花茎多在近地面处发病, 严重时全株枯死。
园艺防治: ¹合理施肥, 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
º提高种植地排水、通风与透光性能药物防治: 发病期喷施50 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粉剂600 倍或1%波尔多液。
喷洒8 ~ 10 天喷施一次。
2.43萱草炭疽病病原为真菌丛刺孢属菌。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盛病的叶片初期在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水渍褐色的圆形斑点,逐渐扩展成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淡褐色, 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形成一深褐色晕圈。
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刺状小点, 潮湿时出现粉红色胶状物, 系炭疽病的特有症状。
发病严重时, 病斑可互相连接成大病斑。
组织坏死, 导致全叶枯死。
园艺防治: ¹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 º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 注意通风透光; »严重发病的地域,避免连作药物防治: 发病前, 喷施1: 1: 100 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发病期, 喷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 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10~ 15 天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