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与《鸡毛信》对比阅读1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知识点、考点梳理

1.白鹭1.《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2.写作特色:①对比。
课文通过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进行对比,突出白鹭精巧、玲珑的特点。
②排比。
突出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表现了白鹭的外形美。
③首尾呼应。
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画起一个名字。
清田钓鱼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
4.积累描写白鹭的诗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2. 落花生1.《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课文围绕“落花生”这一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朴实无华、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落花生3.写作特点:(1)借物喻理。
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借物喻。
作者借落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为揭示道理,把对花生的议论作为重点来写,给人启示;对于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的情况则略写,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法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3.桂花雨1、课文的线索是桂花,写了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部分内容,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
2、本文作者台湾作家琦君。
3.解释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浸”的意思:桂花的香气飘散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桂花,桂花的香味渗透到人们心中。
4.(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公开课鸡毛信教案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公开课《鸡毛信》教案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1.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岛风景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海岛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2学习海岛战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岛战士的英勇精神。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2.教学难点:2.1理解海岛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
2.2通过课文描绘,感受海岛的美丽与战士们的英勇。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展示海岛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海岛的印象。
1.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语气、节奏。
3.学习生字词3.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4.课文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2通过角色扮演、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场景。
5.小组讨论5.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海岛战士的英勇事迹、海岛的美丽景色等。
5.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6.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以“我心中的海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海岛的美丽和战士们的英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生字词,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布课鸡毛信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布课鸡毛信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鸡毛信》教学设计学生情形分析:我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4人,本班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下学,完成自己应该做的情形。
大部份的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书写端正,可是也有几个学生,平常贪玩,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催促,他们欠缺自我学习能力,欠缺自我治理能力,争取在新学年中不断尽力,争取不断前进,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树立良好的班风。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分析:《鸡毛信》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仇敌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
课文共讲了六个小故事,重点是第二、三、五个,从中表现了海娃的机智、勇敢顽强。
教学目标:一、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要紧内容。
二、依照小题目,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3、用阅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份,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
知道在怀人眼前要想方法机智地和他们作斗争。
4.l 有情感的朗诵自己感爱好的部份,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去感受海娃的优秀品质。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今年是抗日战争成功六十周年纪念。
你们必然看了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吧。
谁能介绍一下?(指生问:比如《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亮剑》、《历史的天空》、《烈火金刚》等。
)(出示图片)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咱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顾忌,妄想灭绝咱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可是,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男、女、老、少在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永不屈服的气节。
你可明白,那时和咱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课堂,没有温饱,是仇敌的炮火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
但是,他们在战争中没有畏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繁重的抗争。
五年级上册语文-20鸡毛信_西师大版ppt课件

思索
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英勇得意的孩子
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机智、英勇、得意 小英雄笼统的呢?
他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情节?
为什么张连长称誉海娃是小八路、小英雄?
拓展延伸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像海娃一样的少年 英雄,他能说出他所知道的儿童英雄的名字吗?
王二小
张嘎
身边现代小英雄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我们生活在幸福与高兴之中, 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 英雄,他们勤劳好学、艰苦朴 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
说教材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让我们感受人世间愉 快的情怀。而本课那么经过描写一个机智 英勇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笼统。面对凶残 的敌人,海娃巧妙周旋,冷静应对,终于 及时将信送达目的地。
教学目的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 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英勇、不怕牺牲。 3.能用本人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说学情
针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能借助拼音学 习生字,利用工具书查字典或联络上 下文了解词意,能自读自悟,抓住重点 词句品读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由于部分学生根底较差,不具备以上 才干。因此,在学习生字词时有必要 带上拼音学习,在品读文本让学生协 作探求的同时应正确引导﹑适时点拨, 引领他们去获取知识。
板书设计:
20、鸡毛信 抗日小英雄
海娃 傍晚送信 → 被敌所困 → 逃跑被抓 → 引
敌入围
教学重难点
领会海娃这一人物笼统的特点。
选择本人觉得最有效的方式读课文,思索:
1.海娃送信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 样抑制的?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请用小标 题的方式概括出来。
海娃送挟搜身 夜逃被抓 要求领路 不幸负伤
2014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五单元《鸡毛信》3

4、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细读,了解小英雄 1、课文最后写道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
5、通过这件事,你觉得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情节?为什么?
6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1、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 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存 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 身躯,投入了激烈的战斗。站岗、放哨、 送信,抓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胜 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一位抗日小英雄海娃。
1
2
2、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 “鸡毛信”就是信封上插有鸡毛的信。在抗日 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非常流行这种信件 。信上鸡毛的多少,象征着这封信的紧急和 重要程度。 3、课文围绕这封信鸡毛信,讲述了抗日小 英雄海娃的什么故事呢?
3
初读课文,认识小英雄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3、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划分成几 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பைடு நூலகம்小标题 傍晚送信 被敌所困 逃跑被抓 引敌入围
4
赞美小英雄
同学们,再次研读了作者笔下的海娃形象 你们想说对海娃说些什么?你可以说给同学 们听听,也可以写下来,还可以把心中的小 英雄形象画出来,或者和同学们一块儿演一演
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素材20鸡毛信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素材20鸡毛信_西师大版
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
’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
”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不是《小兵张嘎》)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
但是,电影的表现反而使人们误因为是作者虚构的,有些人以为鸡毛信就是起源于电影!其实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位来宾出示了一件抗战时期鸡毛信的实寄封!这是中国邮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鸡毛信的实物。
五年级上册语文《鸡毛信》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鸡毛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鸡毛信》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课文《鸡毛信》原文、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鸡毛信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鸡毛信的含义和作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课文中讲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明天向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表现,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结,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与同学的合作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增进家校合作。
小学语文五上《第20课鸡毛信》

小学语文五上《第20课鸡毛信》《鸡毛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
此文篇幅较长,近2500字,共26个自然段。
1―3自然段写儿童团长海娃接受任务;4―9自然段写海娃遇到鬼子后巧妙藏信;10―12自然段写海娃骗过鬼子深夜逃走;13、14自然段写海娃丢信、找信,再次被抓;15―18自然段写海娃诱敌入圈,不幸负伤;19―26自然段写海娃完成任务,受到赞扬。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生动地记叙了海娃送鸡毛信的前后经过,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藏信”“夜逃”“诱敌”等内容,有力地突出了这位14岁的小英雄的高大形象和优秀品质。
文章的重点是第二段“藏信”,第三段“夜逃”,第五段“带路”三部分内容。
课文通过重点段的详细记叙,表现了海娃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
教学的难点是课文较长,不容易瞻前顾后把握重点。
学生阅读时,感兴趣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注意通过海娃的言行去认识他的品质,更不懂得联系战争时期敌我斗争的危险情况去感受这位小八路、小英雄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1 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准备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初识小英雄1 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
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 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 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4 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二、细读小英雄1 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毛信
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傍晚,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信,要他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
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那就走大路吧。
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
海娃着急了。
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站住!”鬼子吆喝起来。
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儿也不怕。
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子马上动起手来,把海娃周身搜遍了,也没搜着什么。
小胡子一心想着早点儿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
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子又追上来了。
“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他一边说,一边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
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着吃。
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哩!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睡觉去了。
歪嘴黑狗子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
鬼子和黑狗子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最里头。
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
”突然,他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
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
他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子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
“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
“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
海娃走进牲口圈,赶紧把老绵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
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
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
前面就是三王庄啦。
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打起哆嗦来。
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
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
他一口气爬上大山梁,爬到小山嘴旁边。
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呢。
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原来是歪嘴黑狗子追上来了。
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子又出发了。
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跟前。
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
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休息。
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子先走,想从小路走上峁(mǎo)去。
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股股黑烟,黑狗子踩上地雷了。
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子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
明白吗?”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
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
他把羊赶上羊道。
歪嘴黑狗子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
放心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
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
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
鬼子真的开枪了。
海娃同羊群一起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阵排子枪声。
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
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
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
一个游击队员跑过来,抱起了受伤的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鸡毛信……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
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暖炕上。
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还疼吗?”
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
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
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捎回来的情报。
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
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的事来。
他脸红了,赶忙问:“缴了枪没有?”
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
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思考: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给各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
2.说说本文重点写的是哪几部分。
参考答案:1.本文可以分为六部分: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2.本文重点写的是巧妙藏信、深夜逃走、诱敌负伤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