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调研考查试卷第五章光现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5-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2、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3、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6、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A.15°B.20°C.30°D.60°7、如图5-2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8、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10、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清晨的阳光照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是镜面反射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11、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5-3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12、如所示2012年春晚上刘谦表演了精彩的魔术引来了全球的魔术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详解) 北师大版

第五章 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遵义)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A . 照射情况不变B . 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 . 灯光离开路面D . 照射距离变短2.(2013•湛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3.(2013•云南)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镜里的像是虚像B . 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 . 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 人向镜靠近0.2m ,像将远离镜0.2m BBA . 反射角是60°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 . 入射角是30° 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7.(2013•邵阳)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 .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 .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 . 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 . 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8.(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9.(2013•龙岩)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 池水映明月B . 彩虹舞山涧C . 潭清疑水浅D . 起舞弄清影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2013•漳州)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像.11.(2013•西宁)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 m.12.(2013•日照)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_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13.(2013•临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_________ 的缘故.14.(2013•济宁)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_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_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5.(2013•南宁)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_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__ 的缘故.16.(2013•长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反射角_________ 入射角.(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7.(2012•仙桃)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____ 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_________ 颜色的字.18.(2011•岳阳)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从侧面看,_________ (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___ m.19.(2011•丹东)在下列现象和应用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_ ,能够成实像的是_________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 C.用照相机拍照D.海市蜃楼.三.解答题(共7小题)20.(2013•烟台)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21.(2013•雅安)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2.(2013•绥化)(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①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_________②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 ;(2)将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请完成光路图.23.(2013•宿迁)小明利用大铁钉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前的相关准备:(1)他应该至少准备_________ 根完全相同的大铁钉;(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选择_________ 来代替平面镜;(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他应该准备一个_________(4)为了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如果没有方格纸,他还应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4.(2013•济宁)小文和小满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实验证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但粗心的小文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根据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_________ .25.(2013•桂林)如图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2012•淄博)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2013年12月王老师的初中物理第五章光现象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3•遵义)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3.(2013•云南)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BB6.(2013•泰安)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屏幕上的“手影”茶杯在镜中的“倒影”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2013•漳州)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11.(2013•西宁)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6 m.12.(2013•日照)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M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13.(2013•临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14.(2013•济宁)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吸收(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5.(2013•南宁)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16.(2013•长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7.(2012•仙桃)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红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黑颜色的字.18.(2011•岳阳)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从侧面看,白纸(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镜面0.3 m.19.(2011•丹东)在下列现象和应用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B ,能够成实像的是AC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 C.用照相机拍照D.海市蜃楼.三.解答题(共7小题)20.(2013•烟台)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21.(2013•雅安)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2.(2013•绥化)(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①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把纸板B向后(或向前)弯折,观察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②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将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请完成光路图.23.(2013•宿迁)小明利用大铁钉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前的相关准备:(1)他应该至少准备两根完全相同的大铁钉;(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选择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他应该准备一个光屏(4)为了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如果没有方格纸,他还应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24.(2013•济宁)小文和小满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实验证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但粗心的小文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根据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15°.25.(2013•桂林)如图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2012•淄博)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应用的是()A.B.C.D.2.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A.条形的B.圆形的C.方形的D.根本不能成像3.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自己,镜中的“你”就是自己的像。
关于这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个正立的实像B.你后退时,镜中的像就小C.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你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A.B点B.C点C.D点D.E点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6.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7.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镜花水月C.天狗食月D.鱼翔浅底8.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都比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物体亮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看到的是云的实像9.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则该车牌号码为()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10.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EO为入射光线B.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C.折射角的大小为60°D.AD的右侧为空气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2.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是白色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二、填空题13.小华和她的双胞胎妹妹用家中的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做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的游戏。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 C. D.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A.10°B.15°C.30°D.60°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5.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中的()A. B. C. D.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7.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小明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A.向外旋转B.向内旋转C.向下旋转D.向上旋转10.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图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D.筷子好像折断了3.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形的小孔上,在地面形成光斑的形状是()A.“△”形B.“△”形C.“○”形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5.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6.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中国志愿者王跃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宇航员在登陆“火星”的途中(太空中),抬头仍能看到天上有一轮红日,但红日周围的景色是()A.一片漆黑,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B.一片漆黑,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D.一片蓝色,只能看见地球7.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到离地面高30cm、水平放置的一张不透明的纸板上,如果纸板上挖有一个边长为0.5cm的方形孔,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A.方形B.圆形C.长方形D.不确定8.下图所示现象,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A.猎豹在水中的像B.汽车观后镜中的像C.玻璃砖后的钢笔“错位”D.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9.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杯弓蛇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10.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将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黑色C.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白颜色D.将颜料中的蓝、黄颜料混合在一起是绿颜料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1.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踩影子B.铅笔弯折了C.照镜子D.日食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B.夜晚来往行人在路灯下形成影子C.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D.人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镜中的像3.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
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4.如图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影B.小孔成像C.看见不发光的书D.激光准直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倒影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说明水流急船行快,船行是以岸边为参照物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前、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8.如下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纸板、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板宜选用白色且表面粗糙的纸板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将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减少20度,则反射角减少20度B.如果甲可以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C.光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为90度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桌椅,是因为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10.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11.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则该车牌号码为()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12.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C.“人面桃化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光映红了人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二、填空题13.唐诗《山亭夏日》中的“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4.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5.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A、红橙黄B、红绿蓝C、黄红蓝D、红白蓝6.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倒影.下列关于“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桥的影子 B.它是桥的实像 C.它是呈在水底的像 D.它是桥的等大的虚像7.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有颜色D. 光沿直线传播8.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
如图5-4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图5-49.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B.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0.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电影银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C.镜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平行的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就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1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2.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
据此可知,一束红紫复色光沿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光路可能正确的是()A.B.C.D.3.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加水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向左移动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束远离法线4.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A.B点B.C点C.D点D.E点5.看电影时,坐在影厅各个地方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这是因为()A.电影幕布是发光的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电影幕布上C.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D.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每一户家庭,关于小汽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汽车的后视镜采用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B.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车内最好关着灯C.关上车窗后,车内会变得安静很多,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D.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防止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下列关于实验的讨论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使用的激光笔属于光源B.我们能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这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C.我们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是直线,说明这束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从该实验还可以看出,光在玻璃中也可以传播8.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9.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B.桥在湖水中的“倒影”C.在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偏高D.用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敌情10.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镜花水月C.天狗食月D.鱼翔浅底11.下列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A.河水中建筑物的倒影B.隔着厚玻璃台板看照片觉得近了一些C.地面上的人看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时,实际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下面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12.光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EO为入射光线B.BF为水和空气的界面C.折射角的大小为60°D.AD的右侧为空气二、填空题13.“盐也能发电”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建成,是全球聚光规模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
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ﻫ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ﻫ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案】D
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干净的路面,这是因为( )
A. 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ﻫ
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C
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 反射时,光不遵守反射定律
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光速一定相等D.反射角可以小于入射角
【答案】C
4. 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ﻫ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答案】D
5.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他将饮料罐的前端开了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后端开口,并蒙上半透明的纸。
他把小孔对着烛焰,则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A. 圆形光斑
B. 蜡烛的正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蜡烛的倒立像
【答案】D
6.小明利用平面镜看到了小张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张也一定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ﻫB.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有平明镜的大小决定C.小张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D.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由两人所站的位置决定
【答案】A
7.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ﻫ
A. 10点45分
B. 1点15分C. 7点15分 D. 7点45分
【答案】A
8.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湖面的倒影 B. “折断”的铅笔
C.地面的人影 D. 雨后的彩虹
【答案】A
9.2017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彰显国威、军威.仪仗队整齐列队时利用了光的() A. 直线传播B.反射 C. 折射 D. 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