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有答案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2.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
“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7.2 mm=7.2 mm×10-3=7.2×10-3 mB.15 m=15×106=1.5×107 μmC.2.5 km=2.5 km×104 cm=2.5×104 cmD.3.0×106 cm=3.0×106×10-2m=3.0×104 m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D.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6.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A.75 mm B.75 cm C.75 dm D.75 m7.物理学中“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
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
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于()A.1 min B.4 s C.2 s D.0.5 s8.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 cm,17.88 cm,17.87 cm,18.8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A.17.86 cm B.17.87 cm C.18.85 cm D.18.115 cm9.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 mm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0.650 m是估计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10.在考试中,婉彤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试卷纸的厚度是0.005 mm B.课桌的高度约1.4 mC.教室门的高度约2 m D.2B铅笔的长约30 cm1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为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13.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套题)

八年级物理[新课标人教版] 上期单元试题第一章《声现象》试卷[4](全卷共3个大题,满分100分,在60分钟内完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_____越高.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_____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____能传声,“土电话”说明______也能传声。
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3、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4、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
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7、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8、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八年级物理·1章·机械运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海水奔腾 C.星光闪闪 D.春风拂面2、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3、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D. 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为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量程3m,分度值1mmB. 量程10m,分度值1dmC. 量程30cm,分度值1mm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7、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B.地球C.太阳D.“天宫一号”飞行器8、李军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 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 A与B B. A与C C. C与D D. B与C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 9∶4B. 4∶9C. 1∶1D. 2∶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3. 小聪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广州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广州,最快需要h.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图2图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的波形,理由是;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11、如图6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6 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A.你现在所处的考场内气温约B.初中课桌的高度约C.初中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D.成人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2.图中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B.D.C.3.一小车在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秒内通过米路程,接着又以米/秒速度到达终点,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4.一辆列车以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桥,桥长,列车长度,那么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注意计算要统一单位)()A. B. C. D.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时间流逝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甲车向北运动 B.乙车向北运动C.丙车一定向北运动D.丙车可能静止7.小船顺水漂流而下,船上坐着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D.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8.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D.课桌的高度约为9.火车速度为,下列速度最接近火车运行速度的是()A. B. C. D.10.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A.毫米、秒B.微米、秒C.毫米、秒D.毫米、秒11.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B. C. D.A.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1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B.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4.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根据图片估计该旗杆高度为()A. B. C. D.15.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前三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后三分之二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则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16.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D.以上都不对17.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B. C. D.18.一物体自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B.在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C.在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D.在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二、填空题(共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 分)1.龟兔赛跑,起初兔子跑的快,这是用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后来龟、兔均到达终点,但是乌龟获得胜利,这是用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2.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则:甲、乙两物体做的是________运动;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分析一(图):所用________相同时,比较甲、乙通过的________;(填“时间”、“路程”)分析二(图):通过________相同时,比较甲、乙所用的________.(填“时间”、“路程”)三、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9 分,共18 分)1.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在小明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什么?2.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当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四、实验探究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并写出以下实验报告,请仔细阅读这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组装好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用电子表计时(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时________停止计时;.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测量小车的路程;.分别计算小车在甲到乙、乙到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实验记录与结论】(提示:不要求读出估计值)请你将该实验小组实验报告横线上的空格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改实验报告遗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________】;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实验目的]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会选用并会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初步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实验步骤]长度的测量①拿到刻度尺后,首先观察它的刻度是否磨损、________、分度尺和单位;②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尺的位置要________紧贴被测物体;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尺.④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____.时间的测量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18:BCCDB CBABC ADCBC BBB二、1.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长短2.匀速直线大于时间路程路程时间三、1.静止的;出租车相对于小明所戴的帽子,位置没有变化;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2.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它们彼此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样才可能进行空中加油.四、1.;立即;;;;;;实验器材;变速.2.①量程;②平行;③正对;④;;.量程平行正对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6 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B.汽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2.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从空气中传入水中速度变小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我们能区分吉他还是二胡,是由于音色不同3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C.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6.生活中的声音非常丰富,非常美妙,你认为下列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B.“声纹锁”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C.电子牙刷,它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D.马路旁边住宅楼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目的是具有更强的安全性7.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慢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9.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蚊子的音调高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噪声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1.若在月球上敲击大鼓,可能出现有情况是()A.鼓面不振动,听不到声音B.鼓面振动,能听到声音C.鼓面不振动,但能听到声音D.鼓面振动,但听不到声音12.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倒车雷达B.有些高科技新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14.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5.某人站在峡谷之间,当他击掌后于、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则此峡谷宽度为()A. B. C. D.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C.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17.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C.人耳能区分不同音调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18.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 分)19.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二胡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调整弦线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________.20.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甲是________的波形;图乙是________的波形.三、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7 分,共14 分)21.鼓是典型的打击乐器,敲鼓时鼓皮振动发声.同一鼓,阴雨天时敲击的鼓声与大晴天时敲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22.年月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其中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力.”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列举二种.噪声危害极大,就你学校主要噪声,提出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2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了以下五个实验.把响着铃声的闹钟放在密封的钟形罩内,将钟形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同一球从不同高度落到同一桌面上听到不同的响声.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波折线.你认为,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实验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4.李楠同学看到演奏者在拉二胡之前先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她想,是不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跟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呢?她找来橡皮筋,如图所示,用牙齿和手把橡皮筋拉开,拨动时,改变松紧程度,听起来音调确实不同.她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橡皮筋拉得越紧,其音调越________.她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声音的响度跟什么有关?利用以上器材,如何验证?她听到的声音主要经过哪些传导途径?冬于,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呼呼的哨声,而在夏天却很难听到,这是为什么?请根据声学知识予以解释.25.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利用二胡和小提琴做了以下三次实验: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利用二胡和小提琴做了以下三次实验:将二胡的弦按住不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二胡的弦;使手指在二胡弦的位置改变,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二胡和小提琴的弦.请回答:该同学第一次是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该同学第二次是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该同学第三次说明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26.刻度尺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辅助作图,还能用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请你参照示例利用刻度尺设计两个小实验,分别用来说明电学和声学的相关知识.答案1-18:CBCAC BBACA DBBCA CBA19.音色音调20.乐音噪声(噪音)21.解:阴雨天时敲击的鼓声音调低,大晴天时,敲击的鼓声音调高,因为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阴雨天鼓皮受潮变松,音调变低,这是因为鼓振动的频率不同.22.解:学校里的噪声来源很多,例如:一个班级上音乐课,歌声虽然动听,但对于旁边正在上课的学生来说就是噪声;自习课上同学们的说话声影响其他同学做作业,也是噪声;课间同学们的打闹声、拍打桌子的声音;同学们读书时,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其他同学的读书声都是影响自己的噪声.减弱这些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人耳处减小噪声;比如关闭窗户,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教室外面噪声的影响;自习课上说话时声音低一些,是在声源处减弱;课间不允许追逐打闹,从声源处减弱;读书时,许多同学喜欢捂着自己的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影响.23.实验现象显示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罩内闹钟的铃声变小.可以设想,若将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铃声了,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吹笛子发声,是由于笛子腔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音调的笛声,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同一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位置高的落到底端的速度就大,动能大,敲击桌面时振幅大,响度大,故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笔尖振动才会在接触笔尖的被拖过的纸上画出来回弯曲的细线.这个实验现象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综上分析,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4.橡皮筋拉得越紧,振动就越快,其音调越高;她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声音的响度跟琴弦振动的振幅有关,可以拨动橡皮筋,改变用力程度,听声音响度的变化;她听到的声音主要经过空气传导,骨传导;冬季电线遇冷收缩,风吹动时其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夏季电线因膨胀而松弛,振动频率低.25.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前都要使温度计内液柱回到B.只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就能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面相平D.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待测物读数2.夏天用电风扇吹风时,人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冷风B.吹出的风使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风加快了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3.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而成的B.让正常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温度是C.体温计用之前要甩一甩,是利用物体具有惯性D.体温计内用水银做测温物质,是因为水银的热的良导体,是利用了热传递4.下面几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在下列过程中,一定会吸热的是()A.凝华B.液化C.升华D.凝固6.下列现象中不太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内表面会出现冰花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冷饮,过一会儿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的人会感觉有些凉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8.下列温度可能是某人体温的是()A. B. C. D.9.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B.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10.晒在太阳下的是衣服一会干了,衣服上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沸腾D.凝固1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现测得室内气温为,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A. B. C. D.12.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13.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C.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蒸发和沸腾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14.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为,一标准大气压下放在沸水中为,当放在某液体中为时,该液体实际温度是()A. B. C. D.15.与如图所示天气预报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冈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度B.雨是由水汽化而形成C.雪在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雪是空气中的水凝华而成的16.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其原因可能是()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C.加热的火力太弱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二、填空题1.如图,小明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迅速倒置后用冷水浇瓶底,发现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2.夏天洗好的衣服晒干了是________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________现象.3.小明同学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小明同学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它们的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________有关.三、解答题1.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玻璃壁变黑为什么?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春天,冰雪融化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出现的雾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存在”.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见到的现象,并对现象简单解释.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现象现象的解释.4.验证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________.由此证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请你完成实验设计“真空不能传声”: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面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记录水的温度如表: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所示,则图中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在如图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不同的乐器(如⼩提琴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我们能够分辨出其声⾳的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2、下列哪⼀种情况,声⾳不能传播:()A.在空⽓中B.在⽔中C.在地⾯以下D.在真空中3、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歌,对你的学习产⽣⼲扰,则下列措施中⽆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量B.打开窗户让空⽓加速流动C.紧闭室内的门窗D.⽤棉花塞住⾃⼰的⽿朵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的事例是:()A.⾬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B.树枝上⼩鸟的“唧唧”声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D.⼩溪流⽔的“哗哗”声5、医⽣在给病⼈检查时使⽤“听诊器”的⽬的是:()A.保持声⾳的⾳调B. 保持声⾳的⾳⾊C. 保持声⾳的频率D.减⼩声⾳的分散,增⼤响度6、请你⽤物理学的准确⽤语来“翻译”⽣活⽤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歌”和“低声细语”,这⾥的⾼与低指的是:()A.⾳⾊好坏B.⾳调⾼低C.响度⼤⼩D.乐⾳三要素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之⼀,在⼀些主要⼲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下列哪些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禁⽌机动车鸣笛B.减弱⼆氧化碳⽓体的排放C.摩托车排⽓管装有消声器D.⼤街⼩巷两旁种草植树8、武侠电影⾥经常描写⼀位侠客双⽬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位,这是因为:()A.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他的⽿朵有特异功能C.由于双⽿效应,能判定声⾳传来的⽅位D.是⼀种条件反射9、⼀般来说⼤礼堂或者电*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提⾼声⾳的⾳调C.增强声⾳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10、在敲响古刹⾥的⼤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了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未绝”,分析其原因是:()A.⼤钟的回声B.⼤钟在继续振动C.⼈的听觉发⽣“暂留”缘故D.⼤钟虽停⽌振动,但空⽓仍在振动⼆、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1、⼀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发声也停⽌,声⾳靠传播;在⼀根⾜够长的钢管⼀端敲击,在另⼀端可以听到次响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根据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A.1 cm B.0.2 m C.1.7 m D.4.5 m2.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3.《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4.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5.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6.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假设后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在这0.5 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A.3 m B.7 m C.12 m D.25 m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9.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 m/sB.高速公路对小客车的限速为120 m/sC.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为42 cmD.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为0.5 mm3,一张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的父子背影照片曾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这令无数网友感动并大呼父爱如山,如图所示。
若说父亲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雨伞C.路旁的商店D.迎面走来的行人4,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时的闪光照片,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5,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7,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实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8.7D电影是在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融入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B.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9,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钢卷尺B.米尺C.天平D.软尺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记录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 ) A.25.82cm B.25.81cm C.25.18cm D.25.83cm3.下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c m 0 1 21角c m 3 4 51角c m 0 1 21角c m0 1 2 1角A B C D4.常用的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的是( ) A.dm 、cm 、mm 、μm、m B.cm 、dm 、mm 、μm、m C.μm、mm 、cm 、dm 、m D.m 、dm 、cm 、mm 、μm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3m 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B.拳头的宽度C.黑板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6.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7.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8.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C.将刻度尺放正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8m=1.8×1000=1800mmB.1.8m=1.8m×1000=1800mmC.1.8m=1.8m×1000mm=1800mmD.1.8m=1.8×1000mm=1800mm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B.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C.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D.分度值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11.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A.某原子的半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D.地球的半径12.要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多次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张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100张1元纸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求出一个1张1元纸币的厚度二.非选择题(共46分)13.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______;一本物理课本长3_________;一场足球赛约90________赛完;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所用时间是约9.72________.14.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合作、评估。
15.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 ,把个原子一个挨一个的排列起来,长度是1mm 。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28dm= m 0.36km= m 30mm= μm 0.5m= cm17.在图中,被测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
18.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7.52厘米,17.52厘米,17.53厘米,17.51厘米,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是 厘米,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9.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成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适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桌的长度 分度值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分度值是厘米的米尺 排球场的长度 分度值是毫米的三角尺 20.光年是度量星球间距离的长度单位,1光年即光在1年内所通过的距离,其大小为9.46×1012km ,地球与某星体间的距离是1.892×1014km=_________光年。
2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52.5______________(填单位)。
22.从2008年6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限塑令”正式开始实施.所谓”限塑令”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dm”、”cm”、”mm”)的塑料购物袋;实施”限塑令”的目的是 .23.小明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第17题图第21题图中正确的是。
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乙的示数是℃。
2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很细的、均匀的铜丝的直径时,可将细铜丝拉直并________地绕在一根圆铅笔上,然后用刻度尺测出n圈的总长度L,最后用此总长度L除以________,可得出该细铜丝的直径________.25.给你一张纸、一只大头针和一把刻度尺,怎样测量一个圆柱体的周长?26.小明和小聪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交流讨论: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小明和小聪同学对猜想2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⑴请将实验记录表格中的。
空格补充完整....⑵分析小明和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
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⑴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
⑵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
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同学的方案。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提出两条建议:28.某人用直径为80厘米的铁环,绕操场滚动一周,若铁环刚好滚动80圈,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质量约50kg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3.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4.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5.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6.速度是3km/h的运动物体是()A.火车B.战斗机C.通讯卫星D.散步的人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8.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9.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10.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它前6s内的速度是()A.5m/sB. 10m/sC.20m/sD.无法确定11.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2.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时,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t甲∶t乙=1∶5,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为()A.1∶5B.5∶1C.2∶15D.15∶2二.非选择题13.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久前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
该桥长约22 米,一辆摩托车以1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此桥,需秒;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
14.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15.重庆市政府2006年度“八大民心工程”之首的重点建设项目——万开(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于2006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
一辆“长安”小汽车从万州开往开县,路程缩短为原来的1/2,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原来需2小时的行程,现在只需小时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