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验题目解析(自做))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4)C点【解析】(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 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开始加滴加FeCl3溶液,目的加快H2O2分解。

因此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而加入氯化铁的作用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初中化学实验题及解析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及解析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及解析题实验题目:探究不同物质对酸性溶液pH值的影响实验目的:1. 了解pH值的概念及其表示酸碱性的方法。

2. 掌握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操作。

3. 探究不同物质对酸性溶液pH值的影响,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实验器材:1. pH试纸一盒。

2. 酸性溶液(如稀盐酸)。

3. 待测物质:纯碱(碳酸钠)、食醋(醋酸)、肥皂水(碱性)。

4. 玻璃棒、滴管、玻璃杯、试管等基本实验器具。

实验步骤:1. 准备酸性溶液:取适量稀盐酸倒入玻璃杯中。

2. 使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原始pH值,并记录结果。

3.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纯碱、食醋和肥皂水,每次加入量相同,充分搅拌后,使用pH试纸测定pH值,并记录。

4. 观察并记录每次加入不同物质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5. 比较加入不同物质后溶液pH值的变化,分析其对酸性溶液pH值的影响。

实验结果:1. 稀盐酸原始pH值为2,呈酸性。

2. 加入纯碱后,溶液pH值逐渐升高至4,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3. 加入食醋后,溶液pH值略有下降至1.5,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 加入肥皂水后,溶液pH值迅速上升至7,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实验解析:1. 稀盐酸为酸性溶液,pH值小于7。

2. 纯碱(碳酸钠)为碱性物质,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导致溶液pH值升高,颜色变化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3. 食醋(醋酸)本身也是酸性物质,加入后使酸性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进一步降低。

4. 肥皂水为碱性溶液,加入后与酸性溶液发生中和反应,pH值显著升高,当溶液接近中性时,颜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指标,pH值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2. 酸碱中和反应会导致酸性溶液的pH值升高,碱性物质的加入会中和酸性溶液,使其pH值向中性靠拢。

3. 不同物质对酸性溶液pH值的影响不同,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和pH 值的变化,可以推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实验考核理论解答

实验考核理论解答

01
改良寇氏法测定半数 致死量的四个条件
04
Pm=100%,Pn=0
02
剂量组≥4
05
每组动物数相等
03
相邻两组剂量的比值 相等
01 添加标题
实验设计应注意的原则(实验指导 77页):
03 随机原则
加小标题
02 对照原则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重复原则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N样症状无效
不选用丁卡因作浸润麻醉原因:
浸润麻醉时用药量较大且丁卡因吸收速度较快, 并且代谢较慢,故易引起毒性反应,导致死亡。
科研(设计 性实验)步 骤:
一.查资料 二.写综述 三.确定题目(立题)及实验方法 四.预备实验及修正实验方法 五.正式实验 六.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七.实验总结及撰写论文
九.给麻醉兔注射肾上腺素后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答: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是以下两个因素叠加导 致的:
1. 肾上腺素激动β1受体,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 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
四.给小鼠灌胃A药,药液浓度为5.0%,每10g体重灌胃0.15ml,请计 算每公斤体重应注射多少毫克?
解:(1)因每10g体重灌胃0.15ml ,即每kg需灌胃:0.15ml×100= 15ml。(不能×1000)
四.设每公斤体重应注射A毫克,则有: 100ml: 5×1000mg= 15ml: A mg A= (5×1000) ×15/100 =750 mg 答:每公斤体重应注射750 mg
三.给兔静脉注射6.0%戊巴比妥钠麻醉,剂 量为20.0mg/kg,请计算每公斤体重应 注射多少毫升药液?
解: 设每公斤体重应注射A毫升,则有: 100ml: 6×1000mg= A ml: 20mg A= (100×20)/6×1000 =0.33 ( ml) 答:每公斤体重应注射0.33毫升

试验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试验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试验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试验分析是工程、科学和医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解释。

考试题库及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理解这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试验分析的考试题目和答案示例:1. 题目:描述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和重复性的重要性。

答案:随机化可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已知或未知因素的影响,而重复性则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不同的处理组,可以减少偏差和变异性。

重复实验可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确保实验结论的稳定性。

2. 题目:解释什么是控制变量,并给出一个实验中控制变量的例子。

答案:控制变量是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变量,以便观察其他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压力和反应物的浓度就是控制变量。

3. 题目:什么是双盲实验,它为什么重要?答案:双盲实验是一种实验设计,其中既实验参与者也执行实验的研究人员都不知道谁接受了实验干预。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实验结果受到偏见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 题目:解释统计显著性的概念,并说明它与效应大小的区别。

答案:统计显著性是指实验结果不太可能仅仅是偶然发生的,通常用p值来衡量。

效应大小则是指实验干预的实际影响程度,它描述了干预的效果有多显著。

统计显著性关注的是结果的可信度,而效应大小关注的是结果的实际意义。

5. 题目:描述如何使用t检验来分析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差异。

答案:t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组独立样本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需要计算两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样本大小。

然后,使用t检验公式计算t值,最后通过查t分布表或使用统计软件来确定p值,以判断结果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

6. 题目:什么是方差分析(ANOVA),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答案:方差分析(ANOVA)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当研究者想要比较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时,可以使用ANOVA。

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及技巧总结

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及技巧总结

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及技巧总结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化学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实验题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实验技巧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常见的化学实验题进行解析,并总结实验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酸碱滴定实验题解析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溶液中的酸碱含量。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通常会涉及到酸碱溶液的相互反应,滴定剂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类实验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和调节滴定速度等。

技巧总结:1. 清洗滴定管和容量瓶时要注意彻底清洗,防止残留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在进行滴定时,滴定管要保持垂直,滴液速度要均匀,以避免误差。

3. 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比如酸碱中和终点为红色时,可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4.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先预估滴定终点的大致位置,再逐渐加慢滴液速度,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

二、离心实验题解析离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用于分离液体中的悬浮物或混合物。

离心实验涉及到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和离心时间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类实验题的关键在于了解离心原理,合理选择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以及注意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技巧总结:1. 在离心前,要保证离心管中的液体平衡和稳定,避免液面过高或过低。

2.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以充分分离出所需的溶质。

3. 在离心时,离心机的转速要逐渐加速和减速,以避免产生离心力过大或不均匀的情况。

4. 离心结束后,要小心取出离心管,避免损坏离心管或将离心液倒出。

三、溶解度实验题解析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单位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实验常常涉及到溶质的溶解特性和饱和溶液的制备等问题。

解决这类实验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溶质的溶解机制,合理选择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

技巧总结:1. 在溶解度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溶剂的温度,使溶解度实验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化学实验习题集答案解析

化学实验习题集答案解析

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混合物各组分吸收曲线重叠时,为什么要找出吸光度ΔA较大处测定1、ΔA较大处得相互光谱重叠比较小,干扰较轻,在MnO4-试液得524nm与545nm 两个波长处,宜选545nm。

如果吸收曲线重叠,而又不遵从朗伯-比尔定律时,该法就是否还可以应用?2、瞧就是否由浓度引起得偏离郎伯-比尔定律,如就是可先稀释,再用此法。

再者瞧两溶液得Δλ,Δλ小误差大,反之则小。

阿司匹林得合成在硫酸存在下,水杨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什么产物?1、水杨酸乙酯本实验,测定产品得乙酰水杨酸含量时,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2、产物用稀NaOH溶液溶解,乙酰水杨酸水解生成水杨酸二钠。

该溶液在296、5 nm左右有个吸收峰,测定稀释成一定浓度乙酰水杨酸得NaOH水溶液得吸光度值,并用已知浓度得水杨酸得NaOH水溶液作一条标准曲线,则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出相当于乙酰水杨酸得含量。

根据两者得相对分子质量,即可求出产物中乙酰水杨酸得浓度钢铁中镍含量得测定如果称取含镍约35%得钢样0、15g,沉淀时应加入1%得丁二酮肟溶液多少毫升? 1.丁二酮肟过量60%,体积为35ml(1%)。

溶解钢样时,加入硝酸得作用就是什么?沉淀前加入酒石酸得作用就是什么?2.溶样,氧化二价铁为三价铁。

为什么先用20%得乙醇溶液洗涤烧杯与沉淀两次?3.洗涤未反应得丁二酮肟。

如何检验氯离子?4.硝酸与硝酸银。

本实验与硫酸钡重量法有哪些异同?做完本实验,总结一下有机沉淀剂得特点。

5、本试验生成得丁二酮肟镍颗粒大,颜色鲜艳,可用沙心漏斗抽滤。

硫酸钡沉淀颗粒比较小,不能用沙心漏斗过滤。

钴与铁得分离与测定在离子交换中,为什么要控制流速?淋洗液为什要分几次加入?1.为了除去杂质及使树脂转型。

柱径比大,层次分明,分离效果好;流速快,离子交换来不及,会造成已分离得离子发生交叉,达不到分离效果。

流速慢,已分离得离子又被吸附,同样无法分离。

有气泡时,界面不平,淋洗曲线拖尾现象严重且会相互重叠。

实验设计和分析习题答案解析【范本模板】

实验设计和分析习题答案解析【范本模板】

《实验设计与分析》习题与解答P41 习题一1。

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浓度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1x (1.540.01)mol /L =± 2x (1.70.2)/mol L =± 3x (1.5370.005)mol /L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①计算权重:211100000.01w ==212250.2w == 213400000.005w ==1:2:310000:25:40000400:1:1600w w w ==②计算平均值1.54400 1.71 1.5371600 1.538 1.5/40011600x mol L ⨯+⨯+⨯==≈++5.今欲测量大约8kPa (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①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②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银柱压差计;③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①max 0.21000 1.5%3x kPa ∆=⨯⨯=R E =3100%37.5%8R E =⨯=②33max 1109.8113.610133.4160.133x Pa kPa -∆=⨯⨯⨯⨯==0.133100% 1.66%8R E =⨯= ③33max1109.81109.810.00981x Pa kPa -∆=⨯⨯⨯== 0.00981100%0.12%8R E =⨯=6。

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测定.样本测定值为:3。

48, 3.37, 3。

47, 3.38, 3.40, 3.43,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 、总体标准差σ、样本方差s 2、总体方差σ2、算术平均误差Δ和极差R 。

解:①算术平均值: 3.48 3.37 3.47 3.38 3.40 3.433.426x +++++==②几何平均值: 3.42G x = ③调和平均值:63.421111113.48 3.37 3.47 3.38 3.40 3.43H ==+++++④标准差:0.0463s =⑤总体标准差:0.0422σ⑥样本方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21261s-+-+-+-+-+-==-⑦总体方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1766σ-+-+-+-+-+-==⑧算术平均误差: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3836-+-+-+-+-+-∆==⑨极差:R=3.48-3。

专题06 实验测量题(解析版)

专题06 实验测量题(解析版)

专题06 实验测量题【中考解读】中考实验题以两大类为主,一类是探究型实验,一类是测量型实验。

测量型实验注重实验方法的运用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

中考实验题常考查的器材工具:刻度尺、温度计、秒表、弹簧测力计、天平和量筒、电流表、电压表等。

一是考察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是否掌握,对于实验不足或有缺陷时,是否会合理处理。

二是考察重要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灵活设计。

主要考察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粗略测算大气压值三、测量浮力大小四、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五、伏安法测未知电阻六、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方法归纳】类型一基础测量实验1.平时要熟记常规实验器材和仪器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2.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实验要求选用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测量工具。

类型二实验原理性测量实验1.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结论,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平时复习时,要重视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正确使用;3.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注重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归纳、演绎推理;4.注重物理结论的表达和应用。

【知识储备】类型一基础测量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问题1.刻度尺构造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

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2.看。

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3.读。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下一位;4.记。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二、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问题甲乙机械停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三、温度计测温度问题1.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1)构造(2)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若损耗率大于( ),应重新进行试验。

A.0.10%B.0.20%C.0.30%D.0.40%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题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9.5mm~16mm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

A.0.1kNB.0.15kND.0.34kN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5题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16mm以上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

A.0.1kNB.0.15kNC.0.25kND.0.34kN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6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 ),轻轻至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

A.10mmC.30mmD.40mm答案:B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0.0批注:第7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集料在室温下保持浸水( )。

A.6hB.12hC.24hD.44h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8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中应调节水温在( )范围内。

A.10℃~15℃B.15℃~25℃C.10℃~25℃D.15℃~35℃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9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应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去其中的细集料,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 )筛过筛A.2.36mmB.4.75mmC.9.5mmD.13.2mm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0题表观相对密度γa、表干相对密度γs、毛体积相对密度γb公式计算至小数点后()位。

A.1B.2C.3D.4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1题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需要不需要的标准筛();A.2.36mmB.4.75mmC.9.5mmD.16mm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0.0批注:第12题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4.75mm~9.5mm的颗粒应加以(),破裂之颗粒即属于软弱颗粒。

A.0.1kNB.0.15kNC.0.25kND.0.34kN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3题将来样过筛,对水泥混凝土的集料采用()筛。

A.2.36mmB.4.75mmC.9.5mmD.1.18mm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4题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用( ) ,分别筛去筛孔以下的颗粒。

A.2.36mmB.4.75mmC.9.5mmD.1.18mm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5题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过程中,以下数据中用不到的是()A.m0——集料的烘干质量(g);B.m1——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C.m2——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D.m3——集料的表干质量(g)。

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6题粗集料的吸水率计算过程中,以下数据中用到的是()A.m0——集料的烘干质量(g);B.m1——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C.m2——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D.m4——集料饱和状态下含表面水的湿质量(g)。

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17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通常采用()状态下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价岩石强度。

A.饱和B.干燥C.自然风干D.天然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18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桥梁工程的石料,尺寸为()A.直径为50mm,高径比为2:1的圆柱体试件B.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件C.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试件D.直径和高度均为50mm的圆柱体试件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19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试件()个。

A.3B.4C.5D.6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20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规范中要求用()量取试件的尺寸。

A.钢直尺B.测距仪C.游标卡尺D.钢卷尺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21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软化系数计算是采用()A.岩石饱和状态下和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B.岩石自然状态下和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C.岩石饱和状态下和自然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D.岩石冻融循环后和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22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 ) 可采用干筛法筛分。

A.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B.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C.底基层用粗集料D.基层用粗集料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3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试验。

A.干筛法B.水洗法C.水浸法D.A与B都可以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4题规准仪法适用于测定()使用的4.75㎜以上的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A.水泥混凝土B.沥青混合料C.底基层D.基层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5题规准仪法筛分后的粒径,以下不属于划分范围的是()mmA.4.75~9.5B.9.5~16C.16~26.5D.26.5~31.5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6题规准仪把集料分为()个粒级分别进行试验。

A.3B.4C.5D.6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7题粗集料压碎值试验采用风干石料用13.2㎜和9.5㎜标准筛过筛,取()mm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

A.4.75~9.5B.9.5~13.2C.9.5~16D.16~19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8题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 )mm。

A.50B.75C.100D.125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29题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称风干试样(),如颗粒粒径大于31.5㎜,则称4㎏A.1㎏B.2㎏C.3㎏D.4㎏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0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压力机的控制在0.5MPa~1.0MPa 的速率进行加荷直至破坏。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31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值精确至0.1MPa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32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件需要计算出顶面的面积,以此作为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33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0.05mm,端面对于试件轴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度。

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34题T0221-200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软化系数去三个试件的平行测定,三个值中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0%。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此题得分:1.0批注:第35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水洗筛分时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6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7题规准仪法测定中需要先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形状的规则颗粒,将目测有可能属于针片状颗粒的集料按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针状颗粒鉴定,挑出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而不能通过者,为针状颗粒。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8题规准仪法测定中需要将通过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的非针状颗粒逐粒对试样进行片状颗粒鉴定,挑出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能通过者,为片状颗粒。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39题规准仪法测定中,需要称量由各粒级除去挑出的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后的质量,其总质量为m1。

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0题用规准仪测定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测定方法,仅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集料。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1题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对所使用的集料,根据实际情况按表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2题游标卡尺法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3倍的颗粒。

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3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应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去其中的细集料,对2.36㎜-4.75㎜集料,或者混在4.75㎜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标准筛过筛。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4题集料的吸水率以烘干试样为基准,按式计算,精确至0.1%。

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5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6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批注:第47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表观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