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县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19年某县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19年某县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某县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汉族群众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已相互融合,各民族群众在与其他民族的沟通交流中均使用汉语。现将我县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曲靖市东南部,地处滇、桂两省(区)结合部,是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东与XX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南邻文山州XX县,西南与XX州XX县毗邻,北倚陆良县。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2409.7米(英武山),最低海拔737米(高良乡坝泥河与南XX交汇处)。全县辖5镇3乡109村委会(社区)792个村民小组,其中有纯民族村小组179个,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30%以上的民族杂居村有 81个。全县共有龙庆、五龙、高良3个民族乡,民族乡共有38个村委会360个村民小组。除此之外,还有丹凤镇牛宿村委会、黑那村委会,雄壁镇小黑那村委会,葵山镇黎家坝村委会、丰龙潭村委会,XX镇额则村委会、路撒村委会和竹基镇本寨村委会等8个散杂居民族村委会,共有44个村民小组,全县民族乡村共有46个村委会404个村民小组。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呈南多北少、东西平衡的分布格局,南部壮、彝、苗、瑶与汉族杂居,北部彝、回与汉族杂居,东西彝、汉杂居,壮、苗、瑶族分布在低热河谷槽区,回族生活在坝区,

彝族多在高寒冷凉地带。20**年,全县有35个民族,其中汉、壮、彝、苗、回、瑶6种民族为世居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73884人,占全县总人口412269 人的17.92%,少数民族比例居曲靖市各(县、市、区)首位。

二、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各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和民族语言辅助教学情况

全县现有学前教育学校79校663班10700人,其中有少数民族在校生1780人,占同类在校生数的16.6%;有小学143校1223班43002人,其中有少数民族在校生7000人,占同类在校生数的16.3%;有中学14校390班20499人,其中有少数民族在校生2000人,占同类在校生数的9.8%。上述三类学生分别占三类在校学生总数74201人的14.4%、57.95%、27.6%,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三类在校学生总数的 2.4%、9.4%、2.7%。各族学生均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进入中学后辍学率低于3%。全县有双语教师64人,其中学前教育14人,小学50人;开展双语教学的有19校22个教学班,接受双语教学的有1260人,其中学前教育8校9个班376人,小学教育11校13个班884人。

三、汉语普及率和使用频率情况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县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民族地区汉语广播电视普及率达100%,但由于XX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本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也只是口头传承,没有开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民族聚居区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我设计的服装

---------------------------------------------------------------最新资料推荐------------------------------------------------------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我设计的服装第 5 课我设计的服装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教学目标: 1、知识: 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 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 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 1 / 14

以传统图案装饰、设计的服装启发学生,激发创作欲。 ) 1、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问: 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为什么?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装?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 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二)新授: 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 (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 (2)我们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 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 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 (3)我收集了服装的一些图片,从中我们知道每个国家还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如:

乡少数民族人口情况调查报告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稳和我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区,西南连接汉源少数民族乡,西北交甘孜州的泸定县,这样紧邻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了大批少数民族人口无序迁入我县定居。少数民族的无序迁入,一方面为我县部分厂矿、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我县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同胞又耕种了我县大量高山地区农户的弃荒地,减少了我县土地资源的浪费。当然,少数民族人口的无序迁入在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无序迁居少数民族工作,多次组织人力对少数民族迁入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无序迁居少数民族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并收到一定效果。 今年,针对我县无序迁居少数民族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县再次对少数民族情况进行调研,并决定采取更加有效、有力的措施——申报建立民建彝族乡和宝峰彝族乡,规范和加强对我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解决无序迁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最终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落实国家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一、我县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民族种类及人口分布情况 全县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369人,10种民族成份,其中: 居住在县城内53人(包括: 藏族21人、回族13人、土家族10人、蒙古族3人、苗族1人、羌族3人、满族1人、彝族1人);居住在农村的有2316人、567户,有彝、藏、 壮、苗、傣五种民族,其中: 彝族达到2040人,占全县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8%;彝族人口主要集中定居在民建(976人)、宝峰(624人)两个乡,占全县农村彝族总人口的78%,占全县农村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9%;傣族人口为133人,占全县农村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7%;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新建乡(76人)和三合乡(22人),占全县藏族人口总数的74%;苗族和壮族人数较少,分别只有2人和8人。

【精品】关于日用品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日用品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学院:XXXXXX 专业:XXXXXX 班级:1003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调查时间:7月9日—7月15日 调查单位:XXX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问询法,座谈访问 指导老师:XXX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群众对日用品的使用情况,制定出公司今后生产方向,赢 得更多的利益 综述:为了解普通劳动者对日用品的使用情况,暑假期间以问卷的形式做了一 些相应的调查,并制作成表格的形式,对日用品的使用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调查普通群众使用日常用品的情况,了解到不同消费水平的人,对日常用品程度也有所不同,通过假期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也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以后大学生活也有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这次暑假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许多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更是亲身体验社会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日用品使用调查报告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每月花在生活日用品上的钱大概范围是* A100以下 B100~200 C200以上 3.您认为生产产品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什么因素* A环保 B材料无毒 C成本低廉 4.请问您用什么洗衣服? A洗衣粉 B洗衣液 C其它 5.在你使用过的洗衣粉中,你喜欢什么牌子的? A雕牌 B立白 C其它 6.你购买洗衣液时会特别注意含磷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7.你购买洗衣粉时会注重那种功能? A杀菌亮白 B不伤手 C去污能力 8.影响你购买洗衣粉的重要要素? A价格 B品牌 C功效 9.有人认为日用化工厂是环境污染的最大的罪魁祸首之一, 你是否同意? A同意 B不同意 10.在你使用日用品时,更愿意选择*

民族服饰研究----服饰与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象一朵奇芭熠熠生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形成美丽而具有东方特色的形制风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服饰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民族在其特有的人文环境中获得了各自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服饰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如果说,一些大民族或者现代民族的服饰反映的是现代的文化色彩和社会思潮,那么,种类繁多、进步程度不一、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的千奇百怪的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了。 服饰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是区分族群的标志。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材料、样式、色彩、图案、配饰、制作工艺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服饰样式的变化、材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纹样的选择,不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烙有特定的时代印痕。服饰的构成要素按一定文化的传统模式所作的编码,就是服饰的符号化形式,它由丰富的符号学“词汇’’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产生出独立的审美意义。 透过不同的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可知其大概[1]。下面就介绍几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1)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现在,旗袍、马褂等不但仍深受满族人民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欢迎。旗袍经过改进,更是成为现代流行服装之一,享誉海内外。 (2)绚丽多姿、色彩鲜明的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 (3)追求宁静风格的藏族服饰。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饰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又强调华美、富丽。但是,出于藏族劳动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藏族服饰并非清一色的宽袍大袖,而是丰富多采的。 (4)回族服饰——最洁净之色的服饰。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 告

编号:FS-DY-20484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丰富。在校学生拥有手机的也越来越多,我曾统计过,我所在班级拥有手机的学生占了六成以上。绝大多数学生要求家长买手机时提出的理由是方便与家长联系。但是经过我一学年的观察和了解,没有几个学生的电话大多数时间是在与父母联系,而是用于与同学、好友联系,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甚至于上网找黄色电影……他们有的在上课时间用,有的还在晚上睡觉时间用,既影响到学习,又影响到自身的成长。 所以就此问题,我通过网络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报告之学生都在用手机干什么? XX年04月09日来源:新华网 初一男生小翔在短短的30分钟内,手机“嘟嘟”的短信声

响了大约60次,平均每分钟两次。小翔骄傲地向记者提供了他的最高纪录——每天发300多条短信,妈妈因考试奖励的充值卡里的150元不到一星期就让海量的短信消耗了。记者发现他的短信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学间的感情问题,二是港台的娱乐“星闻”。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只有一条:“数学第三题选c!”(《中国青年报》) 据报道,在武汉,一名叫豆豆的11岁小学生沉迷用手机上网看小说,仅半个月,双眼视力就从1.5下降到0.4。医生检查发现,这是由于用眼过度、视疲劳、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经过一个月的“停机”和治疗,豆豆的视力又恢复到了1.5。 据了解,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作用是“和同学、朋友联系”,与家人联系非常有限。而“收发短信”成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最频繁的功能。除此之外,用手机上网、聊qq、看视频、玩游戏等也是中小学生常常使用的功能。不少小学生的手机里都绑定着qq。有学生透露:“平时爸妈管得严,在家根本不能上qq聊天。在课堂上用手机聊qq,把手机设为静音模式,就不容易被老师发现。”当然,用手机“看那种网

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汇总

少数民族服饰欣赏复习题 1. 擦尔瓦:彝族服饰之一,类似于斗蓬。凉山彝族地区服装的季节性不强,四季均穿单衣,但为了适应气候寒暑变化,男女老少均披这种擦尔瓦,日可挡风,夜可作被,生不离身,死亦同焚。 2. 英雄结:彝族男子头饰之一,一般用深色布匹在包头之外缠绕定型,青年男子的细如长笋,老年男子的粗似螺髻。 3. 勇士坎肩:满族男子服饰之一,分前后身两片,两肩和前胸上都装有排扣,因此,只要解开前面和两侧的排扣,便可隔袍穿脱,十分方便,满族八旗子弟将此坎肩穿在长袍外面,以示其英武。 4. 鱼皮衣:赫哲族服饰之一,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多以鱼皮制作衣服,具有耐磨、不透水、保温、轻便的特点。 5. 袷袢:维吾尔族的男子服饰之一,是一种宽袖对襟无领无扣的长袍,根据季节分为单、夹、棉三种。 6. 瑶族女子服饰五大件:无领无袖贯头衣;衣身两侧只用带子连接(冬季穿右衽有袖衣);蜡染或刺绣花背牌;蜡染白褶裙;腰带和绑腿。 7. 瑶族服饰色彩:P47,在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服装上装饰红、黄、绿、白、蓝色,色彩趋于红绿黄白黑五种。 8. 瑶族有13种不同族称,列举6个: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平地瑶、背篓瑶、红头瑶、蓝靛瑶、白裤瑶、青裤瑶、花篮瑶、花瑶、平顶瑶、长衫瑶 9. 朵巴:维吾尔族的四楞小花帽,男女老少必须配戴,不同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身份、场合各有区别。 10. 假壳:贵州省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姑娘头顶一块头巾,用发辫压住,已婚妇女在包头内衬箕形竹皮,近一尺长,很有特点,俗称“假壳”。 11. 五彩花袖长袍:土族妇女的服饰之一,从肩部至袖口用红、绿(或蓝)、黑、黄、白五种颜色的布或彩缎拼接而成,排列教有规律,颜色各有寓意,红色象征太阳,绿色象征青草,黑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五谷,白色象征乳汁,以期待带来丰收和吉祥。 12. 阿德拉斯:维吾尔族妇女连衣裙面料,是一种采用经向扎染方法制作的丝绸。另一说法是指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连衣裙。 13.维吾尔族服饰面料和纹样,服饰特点。 服饰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妇女爱穿宽袖轻盈的连衣裙,衣料一般选用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XX大学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姓名及学号:XX组长(20AAAAAA) XX组员(20AAAAAAA) XX组员(201XXXXXX) 年级专业:20XX级XXXX专业 指导教师:XXX老师 20 年月日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人:AA组长(201AAAAA);AAA组员(201AAAAAAA);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互联网 调查对象: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价值观,使手机发挥对大学生学习和业余生活的正向引导作用。 前言: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产品充斥在每个人的身边,随着21世纪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功能日趋丰富,除了通话、短信传统功能外,手机增加了上网、游戏、音乐等功能。各大品牌也相互博弈,如:苹果,三星,小米,华为等。 手机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报纸、杂志等信息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手机作为一个随身必备的物品,而大学生是紧追科技前沿,代表当代潮流发展趋势的一个庞大群体,手机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现况,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价值观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调查围绕手机在大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发挥的作用展开,希望能够对使手机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涯中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调查方法 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再回收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本次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6%。二、调查步骤 第一步:小组成员共同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少数民族服饰教案

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学习 领域 高一课时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懂得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是民族特征中的因素。 教学重点 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特点。 教学 难点 通过对各族服饰的了解,体会服 饰作为民族特征重要因素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提问学生对歌词中“56个民族,56枝花”的理解。 2、播放一段民族服饰的服装表演,让学生感受一下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 (这段服装表演是2003年10月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举办的一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服装展览,展出的服饰既不是全球知名设计师的秋冬新款,也不是纽约、伦敦等时尚之都的流行新潮,而是来自古老的中国的300多套少数民族服饰。) 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知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二、以北纬40度为界,中国除汉族的55个少数民族分别生活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 1、南方气候温热多雨,山地和丘陵相间。 2、北方气候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年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 三、北方气候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年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这里生活着满、回、蒙、藏、鄂伦春、哈萨克、塔吉克、土家等20多个少数民族, 1、鄂伦春族 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大小兴安岭山脉之中,那里到处是高山雪原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为抵御严寒,鄂伦春人选用袍子皮做衣服。 2、蒙古族 千百年来,为适应马上生活的需要,蒙古人创制了便于骑乘的蒙古袍。

教学内容腰带的作用除扎紧大袍便于行动外,还有利于在骑马时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3、满族 300年前的另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服饰——满族的旗袍,成为今日中国女子服饰的代表。 4、在中国新疆一带生活的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服装色彩艳丽,风格别致,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 ①吾尔、乌兹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打褶。 ②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摆多褶皱。 ③塔吉克族妇女还喜欢在裙子上系上围裙。 ④戴花帽是新疆大多数少数民族共同的爱好,维吾尔族无论男女老幼都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帕”。 ⑤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妇女都以长辫为美,要梳十几条长辫子。 5、藏族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长袍、系腰带,藏袍的材料用粗纺的厚毛呢,或者锦缎、素不做成,牧民多用羊皮。 四、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云南、贵州一带,生活着彝族、傣族、白族、布依族、苗族、高山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那里的地形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少数民族的服饰自然也以各不相同为特色。 1、傣族 傣族妇女的服饰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娇小、面目清纯娇美,有“金孔雀”的美称。

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前言 现代社会,手机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地,手机也在中学生当中出现,出于攀比心理或其它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在学校里使用手机。课堂上出现有人在发短信的现象,晚上很迟了却仍然还有人在打电话或者上网。很多学生白天都没有精神,神情疲惫不堪。于是学校制定了一些规定来组织学生带手机,但始终不奏效。为了正确认识中学生带手机这一件事,也为了使同学们意识到手机并不只有利,也有弊。我做了一个社会调查,以便更全面地看待这件事。 一、调查目标 (1)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现状 (2)研究使用手机的利弊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初三150份,高中50份。成功收回185份。其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 三、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确认(总人数:185)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我调查的学生中 1.有70.4%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这足以显示出了现在中学生正处于手机热当中。)手机成了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成为了学校中普遍见到的用品和谈论话题。 2.有65.1%的同学是家长专门配置的新手机。 3.有40.2%的人为了与家长联系,47.7%的人为了发短信、玩游戏,还有12.1%的人说:“时尚”! 4.惊人的是,有95.5%的同学把手机带到学校来,并且大多学生把手机放在口

袋里。 5. 更令人吃惊的是居然有81.1%的学生认为手机不会影响学习。 五、中学生是用手机利与弊(评价学生带手机) 利: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评论:学校已经安装了IC卡电话,与家长及时联系汇报学习难道非用手机不可?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的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评论:“与以前同学多交流,与现在的同学多交流”拜托,这也多交流,那也多交流,哪里有那麽多的时间。现在学生学习十分紧张,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把绝大部分时间拿来学习文化知识。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评论:这也算“利”呀~!明明就是耽误学习吗。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评论:手机最少也要100多元,一个闹钟才多少钱呀!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评论:我再强调一下,我们是学生,那里会有那么多与人联系我们 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评论:如果不携带,根本就不占“面积”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评论:外出游玩可以带,但在学校不可以带。上学又不是游玩 8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评论:可以用IC卡电话!!! 以上所说的“利”的确是手机的方便之处。但绝不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而下边所说的弊才是针对中学生而言的。 弊: 1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许多垃圾或不良信息会影响到孩子,比如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中奖信息等等,况且孩子的警惕心理也不是很高,容易受骗。 3在部分场合下,手机还有作弊的功能,中考已经下了禁令:严禁将手机带入考场。 4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影响校园治安,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5手机对人有辐射。 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

民族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民族服饰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四号黑体、下同):XXX(四号宋体、下同)学时:32学分(含课外学时)学分:2分 适用对象:艺术设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阳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94年应立国主编,《世界民族服饰》,高等教育出版社,98年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学时分配 早节课程内容学时 1 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4 2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10 3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14 4 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4 5 世界民族服饰 4 (表格内容为小五号楷体)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 朝鲜、赫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 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 的服饰进行图片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出2-3 套现代日常服

第二章: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朝鲜、赫 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出2-3 套现代 日常服 第三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 尼、傣、苗、侗等个民族,也是民族服饰最丰富多彩的地区。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其服饰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及审美观念。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出2-3 套现代 日常服 第四章: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中南、东南地区有壮族、瑶族、仫佬族、毛难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 族、高山族。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在服饰的风格上也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XX校区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交友和工作的重要工具。然而,众所周知,互联网除了可以交流互动及下载学习资料外,还有许多吸引青年人、且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诸如网络游戏、对战游戏、高清影视等娱乐功能。那么,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而大量普及的大学生寝室电脑,究竟给我XX大学的学子们带来了什么?有大量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同学们又是如何使用手中的电脑的呢?到底寝室电脑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利与弊?为此而写了这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XX校区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式: 采取对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发放问卷,本次调查供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8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其中有115份是由男生填写,65份是由女生填写。;然后,进行实地考察(包括网吧、宿舍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这部分你们要重写,结果分析应该把问卷设计的问题概况为几个大的方面,在每一方面需要的地方在用统计的数据予以支撑说明,实地考察的也应放在这部分) (1)问卷情况汇总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一调查部分是整体调查部分,目的在于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有多久,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学生一个月上网的费用是多少以及大学生上网的频率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网上聊天和使用电子邮件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调查学生网上聊天的目的和网上聊天的话题,学生是否有过网恋经历。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有多少大学生在迷恋网络游戏,学生对哪些网络游戏更为着迷,和对网络游戏的看法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四部分是学生对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网络生活带来的影响的看法,如交友、身心健康等。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五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校园网使用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校园网建设的态度,学生有效利用校园网进行学习占整个学习过程的百分比,学生比较乐于接受什么类型的校园网以及学生对学校现在的网络建设情况是否满意 本次问卷调查的第六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浏览网站的兴趣和在网络未来发展中起的作用调查,目的在于调查学生想在网络未来发展中起的作用,学生对那些类型网站感兴趣。 (2)问卷显示结果分析 1.整体情况调查部分: 从大一到大四随机抽样调查中,有63.3%的同学大学期间不打算购买电脑,目前同学们使用电脑的主要用途是休闲娱乐,占总调查人数的81.5%。网龄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在大一同学中近47.6%的同学网龄在两年以上,说明大部分同学高中时已经经常接触网络.

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苏以春 现在连小学生都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小学校园竟然也刮起了“手机风”。对此,我们小组对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人员: 林小勤、苏以春、陈春燕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2014年1月 三、调查目的: 1.小学生为什么要使用手机? 小学生和社会接触不多,在家里需要和他人联系可以用座机或借爸爸妈妈的手机使用。在学校可以使用公共电话或问老师借手机。 2.小学生用手机的多还是不用手机的多? 放学时,校门口挤满了打电话给家长的学生。有的则焦急地问同学借手机。 看起来有手机的不少。 3.小学生的手机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 以前手机店里都是成年人,现在却出现了小学生的身影。 4.小学生用手机来干什么? 许多家长、老师反应,不少学生有了手机以后不爱学习了。有的上课偷偷玩手机,没事就用手机和同学聊天,打游戏。 5.现在家长赞同还是不赞同自己的小孩使用手机?

有些家长比较放心自己的孩子,觉得小学生用手机没事。有的坚决反对,觉得手机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 6.小学生的手机一个月要使用多少话费? 现在移动、电信都搞活动,有许多的优惠,话费可以适当减免一些,小学生参加了吗,他们的话费会是什么情况? 7.小学生一般使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现在时髦的iphon 系列强烈吸引着年轻人,几乎成了他们的首选。那小学生都在使用什么手机? 四、调查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去调查各年级的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一.请选择。 ()1.你使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A.三星 B.诺基亚 C. 索爱 D. 其他()2.你的手机是怎么来的?A.买的 B. 父母淘汰的 C. 赠送的 D. 其他 ()3.你为什么要用手机?A.和父母联络 B.玩游戏C.和同学联络D.和别人攀比 ()4.你一般把手机放哪里?A.口袋里B.书包里C.给父母保管D.从不带到学校来 ()5.你用了几部手机? A.1部 B. 2部 C. 3部 D. 3部以上()6.你的父母赞同你使用手机吗?A.赞同B.不赞同C.无所谓D.从来没问过他们 ()7.你觉得用手机好吗? A.好 B.不好 C.不知道 D.有利有弊

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513065609.html,)/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成为一群电脑使用者,而电脑在学习和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能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为人们学习、生活提供各种可用信息和交流的工具,网络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好好的利用则让我们受益匪浅,而不合理利用只会毁掉我们的大学生活,将来走向社会只会是一事无成。大学生对于电脑的使用情况及依赖程度,以及他们在对待电脑的问题上怎样处理好学习与使用电脑的关系是大学生亟待看到和解决的问题。 现我们针对重师老校区同学进行一次关于大学生对电脑使用状况的调查,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样本总量为60份,实获59份,有效问卷98.33%。 调查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 调查地点:**大学老校区

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学生(考虑到大四多不在学校)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人:******************* 调查分工:周末于寝室各自抽取室号分发问卷 现我们调查完毕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电脑的使用状况(时间、用途、依赖程度)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0%的同学都是在中学时期开始使用电脑的,且初中略多于高中,而在小学和大学以后才开始使用电脑的人基本持平。在每天使用的时间上,有42.37%同学是在1-3小时,35.59%的同学在1小时以下,18.64%的学在3-5小时,3.39%的同学则在五小时以上,由此我们发现同学对于使用电脑上网的时间的把握程度还是很不错的,然而也存在6.78%的同学表明自己是想控制上网时间但一上网就忘记的。在调查中我们特别做了一个关于网络游戏兴趣的调查,有49.16%的同学对游戏不感兴趣,且没有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而且在平时用电脑上网的用途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玩游戏的人是不多的,大部分的同学主要是看电影听音乐、查资料、以及聊天交友,接下来则是浏览新闻、收发邮件玩博客,只有极少的人在网上购物,仅次于玩游戏的比例。所以大学生多是使用电脑娱乐,用于查资料和学习的是不多的。

少数民族服饰赏析

少数民族服饰赏析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09 级土木工程1班高翔2009102995 短短八周的少数民族服饰赏析课就要结束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傣族的服饰和土家族服饰,下面就简单的说说这两个民族的服饰。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傣族女子服饰,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在小蛮腰上系一根精致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是由母亲一代代传下来。实际上这是一种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他了。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傣族年轻女子服饰 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无领、无袖紧身胸褂,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亭亭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孔雀绿、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赶摆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拎包、手撑花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美丽的傣族服饰特点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傣家少女的服饰更是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扎包头,发上插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料子的质量、花色品种、服装的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绯色的紧身小背心(胸前缝有各种色的花边),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淡红色、淡黄色、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纶等料子缝制。腰间系一根工艺精细的银腰带,宽一寸多。妇女的衣服、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男子服装,一般穿无领对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蓝布、红布包头。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

电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财金学院 级本科生使用电脑情况调查研究 制作人:***20**级金融二班 1 2000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调查地点:****大学财金学院2000级本科生宿舍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最近调查时间:**年**月**日样本量:60 被访者:财金学院2000级本科生;男女生各半调查人员:** 报告说明: 1.因为各年级上课时间分配情况不同,我们仅以财金学院2000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式:在财金学院2000级本科生的每个宿舍抽

取2至3个学生作为样本,共计60人。 报告内容: 1.使用电脑时间及上网时间分布;2.男女生使用电脑用途分析与比较 3.推断财金学院2000级本科生使用电脑情况4.性别对使用电脑时间影响的分析 5.男女生使用电脑时间与上网时间关系分析 二、问卷设计 Q1.请问:你每周是用电脑的时间是个小时; Q2.请问:在使用电脑的中,上网占个小时; 2 Q3.请问:你使用电脑的用途是: A.写论文、做作业;b.打游戏; c.上网聊天、收发邮件等;D.浏览信息、新闻、书籍; e.听歌、看电影;F.学习使用各种软件; Q4.请填上您的性别:男女 感谢您的合作!3 ****大学财金学院 2000级本科生使用电脑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一、使用电脑时间及上网时间分布1.使用电脑时间分布分析 大多数人使用电脑时间在0~10小时之间,分布较为集

中,占总人数的53.3%。电脑对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件陌生事物,很多人都很熟练的使用电脑。而且过于沉溺于电脑的人不是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20小时以上的并不多,仅有5人。2.时间分布分析 表(2) 大多数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0~10小时之间,占总人数的71.7%。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活中。而且过于沉溺于网络的人并不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仅有1人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 3.使用电脑时间和上网时间分布的特征 表(3)表(4) 使用电脑时间 平均标准误差中值模式标准偏差样本方差峰值偏斜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计数 12.216670.983218 10207.61597758.00311-0.414210.59116 2913073360 平均标准误差中值模式标准偏差样本方差峰值偏斜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计数 上网时间 8.6750.789302 7.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