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世说新语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33篇

世说新语33篇

世说新语33篇《世说新语》是一部汉语文学经典著作,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共包含33篇,记录了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历史人物、典故和谚语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世说新语》的33篇。

1. 重名(褚先生令重名)这篇主要讲述的是晋代褚允谟在担任兰陵令时,命令收集百家姓并让当地百姓改名,以避免重名混淆。

褚允谟将姓名改为隶属于对应生肖的名字,这种改名法被称为“令重名法”。

2. 共产(谢康乐二事共产)这篇讲述的是谢安和康乐两人因为奔丧相遇,谈话中发现彼此都对一些事情有兴趣,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同学习和研究。

他们的友谊被称为“共产”。

3. 御寇(滕王阁序)这篇是《滕王阁序》的原文,叙述了晋代丞相王羲之在御寇时前往滕王阁写下的一篇文章,赞美了诗人与往事的相遇与交融的美妙。

4. 简帛(樊夫人字子华)讲述的是樊夫人以其博览群书而受到重视,并且她的文章富有文学风格,甚至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一种“简帛”风格,即简洁而生动。

5. 省事(孔子避地金滑故乡人送)这篇讲述的是孔子流亡时前往金滑,金滑人为了避免孔子费事,将来往路上一切有可能会让孔子费事的东西全部清除干净,以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之情。

6. 十七(韩昭侯问陈轸十七事)这篇讲述的是韩昭侯与陈轸的对话,其中包括了陈轸经历的七年流亡、十年收集苏张文章的经历,十七件事情涉及到了诗、书、礼、乐等多个领域,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7. 轩冕(琅琊王诏冠冕注)这篇讲述的是琅琊王在袭位时,尚书郎裴楷草拟的冠冕诏文,声称要承担天下重任,让人感受到了隆重的气氛。

8. 逸民(芝崔馆启)这篇讲述了逸民的故事,逸民是指隐居山林、不受世俗束缚的人,他们在文化传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9. 京华(刘琨楼题)这篇讲述的是刘琨在建筑楼阁时所赞美的景色,文中对京华地方的美景以及瑶华宫楼的精致细腻刻画得非常生动。

10. 坚贞(陆云南逢嘉)这篇讲述的是陆云因王允妻子的死而自杀殉节的故事,表现了忠贞不渝的品质。

(最新整理)大学语文世说新语

(最新整理)大学语文世说新语

2021/7/26
23
东床袒腹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 壻。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 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 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雅量》
2021/7/26
24
王戎有好李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 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 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 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世说新语·忿狷》
2021/7/26
26
温峤娶妇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 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 “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 余,乞粗存活,便足以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 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第粗可, 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 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 史,北征刘聪所得。
2021/7/26
19
阮籍遭母丧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 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 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 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 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 自若。
阮籍葬母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 直言“穷矣!”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 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 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2021/7/26
3

世说新语Word版

世说新语Word版

《世说新语》三则教材教法一、课文分析(一)《世说新语》简介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

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

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

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

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作者介绍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

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

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三)主要内容《小时了了》是孔融的故事。

有关孔融的故事,流传下来的很多,像“孔融让梨”等。

这则故事记孔融拜访李元礼之事,他对“亲”的解释及对陈韪的反击,无一不透露出他的聪慧机智和应对的敏捷。

《世说新语》全文-古籍

《世说新语》全文-古籍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

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

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

长文尚小,载箸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箸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

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33篇

世说新语33篇
③札:古代写字用的小木片。点定:修改。
【译文】
魏朝封晋文王司马昭为晋公,准备好了加九锡的礼物,司马昭坚决推辞,不肯受命。朝中文武官员将要前往司马昭府第恭请接受,这时司空郑冲赶紧派人到阮籍那里求写劝进文。阮籍当时在袁孝尼家,隔宿酒醉未醒,被人扶起来,在木札上打草稿,写完,无所改动,就抄好交给了来人。当时人们称他为神笔。
(98 )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①。”
【注释】
①相遗:遗它;抛弃它见贵:贵我;推崇我。
【译文】
有人问顾长康:“您的《筝赋》和嵇康的《琴赋》相比,哪一篇更好?”顾长康回答说:“不会鉴赏的人认为我的后出就遗弃它,鉴赏力强的人也会因为高妙新奇而推许我。”
【译文】 南郡公桓玄打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后,逮捕了殷仲堪的将佐十来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里面。桓玄向来待企生很好,当他打算杀掉一些人的时候,先派人去告诉企生说:“如果向我认罪,一定免你一死。”企生回答说:“我是殷荆州的官吏,现在荆州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向桓公谢罪!”绑赴刑场以后,桓玄又差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企生答道:“过去晋文王杀了嵇康,可是他儿子嵇绍却做了晋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请桓公留下我一个弟弟来奉养老母亲。”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饶恕了他弟弟。桓玄原先曾经送给罗企生母亲胡氏一领羔皮袍子;这时胡氏在豫章,当企生被害的消息传来时,当天就把那领皮袍子烧了。
言语:
(15) 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②。”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③。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见《德行》第16 则注①。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以清当见称。

《世说新语》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原文及注释咏雪①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④讲论文义⑤。

俄而⑥雪骤⑦,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

”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风⑫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⑬,左将军王凝之⑭妻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②[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④[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⑤[文义]文章的义理。

⑥[俄而]不久,一会儿。

⑦[骤]急。

⑧[何所似]像什么。

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⑩[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⑪[未若]不如,不及。

⑫[因风]乘风。

因,趁、乘。

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⑭[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谢太傅寒雪日(寒冷的雪天)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家中的子侄辈)讲论文义(诗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什么)所似?”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谢安哥哥的长子,即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如)柳絮因(凭借)风起(飘起)。

”他(另一个飘起)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高兴)。

即(就是)公大兄无弈女,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

(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判断)。

《世说新语》全本及注释和全译文69页文档

《世说新语》全本及注释和全译文69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世说新语》全本及注释和全译文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世说新语(大全5篇)

世说新语(大全5篇)

世说新语(大全5篇)第一篇: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

士: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

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

白:陈述;禀报。

府君:对太守的称呼。

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

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①【注释】①周子居:名乘,字子居,东汉时人,不畏强暴,陈仲举曾赞他为“治国之器”。

时月:时日。

黄叔度:名宪,字叔度,出身贫寒,有德行,得到时人赞誉。

【译文】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言语第二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①。

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作色②。

先生何为颠倒衣裳③?”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④!”【注释】①边文礼:边让,字文礼.陈留郡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