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睑下垂-PPT文档资料

三、有无上睑迟滞(lid lag)现象
四、上直肌及其他眼外肌的检查
Bell现象
无、视力检查
六、其他检查:新斯的明试验;咀嚼运动;测定斜 视度;Schirmer试验;角膜知觉试验; Müller 肌能试验
手术方法的选择
提上睑肌肌力弱(<4mm):利用额肌的悬吊手 术 提上睑肌肌力良好及中等(≥4mm): 提上睑肌缩短术 提上睑肌肌力>9mm:提上睑肌缩短术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睑板-腱膜切除术 腱膜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术 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
术前缩短量的估计 确定缩短量的依据:1、提上睑肌肌力
2、上睑下垂的类型 3、下垂的程度 4、提上睑肌的弹性
5、要求矫正的程度
提上睑肌缩短术
缩短量的确定,通常遵循下列原则 每矫正1mm的下垂量,需缩短4~6mm。 肌力为4mm者,以6mm计算; 肌力为5~7mm者,以5mm计算; 肌力≥8mm着,以4mm计算。
提上睑肌缩短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老年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适应证
提上睑肌肌力>10mm,下垂量在 1.5~2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腱膜性 上睑下垂、Horner综合征病例。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矫正不足 2、矫正过度 3、眼睑闭合不全(兔眼)及暴露性角膜炎 4、穹窿部结膜脱垂 5、睑内翻倒睫 6、睑外翻 7、上睑皱襞不对称 8、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手 术 时 间
一般先天性上睑下垂:3~5岁以后为宜, 学龄前 严重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在麻醉安全的 前提下,1岁左右 外伤性上睑下垂:伤后1年病情稳定后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病情稳定6个月后
四、上直肌及其他眼外肌的检查
Bell现象
无、视力检查
六、其他检查:新斯的明试验;咀嚼运动;测定斜 视度;Schirmer试验;角膜知觉试验; Müller 肌能试验
手术方法的选择
提上睑肌肌力弱(<4mm):利用额肌的悬吊手 术 提上睑肌肌力良好及中等(≥4mm): 提上睑肌缩短术 提上睑肌肌力>9mm:提上睑肌缩短术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睑板-腱膜切除术 腱膜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术 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
术前缩短量的估计 确定缩短量的依据:1、提上睑肌肌力
2、上睑下垂的类型 3、下垂的程度 4、提上睑肌的弹性
5、要求矫正的程度
提上睑肌缩短术
缩短量的确定,通常遵循下列原则 每矫正1mm的下垂量,需缩短4~6mm。 肌力为4mm者,以6mm计算; 肌力为5~7mm者,以5mm计算; 肌力≥8mm着,以4mm计算。
提上睑肌缩短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老年性上睑下垂
缩短量应<10mm。
睑板-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适应证
提上睑肌肌力>10mm,下垂量在 1.5~2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腱膜性 上睑下垂、Horner综合征病例。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矫正不足 2、矫正过度 3、眼睑闭合不全(兔眼)及暴露性角膜炎 4、穹窿部结膜脱垂 5、睑内翻倒睫 6、睑外翻 7、上睑皱襞不对称 8、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手 术 时 间
一般先天性上睑下垂:3~5岁以后为宜, 学龄前 严重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在麻醉安全的 前提下,1岁左右 外伤性上睑下垂:伤后1年病情稳定后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病情稳定6个月后
《上睑下垂》课件

《上睑下垂》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上睑下垂》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上 睑下垂的症状、原因、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引言
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在本节中,我们 将简要介绍上睑下垂的定义和它对患者的影响。
上睑下垂的原因
肌肉损伤
上睑下垂可能是由于眼部肌肉受伤引起的, 这会导致眼睑无法正常打开。
1 如何预防上睑下垂
保持眼部健康,避免眼部损伤和眼部疾病是预防上睑下垂的关键。
2 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和恢复非常重要,遵医嘱进行眼部护理和休息。
总结
上述内容的重点
上睑下垂的引起原因复杂,包括肌肉损伤、神经 受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传和老化等。治疗方法多样,除了外科 手术还有非手术治疗。
未来展望
遗传和老化
上睑下垂可能与遗传和老化有关,这会导致 眼部组织松弛和下垂。
神经受损
神经受损也是上睑下垂的常见原因,这会导 致眼部神经信号传输受阻。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原因外,上睑下垂还可能与其他因 素,如眼部感染或眼部肿瘤有关。
诊断
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是诊断上睑下垂的主要方法之一,可 以通过观察眼部结构和功能来确定诊断。
诊断方法
诊断上睑下垂的方法包括眼部肌肉力量测试、 视觉场测试以及神经和肌肉传导测试。
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上睑下垂的常见方法,
非手术治疗
2
可以通过修复或调整眼部肌肉和组织 来改善眼睑下垂的症状。
除了外科手术,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
方法,如物理疗法和眼部锻炼,可以
帮助改善上睑下垂。
预防和注意事项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上睑下垂》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上 睑下垂的症状、原因、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引言
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在本节中,我们 将简要介绍上睑下垂的定义和它对患者的影响。
上睑下垂的原因
肌肉损伤
上睑下垂可能是由于眼部肌肉受伤引起的, 这会导致眼睑无法正常打开。
1 如何预防上睑下垂
保持眼部健康,避免眼部损伤和眼部疾病是预防上睑下垂的关键。
2 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和恢复非常重要,遵医嘱进行眼部护理和休息。
总结
上述内容的重点
上睑下垂的引起原因复杂,包括肌肉损伤、神经 受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传和老化等。治疗方法多样,除了外科 手术还有非手术治疗。
未来展望
遗传和老化
上睑下垂可能与遗传和老化有关,这会导致 眼部组织松弛和下垂。
神经受损
神经受损也是上睑下垂的常见原因,这会导 致眼部神经信号传输受阻。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原因外,上睑下垂还可能与其他因 素,如眼部感染或眼部肿瘤有关。
诊断
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是诊断上睑下垂的主要方法之一,可 以通过观察眼部结构和功能来确定诊断。
诊断方法
诊断上睑下垂的方法包括眼部肌肉力量测试、 视觉场测试以及神经和肌肉传导测试。
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上睑下垂的常见方法,
非手术治疗
2
可以通过修复或调整眼部肌肉和组织 来改善眼睑下垂的症状。
除了外科手术,还有一些非手术治疗
方法,如物理疗法和眼部锻炼,可以
帮助改善上睑下垂。
预防和注意事项
上睑下垂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上睑下垂的症状,例如使用眼药水或口服药物。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来改善上睑下垂,例如使用按摩或电刺激等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上睑下垂,手术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包括上睑提肌缩 短术、上睑提肌折叠术等。
辅助治疗: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例如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 改善视力等。
药物治疗原理:通过药物作用,增强提上睑肌的力量,使上睑下垂得到改善。 常用药物: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 药物治疗优点:无创、无痛、无风险,对于轻度上睑下垂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缺点:对于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不明显,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上睑下垂手术的适应症:适用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后天性上睑下垂等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等 手术效果:通过手术可以改善上睑下垂的症状,提高视力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眼部护理,定期复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上睑下垂的定 义:上睑下垂 是指上眼睑无 法正常抬起, 导致眼睛无法 完全睁开的症
状。
上睑下垂的分 类:根据病因 的不同,上睑 下垂可以分为 先天性上睑下 垂和后天性上 睑下垂两类。
先天性上睑下 垂通常是由于 动眼神经核或 上睑提肌发育 不良所致,多 数患者需要手
况
如有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诊并
告知医生
汇报人:
术前准备:确保手术环境清洁, 患者无感染病灶,眼部无化妆品 残留。
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 使用方法,保持手术过程中的无 菌操作,避免损伤其他眼部组织。
手术过程:根据患者上睑下垂程 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提上 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等。
注意事项:术后定期换药、拆线,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 眼部受到外力冲击。
上睑下垂讲课课件

2
❖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 病人有无神经系统疾患和家族遗传史,以及发病期间对药物的 敏感性等。
(二)身体状况
1.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多为双侧,出生时睑裂不能睁开到正常大小,伴 视力障碍及弱视,常有抬头仰视、皱额、耸肩等现象。因上睑下垂 遮盖瞳孔而影响视物,皱额、耸肩借用前额肌力量开大睑裂。此外 还可伴有其他眼睑发育异常如内眦赘皮、内眦间距过宽、睑裂狭小、 鼻梁低平及眼球震颤等。
7
上睑下垂
❖ 上睑下垂
定义:
上睑下垂指由于提上睑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导,导 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超 过角膜上部的1/5。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 提上睑肌本身或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上支发育不 良所致。
2.获得性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常有神经系统或其它 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 交感神经疾患、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 如上睑炎症肿胀或肿瘤等。
3.对于获得性上睑下垂病人,护士应帮助病人寻找病人, 以便对照病因进行治疗。
4.教会病人涂眼膏和保护角膜的方法,防止眼睑闭合不全 引起角膜并发症。
5.耐心进行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思想,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自卑心理。护士积极协调家属及朋友对病人的关爱 和支持。
6
❖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病人能否达到: 1.视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 2.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2.获得性上睑下垂者多为单侧,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动眼神经 麻痹可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提上睑肌损伤有外伤史;重症肌无力 所致的上睑下垂者,其特点为晨轻夜重,频繁眨眼后上睑下垂加重, 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明显减轻。
❖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 病人有无神经系统疾患和家族遗传史,以及发病期间对药物的 敏感性等。
(二)身体状况
1.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多为双侧,出生时睑裂不能睁开到正常大小,伴 视力障碍及弱视,常有抬头仰视、皱额、耸肩等现象。因上睑下垂 遮盖瞳孔而影响视物,皱额、耸肩借用前额肌力量开大睑裂。此外 还可伴有其他眼睑发育异常如内眦赘皮、内眦间距过宽、睑裂狭小、 鼻梁低平及眼球震颤等。
7
上睑下垂
❖ 上睑下垂
定义:
上睑下垂指由于提上睑肌和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导,导 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超 过角膜上部的1/5。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 提上睑肌本身或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上支发育不 良所致。
2.获得性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常有神经系统或其它 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 交感神经疾患、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 如上睑炎症肿胀或肿瘤等。
3.对于获得性上睑下垂病人,护士应帮助病人寻找病人, 以便对照病因进行治疗。
4.教会病人涂眼膏和保护角膜的方法,防止眼睑闭合不全 引起角膜并发症。
5.耐心进行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思想,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自卑心理。护士积极协调家属及朋友对病人的关爱 和支持。
6
❖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病人能否达到: 1.视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 2.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2.获得性上睑下垂者多为单侧,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动眼神经 麻痹可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提上睑肌损伤有外伤史;重症肌无力 所致的上睑下垂者,其特点为晨轻夜重,频繁眨眼后上睑下垂加重, 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明显减轻。
上睑下垂ppt课件

7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二、后天性上睑下垂 1、腱膜性上睑下垂(最常见):退行、外伤、
手术、接触镜、药物等 2、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3、肌源性上睑下垂 4、外伤性上睑下垂 5、机械性上睑下垂
8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按下垂程度 1、轻度(1-2mm) 2、中度(3-4mm) 3、重度(≥4mm)
9
上睑下垂的检查
提上睑肌折叠术,下垂量≤2mm,还可选 择做睑板-结膜-Muller肌切除术 4、腱膜性:提上睑肌腱膜修复 5、 Macus-Gunn’s综合征:提上睑肌切断+ 额肌悬吊术
18
上睑下垂并发症
一、矫正不足 二、矫正过度 三、暴露性角膜炎 四、上睑内翻倒睫 五、睑裂闭合不全 六、上睑迟滞 七、穹窿部结膜脱垂 八、眉额区血肿 九、双眼重睑不对称几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十、上睑外翻 十一、感染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上直肌, 下斜肌)
22
23
3、Horner:上睑下垂(Muller肌交感神经支 配异常)、瞳孔缩小、面部不对成性无汗。
4、额肌肌力:上述正确 5、Macus-gunn’s综合征:三叉神经核的翼外
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域存在异常 联系,或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 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随年龄增长,逐渐消 失。一般情况下青春发育期后仍有下垂明显 者,才考虑手术。提上睑肌切断+额肌悬吊
24
6、伴上睑迟滞的上睑下垂:提缩手术量因保 守一:眼睑闭合时,反射性冲动到达眼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 眼球各方位运动
14
上睑下垂的检查
六、有无上睑迟滞 只出现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由于提上睑肌
外角、内角或上横韧带太紧或提上睑肌纤维 化所致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二、后天性上睑下垂 1、腱膜性上睑下垂(最常见):退行、外伤、
手术、接触镜、药物等 2、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3、肌源性上睑下垂 4、外伤性上睑下垂 5、机械性上睑下垂
8
上睑下垂病因及分类
按下垂程度 1、轻度(1-2mm) 2、中度(3-4mm) 3、重度(≥4mm)
9
上睑下垂的检查
提上睑肌折叠术,下垂量≤2mm,还可选 择做睑板-结膜-Muller肌切除术 4、腱膜性:提上睑肌腱膜修复 5、 Macus-Gunn’s综合征:提上睑肌切断+ 额肌悬吊术
18
上睑下垂并发症
一、矫正不足 二、矫正过度 三、暴露性角膜炎 四、上睑内翻倒睫 五、睑裂闭合不全 六、上睑迟滞 七、穹窿部结膜脱垂 八、眉额区血肿 九、双眼重睑不对称几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十、上睑外翻 十一、感染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上直肌, 下斜肌)
22
23
3、Horner:上睑下垂(Muller肌交感神经支 配异常)、瞳孔缩小、面部不对成性无汗。
4、额肌肌力:上述正确 5、Macus-gunn’s综合征:三叉神经核的翼外
神经部分与提上睑肌的神经核区域存在异常 联系,或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在周围发 生运动支的异常联系。随年龄增长,逐渐消 失。一般情况下青春发育期后仍有下垂明显 者,才考虑手术。提上睑肌切断+额肌悬吊
24
6、伴上睑迟滞的上睑下垂:提缩手术量因保 守一:眼睑闭合时,反射性冲动到达眼
外肌,致使眼球向上及轻度外旋。 眼球各方位运动
14
上睑下垂的检查
六、有无上睑迟滞 只出现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由于提上睑肌
外角、内角或上横韧带太紧或提上睑肌纤维 化所致
浅析上睑下垂及手术方式选择ppt课件

神经支配:交感神经。
相关应用解剖和生理
Bell现象:双眼闭合时,眼球自动上转或向外上方偏斜, 是一种生理现象。
Sherrington法则:在同一眼的拮抗肌群中,拮抗一方的 肌肉收缩时,它的对抗肌肉则松弛。
Hering法则:两眼配偶肌,接受中枢同等量的冲动。 两法则临床意义:
上睑下垂病因和分类
④ 眶上神经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亦可服用止痛 药物和维生素B1对症治疗。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⑤ 结膜脱垂:5-0丝线在穹窿部做2-3对褥式缝合至切口皮 下结扎。
⑥ 眼睑内翻:组织肿胀、缝线睑板固定点过低;处理:如 因组织肿胀造成内翻近内侧睑缘皮肤做一褥式牵引缝线, 用胶布固定在额部;明显的内翻。:打开切口重新调整缝 线
提上睑肌:起自于眶尖部视神经上方的总腱向前走行 于眶顶与上直肌之间,经睑板上缘,中央部纤维部分 止于睑板下部和双重睑相应部位的皮肤组织,提上睑 肌下面的部分肌腱筋膜与上直肌鞘膜互相融合。
神经支配:动眼神经。
Muller肌:上下睑各有一块,上睑的Muller肌起自上 睑提肌下面的肌纤维(横纹肌),向前下方走行,止 于睑板上缘。肌肉长约12mm,宽约15mm。
手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加压包扎24-48小时 2.眼药水眼药膏的应用 3.下睑Frost缝线
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 矫正不足:可于术后3-6个月再行矫正手术。 ② 矫正过度:轻度一般不必处理,2周后一般可逐
渐减轻。重者须及早拆除固定缝线,用力向下按摩上 睑,或再次手术。
③ 暴露性角膜炎: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遵医嘱于 术后2个月内常规白天点人工泪液,晚上睡前涂眼药膏, 一旦出现角膜炎症,下睑做Frost缝线,涂大量眼药膏, 经保守治疗2天无好转,应将上睑复位。
相关应用解剖和生理
Bell现象:双眼闭合时,眼球自动上转或向外上方偏斜, 是一种生理现象。
Sherrington法则:在同一眼的拮抗肌群中,拮抗一方的 肌肉收缩时,它的对抗肌肉则松弛。
Hering法则:两眼配偶肌,接受中枢同等量的冲动。 两法则临床意义:
上睑下垂病因和分类
④ 眶上神经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亦可服用止痛 药物和维生素B1对症治疗。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⑤ 结膜脱垂:5-0丝线在穹窿部做2-3对褥式缝合至切口皮 下结扎。
⑥ 眼睑内翻:组织肿胀、缝线睑板固定点过低;处理:如 因组织肿胀造成内翻近内侧睑缘皮肤做一褥式牵引缝线, 用胶布固定在额部;明显的内翻。:打开切口重新调整缝 线
提上睑肌:起自于眶尖部视神经上方的总腱向前走行 于眶顶与上直肌之间,经睑板上缘,中央部纤维部分 止于睑板下部和双重睑相应部位的皮肤组织,提上睑 肌下面的部分肌腱筋膜与上直肌鞘膜互相融合。
神经支配:动眼神经。
Muller肌:上下睑各有一块,上睑的Muller肌起自上 睑提肌下面的肌纤维(横纹肌),向前下方走行,止 于睑板上缘。肌肉长约12mm,宽约15mm。
手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加压包扎24-48小时 2.眼药水眼药膏的应用 3.下睑Frost缝线
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 矫正不足:可于术后3-6个月再行矫正手术。 ② 矫正过度:轻度一般不必处理,2周后一般可逐
渐减轻。重者须及早拆除固定缝线,用力向下按摩上 睑,或再次手术。
③ 暴露性角膜炎: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遵医嘱于 术后2个月内常规白天点人工泪液,晚上睡前涂眼药膏, 一旦出现角膜炎症,下睑做Frost缝线,涂大量眼药膏, 经保守治疗2天无好转,应将上睑复位。
眼睑下垂ppt课件

。
额肌瓣转移术
利用额头肌肉的力量,帮 助提升眼睑。
联合手术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睑 下垂,采用多种手术方式
联合治疗。
手术方法比较与选择
手术效果
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转移术 在改善眼睑下垂方面效果显著,
但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适用范围
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轻度至中 度眼睑下垂的患者,额肌瓣转移 术适用于重度眼睑下垂的患者。 联合手术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THANKS
案例三:外伤性下睑下垂的治疗
总结词
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外伤性下睑下垂是由于眼部外伤导致下睑肌肉或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下睑不能正常抬起。治疗外伤 性下睑下垂的方法是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恢复下睑的正 常功能。
05
眼睑下垂的最新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研究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 问题,预防眼睑下垂的发生。
保健知识
轻柔按摩
适当按摩眼部周围肌肉,促进血
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
预防眼睑下垂。
01
热敷或冷敷
02 根据需要选择热敷或冷敷眼部,
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和促进眼部
血液循环。
正确使用眼霜
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眼霜,按照
正确的方法涂抹,有助于滋润眼
手术治疗研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眼睑下垂,手术治疗通常 是首选。手术方法包括提上睑肌缩短 术、额肌瓣悬吊术等。手术治疗的效 果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
手术改进
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研 究者们正在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和技巧 。例如,采用更精细的手术器械、改 进手术入路等。
额肌瓣转移术
利用额头肌肉的力量,帮 助提升眼睑。
联合手术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眼睑 下垂,采用多种手术方式
联合治疗。
手术方法比较与选择
手术效果
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转移术 在改善眼睑下垂方面效果显著,
但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适用范围
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轻度至中 度眼睑下垂的患者,额肌瓣转移 术适用于重度眼睑下垂的患者。 联合手术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THANKS
案例三:外伤性下睑下垂的治疗
总结词
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外伤性下睑下垂是由于眼部外伤导致下睑肌肉或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下睑不能正常抬起。治疗外伤 性下睑下垂的方法是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恢复下睑的正 常功能。
05
眼睑下垂的最新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研究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 问题,预防眼睑下垂的发生。
保健知识
轻柔按摩
适当按摩眼部周围肌肉,促进血
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
预防眼睑下垂。
01
热敷或冷敷
02 根据需要选择热敷或冷敷眼部,
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和促进眼部
血液循环。
正确使用眼霜
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眼霜,按照
正确的方法涂抹,有助于滋润眼
手术治疗研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眼睑下垂,手术治疗通常 是首选。手术方法包括提上睑肌缩短 术、额肌瓣悬吊术等。手术治疗的效 果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
手术改进
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研 究者们正在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和技巧 。例如,采用更精细的手术器械、改 进手术入路等。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动眼神经麻痹
Horner综合征 Marcus-Gunn综合征
精选版课件ppt
5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作用是使眼裂开大.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脑血管病、颅内
肿瘤、动脉瘤、基底脑膜炎、外伤、海绵窦 疾病和动眼神经炎症等
由于动眼神经核受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单侧 核上性病变不会导致上睑下垂。而动眼神经 核及其轴突走行中的病变均可致神经源性上 睑下垂。
Fisher综合征:系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种特殊 类型。
精选版课件ppt
16
动眼神经麻痹— Horner综合征
由于支配眼肌的交感神经通路毁坏所致 临床表现为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轻度
眼球内陷等,但这种上睑下垂较轻,用力睁眼时 仍可抬起。
精选版课件ppt
17
动眼神经麻痹— Marcus-Gunn综合征(下颌 瞬目综合征)
精选版课件ppt
22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又称为慢性进行性核性眼 肌麻痹、进行性眼肌麻痹等,部分学者认为应 归属于线粒体肌病的眼型表现。
临床表现为眼睑和眼外肌呈进行性瘫痪,部分 患者出现双侧面瘫和咬肌无力、上肢肌肉受 累等,但出现较晚。血清CPK测定可有轻度升 高。肌电图出现短时限、低波幅电位,多相电 位增加,大力收缩时呈干扰相,但也有部分患者 肌电图正常。
精选版课件ppt
27
上睑下垂的鉴别诊断
对于患有上睑下垂的患者,要根据患者年龄、 详细病史、仔细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 病因。病史应包括既往有无外伤史、手术史、 近期感染史等;现病史应注重于可能的原因、 诱因、首发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病情变化、 治疗情况等
精选版课件ppt
28
上睑下垂的鉴别诊断
Horner综合征 Marcus-Gunn综合征
精选版课件ppt
5
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作用是使眼裂开大.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脑血管病、颅内
肿瘤、动脉瘤、基底脑膜炎、外伤、海绵窦 疾病和动眼神经炎症等
由于动眼神经核受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单侧 核上性病变不会导致上睑下垂。而动眼神经 核及其轴突走行中的病变均可致神经源性上 睑下垂。
Fisher综合征:系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种特殊 类型。
精选版课件ppt
16
动眼神经麻痹— Horner综合征
由于支配眼肌的交感神经通路毁坏所致 临床表现为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轻度
眼球内陷等,但这种上睑下垂较轻,用力睁眼时 仍可抬起。
精选版课件ppt
17
动眼神经麻痹— Marcus-Gunn综合征(下颌 瞬目综合征)
精选版课件ppt
22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又称为慢性进行性核性眼 肌麻痹、进行性眼肌麻痹等,部分学者认为应 归属于线粒体肌病的眼型表现。
临床表现为眼睑和眼外肌呈进行性瘫痪,部分 患者出现双侧面瘫和咬肌无力、上肢肌肉受 累等,但出现较晚。血清CPK测定可有轻度升 高。肌电图出现短时限、低波幅电位,多相电 位增加,大力收缩时呈干扰相,但也有部分患者 肌电图正常。
精选版课件ppt
27
上睑下垂的鉴别诊断
对于患有上睑下垂的患者,要根据患者年龄、 详细病史、仔细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 病因。病史应包括既往有无外伤史、手术史、 近期感染史等;现病史应注重于可能的原因、 诱因、首发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病情变化、 治疗情况等
精选版课件ppt
28
上睑下垂的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3、提上睑肌肌力的测量 • 良好≥10㎜ • 中等4~9㎜ • 弱<4㎜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4、下垂量的测定 • 轻度下垂1~2㎜ • 中度下垂3㎜ • 重度下垂4㎜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术前检查
5. 有无“上睑迟滞” 6. 上直肌及其他眼外肌检查 7. 额肌肌力的测定﹥7㎜预后较好,﹤7㎜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睑外翻 • 穹部结膜脱垂 • 上睑裂不对称 • 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 其他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谢谢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正常人在无额肌参与情况下双眼自然平 视时,上睑覆盖上方角膜1.5~2㎜,各 种原因造成的同等情况下睑缘位置低于 此界线,即为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分类
1、单纯性上睑下垂 • 是因提上睑肌功能减弱或丧失造成.上
直肌功能正常,最为常见,约占先天性 上睑下垂的77%。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2、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 • 约占先天性上睑下垂的12%,常伴有上
直肌及下斜肌功能障碍,导致眼球上转 受限。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3、上脸下垂伴有睑部或其它部位先天异常,如 小睑
裂、倒向型内毗赘皮、内眦间距增宽,鼻背塌陷, 以
上五种表现若同时存在称为小睑裂综合征。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在腱膜前继续向上分离暴露横韧皮带 • 用3-0丝线作3对褥式缝线,缝线先在腱
膜上套圈,然后穿过睑板层间,再从腱 膜下面穿至腱膜上面打结,剪断需要缩 短的提上睑肌腱膜
• 缝合皮肤切口,缝合时带腱膜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术后并发症 • 矫正不足 • 矫正过度 • 眼睑闭合不全 • 暴露性角膜炎 • 上睑迟滞 • 睑内翻倒睫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4、上睑下垂伴有Marcus—Gunn现象(下颌一瞬 目联
带运动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上睑下垂, 特征
是在静止时一侧眼睑下垂,当患者咀嚼、张口或 下颌
朝对侧方向移动时,下垂的上睑可突然上提,甚 至超
过对侧的高度。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时间
一、先天性上睑下垂 一般情况下,以2~5岁以后手术为宜 严重的双眼上睑下垂,在麻醉安全的情况下,可提早在1岁 左右手术,以避免头向后仰伸、脊柱后弯等畸形产生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不伴有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的患者,由 于向下注视时不会受下垂的上睑干扰,很少会 产生弱视。所以,对单侧性上睑下垂或双眼不 严重的上睑下垂,可以考虑在学龄前手术或能 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时手术,效果会更好。但为 了改善外观及有利患儿心理健康,也可早些时 候手术。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伴有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应考虑术后是 否会发生复视,应先矫正斜视再矫正上 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先天性上睑下垂伴有眼部或其他部位异 常如Macus-Gunm下颌-瞬目综合征, 大部分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 或消失,至青春发育期后下垂仍明显者, 才考虑手术治疗。如小睑裂综合征,最 好分期手术,首先做内眦或内、外眦成 形术,半年后再行上睑下垂矫正。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前检查
1、确定上睑下垂的原因 新斯的明试验 可卡因和肾上腺素试验或10%新福林试验 咀嚼下颌运动试验 排除全身情况,必要时需请神经内、外科医
生会诊,或借助B超、X线、CT、磁共振等 影像学检查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2、眼部检查 • 测远、近视力 • 眼疾病与眼底等检查 • 角膜知觉试验 • 泪液试验
用眼科剪刀伸入切口结膜下,通过剪刀叶的开闭将 穹隆部结膜分离 • 在睑板中央分离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向左右两侧 延长,至睑板全长并使前面的提上睑肌腱膜附着处 暴露,切除上睑皱襞切口吓唇处眼轮匝肌一条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步骤
• 暴露提上睑肌腱膜,将腱膜前面与眶隔 分开,后面与穹隆部结膜分离,剪断外 角和内角
则较差,额肌肌力很差或有面瘫者不能选 择利用额肌的手术 8. MÜ ller肌功能测定 9. 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前照相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提上睑肌缩短术
手术方式 • 内外路径结合以外路(经皮肤)为主的
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步骤
• 用美蓝画出术眼的上睑皱襞一般距睑缘5—6MM • 在眼睑及眶上缘皮下做浸润麻醉切开皮肤 • 翻转上睑,外侧穹隆部结膜行一长5MM的纵形切口,
3、提上睑肌肌力的测量 • 良好≥10㎜ • 中等4~9㎜ • 弱<4㎜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4、下垂量的测定 • 轻度下垂1~2㎜ • 中度下垂3㎜ • 重度下垂4㎜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术前检查
5. 有无“上睑迟滞” 6. 上直肌及其他眼外肌检查 7. 额肌肌力的测定﹥7㎜预后较好,﹤7㎜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睑外翻 • 穹部结膜脱垂 • 上睑裂不对称 • 睑缘角状畸形或弧度不佳 • 其他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谢谢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正常人在无额肌参与情况下双眼自然平 视时,上睑覆盖上方角膜1.5~2㎜,各 种原因造成的同等情况下睑缘位置低于 此界线,即为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分类
1、单纯性上睑下垂 • 是因提上睑肌功能减弱或丧失造成.上
直肌功能正常,最为常见,约占先天性 上睑下垂的77%。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2、上睑下垂伴眼外肌麻痹 • 约占先天性上睑下垂的12%,常伴有上
直肌及下斜肌功能障碍,导致眼球上转 受限。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3、上脸下垂伴有睑部或其它部位先天异常,如 小睑
裂、倒向型内毗赘皮、内眦间距增宽,鼻背塌陷, 以
上五种表现若同时存在称为小睑裂综合征。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 在腱膜前继续向上分离暴露横韧皮带 • 用3-0丝线作3对褥式缝线,缝线先在腱
膜上套圈,然后穿过睑板层间,再从腱 膜下面穿至腱膜上面打结,剪断需要缩 短的提上睑肌腱膜
• 缝合皮肤切口,缝合时带腱膜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术后并发症 • 矫正不足 • 矫正过度 • 眼睑闭合不全 • 暴露性角膜炎 • 上睑迟滞 • 睑内翻倒睫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4、上睑下垂伴有Marcus—Gunn现象(下颌一瞬 目联
带运动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上睑下垂, 特征
是在静止时一侧眼睑下垂,当患者咀嚼、张口或 下颌
朝对侧方向移动时,下垂的上睑可突然上提,甚 至超
过对侧的高度。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时间
一、先天性上睑下垂 一般情况下,以2~5岁以后手术为宜 严重的双眼上睑下垂,在麻醉安全的情况下,可提早在1岁 左右手术,以避免头向后仰伸、脊柱后弯等畸形产生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不伴有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的患者,由 于向下注视时不会受下垂的上睑干扰,很少会 产生弱视。所以,对单侧性上睑下垂或双眼不 严重的上睑下垂,可以考虑在学龄前手术或能 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时手术,效果会更好。但为 了改善外观及有利患儿心理健康,也可早些时 候手术。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伴有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应考虑术后是 否会发生复视,应先矫正斜视再矫正上 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先天性上睑下垂伴有眼部或其他部位异 常如Macus-Gunm下颌-瞬目综合征, 大部分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 或消失,至青春发育期后下垂仍明显者, 才考虑手术治疗。如小睑裂综合征,最 好分期手术,首先做内眦或内、外眦成 形术,半年后再行上睑下垂矫正。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前检查
1、确定上睑下垂的原因 新斯的明试验 可卡因和肾上腺素试验或10%新福林试验 咀嚼下颌运动试验 排除全身情况,必要时需请神经内、外科医
生会诊,或借助B超、X线、CT、磁共振等 影像学检查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2、眼部检查 • 测远、近视力 • 眼疾病与眼底等检查 • 角膜知觉试验 • 泪液试验
用眼科剪刀伸入切口结膜下,通过剪刀叶的开闭将 穹隆部结膜分离 • 在睑板中央分离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向左右两侧 延长,至睑板全长并使前面的提上睑肌腱膜附着处 暴露,切除上睑皱襞切口吓唇处眼轮匝肌一条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步骤
• 暴露提上睑肌腱膜,将腱膜前面与眶隔 分开,后面与穹隆部结膜分离,剪断外 角和内角
则较差,额肌肌力很差或有面瘫者不能选 择利用额肌的手术 8. MÜ ller肌功能测定 9. 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前照相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提上睑肌缩短术
手术方式 • 内外路径结合以外路(经皮肤)为主的
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的诊断与治
手术步骤
• 用美蓝画出术眼的上睑皱襞一般距睑缘5—6MM • 在眼睑及眶上缘皮下做浸润麻醉切开皮肤 • 翻转上睑,外侧穹隆部结膜行一长5MM的纵形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