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2001年-2015年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完整答案 (整理)单选

合集下载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3、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4、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

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13、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5、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一)(1)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一)(1)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工商食官制度所包含的最本质意义是()A. 手工业者与商人的生活资料由官府提供B. 手工业与商业由官府经营并服务官府C. 商品经济不发达D. 社会分工不充分,工商业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经济部门【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五代时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A. 行伍B. 世袭制C. 举荐制D. 入幕制【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春秋时期最早进行赋税改革的国家是()A. 齐国B. 魏国C. 鲁国D. 秦国【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贿选总统”指的是()A. 冯国璋B. 黎元洪C. 曹锟D. 徐世昌本题分数1分第5题清代退休官员的俸禄是原俸禄的()A. 100%B. 70%C. 50%D. 30%【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清代在官员入仕途径中存在的一大弊端是()A. 举贡B. 荐举C. 荫补D. 捐纳【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元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集中体现的突出特点是()A. 保留了蒙古旧制B. 高级官职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C. 科举录取率很低D. 对蒙古贵族利益的保护和对汉族的歧视【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采取的是()A. 责任内阁制B. 总统制C. 共和制D. 超责任内阁制本题分数1分第9题清代为避免宦官专权而设置的机构是()A. 宗人府B. 内务府C. 理藩院D. 军机处【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 1948年“行宪国大”后,取代国民政府的机构是()A. 中政会B. 总统府C. 国民政府委员会D. 国民大会【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是()A. 北、南宰相府B. 北、南枢密院C. 大林牙院D. 北面官系统【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后,六部地位空前提高,百官联名上书时领衔为首的是()A. 首辅B. 吏部尚书C. 户部尚书D. 兵部尚书本题分数1分第13题明代地方布政司和按察司对中央的负责机构中交叉的机关是()A. 六部B. 都察院C. 刑部D. 兵部【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采取有一种完全的军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是()A. 侨置郡县B. 军镇C. 宗护制D. 三长制【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宋代对于大臣官员朝见皇帝依据品级不同有明确的规定,下述中不正确的是()A. 监察御史、各寺卿—三日朝B. 知制诰、翰林学士—日朝C. 在京六品以上官—五日朝D. 在京八品以上官员—月朝【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明朝内阁大臣中处于为首地位的大学士被称为()A. 执政事笔B. 首辅C. 首相D. 平章政事本题分数1分第17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专员公署是()A. 政权机关B. 派出机关C. 公安机关D. 审计机关【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清代十分重视、授任之初皇帝召见训示的地方官员是()A. 道员B. 知府C. 知州D. 知县【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府是()A. 宁夏回族自治政府B. 内蒙古自治政府C. 新疆自治政府D. 广西壮族自治政府【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抗战开始后,为统一党政军的指挥,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重要的行政机构是()A. 国民大会B. 国防最高委员会C. 立法院D. 行政院本题分数1分第21题礼贤下士的时代风气兴起于()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是() .A. 州刺史B. 州牧C. 司隶校尉D. 御史中丞【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秦汉时期掌管司法的官员是()A. 太仆B. 卫尉C. 廷尉D. 中尉【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A. 王畿缩小B. 礼崩乐坏C. 诸侯争霸D. 卿大夫兴起【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道的行政长官初名观察使,1914年改为()A. 县长B. 道长C. 道尹D. 护军使【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五代时期节度使的辖区为( )A.路B.道C.州D.省正确答案:B2.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由______行使。

( ) A.皇帝B.枢密院C.司礼监D.翰林院正确答案:A3.明洪武年问最主要的人仕途径是( )A.荐举B.科举C.荫补D.军功正确答案:A4.雍正元年(1723年)后,清朝以______掌管理藩院事务。

( )A.王公B.大学士C.皇帝D.王公或大学士正确答案:D5.清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 )A.大计B.上计C.小计D.京察正确答案:A6.“贿选总统”是指( )A.徐世昌B.曹锟C.段祺瑞D.王宠惠正确答案:B7.1913年《划一令》公布后,对省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 A.确立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确立二级地方体制C.军民分治的原则D.军事合法原则正确答案:C8.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民参政会B.国民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院正确答案:A9.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确立抗战救国的总方针的文件是( )A.《抗战救国纲领》B.《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C.《中华民国宪法》D.《抗战建国纲领》正确答案:D1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 )A.国防委员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大会正确答案:C11.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调整,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______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

( )A.党政合一B.党政分立C.党不参与政治D.党政互相联系正确答案:D12.______是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

( )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正确答案:D13.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所属的干部由______统一管理。

自学考试_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00322)

自学考试_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00322)

A.实 行 双 重 领 导
B.采 取 “议 行 合 一 ”的 管 理 体 制
C.贯 彻 民 主 集 中 制 原 则
D.贯 彻 精 简 和 效 能 的 原 则
E.坚 持 党 的 领 导
浙00322# 中国行政史试题 第3页 (共4页 )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或 钢 笔 将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A.理 藩 院
B.礼 部
C.太 常 寺
D.鸿 胪 寺
16.清 朝 官 吏 在 任 用 时 ,以 低 级 官 兼 任 高 级 职 务 的 形 式 称 为
A.护 理
B.兼 职
C.加 衔
D.署 职
17.《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规 定 ,中 央 行 政 体 制 为
A.总 统 制
B.责 任 内 阁 制
其中最高审判机关是
A.总 检 察 厅
B.大 理 院
C.平 政 院
D.肃 政 厅
浙00322# 中国行政史试题 第2页 (共4页 )
22.中 国 共 产 党 对 苏 维 埃 政 权 的 领 导 主 要 表 现 在
A.组织建设上 B.决策问题上
C.选 拔 官 员 上
D.法 规 制 定 上
23.中 央 设 计 局 作 为 抗 战 期 间 行 政 决 策 的 技 术 系 统 ,其 主 持 设 计 的 机 构 是
相 应 代 码 涂 黑 。 错 涂 、多 涂 、少 涂 或 未 涂 均 无 分 。
26.中 国 奴 隶 制 时 代 行 政 管 理 的 特 色 主 要 体 现 为
A.强 烈 的 神 权 色 彩
B.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中国行政史测试题与答案05

中国行政史测试题与答案05

中国行政史测试题与答案05.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1分)
A:能力
B:军功
C:财富
D:血统
2、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是()(1分)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3、西周时期诸侯间直接拜访的礼仪形式是()(1分)
A:朝会
B:聘问
C:巡守
D:联络
4、西周时期用于战时动员的行政文书是()(1分) A:《诰》
B:《命》
C:《誓》
D:《简》
5、战国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是()(1分)
A:御史
B:太守
C:长吏
D:里正
6、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1分)
A:尉
B:史
C:相
D:司
7、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1分)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军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
D: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矛盾
8、中国封建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确立于()(1分)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9、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采用()(1分)
A:“上计”形式
B:“秋冬集课”形式
C:“开科取士”形式
D:“京察”形式。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D.右郡县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A.给事中 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D.宦官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 B.令 C.律 D.式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A.州 B.道 C.县 D.乡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A.例行常朝 B.便殿议政 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10.中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八举荐 B.科举 C.门荫 D.世袭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A.内阁 B.通政司 C.中书省 D.六部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 B.内务府 C.司礼监D.鸿胪寺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 B.百日维新 C.预约立法 D.预备立宪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B. 弼德院 C.审计院D.资政院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A.总长 B.大元帅 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全国年月自考中国行政史新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全国年月自考中国行政史新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5分)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A)P.65/129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P.79A .军事民主制B .王子王位继承制C .兄终弟及制D .嫡长子继承制3.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C)P.96A .令B .曹C .卿D .丞4.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B)P.100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5.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C)P.116A .治书侍御史B .御史大夫C. 御史中丞D .殿中侍御史6.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A)P.119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7.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D)P.121A .司隶校尉B .都督军事C .太尉D .神策左右军中尉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B)P.127A .律B .令C .格D .式9.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P.141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10.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P.159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P.170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C)P.189A .道B .郡C .省D .州13.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D)P.204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4.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B)P.219A .同治皇帝B .光绪皇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15.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湖北军政府基本上属于(A)P.242A .总统制类型B .内阁制类型C .议会制类型D .委员会制类型16.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P.247A .筒任制B .委任制C .荐任制D .聘任制17.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C)P.265A .行省制度B .伯克制度C .盟旗制度D .谋克制度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P.284 A .国民政府委员会B .国民政府主席C .五院院长D .国民党中政会19.1938年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P.294 A. 总裁制B .总统制C .议会制D .委员会制20.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D)P.300 A .委员长侍从室 B .中央设计局C .军事参议院D .中央审议会21.“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南京政府的行政体制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C)P.310A .由总统直接任命B .由考试院选举产生C •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22.1931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B)P.318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P.322A •议行合一制B •委员会制C •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24 •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A)P.331A •助理机关B •派出机关C •执行机关D •代表机关25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C)P.345A •贫民大会B •各界座谈会C •各界代表会D •临时参议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分)26 •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AB)P.90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27 •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CDE P.142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28 •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人仕正途的是(AD)P.199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2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ABC)P.247A •简任官B •荐任官C •委任官D •特任官E •聘任官30 •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DE P.326A •调任制B •聘任制C •荐任制D •选举制E •委任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对象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B.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C.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答案:B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3.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4.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

A. 郡、县B. 州、郡、县C. 郡、县、乡D. 州、县、乡答案:B5.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6. 宋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路D. 县答案:C7.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答案:A8.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9.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10.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包括()。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AC12. 秦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BC13.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包括()。

A. 郡县制的确立B. 州制的设立C. 郡县乡三级制的实行D.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答案:ABCD14.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BC15.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禅让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田亩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停年格制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曹操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翰林学士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猛安谋克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厂卫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厘定官制”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委员会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临时大总统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降级)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考试院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民参政会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考绩法》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选举制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一元化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2.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3.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左郡县制5.隋唐时期为应对郡数过多、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道)6.北宋初年,在府、州之上设立的遣使级的行政区划是(路)7.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北面官制)8.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进一步促进鲜卑贵族汉化,以邻、里、党为基本组织的基层行政体制是(三长制)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以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10.明代实行地方官府层层上报的制度被称为(大计制度)11.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为(理藩院)12.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布政使)13.清朝在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上仍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伯克制度)14.根据《临时约法》规定,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15.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时,依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制约内阁的机构为弼德院)17.北洋政府时期官俸的类型分为(月俸和年俸)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县以下自治组织为(区、乡(镇)、闾、邻)1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国防最高委员会)20.战后南京政府内部监督的具体方式包括监察院的监督和(立法院的监督)21.1949年南京政府为整顿吏治而公布的“三法”中包括《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任用法》)22.中华苏维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包括(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各人民委员部和各委员会)23.苏区省、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是(省.县.区苏维埃代表大会)24.抗战时期,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25.1948年后,解放区城市开始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其性质是(过渡性政权组织)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血缘关系)2.西周王朝上下级的行政联络方式主要有朝觐、天子发布政令、聘和(巡狩)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取代它的是(官僚制)4.汉代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5.魏晋时期,三省权力逐渐上升,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分割原宰相的权力,这三个方面是(决策、执行、封驳)6.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7.隋唐时期,吏部铨选官吏的标准是(身、言、书、判身、言、书、判 )8.宋代主持一路军务的机构是(经略安抚司 )9.宋代由皇帝主持,为疏通君臣关系,提供决策信息而召开的决策会议称之为(例行常朝 )10.辽代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处置使司)11.明代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称为(考满)12.明代为加强上下级间的联系和对府县施政状况的监督而设置的布政司的派出机构是(分守道)13.清代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廷寄” )14.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15.晚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是(督办政务处)16.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除于(1905年)17.南京临时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关是(国务会议)18.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院)19.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决策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21.抗战时期,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中央设计局 )22.国民政府在“行宪国大”后,重新设立五院,其中行使最高司法权的是(司法院 )23.苏区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其中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24.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行政公署的设置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和(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2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大区人民政府的机构是(中共中央局)1.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夏朝】2.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巡狩】4.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制】5.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游徼】6.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台】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羁縻府州】8.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致仕】9.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是【枢密院】10.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常科】11.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制】12.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中书省】13.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票拟】14.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宗人府】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从而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的时间是【1905年9月】16.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中变革最不彻底的一级政权是【县级政权】17.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议会监督制】18.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各个时期,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都有较大变化,但各派军阀统治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军事独裁】19.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和【甄用】2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发源机关是【国防最高委员会】21.1948年“行宪国大”后,名义上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22.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首长负责制】23.工农民主政权中央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均采用【委任制】24.抗日民主政权的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25.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军事管制委员会】1.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内外服制)2.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司隶校尉)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 .郡县制)4.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御史中丞)5.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格)6.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三公九卿制)7.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8.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资历)9.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文馆)10.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总理衙门)11.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弼德院)12.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孙中山)13.北洋军阀于1918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皖系军阀)14.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性质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15.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16.1947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委员合议制)1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采取的决策方式为(合议)18.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时进行的考核称为(临时考核19.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民主鉴定)20.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朝会)21.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六条问事)22.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谒者台官员)23.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24.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升等考试制度)25.东汉时,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尚书台)1.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的是(启2.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中华民国宪法》 )3.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晋国和楚国)4.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州刺史)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6.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尚书六部)7.五代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入幕)8.辽代的政府官员中,林牙大致相当于唐代的(翰林)9.明代的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10.康熙为抗衡议政王会议的影响而设立的机构是(南书房)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12.近代西方列强借以控制清政府的财政并进而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机构是(总税务司)13.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公署职员公告一般人民者称为(示14.依《国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是(国民政府主席)15.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16.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中央设计局17.“行宪国大”后,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的产生方式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委员会 )19.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号召为(精兵简政)20.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军事管制委员会)21.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禅让制”进行民主推选的是(军事首长)22.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唐代宗)23.秦汉政府作行政决策时由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会议形式称为(集议)24.明代考核官员的机构是(吏部和都察院 )25.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百日维新)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大会)2.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带有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左郡县)5.隋文帝确定了三省的分工,其中作为“政本之地”的是(尚书省)6.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 女真族 )7.明代宫中设置的与通政司职能相应的机构是(文书房)8.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伯克制度)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按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的是(抗日民主政权)10.1906年,正式下诏“预备立宪”的是(慈禧太后)11.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临时参议院选出)12.在北洋各派军阀的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招牌的是(曹锟和吴佩孚)1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统一党政军领导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防最高委员会)14.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区为市、县以下自治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区民大会)15.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16.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决策问题上)17.关于抗日民主政权行政机构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行政公署在法律上属于一级政权机关,而非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 ...18.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建立的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19.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赋税改革的重点是(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20.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枢密院)21.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确定的“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22.西周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其中之一是直接称周王为(天子)23.唐玄宗时,被称“内相”且具有草诏权的是(.翰林学士 )24.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枢密院)25.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选任机关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西周中央政府政务官中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是(司徒)2.吴起、西门豹等人因被达官推举而成为一代名臣骁将,这种选官方式称为(荐举)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4.中国古代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始于(魏晋)5.隋唐时,九寺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是(鸿胪寺)6.谏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北宋)7.元代掌管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政务的职能机构是(宣政院)8.明代具有票拟权的官员是(.内阁首辅)9.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10.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都察研究所11.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蔡锷)12.袁世凯政府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D )A.土司制度B.政教合一制度C.伯克制度D.盟旗制度13.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为(县)14.关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实行新县制的目的是大力推行地方民主)15.1948年“行宪国大”后,从表面上看,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大会)16.苏维埃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的行政决策方式是(首长负责制)17.一般而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负责干部管理的是(民政部门)18.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新解放城市中组织成立的各界代表会是(咨询协商机关)19.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20.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唐六典》 )21.属明代省级行政机关之一的是(布政司)22.清朝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此称作(职务回避)23.为统一西南护国讨袁军政事务,各省护国军于1916年5月成立了中华民国军务院,其所在地为(广东肇庆)24.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省长的产生方式为(省民大会选举)25.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为(工农兵代表会议)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2.春秋时期,最先进行田税改革的国家是(齐国)3.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中外朝制)4.中国历史上流传的“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说法发生在(南朝)5.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隋文帝)6.宋初保甲制度的核心功能是负责强化(地方治安)7.辽统治者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里的国制是指(契丹官制)8.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卫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构是(哈密卫)9.清朝对宦官进行严格管理并有效避免了宦官干政的机构是(内务府)10.《中华民国约法》确定的行政体制是(总统制)1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政府被迫设立的负责办理议和之事的机构是(抚夷局)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南京)13.北洋军阀政府时期被称为“超责任内阁”的是( 以段祺瑞为首的内阁 )1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蒙古和西藏)15.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民参政会)16.“行宪国大”后,司法院院长、副院长的产生方式是(.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任命17.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乡(市)苏维埃)18.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19.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其最高权力机关是(临时参议会) 20.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训政纲领》 )21.从决策程序上来说,隋唐三省制度总体上是一种(分权体制)22.根据北洋政府有关文官惩戒制度的规定,文官普通惩戒委员会负责惩戒(委任官 ) 2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被称为(巡狩)24.下令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的明朝皇帝是(明太祖)25.1905年组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1.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2.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称为(柱国)3.汉武帝用以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中外朝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5.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门资)6.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具有草诏权,时称(内相)7.唐代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称为(格 )8.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的机构是(提举常平司)9.辽代最高军事机关是(枢密院)10.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资历)12.清代总揽军政大权,被称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的中枢决策机构是(军机处)13.清朝的回避制度规定,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这种回避方式称为(职务回避)14.抗日民主政权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行政事务的管理,其组成原则为(民主集中 )15.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称为(同文馆)16.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1905年)17.南京临时政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大元帅大本营)18.1916年5月,中华民国军务院成立于(广东肇庆)19.世称“贿选总统”的是(曹锟)20.抗战前,选举产生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机关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21.南京国民政府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初步调整后所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蒙古和西藏)22.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的单位是( .县23.抗战期间,作为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24.抗日民主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参议会)25.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新解放城市中组织成立的各界代表会的性质是(咨询协商机关)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2.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内外服制)3.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 周朝)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郡县制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6.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唐六典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格)8.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枢密院)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女真族)10.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资历)12.清朝内务府的职责是(掌管宫廷事务13.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伯克制度)1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地位的法律文件是(《训政纲领》)15.西方列强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财政并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工具是(.总税务司16.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都察研究所)17.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肃政厅)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依修正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民国元首为(国民政府主席)20.抗战前,国民政府地方人事的统一管理机关是(考试院)21.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乡(市)苏维埃)22.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边区政府委员会23.抗战期间,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县政府)24.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教育为主、惩戒为辅25.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奴隶社会)2.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构是 (部落酋长议事会)3.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体制的完善时期是 (周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