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合集下载

泵类产品执行及验收标准准

泵类产品执行及验收标准准

2、泵类产品执行及验收标准我公司用于此次投标的设备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验收的主要执行标准如下:一、主要采用标准名称及代号名称简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国际标准化协会标准 IS0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中国水电行业标准 SD中国水利部标准 SL中国电力行业标准 DL中国机械工业行业标准 JB中国机械电子工业行业标准 EB中国冶金行业标准 YB中国石油部标准 SY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标准 ASTM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日本工业标准 JIS美国国家电气规程 NEC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 IEEC水电工程设计消防规范 SDJ278-90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 DIN二、水泵执行标准三、电机执行标准四、产品验收标准泵类产品运达现场,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接收或入库。

验收标准及步骤如下:1.包装检验泵或泵组(含电机)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规定;包装外表应标志有产品的型号及生产厂家名称及必要标志。

包装应有承重底托,且留有吊装位置,以方便产品装卸;一般泵或泵组产品采用木箱包装。

由制造商直接运达现场的产品亦可以采用裸装的形式,但必须保证产品外观质量不受影响。

2.拆箱拆箱时应有制造厂商和订货单位双方到场后方可进行。

如有制造厂商同意或委托,也可由订货方单方面进行拆箱检验。

拆箱时应先拆除包装箱顶盖,待观察清楚箱内产品的布置后再拆四周侧板,取出随机文件并进行验收。

合格证应标有产品型号、性能参数及检验人员签章。

3.验收3.1拆箱后,根据送货单或合同,检验交货的件数。

3.2每台泵包装内应有随机文件,并且用防水袋包装,随机文件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各一份。

3.3外观3.3.1油漆泵外表面油漆应符合JB/T4297中的规定,颜色均匀,不得有起泡、刷痕、桔皮等现象;泵外表采用表漆,过流部分应涂有防锈底漆;标牌及转向牌不得涂漆。

泵如有采用非金属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的零部件,则可不涂装表、底漆。

泵的标准

泵的标准

GB 7021-86 离心泵名词术语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常用的名词术语和有关的水利术语.JB/T 4297-92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泵产品的涂装技术要求和涂装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泵产品金属零、部件表面的喷涂、刷涂和浸涂。

JB/T 6879-93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除轻金属铸件和抗磨白口铸铁件以外的所有离心泵的金属铸件。

JB/T 6880.1-93 泵用灰铸铁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泵用灰铸铁件(以下简称铸件)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水环真空泵、往复泵、螺杆泵、齿轮泵铸件。

其他类型泵、按其适用部分也可参照采用。

JB/T 6880.2-93 泵用铸钢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泵用铸钢件(以下简称铸件)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水环真空泵、往复泵、螺杆泵、齿轮泵铸件。

其他类型泵、按其适用部分也可参照采用。

JB/T 6880.3-9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以下简称铸件)的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铸造的离心泵、往复泵铸件。

JB/T 6913-93 泵产品清洁度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泵产品清洁度的抽样方法、取样部位、测定方法及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泵产品传动和润滑部位清洁度的测定。

类似于泵的涡轮机也可参照使用。

JB/T 8687-1998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本标准规定了泵类产品抽样的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

本标准适用于泵制造厂对在同样条件下批量生产的同一产品或同一零部件等进行逐批抽样检查。

B 型式、参数、尺寸和技术条件GB/T2816-91井用潜水泵型式和基本参数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井用潜水泵的型式、基本参数和连接尺寸等。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94-长沙中联泵业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94-长沙中联泵业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GB/T 5656—94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 5199m 1986《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共有三个,按类别分为I、Ⅱ、Ⅲ类。

1类要求最严,Ⅲ类要求最松。

凡是可能需要由买方决定或需要由买方和制造厂家共同商定的内容,其有关正文用黑体字印刷并列出在附录H中。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工厂检查和试验以及发运方面的Ⅱ类要求。

并包含了与这些泵(含底座、联轴器和辅助管路,不包括驱动机)的安装、维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特性。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上使用的后开门结构的离心泵(典型的如符合GB566 2所规定的泵)。

本标准或标准的部分条款也适用于非后开门结构泵的设计。

在已经要求应用本标准的情况下.:a. 又需要一种特殊的设计特性时,可以提出符合本标准意图的另外一些供选择的设计,只要对它们作了详细的说明;b. 可以提出并不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泵供考虑,只要对所有不符合之点均予以说明。

当多个文件之间含有相抵触的技术要求时,应按以下顺序决定各文件的适用性;a. 购货订单或询问单(如无订单)[见附录F(参考件)和附录G(参考件)];b. 数据表(见附录A(参考件)];C. 本标准;d. 订单或询问单中提到的其他标准。

2 引用标准GB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 3767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及准工程法GB 3768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 4216 灰铸铁管法兰尺寸GB 4662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GB 5660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 5661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 5662 轴向吸入离心泵(1.6MPa)标记、性能和尺寸GB 6062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仪GB 6075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 6391 滚动轴承额定动负荷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GB 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GB 9239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 108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定义对本标准中必须加以解释的术语定义。

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及标准

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及标准

多级离心泵技术条件及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水的其他液体的多级离心泵。

所输送的液体温度一般不高于80°C。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3.技术要求3.1泵的性能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并绘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3.2泵的效率泵的效率应符合JB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的规定。

3.3泵的汽蚀余量(NPSH)泵的汽蚀余量应符合JB3562-84《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的规定。

3.4原动机3.4.1确定原动机功率应考虑下列因素:3.4.1.1泵的工作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3.4.1.2并联使用的系统中只有一台泵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工况;3.4.1.3.轴封的摩擦损失;3.4.1.4传动损失;3.4.1.5现场大气压情况。

3.4.2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泵额定轴功率(横坐标)与纵坐标百分数的乘积。

3.5临界转速3.5.1在刚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小于第一临界转速nc1,应取:n<0.8nc13.5.2在挠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大于第一临界转速nc1,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nc1,应取:1.4nc1<n<0.7nc23.6平衡、振动和噪声3.6.1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应符合JB/TQ380-84《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的规定。

通常采用附录B中G6.3级平衡法可以满足要求。

3.6.2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应符合JB/TQ381-84《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的规定。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详细介绍

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详细介绍

水泵消耗的功率过大。
水泵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反 常声音,流量下降,直到 不出水。
十二、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故障 原因 解决办法
轴承过热。
没有润滑油或油太脏。 水泵与电机轴不同心。
注油或换油。 校正泵与电机轴同心度。
水泵振动。
水泵与电机轴不同心。 轴承磨损。 转子擦壳。 基础松动。
校正泵与电机轴同心度。 更换轴承。 解体检查整台泵。 加固基础。
六、结构特点
轴承 采用两个向心球轴承(IR泵为一个向心球轴承,两个向 心推力球轴承)装在悬架内,支承泵轴,承受泵的径向力和轴向 力,轴承采用稀油润滑。 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 针方向旋转。 IS、IR、IY型泵通用性广,全系列共160种规格,但只用四种 轴;同一规格的轴、轴承、轴封、叶轮及紧固件等均能互换;全系 列泵的悬架也只有四种。 IS型泵一般采用填料密封,在轴封处装有轴套以保护轴,轴套 与轴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以防止沿着配合表面进气或漏水;也可以 根据用户要求配装机械密封。 IR型泵的轴封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 封两种方式,泵盖上设有内水封孔、外水封孔和冷却腔。IY型泵一 般采用机械密封,无内水封孔。
二、型号意义
IH80-65-160A-302 IH —— 国际标准化工泵 80 —— 泵入口直径为80mm 65 —— 泵出口直径为65mm 160 —— 叶轮名义直径为160mm A —— 叶轮外径切割代号(A、B、C分别表示第一、二、 三次切割) 302 —— 泵触液零件的材料代号
三、结构特点
二、用途
IS型泵供输送温度低于80℃的清水或物理、化学 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泵的进口压力小于 0.3MPa,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及农业排灌。 IR型泵适用于输送温度低于150℃的清水或物理、 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介质。泵的吸入压力不大于 0.8MPa,可用于热水锅炉及与换热器配套,作为循环 水泵,给水泵,也可作其它用途的输水泵,如城市给 排水和矿山排水等。 IY型泵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粘度小于120厘沲 的无腐蚀油类和石油产品,输送介质温度小于80℃, 进口压力小于0.3MPa。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1985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85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ultistagecentrifugalpumps———————————————————————————————————————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水的其他液体的多级离心水泵。

所输送的液体温度壹般不高于80°C。

用户如对产品有不同于本标准的要求时,按订货单和数据单[附录A(补充件)]执行。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均于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和GB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定义。

技术要求1.1泵的性能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且绘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和流量的关系曲线)。

1.2泵的效率泵的效率应符合JB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的规定。

1.3泵的汽蚀余量(NPSH)泵的汽蚀余量应符合JB3562-84《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的规定。

1.4原动机1.4.1确定原动机功率应考虑下列因素:a.泵的工作点于性能曲线上的位置;b.且联使用的系统中只有壹台泵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工况;c.轴封的摩擦损失;d.传动损失;e.现场大气压情况。

图11.4.2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图1所示的泵额定轴功率(横坐标)和纵坐标百分数的乘积。

1.5临界转速1.5.1于刚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小于第壹临界转速nc1,应取:n<0.8nc11.5.2于挠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大于第壹临界转速nc1,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nc1,应取:1.4nc1<n<0.7nc21.6平衡、振动和噪声1.6.1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应符合JB/TQ380-84《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方法》的规定。

通常采用附录B中G6.3级平衡法能够满足要求。

水泵清单及技术要求

水泵清单及技术要求

水泵清单及技术要求一、水泵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二、相关技术要求1、技术规范和制造标准在本规定中引用的标准和规范,应是最新版本标准。

所有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测试、验收等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国内相关行业已实施的标准。

GB/T 3214-1991 《水泵流量的测量方法》GB/T 3216-19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T 5656-1994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 5660-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T 5661-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T 5662-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标记、性能和尺寸》GB/T 7021-1986 《离心泵名词术语》GB/T 13006-1991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汽蚀余量》GB/T 13007-1991 《离心泵效率》GB/T 13468-1992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69-1992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 16907-1997 《离心泵技术条件(Ⅰ类)》GB/T 18149-2000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JB/T 1050-1993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1051-1993 《多级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2727-1993 《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297-1992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JB/T 5294-1991 《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878.1-1993 《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878.2-1993 《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879-1993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JB/T 6880.1-1993 《泵用灰铸铁件》JB/T 6880.2-1993 《泵用铸钢件》JB/T 6880.3-199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JB/T 6881-1993 《泵可靠性测定试验》JB/T 6882-1993 《泵可靠性验证试验》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JB/T 6913-1993 《泵产品清洁度》JB/T 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543.1-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JB/T 8543.2-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 8687-1998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2、除上述国家标准外,投标设备还应满足下述特殊技术要求:(1)采用径向剖分,单级、离心式。

水泵技术要求

水泵技术要求

附件十四:空调技术要求1.空调水泵1.1.总则1.1.1.说明本章说明有关水泵的制造及协助安装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

1.1.2.一般要求1.1.2.1.须按照设备表内所标注的技术资料、数量及类别提供适合的水泵。

设备表内所标注的水泵压头只为设计概算仅作招标参照;实际所需的水泵压头,须由承包单位重新复核计算确定。

有关计算结果须于订购设备前提交建筑师/工程师审核,因此实际系统的要求应以最终选型参数为准。

但如其后仍发觉所提供的设备与实际系统运作不协调而需对部分设备(水泵、电动机、控制组件、电缆等)作修改或更换以配合时,所引起的一切返工、整改的经济损失一概由承包单位负责。

1.1.2.2.在运送及储存时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以避免水泵因碰撞及锈蚀而受损坏。

所有受损坏的设备将不被接受。

1.1.2.3.水泵的工作及试验压力须符合要求。

1.1.2.4.须提供完整的水泵配套,除水泵外还须包括电动机、驱动轴及钢制底座组装而成。

1.1.2.5.所有水泵包括电动机及驱动轴应由同一厂家配套组装,并附原厂的质量证明文件及调试报告证书。

若电动机由另一厂家制造,其原厂的质量证明文件亦必须随整组水泵附上。

1.1.2.6.须配合水泵的安装调试及提供运行阶段的技术支持。

1.1.3.质量保证1.1.3.1.水泵的制造、协助安装及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须满足下列规范要求:JB/T 6878-2006 管道式离心泵GB/T 13006-2013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GB/T 13007-2011 离心泵效率GB/T 16907-2014 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GB/T 5656-2008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 5657-2013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JB/T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 3214-2007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3216-2005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和2级GB/T 5660-2013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T 5661-2013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GB50275-2010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9762-2007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1.1.3.2.水泵须为专门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厂家提供,而有关水泵须具有五年或以上运作良好的纪录且须取得ISO9000:2015认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条件(Ⅲ类)GB/T 5657-1995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908-1993《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共有三个,按类别分为Ⅰ、Ⅱ、Ⅲ类。

Ⅰ类要求最严,Ⅲ类要求最松。

凡是可能需要由买房决定或需要由买方和制造厂共同商定的内容,其有关正文用粗体字印刷并列出在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F(参考件)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工厂检查和试验以及发运方面的Ⅲ类要求。

并包含了与泵(包括底座、联轴器和辅助管路,如果驱动机不是与泵构成一个整休,此驱动机除外)的安装、维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特性。

1.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应用的具有任何驱动和安装形式的单级、多级、卧式或立式结构(联轴器联接或共轴式)离心泵。

1.3在已经要求应用本标准的情况下:a)又需要一个特殊的设计特性时,可以提出符合本标准意图的另外一些供选择的设计,只要对它们作了详细的说明;b)可以提出不是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泵供考虑,只要对所有不同点均予以说明。

1.4每当多个文件之间含有相抵触的技术要求时,应按以下顺序决定各文件的适用性:a)购货定单或询问单(如未发出订单)〔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B(参考件)〕;b)数据表〔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A(参考件)〕;c)本标准;d)订单货或询问单中提到的其他标准。

2引用标准GB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 4216 灰铸铁管法兰尺寸GB/T 4662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GB 5661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 6075 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 6391 滚动轴承额定动负荷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GB 6556 机械密封的型式、主要尺寸、材料和识别标志GB 6558 挠性转子平衡的评定准则GB 9113 钢制管法兰GB 9239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 1088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 定义本标准中需要加以解释的术语定义如下:3.1工作条件由给定的用途和泵输液体所决定的各种参数(例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

这些参数将影响结构型式和结构材料。

3.2容许工作范围配以所供叶轮的泵在规定工作条件下许用的流量范围。

该范围受到汽蚀、发热、振动、噪声、轴挠度以及其他的类似条件所限制,它须由制造厂确定。

工作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用最大和最小连续流量表示。

3.3额定条件保证工况点的各个条件(驱动机条件除外)。

该工况点必须满足所有规定的工作条件并考虑留有必要的余量。

3.4驱动机额定输出功率现场工作条件下驱动机最大容许输出功率。

3.5基本设计压力由承压零件所用材料在20℃时的许用应力导出的压力。

3.6额定压力对某一给定应用场合,在最恶劣工作条件下的极限压力。

3.7额定入口压力作为保证点工作条件的入口压力。

3.8额定出口压力在额定流量、额定转速、额定入口压力和密度条件下保证点的泵出口压力。

3.9压力—温度额定值以曲线形式给出的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图1]。

3.10容许最高连续转速。

3.11自停转速独自的超速紧急装置动作使原动机关闭时的转速。

注:对于汽轮机和往复式发动机,该转速至少应是最高连续转速的110%。

对于燃气轮机,该转数的转速的105%。

3.12第一临界转速旋转部件的最低横向自然振动频率与旋转旋转频率相一致时的转速。

3.13设汁径向负荷在设计液体密度(通常为1 000 kg/m3)条件下,最大叶轮(直径和宽度)在它的最高转速性能曲线上制造厂规定的范圈内工作时所受到的最大水力径向力。

3.14最大径向负荷在最大液体密度条件下,最大叶轮(直径和宽度)在它的最高转速性能曲线上任一点工作时所受到的最大水力径向力。

3.15轴的径向跳动在轴处于水平位置的情况下,用手转动支承在轴承中的轴时,由测量轴相对轴承箱位置的器具所指示的径向总偏移量。

3.16端面跳动当用手转动支撑在轴承中、处于水平位置的轴时,由附于轴上并随其转动的器具在填科函外径向平面处指示的轴向总偏差。

该径向平面是决定密封部件对中的平面。

3 .17轴挠度轴受到作用在叶轮上的水力径向力而偏离其几何中心的位移。

它不包括由于轴在轴承间隙范围内的倾斜而引起的轴位移。

也不包括由于叶轮不平衡或轴的径向跳动而引起的轴弯曲。

3.18循环(冲洗)泵输液体从高压区到密封腔的回流可以是外部管路或内部通道的形式。

该回流用来带走在密封处产生的热量或保待密封腔的正压,或经处理以改善密封的工作环境。

在某些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可能是从密封腔到低压区(例如入口)的循环方式。

3.19注人(冲洗)从一外部液源引入合适的(清洁的、相容的等)液体至留封腔,然后进人泵输液体。

3.20遏止在主轴封的大气一侧连续地或间断地引人一种合适的(清沽的、相容的等)流体,用于排除空气或潮气,防止或清除沉积物(包括冰),润滑辅助密封,熄灭火花,稀释、加热或冷却泄漏液体。

3.21阻隔液体(隔离液)在两个密封(机械密封和/或软填料)之间引人的一种合适的(清洁的汗相容的等)液体,阻隔液体的压力取决于密封的配置。

阻隔液体可用于防止空气进人泵里。

通常阻隔液体比泵输液体易于密封井且/ 或泄漏时产生的危害性较小。

4设计4.1总则4.1.1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应表示出泵的容许工作范围。

4.1.2汽蚀余量(NPSH)NPSHR应按GB 3216规定的冷水(常温清水)为基准来确定。

NPSHA 必须比NPSHR大一个余量,该余量至少为0.5m。

4.1.3安装泵最好能适合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室外安装。

如果泵仅适合于室内安装,则在制造厂的文件中应清楚地讲明这一情况。

买方应规定室外安装时的环境条件。

4.2原动机对于确定的工作条件:适合作为联轴器连接泵的驱动机的原动机,其额定输出功率与泵的额定轴功率(在1~100 kW范围内)之比至少应等于([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图2])所给出的百分数。

对于该范围以外的泵轴功率,其百分数应由制造厂和买方协商确定。

如果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已满足安装的给定直径叶轮在任何工作条件下的功率需求,则不需要再留额外的余量。

对于不确定的工作条件:作为共轴式泵的驱动机的原动机,其额定愉出功率必须满足安装的给定直径叶轮在任何工作条件下的功率需求。

这些悄况下不再需要额外余量。

4.3临界转速、平衡和振动4.3.1临界转速在工作条件下,当连接到商定的驱动机上时转子的实际第一横向临界转速至少应超出包括汽轮机驱动泵的自停转速在内的最高许可连续转速的10%。

对于立式泵,容许是挠性轴。

4.3.2平衡和振动4.3.2.1卧式泵在制造厂试验设备上测量时,未过滤的振动值应不超过表1给出的振动烈度极限。

这些数值是泵无汽蚀运行时在额定转速(±5%)和额定流量(±5%)工况点于轴承箱处沿径向测得的。

作为参考,如按GB 9239的G6.3级做平衡,通常即能达到表1要求。

对于特殊叶轮的泵,如单流道叶轮泵,其振动值可能超出表1中给出的限值。

此时制造厂在供货中应对此予以说明。

注:1)此表根据GB 6075规定。

4.3.2.2立式泵a.对于配带刚性联轴器的立式泵,振动读数应在驱动机座的顶端法兰处测取。

对于配带挠性联轴器的立式泵,振动读数应在泵的上端轴承近旁测取。

b.工厂试验时,在额定转速(±5%)和额定流量(±5%)且无汽蚀运行状态下,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泵的振动极限(均方根速度值)均不得超过7.1 mm/s。

挠性转子的平衡可参考GB 6558。

4.4承压件4.4.1压力—温度额定值制造厂应明确规定泵在最恶劣工作条件下的极限压力(最大容许工作压力)。

泵的额定压力(泵体和泵盖,包括轴封箱和填料压盖/密封端盖)不得超过泵法兰的公称压力。

在泵由铸佚、球墨铸铁、碳钢或不锈钢制造时,在20℃时的基本设计压力应至少是0.6 MPa的表压。

对于抗拉强度要求不允许达到顺定值0.6MPa的材料,制造厂应根据材料的应力—温度额定值调整其压为一温度定值并且予以明确说明。

如果制造厂在铭脾和数据表中作了明确的规定,则低扬程的泵可以有较低的压力—温度额定值。

4.4.2壁厚包括轴封箱、填料压盖和密封端盖在内的压力壳体,须有适当的厚度使之能在工作温度下经受住最大容许工作压力并限制变形。

泵体还应适合于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压力(见第6章)。

4.4.3材料由于承压件的材料应根据泵输液体和泵的用途确定(见第5章)。

4.4.4机械性能4.4.4.1拆卸泵应设计成不需移动吸人和排出连接管即可执行为更换备件所必需的拆卸操作。

如果结构不是如此,即拆卸会带来某种移动,则应予以说明。

4.4.4.2泵体垫泵体垫的设计应适合于额定工作条件和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条件。

4.4.4.3外部螺栓连接连接承压件的螺栓或螺柱的选择应适合于最大容许工作压力和正常的拧紧方法。

4.5短管(管口)和其他连接件注:对本标准而言,短管和管口是同义的。

4.5.1型式和尺寸在制造厂的文件中应对各种流体连接件的型式和尺寸予以说明。

4.5.2封堵件放气孔、测压孔和排液孔应安装足以承受最大容许工作压力且可以拆卸的封堵件。

封堵件的材料应适合于泵输液体。

4.6短管(进口和出口)上的外力和外力矩根据要求,制造厂应提供作用在短管上容许的外力和外力矩的详细数据。

4.7短管(管口)法兰如果采用圆形法兰,则法兰的外轮廓尺寸应符合GB4216或GB 9113标准的法兰。

如果制造厂的标准形式需要法兰厚度和直径比规定等级的相应尺寸大,则要由制造厂请求,也可以提供较重的法兰,但是应按上述标准规定加工平面和钻孔。

螺栓孔应跨中心线布置。

4.8叶轮4.8.1叶轮设计根据用途可以选择闭式、半开式或开式的叶轮设计。

4.8.2叶轮的固定叶轮应加以固定以防止它按指定方向旋转时沿周向和轴向移动。

对共轴式泵还须注意叶轮无论按哪种方向旋转均须有可靠的固定。

4.9运行间隙确定静止件和旋转件之间的运行间隙时,应考虑工作条件和这些零件所用材料的性能(如硬度和抗擦伤性)。

间隙的大小应能防止在工作条件下相互接触。

选择的材料组合要使磨损和卡住的危险减至最小。

4.10轴和轴套4.10.1总则轴应有足够的尺寸和刚性以便:a.传递原动机额定功率;b.使填料和密封工作状况不良程度降至最低;c.使磨损和卡住的危险减至最小;d.对启动方法和有关的惯性负荷给予应有的考虑。

4.10.2表面粗糙度填料函密封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应适合使机构密封和填料密封均能满意的工作的要求。

4.10.3轴的挠度计算得出的由泵运转时产生的径向负荷引起的在通过填料函外端的径向平面处轴的挠度,如样机试验所证实的在容许的工作范围内不应超过50μ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