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完整版
节能判断题

正确答案为:对
17、由于配额型交易市场和项目型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程序不同,碳信用在不同的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类型的金融衍生品特性。正确答案为:对
1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侯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会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显示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度。正确答案:对
13、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国有效应对外部压力,就是要通过国际谈判争取排放空间,同时也要展现大国的责任。而积极引导内部需求,就是国内要转向低碳经济,强调创新能力,确保有序发展,实现增强综合国力的目标。正确
14、中国的太阳能利用重点在西藏,西藏的太阳能特别好,在那里建设很成功。正确
5、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正确答案为:对
6、《京都议定书》与《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它成为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立了明确的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量化目标正确答案为:对
9、从2006年开始,海淀区不含电力、热力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错
10、海淀区政府2008年制定了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和推动电子环保的政策措施。错
11、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对本国境内实施的CDM项目没有权利进行控制和干预。正确答案为:错
12、“十一五”期间,如果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2010年排放比2005年减少20%左右。错
19、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国际竞争力。正确
20、低碳发展,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为关键,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战略取向。正确
最新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一、问题提出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
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
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题到第七题都是全部一次性打勾“a”的,所以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做到。
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做到的节能习惯,虽然看似十分平常,实际上这就是环保。
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什么大家不多做一些呢?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
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
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
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
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不是特别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另外因为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所以很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
但是最好还是把电池专门放在一个地方,因为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也是乐于配合的。
四、我的感受低碳成为了我们热议的话题。
202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38947770bf78a642954b1.png)
2020 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2020 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章节测试答案第1 章单元测试1 、我国是在哪一年的气候大会上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答案:2015第2 章单元测试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答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 、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答案:日内瓦3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答案:发展低碳经济4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5 、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
答案:错6 、不属于实现“ APEC蓝”所用的超常规手段的是答案: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答案:化石能源、核能8 、判断题: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错9 、判断题:降低碳排放量会影响生产力进步( )答案:错10 、依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2030 年左右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至( ) 左右。
答案:20第3 章单元测试1 、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答案:对2 、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
答案:错3 、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答案:错4 、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答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哥本哈根谈判阶段5 、工业革命以后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答案:能源活动6 、--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京都议定书》7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答案:英国的《气候变化法》8 、在( )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科学研究的日程。
2015专业技术人员低碳经济考试卷80分

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2.()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A、“九五”B、“十五”C、“十一五”D、“十二五”3.政府低碳责任的带动失力原因没有()A、生态责任不明确B、发展观不正确C、生态伦理缺失D、追究制度不严格4.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A、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B、环境法律机制的调整C、多立法D、环境法律观念的进步5.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石油B、太阳能C、风力能D、水力能6.(),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7.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A、50%B、60%C、70%D、80%8.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9.清洁能源,包括()A、煤B、石油C、太阳能D、汽油10.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领域倾斜A、消费市场B、生产市场C、研发部门D、销售部门11.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A、1~2℃B、3~4℃C、5~6℃D、7~8℃12.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A、清洁B、无污染C、可再生D、有污染13.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B、低碳发展C、节能减排D、碳中和技术14.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B、低碳发展C、节能减排D、碳中和技术15.()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16.严刚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是指()A、目标层B、要素层C、指标层D、进度层17.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18.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D、能源技术创新19.()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20.从()起,对流层中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开始下降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21.(),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22.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A、二氧化氯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23.()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A、西班牙B、德国C、中国D、日本24.()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技术革命。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各国绘制了未来低碳经济技术发展路线图。
代表性的是IEA发布的全球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该研究认为有17项全球减排的关键技术,如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氢燃料动力车辆、热电联产、建筑能但是对低碳技术的额外投资将高达17万亿美元;激进的研究结果证明,如果要实此刻2050年内二氧化碳减少排放50%的目标,至2050年额外所需要投资将在45万亿美元以上。
200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按照“能源发展需求—重要科技问题—重要技术方向—重要技术方向路线图—创新能源技术总体部署—保障体系建设”的逻辑,编制了“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用技术、高效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电网安全稳定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电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新型核电与核废料处理技术等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能源技术。
如果将升温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到2030年,世界每年的减排成本在最乐观的情形下为2000-3500亿欧元,此外在前期投资方面,每年需要1万亿美元的投资来保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推广,这相当于全球40%的基础设施投入。
中国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也将面临巨额的投入,2008年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将投资于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近200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即中国每年几乎投入GDP的1%用于如果广泛利用现有的和正在研发的先进技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50年将持续现有水平该路线图识别出中国至2050年能源发展的十个重要技术方向,包括:煤炭的清洁和高附加值利。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与答案

1.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产品营销模式B、市场营销模式C、绿色营销模式D、持续营销模式2.()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3.()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A、保护环境B、人口众多C、发展科技D、计划生育4.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是()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5.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A、10-20厘米B、20-30厘米C、30-40厘米D、40-50厘米6.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是()√A、外在动力B、内在动力C、附加动力D、源动力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B、过度开发C、人口太多D、污染严重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9.中国于()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0.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11.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A、形式B、对象C、地点D、时间12.低碳经济的实质()√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能源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3.()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14.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15.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A、O1B、O2C、O3D、O416.()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技术进步与创新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17.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石油B、太阳能C、风力能D、水力能18.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A、“1+3”模式B、“1+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19.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复杂性B、不可积累性C、广泛性D、潜在性20.()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A、东极B、西极C、南极D、北极21.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A、二氧化氯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22.()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A、“九五”B、“十五”C、“十一五”D、“十二五”23.(),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2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25.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B、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C、金属再生利用率D、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6.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27.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28.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10%-20%B、20%-30%C、40%-50%D、70%-80%29.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30.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31.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桥—、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实质(-)10经济的概念。
鲁宾斯德教授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被广泛认同,他指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髙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溫消耗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涮髙效利用、清洁能淵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温技术和减排技术册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湄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内容:(1 ) IR碳经济是涉及经济、坏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髙污染、髙排故、没有约東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10经济是针对碳排故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 C0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的而进行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历史上C0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02的茸故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Schmalesee ( 1998 )、Galeotti (1999 )证实了人均收人和C0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
Grubb(2004 )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葩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02排放较髙,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
Treffers ( 2005 )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发展。
2013年度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试题答案(100分)

考生测试时间: 23:22 - 00:27 得分:100分通过情况:通过低碳经济测试结果1.(2分) 温室气体排放权和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A. 大气空间具有均质特性B. 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国家C. 大气空间具有无边界性D. 温室气体排放权不允许交易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2.(2分) “碳锁定”是指A. 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B. 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C. 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D. 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3.(2分) 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A. 沈阳环境交易所B. 南京环境交易所C. 上海环境交易所D. 北京环境交易所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4.(2分)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生物能源B. 海洋能源C. 石油能源D. 化石能源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5.(2分) 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B.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C.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D.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6.(2分) 世界上最早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的国家是A. 美国B. 意大利C. 英国D. 俄罗斯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7.(2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A.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B.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C.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8.(2分) 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施,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A.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B. 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管理C. 通过财税引导进行经济激励D. 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9.(2分)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试题: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
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
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D。
创造清洁能源结构和改变能源使用属性
答案:(B)。
相关试题(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B)。
A。
能源低利用B。
追求绿色GDPC。
减少收入
相关阅读: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技术革命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各国绘制了未来低碳经济技术发展路线图。
代表性的是IEA发
布的全球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该研究认为有17项全球减排的关键技术,如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氢燃料
动力车辆、热电联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海洋能等等,并评估了发挥技术减排潜力所需的投资。
如果广泛利用现有的和正在研发的先进技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50年将持续现有
水平,但是对低碳技术的额外投资将高达17万亿美元;激进的研究结果证明,如果要实此刻2050年内二氧化碳减少排放50%的目标,至2050年额外所需要投资将在45万亿美元以上。
200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由40多位专家组成的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按照能源发展需
求重要科技问题重要技术方向重要技术方向路线图创新能源技术总体部署保障体系建设的逻辑,编制了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该路线图识别出中国至2050年能源发展的十个重要技术方向,包括:煤炭的清洁和高附
加值利用技术、高效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电网安全稳定
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电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
与利用技术、新型核电与核废料处理技术等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能源技术。
如果将升温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到2030年,世界每年的减排成本在最乐观的情形下为2000-3500亿欧元,此外在前期投资方面,每年需要1万亿美元的投资来保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推广,这相当于全球40%的基础设施投入。
中国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也将面临巨额的投入,2008年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将投资于节能、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态,另有370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调整能源密集的工业结构。
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近200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即中国每年几乎投入GDP的1%用于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