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知识点题型
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经典

(3)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设 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44XBiblioteka 2.2gx=5.3g
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66.25%
答: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66.25% 。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10g(1-x) y×9.8% 0.10g
(1)
65
=
10g
(1-x)
,x=67.5%
2 0.10g
(2)
98
=
y 9.8
0 0
,y=50g
2 0.10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1-67.5%)-0.10g=53.15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参加反应的 Ba(OH)2 质量共有 3.42%×100g=3.42g。当滴加 Ba(OH)2 溶液 50g 时,此时 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烧杯内溶液的 pH<7。故填:<
(2)解:设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 y。
H2SO4 +Ba OH2 == BaSO4 +2H2O
8.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现取 3 份该混合物各 20 g,分 别缓慢加入到 50 g、100 g、150 g 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A
B
C
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计算专题 知识点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定义】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试着计算:⑴双氧水(H 2O 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H 2SO 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氢氧化钙[ Ca (OH )2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试着计算:⑴SO 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尿素[ CO(NH 2)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 相对原子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 之比÷相对分子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⑶你能算出50公斤尿素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⑷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公斤氮元素呢?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5、求化学式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三、自我测评1.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碳、氢、氧的质量比是(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家居装修时,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CH2O)的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3.相同分子数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O2 B.H2 C.Cl2 D.N24.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在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3,它是下列气体中的() A.CO2 B.CO C.SO2 D.NO5.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A.1:1 B.14:11 C.7:11 D.11:76.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图表示用该氢氧化钠溶液与 10g 某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度ft也其优物咯液晌质域建 【答案】14. 6%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中和反应放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反应恰好 完全,溶液温度达到最高,故根据图示可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那溶液的质量为 20g 时,反应恰好完全解:分析图知与1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20gx 8%=1 6g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NaOH+HCl=NaCl+HO 40 36. 5 1 . 6g x 40: 1. 6g=36. 5: x x=1. 46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46g/10g=14. 6%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 6%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 . BaC 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
若误服了 MgSO 4溶液解毒。
为测定某 BaC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 MgSO 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 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P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 ;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克;(3)试计算原溶液中BaC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MgCl 2 23.3g 20.8% 【解析】BaC 2溶液可立即服用 100克BaC 2溶液,不断加入【分析】【详解】(1)当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加到100g时,溶液总质量出现拐点,此后随着硫酸镁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增加,不再产生新的变化。
故P点时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钢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镁。
因此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氯化镁;(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3)设原BaC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BaCl2 + MgSO4 = BaSO4 +MgCl2208 233100g x 23.3g208 _ 233100g x - 23.3gx=20.8%答:原BaC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其中计算题型是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计算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实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
一、摩尔计算题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最基础的一种题型,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等。
解题时需要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 = m/n,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n为物质的摩尔数。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1:计算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解析: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需要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质量,并将其累加。
摩尔质量C = 12.01 g/mol,H = 1.008 g/mol,O = 16.00 g/mol。
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 12.01 × 1 + 1.008 × 6 + 16.00 × 1 =60.15 g/mol。
二、溶液计算题溶液计算是指根据溶液的体积、浓度等信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浓度或溶度的题型。
解题时需要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关系以及浓度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2:已知有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硝酸银溶液,求其中硝酸银的质量。
解析:根据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107.87 g/mol。
硝酸银的摩尔数n = c × V = 0.1 mol/L × 0.1 L = 0.01 mol。
硝酸银的质量 = n ×摩尔质量 = 0.01 mol × 107.87 g/mol = 1.08 g。
三、配位化学计算题配位化学计算题是指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化学计量比等信息计算配位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摩尔比等题型。
解题时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和中心离子的摩尔关系以及配位数等概念。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3:已知配位化合物[Fe(C2O4)3]3-的分子式为[Fe(C2O4)3(H2O)3],求其中含有的Fe2+离子的摩尔数。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100%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00%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word)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为测定某 H2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 200g 硫酸溶液置于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 质量分数的 BaCl2 溶液,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 BaCl2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请回答: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在 Q 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用符号)。 (2)在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 pH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23.3 H+、Cl﹣、Ba2+ 变大 4.9%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P 点时氯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 成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是 200g+100g﹣276.7g=23.3g,故填 23.3; Q 点的氯化钡溶液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氯化钡,在 Q 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 H+、Cl ﹣、Ba2+,故填 H+、Cl﹣、Ba2+; (2)反应的过程中硫酸不断被消耗,生成盐酸,随氯化钡溶液的加入,溶剂增加,溶液的 酸性不断变弱,所以 pH 会不断变大,故填变大; (3)设氯化钡质量为 x。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出碳酸钙和生成氯化钙的质量,进而可
以求出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
解:(1)反应中生成 CO2 的质量为:12g+100g+100g﹣207.6g=4.4g;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1%。故填:16.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 和准确性。
【化学】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化学】化学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g 80% 5.6%【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2)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11744x y 4.4g↑106x=44 4.4gx=10.6g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00%=80% 13.25g⨯(3)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根据方程式可知:117y=44 4.4g y=11.7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g100%=5.6% 208g⨯。
2.取24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加136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4g沉淀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试计算反应中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73.6g【解析】【详解】设:24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Ca(OH)2 + Na2CO3=CaCO3↓+ 2NaOH106 100 80x 4g yx= 4.24 g y = 3.2 g .得到的10%NaOH溶液的质量为(24 g – 4.24 g + 3.2 g) ÷10% = 229.6 g加入石灰乳的质量为 229.6 g + 4 g - 136 g -24 g = 73.6 g答: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73.6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题知识点题型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当pH=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质量为_____g。
(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答案】Na+、H+、SO42- 0.8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解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3)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2NaOH+H SO=Na SO+2H O2424280981420.8g x y解得:x=0.98g y=1.42g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5%。
2.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方案二:另取10g 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______【答案】42.7% 97%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12g=1.88g 设生成1.88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32CaCO CaO +10044x1.88CO g↑高温10044=x 1.88gx=4.2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27g100%=42.7%10g⨯ (2)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说明生成了4.27g 二氧化碳 设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3222 CaCO+2HCl=CaCl+H O+CO10044y 4.27g↑10044=y 4.27g y=9.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7g100%=97% 10g⨯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3.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已知: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请回答:(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5.3 Na2CO3、NaCl、NaHCO3 36.5 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解析】【分析】【详解】(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CO3、NaCl、NaHCO3;(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233+=+10636.55.Na CO HCl N 3gaCl N x 5%aHCO ⨯ 106 5.3g=36.5x 5%⨯ 解得x=36.5g ;(4)设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322+=++36.544(54.75g-36.NaHCO HCl NaCl H O 5g)CO 5%y↑⨯36.5(54.75g-36.5)5%=44y⨯ 解得:y=1.1g4.小月喜欢养鱼观察鱼的生活习性,他查阅资料得知:鱼缸中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g/L 时,鱼就会死亡。
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 2+2H 2O =2Ca (OH )2+O 2↑.小月家的鱼缸容积为500L 。
(1)计算过氧化钙(CaO 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通过计算分析:①小月将7.2g 过氧化钙固体放入鱼缸中,假设生成的氧气完全溶于水,则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_____②要想使鱼缸中含氧量达标,至少要向鱼缸中加入多少克的过氧化钙?_____ 【答案】5:4 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符合最低要求 6.75g 【解析】 【详解】(1)过氧化钙(CaO 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2)=5:4, 故填:5:4。
(2)①设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x ,22222CaO 2H O 2Ca(OH)+=+144327.gxO 2↑ 14432=7.2g xx =1.6g ,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为:1.6g ÷500L =0.0032g/L ,因为0.0032g/L >0.003g/L ,此时鱼缸中的溶氧量符合最低要求。
②设需要过氧化钙质量为y ,要想使鱼缸中含氧量达标,需要氧气质量为:0.003g/L ×500L =1.5g ,22222CaO 2H O 2C +=+a(OH)O 14432y1.5g14432=y 1.5g, y =6.75g ,答:需要过氧化钙质量是6.75g 。
5.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 。
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 ,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图9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Mg (OH )2+2HCl=MgCl 2+2H 2O 。
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答案】1.095g 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解析】试题分析:解:设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X Mg (OH )2+2HCl=MgCl 2+2H 2O 。
58 73 6×0.145g X58/73=( 6×0.145g ):X X=1.095g分泌的盐酸与需要的盐酸的差为:9.0g-7.3g=1.7g ;故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答: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1.095g ,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铝合金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合金材料,已知某铝合金由Al 、Fe 、Cu 三种金属构成,为了测定各种金属含量,取12.5g 合金样品与盐酸反应,消耗浓盐酸(质量分数36.5%)100g 。
另取12.5g 合金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含氢氧化钠12g 的溶液40mL 。
已知: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Fe ,Cu 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问:(1)12.5g样品中含铝多少克_________?(2)铜在合金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答案】8.1g 12.8%【解析】【详解】(1)设12.5g样品中含铝的质量为x,222Al+2NaOH+2H O=2NaAlO+3H5480x12g↑54x=8012gx=8.1g,即样品中含有铝8.1g。
(2)设铝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322Al+6HCl=2AlCl+3H542198.1g y↑548.1g=219yy=32.85g与合金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36.5%×100g=36.5g;与铁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32.85g=3.65g;设与氯化氢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22Fe+2HCl=FeCl+H5673m3.65g↑56m=73 3.65gm=2.8g铜在合金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12.5g-8.1g-2.8g100%12.5g⨯ =12.8%。
7.元明粉(Na2SO4)常用于配制印染织物的促染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范围。
(1)元明粉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写出最简整数比)(2)配制10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促染剂,需要_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g。
(已知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密度为1.2g/cm3)(3)将某促染剂逐滴滴入100g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质量为8g。
而氯化钡是由木炭在高温下还原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得到BaS,向其中再加入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得到的。
①写出硫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通过滤渣质量计算需要这种含杂质20%的重晶石_____g 。
【答案】23:16 166.7 800 22BaS+2HCl=BaCl +H S ↑ 10 【解析】 【分析】 【详解】(1)Na 2SO 4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23:16;故填:23:16; (2)设需20%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x :33m 200x 20%=1000g 4%x=200gcm 1.g V==166.7=166.7mL ρ2g /cm⨯⨯≈所需水的质量=1000g-200g=800g 。
答:需20%的硫酸钠溶液166.7mL ,需水800g ;(3)①氯化钡是由硫化钡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得,所以硫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硫化氢气体,方程式为:22BaS+2HCl=BaCl +H S ↑; ②设100g 氯化钡溶液中含氯化钡质量为y :2244BaCl Na SO BaSO 2Na =208233x 8g208x=233gCl8+↓+22169x 208BaS+2HCl =BaCl +H S 169208x↑422C+BaSO BaS+2CO 233169233169x 169x 208169208↑⨯⨯高温综合以上可以计算出重金石中硫酸钡质量为:2088g233169233=8g 208169⨯⨯⨯⨯需要含杂质20%的重晶石的质量为:8g=10g 1-20%8.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曾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碎纸样品。